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大众品板块2025年中报业绩综述:分化依旧,把握结构性景气
民生证券· 2025-09-18 13:45
大众品板块2025年中报业绩综述分析 行业投资评级 - 啤酒板块推荐基本面景气相对较优、业绩具备α的燕京啤酒、珠江啤酒 关注全国性龙头华润啤酒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股份、重庆啤酒 [2][55] - 黄酒板块关注会稽山、古越龙山 [2][55] - 预调酒板块建议关注百润股份 [2][55] - 饮料板块推荐东鹏饮料 关注农夫山泉 建议关注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华润饮料 [2][55] - 调味品及餐供推荐安琪酵母、立高食品、安井食品、巴比食品 关注锅圈 [2] - 休闲食品推荐盐津铺子 关注卫龙美味、有友食品、西麦食品、三只松鼠、甘源食品、好想你 [2] 核心观点 - 低度酒及饮料板块优选高景气 区域性啤酒龙头非现饮销量占比高+单品渠道利润周期因素共振下收入端α具备持续性 [2] - 调味品及餐供板块关注餐饮修复进程 受下游餐饮需求走弱影响收入承压 成本端主要原料价格下行释放红利 [2] - 休闲食品板块把握结构性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机会 重点关注魔芋品类、会员制商超及量贩渠道机会 [2] - 啤酒行业需求较为平淡但成本红利释放+费用投入克制 毛销差普遍扩张 利润呈现较好韧性 [11][17][19] - 黄酒行业营收稳健增长 龙头求变发力高端化 会稽山表现优于行业 [26] - 饮料行业收入分化依旧 东鹏饮料景气突出 农夫山泉份额持续恢复 [47] 啤酒行业表现 - 25H1 A股啤酒板块营收417.3亿元 同比+2.8% 销量分化明显:百威中国销量同比-8.2% 珠江啤酒同比+5.1% 青啤、润啤、燕京销量同比增2%左右 重啤同比增1.0% [7][11] - 吨价表现平淡:百威中国同比-1.4% 青啤同比微降0.3% 华润同比微增0.4% 燕京同比增4.8% 珠江同比增2.6% 重啤同比-1.1% [11] - 成本端普遍改善:25H1青啤/华润/百威亚太/燕京/珠啤/重庆啤酒吨成本分别同比-3.8%/-4.1%/-0.3%/+2.8%/-3.8%/-2.8% [19] - 毛销差普遍改善:25H1青啤/燕京/珠江/重啤毛销差分别同比+2.2/+1.6/+3.4/+1.0pct [19] - 行业竞争格局处于较好阶段 寡头垄断+区域割据 龙头整体更呈"竞合式"发展 [23] 黄酒行业表现 - 25H1 A股黄酒板块营收19.3亿元 同比+3.4%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亿元 同比+6.7% [26] - 会稽山25H1营收同比+11% 中高端黄酒/普通黄酒/其他酒营收分别5.2/2.0/0.7亿元 分别同比+7.2%/+2.5%/60.5% [26] - 行业容量持续萎缩:2023年规上企业销售收入85.5亿元 较2016年198.2亿元下滑57% CR2提升23pcts至36% [31] - 面临产品结构低端、消费区域集中、消费人群老龄化、消费场景单一困局 23年上市酒企平均吨价仅1.15万元 [35] - 龙头企业积极推动高端化战略 会稽山推出国潮兰亭(699元/L)、大师兰亭(2099元/L) 古越龙山推出国酿1959系列(599-1959元/500ml) [41] 其他低度酒及饮料表现 - 百润股份25H1营收同比-8.6%至14.9亿元 其中酒类产品营收13.0亿元 同比-9.3% 毛利率同比+0.3pct至70.3% [46] - 饮料行业分化明显:25H1东鹏饮料营收同比增36.4%至107亿元 农夫山泉同比增15.6%至256亿元 华润饮料同比-18.5%至62亿元 [47] - 成本红利持续:白砂糖、PET价格处于下降通道 东鹏/农夫/康师傅/统一25H1毛利率分别同比+0.5/+1.5/+2.5/+1.4pct [53] - 无糖茶、椰子水、能量/运动饮料等细分赛道凭借健康化、强功能性特点呈现较好景气度 [47] 调味品行业表现 - 25Q2 SW调味品板块收入同比+4.4% 扣非同比+10.1% 扣非净利率同比+0.9pct [59] - 海天味业25H1营收152.30亿元 同比+7.59% 安琪酵母营收78.99亿元 同比+10.10% [62] - 成本端主要原料大豆、白糖、包材Q2价格延续下行 海天、安琪成本红利释放明显 [62] - 25H1海天味业毛利率40.12% 同比+3.26pct 安琪酵母毛利率26.09% 同比+1.80pct [66] 休闲食品行业表现 - 推荐盐津铺子:魔芋品类红利延续 海外业务发展势头向上 会员制商超、量贩渠道等高势能渠道表现亮眼 [2] - 关注有友食品:山姆等会员制渠道趋势延续 脱骨鸭掌、素食等单品放量 同时深化零食量贩渠道渗透 [2] - 关注西麦食品:山姆渠道&量贩渠道高速增长 燕麦成本红利持续兑现 业绩弹性逐步释放 [2] - 推荐三只松鼠:饮料乳品的招商铺货拉动分销业务高增 零食品类、分销业务、日销品占比提升带来毛利、费率的改善 [2]
