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茶火锅,东方树叶的红油版
36氪· 2025-08-27 06:25
行业趋势 - 火锅行业高度饱和 新概念如茶火锅和水火锅涌现 但并非全新事物 而是行业焦虑下的突围尝试[1] - 行业进入高密度饱和状态 一二线城市商圈几乎无空白市场 低线市场增量红利被过早透支[18] - 竞争壁垒在系统化供应链与可复制营销冲刷下崩塌 价格战此起彼伏 客单价一再被压低[20] 产品创新 - 茶火锅以茶元素为卖点 锅底包括老白茶菌汤和茶炒牛油辣 单价78元 特色菜品如桂花乌龙千层肚52元 古法茶香牛肉丸等[4][6] - 水火锅以油更少 能汤泡饭为卖点 客单价90元 比茶火锅平均130元客单价低 强调油汤可饮用的健康概念[9][11] - 产品创新被指噱头大于内容 茶味在辣锅中难以体现 本质仍是传统火锅模式[4][8] 成本结构 - 牛油锅底原材料和熬制成本占比达25%-30% 改为三分油七分汤水火锅后成本可压至10%-15%[14] - 单店每月牛油支出可减少3万元 蘸料从20余种精简至基础款 人力成本下降18%[14] - 通过关联产品如麻辣烫 泡饭等 单店坪效有机会提升30%[14] 消费者反馈 - 部分消费者认为茶清香融入辣汤底 吃完不烧不燥 但亦有批评指9元红茶淡如白水 茶味无法尝出[1][4] - 水火锅获得能吃评价 但也有消费者认为口感不佳[9] - 消费者对网红甜品如手剥山竹茉莉雪冰印象深刻 等待时间达一个半小时[21] 营销策略 - 新火锅店普遍采用点评打卡送刮刮乐手段招揽顾客 奖励包括150元代金券或茶糖等小礼品[5][21] - 营销进入剧本化循环 开业前邀请探店博主拍短视频 配合限时折扣 打卡送券 抽奖活动制造社交媒体热度[19] - 通过先喝汤 再涮菜 最后泡饭等流程设计增加仪式感 强化生活方式体验[15] 财务表现 - 怂火锅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分别下滑24.2%和14.3%[17] - 呷哺集团上半年亏损近1亿元[17] - 海底捞上半年收入207.03亿元 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6亿元 同比下跌13.7%[17] 供应链与复制性 - 成熟产业链可在数周内批量生产新品牌 从锅底 菜品到装修 餐具全链条打包交付[18] - 个性在生产线上被磨灭 桌布花纹和菜单设计均可一比一还原 导致品牌体验无法分辨[19]
内卷的火锅江湖,“油水”已经不多
虎嗅· 2025-08-27 05:49
继潮汕牛肉火锅、贵州酸汤鱼火锅之后,各地又新开了一些"茶火锅"主题店。打开菜单,从锅底到菜, 都茶元素拉满——老白茶菌汤锅、桂花乌龙千层肚、手打龙井黑虎虾滑,菜单读得又新鲜、又费劲。 吃完后,有人评:"茶的清香融入浓郁的辣汤底,吃完肚子不烧不燥"。也有人批评,"9块钱的茶淡的跟 白水一样,茶的味道根本吃不出来,噱头大于内容。" 业内人士表示,火锅赛道已经高度饱和。除了茶火锅,还有"水火锅"概念的店也登上战场,其实它们都 不是新事物。火锅的时尚轮回转,当下这些"新物种"显示的只是火锅赛道"热辣滚烫"般的焦虑——想突 围自救,但搞来搞去可能只是炒作一个概念,生命周期究竟会不会短如昙花,不需一年,就能见分晓。 在茶火锅里,茶依然是配角 辣椒和牛油在锅中结块,年轻伙计提着老鹰茶(四川石棉县特产),沿锅边缓缓倒下。这是重庆火锅店 里最寻常的一幕,号称能去油解腻的老鹰茶,也被称为重庆火锅的灵魂,"咋如今也成了标新立异的噱 头?" 但停了几秒,潘达还是答应了——毕竟,不是自己买单。 傍晚五点,他来到北京朝阳区青年路商圈,进到某家以"茶"作为卖点的火锅店。 店内新中式装修,茶元素充满每个角落。门口白瓷盖碗里放着乌龙、白茶、普 ...
