物流

搜索文档
制度撕掉遮羞布,“自愿放弃社保”从此无效
36氪· 2025-09-01 09:09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协议无效 员工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需补缴社保 [2] - 这不是新规 而是对长期存在的制度漏洞进行修补 结束员工为现金放弃社保与企业为降低成本默许的灰色共识 [2][3] - 政策变化源于社保系统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与资金缺口的压力 需扩大参保基数维持系统可持续性 [16][17][25] 社保政策变化 - 法律明确认定"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 员工可据此解除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为干满一年赔一个月 [2] - 政策并非突然出台 而是对1995年《劳动法》和2011年《社会保险法》已规定的强制参保义务的强化执行 [13][14] - 采用司法解释而非行政命令 反映财政压力下制度调整的紧迫性 [26] 企业与员工现实困境 - 员工选择放弃社保主要因经济压力:月薪5000元员工 缴社保后到手约4500元 放弃社保加企业补贴后可达5800元 差额1300元对低收入群体至关重要 [6] - 小微企业面临高昂社保成本:月薪5000元员工 企业需承担1000元以上社保支出 100人规模企业月成本增加10万-15万元 年成本超百万 [7] - 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谁先守法谁先淘汰"的恶性竞争 部分地区政府为保就业税收默许企业违规 [7][9] 社保系统压力 - 参保覆盖率不足:全国就业人口7.34亿 职工养老保险仅覆盖5.3亿人 工伤保险仅覆盖3亿人 [16] - 养老金支付缺口扩大:2019年当期结余1062.9亿元 预计2028年首次出现赤字1181.3亿元 2050年缺口达11.28万亿元 [17][18] - 人口结构恶化: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 65岁以上占比15.6% 1962-1975年婴儿潮人群未来数年集中退休 制度赡养率从2019年2:1降至2050年1:1 [16][17][23] 行业影响与应对 - 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冲击最大:制造业、餐饮、家政、物流、服装加工等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 [7][8][37] - 企业可能采取应对措施:用工规模收缩、机器替代、用工结构外包化、工资水平调整、注册地迁移 [41] - 平台企业开始调整用工结构 地方政府加强监管 法律援助力量介入蓝领群体 [39] 长期制度转型 - 政策推动劳动力市场从"灰色共识"向"契约正义"转型 要求企业通过效率、技术、品牌提升竞争力而非依赖人力成本压缩 [35][49] - 员工将获得医保、工伤、失业、养老等底线保障 但短期可能面临实际收入下降压力 [30][44] - 标志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低成本制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需要重建国家、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关系 [48][49][52]
海程邦达(603836.SH):已累计回购0.5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1 08:47
股份回购进展 - 2025年8月单月回购股份345,800股,占总股本比例0.17% [1] - 单月回购最高价14.00元/股,最低价13.11元/股,支付金额468.0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1,044,300股,占总股本比例0.51% [1] - 累计回购最高价14.00元/股,最低价13.11元/股,支付总金额1,414.0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建发股份(600153):房地产销售投资增长,供应链业务稳健经营
国盛证券· 2025-09-01 0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房地产业务在行业下行期展现韧性 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7%至829.4亿元 一二线城市土储占比超83% [2] - 供应链运营业务保持稳健经营 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6% 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家居商场业务拖累整体业绩 营收33.4亿元同比降低21% 归母净利润亏损5.9亿元 [1] - 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 海外业务规模达57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10%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53亿元 同比减少1.2% 归母净利润8.4亿元 同比减少29.9% [1] - 分业务表现: 房地产业务营收441亿元(-13.8%) 供应链业务营收2678亿元(+1.6%) 家居商场营收33.4亿元(-21%) [1]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5/38亿元 对应EPS为0.98/1.22/1.32元 [3] - 估值水平: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1.8倍 2026年PE为9.5倍 2027年PE为8.8倍 [3][5] 房地产业务 - 销售逆势增长: 全口径销售金额829.4亿元(+11.7%) 建发房产708.3亿元(+7.3%) 联发集团134.1亿元(+29.2%) [2] - 投资力度加大: 拿地金额582.4亿元(+50.3%) 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超96% 拿地力度70.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2] - 土储结构优化: 权益口径土储货值2468亿元 一二线城市占比83%较上年末提升3.5个百分点 [2] - 盈利能力承压: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1亿元(建发房产3.8亿元+联发集团2.3亿元) [1] 供应链业务 - 经营规模扩大: 大宗商品经营货量约1.03亿吨 钢材经营货量超3600万吨(+10%) 农产品经营货量近1700万吨(+6%) [3] - 季度业绩波动: Q1归母净利润8.5亿元(+9.7%) Q2归母净利润5.7亿元(-11.8%) [3] - 行业地位稳固: 多个核心品类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市场表现 - 股价走势: 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优异 [8] - 市值情况: 总市值337.5亿元 总股本28.995亿股 自由流通股占比100% [6] - 交易活跃度: 30日日均成交量2138万股 [6]