“娃哈哈”换“娃小宗”,经销商们怎么看?
虎嗅· 2025-09-18 12:24
品牌变更计划 - 宏胜系企业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将"娃哈哈"品牌更换为"娃小宗"新品牌 [1] - 宏胜饮料集团已于2025年5月申请注册45个"娃小宗"商标 覆盖全部45个国际类别 [2] - 品牌变更文件由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七家宏胜系企业共同署名 落款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 [1] 商标使用权限争议 - "娃哈哈"商标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无权单独使用 [3][12] - 宏胜系使用娃哈哈商标属于关联交易 须获得国资和员工股股东决议通过 [3] - 宗馥莉实控企业曾于2025年2月申请转移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但被叫停 [15] - 目前"娃哈哈"商标仍属于娃哈哈集团 包含887个注册商标 [16] 股权结构现状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13] - 2018年职工股被回购后 持股会成员仅剩宗馥莉一人 但因诉讼纠纷未完成工商变更 [13] 经销商反应 - 多数经销商尚未接到正式通知 对"娃小宗"品牌普遍存在疑惑 [3] - 乌鲁木齐经销商表示娃哈哈产品占其销售额80% 愿意接受品牌变更 [9] - 重庆经销商因娃哈哈业务占比小 明确拒绝销售未被市场认可的新品牌 [9] - 江西经销商陈前遭遇销售额同比下降15% 已减少库存和业绩追求 [10][11] 宏胜系业务布局 - 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 是娃哈哈代工厂 拥有16个生产基地和104条生产线 年产能超4.8亿箱 [14] - 2024年8月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 已将12个省份经销商合同主体变更为宏胜系公司 [14] 品牌价值数据 - 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GYBrand)和896.09亿元(世界品牌实验室) [16] 历史品牌运营经验 - 宗馥莉2016年曾推出自有品牌"KELLYONE" 主打健康饮品但未能打开大众市场 [17][18] - KELLYONE产品包括生气啵啵气泡水和一茶无糖茶系列 曾邀请王一博、陈坤代言 [17] - 该品牌目前线上店铺已停摆 商品全部下架 [18] 行业参考案例 -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之子李文杰2016年创办类似名称企业 但最终经营未成功 [21] - 健力宝品牌传承风波持续17年 最终通过与统一集团和解才得以平息 [21]
宗馥莉再“断腕”:半年两次大调整,波及中层及基层
虎嗅· 2025-09-18 08:32
最近,娃哈哈商标使用再起风波。 《BUG》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 品牌"娃小宗"。内部普遍认为,更换商标是很危险的决策,"事关生死存亡"。 实际上,从宗馥莉上任以来,娃哈哈内部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BUG》栏目获悉,半年来集团已"动刀"两次:4月,集团突然连发8则人员免职通知,涉及大批原娃哈哈集团中高层;7月,集团又对全国销售市场进行 了大调整,包括冀北、冀南、湖北、安徽、豫北等12个地区的区域经理都出现了免职或者替换。 截至发稿前,娃哈哈方面对多份文件未进行回应。 被曝将突换商标,知情人士:是险棋,事关存亡 近日,《BUG》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 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同时,文件也指出"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 文件一经曝光,有经销商 ...