海底捞:已报警,将彻查全貌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0:54
事件概述 - 海底捞火锅五塔寺小学店客服在外卖平台使用侮辱性词汇回复顾客引发关注 [1][4] - 顾客询问能否将肥牛和蟹棒换成蔬菜时收到"换个鸡毛给你 要吗"的回复 [4] - 公司已启动专项调查并报警处理 承诺彻查全貌并追究相关责任 [1][4]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针对第三方平台店铺账号异常问题启动专项调查 [4] - 公司对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报警处理 [1][4] - 涉事门店原服务时间至凌晨2时 目前显示为"已休息"状态 [4] 事件影响 - 相关对话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热议 [4] - 事件涉及海底捞在第三方外卖平台的顾客服务体验问题 [4] - 公司表态坚决追究任何违规操作和损害顾客权益的行为 [1][4]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韧性,多品牌驱动初见成效
智通财经· 2025-08-26 07: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股东净利润17.6亿元 利润率分别为11.63%和8.5% [1] - 拟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派息率高达96.6% 股息率(TTM)超过6% [1][5] - 近三年平均派息率超过90% [5] 业务结构 - 餐厅经营为核心业务 上半年收入185.8亿元 占总收入89.8% [1] - 外卖业务收入增速59.7% 其他餐厅经营业务收入增速227% 合计收入份额提升3.9个百分点至7.4% [1] - 多品牌战略下其他餐厅收入增幅超2.2倍 [3] 运营策略 - 实施"千店千面"体验策略 推出创新概念店打造"餐饮+娱乐+生活"新生态 [2] - 深化"啄木鸟计划" 主动优化门店网络 截至2025年6月经营1363家自营餐厅及41家加盟餐厅 [2] - 整体翻台率3.8次/天 整体顾客人均消费97.9元 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人均消费同比提升 [2] 多品牌发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 [3] - 焰请烤肉铺子上半年新开46家 门店总数达70家 [3] - 利用成熟供应链体系降低创业者边际成本 通过制度优化加速品牌孵化 [3] - 加盟模式助力多品牌复制扩张 形成"基本盘+增长盘"双驱动格局 [4] 行业地位与估值 - 火锅行业处于持续探底阶段 面临较大生存挑战 [1] - 多品牌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业绩韧性领先同行 [2][4] - 估值筑底牢固且具备向上空间 多家投行目标价超20港元 [5]
外卖客服辱骂顾客,海底捞回应:已启动专项调查并报警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1:04
事件概述 - 海底捞火锅呼和浩特五塔寺小学店发生顾客因询问更换套餐食材遭辱骂事件 [1] - 门店经理登门道歉并提供水果牛奶补偿及订单免单处理 [5] - 门店称账号遭非法登录 黑客冒充商家对多名顾客进行辱骂 [5]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启动专项调查并对可能涉及问题报警处理 [5] - 公司将彻查全貌并坚决追究任何涉嫌违规操作及损害顾客权益行为 [5] 财务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海底捞在全国共经营1363家餐厅 [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 净利润17.55亿元 [5] - 外卖收入达9.28亿元 同比增长59.73% 占总收入比例4.48% [5] 第三方回应 - 外卖平台截至发稿未对事件核查情况作出回应 [5]
巴奴国际遭证监会9问,分红、合规及品牌争议成上市拦路虎?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09
上市申请与监管问询 - 公司于2025年6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寻求成为继海底捞及呷哺呷哺后第三家港股火锅企业 [1] - 中国证监会就境外发行上市提出补充说明要求 涉及股权架构 数据安全及分红合理性等三大类共9项问题 [1] - 专家指出分红合理性 社保合规 股权架构及数据安全是影响港交所聆讯结果的核心变量 [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创始人杜中兵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 配偶权益及信托受益人持有公司83.38%股份 [4] - 杜中兵家族通过D&H (BVI) LTD持有75.26%股份 北京备面积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7.95%股份 [6] - 股权高度集中 杜中兵家族拥有绝对控制权 [4][6] 分红行为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公司在盈利背景下突击分红7000万元 并按持股比例向杜中兵家族派发约5800万元 [5] - 分红时点公司流动负债7.17亿元 流动资产8.64亿元 净流动资产仅1.47亿元 [6] - 专家质疑在负债承压情况下进行大额分红的合理性 及后续上市融资的必要性 [3][7] 社保公积金欠缴与用工结构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欠缴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分别为160万元 120万元 70万元及10万元 [7]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公司拥有1789名全职员工及9292名非全职人员(含3168名兼职及6124名外包) [9] - 公司解释欠缴原因为员工流动率高 部分员工不愿缴纳个人部分及偏好参加农村社保计划 [9] 经营数据下滑 - 2024年人均消费降至142元(同比降5.33%) 餐厅日均销售额降至5.27万元(同比降11.88%) [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人均消费进一步降至138元(2024年同期为148元) [12] - 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在2024年为-9.9% 2025年第一季度虽回升至2.1%但仍远低于2023年水平 [14] 品牌争议事件 - 2025年2月创始人杜中兵发表"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言论引发舆论风波 后公开道歉 [15] - 2023年2月因"18元5片富硒土豆"事件陷入定价争议 公司澄清为小份量并致歉 [16] - 2017年与海底捞就鸭血产品发生公开论战 公司以"产品主义"对抗"服务主义"定位 [17] 业务布局策略 - 公司坚持直营模式拒绝盲目扩张 未来可能采用子母品牌模式实现市场下沉及客单价调整 [14] - 差异化产品策略要求持续保持高客单价与食材独特性 但易引发性价比争议 [17]