物流板块9月1日跌1.19%,建发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2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08:44
物流板块整体表现 - 9月1日物流板块整体下跌1.19%,显著弱于大盘(上证指数涨0.46%,深证成指涨1.05%)[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领跌股建发股份跌幅达7.22%,顺丰控股跌3.97%,韵达股份跌2.50%[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8.21亿元,但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4.19亿元和4.02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普路通涨停(10.00%),成交47.48万手,成交额4.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5亿元(占比35.77%)[1][3] - 福然德涨停(9.99%),成交18.87万手,成交额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90.70万元(占比9.47%)[1][3] - ST广物涨4.14%,成交20.20万手,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76.79万元(占比12.24%)[1][3] 权重股资金动向 - 建发股份虽跌幅最大(7.22%),但主力资金净流入8339.23万元(占比9.03%),成交86.03万手[2][3] - 顺丰控股成交141.44万手,成交额61.15亿元,但未披露具体资金流向数据[2] - 物产中大成交136.51万手,成交额7.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65.99万元(占比6.37%)[2][3] 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跌幅较大个股(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和涨停个股(普路通、福然德)[3] - 游资与散户资金整体呈净流入态势,与主力资金形成分化[2] - 东航物流获主力净流入2073.38万元,但游资与散户均呈净流出[3]
申通快递(002468):中转运输能力持续提升,看好反内卷下业绩弹性释放
国海证券· 2025-09-01 08: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10] 核心观点 - 中转运输能力持续提升,看好反内卷下业绩弹性释放 [2] - 公司通过降本降费对冲降价,激烈竞争下单票利润略降低但成本控制有效 [7] - 枢纽节点建设强化,散单业务快速增长,AI技术持续应用 [8] - 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提升优化成本,高价值散件快速提升,快递反内卷有望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16.02% [5] - 2025H1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3.73% [5] - 2025Q2营业收入130.26亿元,同比增长13.89% [5] - 2025Q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降低11.94% [5] - 2025H1完成快递业务量123.5亿票,同比增长20.7%,市占率12.9% [6] - 2025Q2完成快递业务量65.4亿票,同比增长16.0%,市占率13.0% [6] 成本与盈利结构 - 2025H1单票快递收入2.00元,同比降低4.2% [6] - 2025H1单票总成本1.92元,同比降低0.06元 [7] - 2025H1单票总毛利0.11元,同比降低0.02元 [7] - 2025H1单票费用0.06元,同比降低0.01元 [7] - 2025H1单票归母净利润0.04元,同比略降低0.006元 [7] - 2025Q2单票快递收入1.97元,同比降低2.5% [6] - 2025Q2单票归母净利润0.03元,同比降低0.01元 [7] 业务发展 - 完成重要产粮区义乌转运中心直营化收购,完善中转网络布局 [8] - 累计自动化设备数较2024年末增长21% [8] - 2025年底常态吞吐产能有望提升至日均9000万单以上 [8] - 平台散件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170% [8] - 已接入主流AI大模型应用,推进智能视觉平台、数智化车队、"申音"智能客服、申通AI助手等应用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42.52亿元,同比增长15% [9][10]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641.04亿元,同比增长18% [9][10]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734.66亿元,同比增长15% [9][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0亿元,同比增长26% [9][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增长34% [9][10]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0.24亿元,同比增长15% [9][10] - 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0.34倍、15.19倍与13.17倍 [9][10] 市场表现 - 当前价格17.41元 [4] - 总市值26,651.27百万 [4] - 近1月股价表现18.9%,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0.6% [4] - 近3月股价表现48.5%,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32.0% [4] - 近12月股价表现99.9%,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62.7% [4]
9月起,又一批商用车行业新规将实施!|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1 07:56