宗馥莉再「断腕」:半年两次大调整,波及中层及基层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48
品牌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从2026年销售年度起将主力品牌"娃哈哈"更换为新品牌"娃小宗" [1][5] - 品牌更换主因是现行股权架构下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而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法律风险持续存在 [5][7][9] -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于2025年2月19日申请注册 同期还注册了宗小哈、娃小哈等商标 [10] 管理层与组织变革 - 2025年4月集团连发8则人员免职通知 涉及华中/西北/西南/东北/华南片区及销售市场/职能部门中高层 [2][17][18] - 2025年7月对全国12个销售区域进行人事调整 涉及冀北/冀南/湖北/安徽/豫北/新疆/山东/四川等地区区域经理任免 [19][20] - 基层通过调岗至70公里外老厂区、降薪或改签合同降低赔付成本等方式推动老员工离职 [2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 宗馥莉继承股份后持股29.4% 工会持股24.6% [8] - 宗馥莉曾尝试将商标转让至其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因多方股东表决权而失败 [10] 历史品牌运营表现 - 宗馥莉2016年创立饮料品牌KELLYONE 通过影视推广/KOL矩阵/音乐节合作和王一博等明星代言聚焦年轻人群 [12][14] - KELLYONE品牌未能成功打入大众市场 目前淘宝旗舰店和抖音店铺已停业且所有商品下架 [14] 经营绩效与员工反馈 - 2025年公司销量对比往年有所下滑 [21] - 内部员工认为品牌更换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危险决策 [1][15] - 经销商对品牌更换事宜未提前了解 通知获取滞后约2-3天 [7][8]
宗馥莉再“断腕”:半年两次大调整,波及中层及基层 | BUG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33
文|《 BUG 》栏目 张奥 最近,娃哈哈商标使用再起风波。 《 BUG 》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 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 从 2026 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内部普 遍认为,更换商标是很危险的决策,"事关生死存亡"。 实际上,从宗馥莉上任以来,娃哈哈内部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BUG 》栏目获悉,半年来集团已"动刀"两次: 4 月,集团突然连发 8 则人员免职通 知,涉及大批原娃哈哈集团中高层; 7 月,集团又对全国销售市场进行了大调整,包括冀 北、冀南、湖北、安徽、豫北等 12 个地区的区域经理都出现了免职或者替换。 截至发稿前,娃哈哈方面对多份文件未进行回应。 被曝将突换商标, 近日,《 BUG 》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自娃哈哈集团创 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 合规性,公司决定从 2026 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同时,文件也指出"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 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 ...
宗馥莉再“断腕”:半年两次大调整,波及中层及基层 | BUG
新浪科技· 2025-09-18 06:15
被曝将突换商标,知情人士:是险棋,事关存亡 近日,《BUG》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 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 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文 | 《BUG》栏目 张奥 最近,娃哈哈商标使用再起风波。 《BUG》栏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文件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 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内部普遍认为,更换商标是很危险 的决策,"事关生死存亡"。 实际上,从宗馥莉上任以来,娃哈哈内部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BUG》栏目获悉,半年来集团已"动刀"两次:4月,集团突然连发8则人员免职通知,涉及大批原娃哈 哈集团中高层;7月,集团又对全国销售市场进行了大调整,包括冀北、冀南、湖北、安徽、豫北等12 个地区的区域经理都出现了免职或者替换。 截至发稿前,娃哈哈方面对多份文件未进行回应。 同时,文件也指出"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 法律风险之下。因此,不得不做出 ...
宗馥莉如果力推“娃小宗”,那娃哈哈的经销商怎么办?跟着用户走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44
品牌更换计划 - 2026销售年度可能将"娃哈哈"品牌更换为"娃小宗" 但娃哈哈与宏胜饮料集团均未正式确认该消息 [1] - 经销商普遍不认同品牌更换 若实施则多数经销商可能终止合作 [3] - "娃小宗"品牌价值无法与积淀数十年的"娃哈哈"名牌相提并论 [5][7] 经销商关系 - 经销商与品牌方存在深度利益绑定 供销合同金额达数百万至数千万级别 [3] - 经销商面临年销售额增长考核 连续未达标可能被取消资格 [3] - 品牌商与经销商属合作共赢关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 - 若更换品牌 经销商可能要求赔偿因品牌价值损失造成的损害 [7] 销售体系挑战 - 联销体模式核心是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需确保经销商盈利积极性 [5] - 公司面临成本上升(租金/人工/运输)、零售商要求更高利润空间及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不足三重难题 [5] - 2024年业绩提升存在特殊原因 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销售任务将加大经销商压力 [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浙江上城区国资持有娃哈哈集团46%股份 对品牌变更具有发言权 [9] - 职工持股会享有分红权 品牌变更可能直接影响其收益 [9] - 资产转移至股权无关的宏胜集团存在合规性质疑 [9] 品牌价值与资产基础 - "娃哈哈"品牌热度持续保持 而"娃小宗"尚不具备品牌认知度 [10]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工厂等实体资产仍然完整 内部问题解决后仍具备盈利潜力 [10] - 公司正主动调整产品结构 将长期健康发展置于短期业绩之上 [10] 管理层与战略方向 - 宗馥莉此前打造的KellyOne饮料品牌市场反馈未达预期 [7] - 浙商群体未公开声援管理层 被视为不利信号 [9] - 管理层需要解决如何给予经销商信心和合作理由的核心难题 [7]
爱财政咨询委员会称关税对爱就业“影响不大”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04:26
《爱尔兰观察者报》9月9日报道,爱财政咨询委员会(Ifac)表示,尽管爱经济严重依赖美国作为 主要贸易伙伴,但关税对就业的影响相当小。爱许多大型制造工厂已经建立完善,几乎没有迁往美国的 风险。爱受关税影响最大的行业是制药、医疗器械、半导体和饮料行业,这些行业目前雇用了14万人。 Ifac表示:"快速转移制药生产非常困难。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来建造一个新工厂,使其完全投入运 营,并获得FDA的批准。"医疗器械行业也是爱尔兰的重要雇主。该行业的生产迁移也并非易事。"生产 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新设施要获得FDA的批准并不容易,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Ifac表示,爱尔兰的生 产主要集中在高风险产品上,将这些产品的生产迅速转移到其他地方将更加困难。Ifac表示,爱尔兰只 有13%的半导体出口流向美国,该行业受美国关税的影响似乎较小。但饮料行业可能会受到关税的影 响,爱22%的饮料出口到美国,主要是软饮料浓缩液和威士忌。但饮料行业雇用人数比其他行业要少得 多。 总体来看关税对爱尔兰就业的短期影响将相当小,但长期影响难以量化。影响最有可能体现在未来 新增就业岗位,而不是现有工作岗位的减少。监督机构补充说,对这些领域就业的 ...