全国政策法规更新 - 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明确运输许可管理和应急保障措施,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3][4] - 国务院公布《农村公路条例》,强化超限运输治理和农村货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9月15日实施 [5][9] - 交通运输部修订《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草案,涵盖客货运管理及跨境运输检查等环节 [10][12] - 三部门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2025年7月至12月),严查外廓尺寸违规和临时号牌挂车运输行为 [14] - 新国标《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将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 [16] 地方政策与举措 - 江苏省自2025年9月起免收高速公路救援拖车和吊车费用,两项费用占比总救援成本70%以上 [19] - 浙江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司机之家"服务标准,计划新建19个、改造93个服务区,年底实现基本功能全覆盖 [21] - 甘肃省敦当高速实施差异化收费(2025年8月-2026年7月),普通货车通行费优惠40%、ETC货车优惠50%、ETC新能源货车优惠57.5% [24][25] - 河北省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高速公路电子发票,取消纸质票据 [26][28] - 湖南省发布《汽车客运站服务规范》,2025年10月18日实施,涵盖服务评价与信息化要求 [30] - 重庆市施行《公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禁止车辆改装并实行源头责任管理 [31] - 海南省试点"汽车维修码"平台,提供维修企业查询与评价功能,未来拓展保险对接服务 [34][35] - 内蒙古开展"司机之家"标准化提升行动,提供免费基础服务和保险保障,并于2025年9-11月专项治理车辆运输车违规行为 [37][38]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8月重卡销量达8.4万辆,同比增长35%,全年销量预计超百万辆 [45] - 氢能重卡领域出现1.6亿元招标大单,新能源公交车招标47辆 [46] - 多家商用车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潍柴盈利56亿元、宇通盈利19亿元,福田与重汽表现突出 [46]
物流运行稳中有进,物流总额保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1 07:38
物流总额与增长态势 - 1至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9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7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9% 物流运行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 35个行业物流需求实现同比增长且增长面超85% [1] 细分领域物流表现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 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 - 仓储会员店相关物流需求增速持续超30% 即时零售与直播带货助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1] 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物流需求 - 7月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9.3% 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等高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20%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8.4% 机器人产业相关物流量增长均超10% [2] - 新能源汽车与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物流量增长约20% [2] 物流市场经营状况 - 1至7月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7月业务总量指数为50.5% 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2] - 7月物流企业新订单指数达52.5% 显示企业经营情况回暖 [2] 区域物流发展格局 - 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52.3% 高于全国水平1.8个百分点 [2] - 中部地区指数50.9% 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 [2] - 东部地区指数50.3% 保持稳健增长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形成 [2] 国际物流增长动力 - 中亚班列累计开行8526列 同比增长23.2% [3] -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44.1万吨 同比增长6.4% [3] - 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38.8万吨 同比增长21.5% [3] 民生与能源物流保障 - 7月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130.9点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131.5点且环比回升1.1点 [3] - 1至7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1.96亿吨 其中电煤8.16亿吨 [3] - 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6%/8.2%/12.7% [3] 行业政策与环境展望 -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提振消费政策带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物流快速增长 [2] - 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及灵活性预见性有望增强 为行业创造有序健康发展环境 [4]
股息率超7%!一键打包【港股通+央企+红利】的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明日重磅上市
格隆汇· 2025-09-01 07:18
产品上市信息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将于2025年9月2日上市 [1] 市场背景与资金动向 - 险资上半年权益资产增长6400亿元 [1] -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等五大险资巨头计划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 [1] 指数编制规则 - 跟踪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聚焦港股通央企高分红个股 [1] - 筛选连续3年分红港股通央企 过去3年及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值大于0且小于1 [1] - 采用股息率加权编制 避免市值加权导致的高买低卖 [1] 指数成分特征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远海控 东方海外国际 中国外运 中国石油股份 中信银行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神华 [1] - 央企盈利能力为高股息率提供支撑 [1] 指数表现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4日股息率7.73% 年内涨幅17.17% [2] - 同期中证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4.89% 年涨幅5.07% [2] - 截至7月9日近5年全收益年化14.27% 波动率年化22.02% [2] 投资价值定位 - 在市值管理新规下兼具资本增值潜力和稳定分红收益 [1] - 指数表现显示兼具收益能力与抗风险特性 [2]
当AI敲开中层管理者的办公室大门
36氪· 2025-09-01 03:50
AI对中层管理岗位的冲击 - 物流巨头UPS在2025年初宣布裁员两万人 为该公司百年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原因为AI优化业务流程[1] - Meta公司预计到2026年 一半的开发工作将由AI完成 且该比例将持续上升[1] - 富士康在2016年用机器人替换6万名装配线工人 目前进一步采用AI计算机视觉和预测维护技术减少人工质检和设备巡检需求[2] - 亚马逊广泛应用算法进行仓储调度和物流路径优化 并上线无人商店和智能补货系统 实现高周转效率[2] - 思科在2024年宣布裁员5600人 占比7% 裁员关键词为AI自动网络管理系统[3] - 英国莫里森超市直接裁撤1500名门店中层经理 以增加一线员工投入[3]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与角色重塑 - 安永进行结构重组 拆除多个中层管理层级以推动决策下沉[3] - 星巴克裁减总部管理人员以消除信息壁垒并加快门店响应速度[3] - 企业将中层管理者角色由控制者转变为翻译者和协调者 新职责包括辅导员工学习新技能和推动技术采纳[4] - 中层管理者需在战略与执行之间充当桥梁 将高层战略转化为可行行动 并将数据洞见反馈给高层决策[4] - 亚马逊案例显示AI压缩中层决策权 但保留的中层管理者转而承担员工激励、文化建设和人际协调等人文关怀角色[5] - AI推动中层管理者从传统经理人向数智赋能型领导跃迁 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更新观念[5] 行业具体应用案例 - 半导体行业使用AI平台进行辅助投资分析 快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解读信息、评估风险和了解行业趋势[7] - 医药行业人力资源部门使用AI对文案进行描述润色 或对简历进行初步筛选[8] - 互联网B端咨询公司推出业务360项目 使CEO可直接通过手机查看各个门店实时信息 替代传统月度汇报流程[9] - 金融科技公司使用AI工具使编程效率显著提升 原本需要五天完成的编程工作现在仅需两三天[16] - 阿里巴巴推出天猫精灵AI助手 京东应用智能仓储和无人配送技术 盒马鲜生采用数据驱动选品[2] AI应用的局限性 - 仅1%的高管认为其公司已实现AI成熟应用[2] - AI无法处理一线员工的情绪、士气和突发人际问题[5] - 在人力资源领域 AI无法替代人类在人情、法和理中寻求平衡的沟通工作[13] - 编程工作中AI生成的代码需要人类审查和修改以确保质量与安全性[10] - AI难以理解特定行业或公司内部隐藏在语言中的上下文和隐含信息[11] - 招聘领域中AI面试更适合基础制造业大量筛选服务员或装配工的场景 但难以完成高端人才争夺中的深度评估[17] 效率提升与组织结构变化 - AI工具使半导体行业团队从2025年初开始精简 带来组织结构和人才需求转变[7] - AI在财务领域可一键导出上市公司或可比公司数据 替代传统人工收集工作[12] - 互联网B端咨询公司表示AI工具可扩大中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9] - 金融科技公司确认AI显著提升编程效率 但尚未出现中层职位增多、基层职位减少的现象[16] - 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AI技术兴起时迅速投入资源搭建工具 有效节约资源[12] 未来发展趋势 - AI不会完全取代管理者 但掌握AI的管理者将取代不愿改变的管理者[6] - 人力资源领域认为AI未来可能在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13] - 半导体行业认为AI对传统基层人员和仅从事简单收集整理工作的人员替代可能性较大[12] - 中层管理者需要提升情商和洞察人性的能力 关注团队士气、企业文化和客户体验等AI难以量化的要素[4] - 企业需提供培训资源、轮岗锻炼和宽容试错环境以支持中层管理者转型升级[5]
阿里新财年启航:蒋凡领航大消费与AI战略,边缘业务分拆上市求生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32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首季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 - 经调整EBITA为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 [1] - 客户管理收入实现10%增长 达近年来最高点 [2] 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与飞猪整合进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直接向蒋凡汇报 [1] - 业务数据划分为四大类别:中国电商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其他业务 [1] - 斑马智行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灵犀互娱汇报线调整至集团CFO徐宏 [4] 战略方向 - 聚焦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AI+云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大消费平台 [1] - 从短期盈利向长期投资转变 拓展更广泛业务范畴 [1] - 淘宝闪购完成规模扩张第一阶段目标 重点转向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4] 业务运营 - 中国零售业务通过优化供给和提升体验策略清理低质量供应商 [2] - 加大对品牌商家支持力度 提供佣金返还和站外流量对赌协议 [2] - 淘宝闪购拉动淘宝DAU增长20% 提升广告和CRM收入并降低营销成本 [4] 业务表现 - 其他业务(含盒马、菜鸟、阿里健康)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4] - 通过分拆上市吸引外部资金 减轻集团财务负担并确保核心业务专注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