不卷价格的北鼎,如何用颜值赢得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17 14:13
文章核心观点 - 颜色设计在新消费产品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消费者愿意为偏爱的颜色额外付费 北鼎通过马卡龙色系成功实现年轻化并取得亮眼业绩 [1][3][5] - 颜色对消费品影响至关重要 蓝色是最受信赖的品牌颜色 31%消费者因蓝色产生冲动购买 颜色承担不同心理暗示并影响购买决策 [8][9] - 新消费崛起使传统颜色定位逐渐失效 新兴品牌转向浅色系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清洁进阶到环保健康 零售环境转型推动颜色体系变革 [12][13][14][16] 北鼎公司表现 - 北鼎采用马卡龙色系(浅粉/浅绿/浅蓝/米白)打破传统黑白灰色调 高颜值外观在社交平台被频繁种草 [3] - 产品定位高端 珐琅锅售价超千元 电热水壶定价600元以上 部分电烤箱达4000-5000元 形成高颜值高品质高价格策略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34.05% 营业利润0.65亿元同比增长89.6% 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5][6] 行业对比分析 - 小熊电器营收25.35亿元同比增长18.94% 营业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42.9% [6] - 苏泊尔营收114.78亿元同比增长4.68% 营业利润11.72亿元同比增长0.16% [6] - 九阳股份营收39.87亿元同比下降9.11% 营业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6.72% [6] 颜色心理学与品牌策略 - 16%消费者首先关注品牌配色方案 50%消费者将颜色作为选择品牌的唯一标准 [8] - 蓝色最易引发冲动购买(31%) 其次为黑色(28%)、金色(27%)、红色(26%)和银色(26%) [8] - 颜色饱和度影响产品感知 高饱和度强化功效信任感 低饱和度传递柔和无刺激体验 [9][10] - 元气森林通过白色瓶身在深色饮料货架中实现错位竞争 占据色彩空白 [11] 消费趋势变革 - 新兴品牌打破蓝色代表安全的传统规律 蔬果园采用白色瓶身 立白使用浅粉色主色调 [13] - 消费者需求从"洗得干净"进阶到环保无添加健康友好 低饱和度颜色更易传递安全舒适 [14] - 零售环境从线下货架竞争转向线上审美竞争 新消费品牌偏好低饱和度浅色搭配凸显生活方式感 [16] 品牌颜色体系转型挑战 - 约33%消费者忠于配色不变的品牌 改变颜色体系会导致12%消费者不再购买 18%产生情感疏离 [17] - 传统品牌可通过保留经典颜色体系 改变瓶盖颜色或推出联名限定款测试市场反应实现年轻化 [17]
银钛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广晟:中国的消费曲线还远未到头
搜狐财经· 2025-09-17 13:06
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高楼大厦刺破雾霾,霓虹广告牌闪烁着最新的消费新趋势,冯广晟(Curt Ferguson)坐在Ventech China(银钛资本)中国办公室里, 这家风险投资公司正押注下一波中国消费创新。冯广晟曾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的首席执行官,如今是Ventech China的管理合伙人,他身上融合了企业巨擘 与创业智者的罕见特质。他的职业生涯,是一幅由多元文化、复杂市场和持续创新交织而成的画卷。他曾驻足于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多个国家,亲历不同 地域的经济崛起与挑战,也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和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澎湃,这些令他对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巨大潜力,以及错综复杂的商业 生态系统形成了独到的理解。 "没有陌生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朋友。" ——冯广晟 冯广晟的职业生涯始于一个看似偶然的机遇,却最终成就了一段长达38年的可口可乐传奇。他自称"幸运地"进入可口可乐,但其背后是对职业的热情、对 挑战的渴望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态度。他从位于辛辛那提的宝洁公司总部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进入可口可乐公司。他与不同市场的人打交道的能 力很快被公司发现,并被派往海外,开启了他真正的全球化征程。"我从未见过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