堂食“冷清”,外卖“真香”!海底捞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1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6: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03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214.91亿元下降3.7% [1] - 税前利润26.27亿元 较去年同期28.88亿元下降9.0% [1] - 净利润17.55亿元 较去年同期20.33亿元下降13.7% 低于市场预期的22亿元 [1][2] - 每股基本盈利0.32元 较去年同期0.38元下降15.8% [1] -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较去年同期27.99亿元下降14.0% [1] 经营指标变化 - 自营餐厅翻台率3.8次/天 较去年同期4.2次/天下降9.5% 低于4.0次/天的及格线 [4][7][8] - 客单价97.9元 较去年同期97.4元微增0.5元 [7][9] - 餐厅系统销售额增长率-6.5% [9] - 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 较去年同期1343家减少21家 [9] - 净增门店为-5家 新开自营餐厅25家但关闭33家 [10] 业务结构变化 -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 同比增长近60% [12]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4][12] - 多品牌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13] -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 同比增长227.0% [13] - "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 门店总数达70家 [13] 行业环境背景 - 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1% [5] -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0.4% [5] - 高端与头部品牌普遍承压 [5][6] 战略调整举措 - 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 [11] - 实施"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新品牌 [13] - 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和探索卫星店新模式 [12][13] - 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14] - 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和寻求优质资产收购 [14]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4.88港元/股 [15] - 总市值829亿港元 [15]
堂食“冷清”,外卖“真香”!海底捞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1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5: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2] -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低于去年同期27.99亿元 [3] - 实际净利润较市场预期22亿元低4.45亿元 [3] 经营指标变化 - 自营餐厅翻台率从去年同期4.2次/天降至3.8次/天 跌破4.0次/天"及格线" [4][6] - 客单价微增0.5元至97.9元 但仍低于100元水平 [6] - 餐厅系统销售额增长率为-6.5% [7] - 自营餐厅数量减少21家至1322家 加盟餐厅增至41家 [7][9] 业务结构调整 - 净增门店为-5家 新开25家自营店及3家加盟店 关闭33家经营效率不佳门店 [9] - 增长动力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 [9] - 实施"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 [12] 新兴业务亮点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达9.28亿元 [11]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外卖收入 [4][11] -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主要来自"焰请烤肉铺子"新增46家门店 [12] 行业环境与战略应对 - 全国餐饮收入增长4.1% 但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首次负增长-0.4% [6] - 未来战略重点:提升用餐体验与数字化运营 继续多元化经营与特许经营探索 寻求优质资产收购 [12] - 当前市值829亿港元 市盈率TTM为16.31倍 [15]
海底捞:已报警!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5:19
事件概述 - 海底捞火锅五塔寺小学店客服通过外卖平台对顾客使用侮辱性词汇回复 引发公众关注 [1][4] - 公司已启动专项调查并针对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报警处理 承诺彻查全貌并追究相关责任 [1][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将坚决追究任何涉嫌违规操作和损害顾客权益行为的责任 [1][4] - 涉事门店原服务时间至凌晨2时 目前显示为"已休息"状态 [4] 事件具体细节 - 顾客在外卖平台下单"单人肥牛尊享套餐"时请求更换食材 客服回复包含"换个鸡毛给你 要吗"等侮辱性内容 [4] - 事件通过社交媒体视频传播 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1][4]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海底捞(06862.HK)上半年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同比下降14.0%
格隆汇· 2025-08-25 15:13
海底捞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 [1] - 核心经营利润24.0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 [1] - 集团溢利17.5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 [1]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1] 海底捞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经营1,363家海底捞餐厅,其中自营餐厅1,299家位于中国大陆,23家位于港澳台地区,41家加盟餐厅 [2] - 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关闭33家餐厅 [2] - 自营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 [2] - 餐厅接待顾客总数1.898亿人次 [2] - 除海底捞外还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新开"焰请烤肉铺子"46家,期末共运营70家 [2] 业绩变动原因 - 利润下降受翻台率下降及产品、场景等创新模式初期调整影响 [1] - 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主要由于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和顾客消费需求变化 [2] - 管理层承认管理能力存在不足并将努力改善 [1] 其他公司财报业绩 - 中国儒意经调整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140% [3] - 德翔海运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89亿美元,同比增加222.0% [3] - 潼关黄金拥有人应占溢利3.43亿港元,同比增幅273% [3] - 西部水泥拥有人应占溢利7.48亿元,同比增长93.4% [3] - 绿茶集团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0.4% [3] - 金界控股中期EBITDA增加38.5%至2亿美元 [3] - 粤海投资溢利增加11.2%至26.82亿港元 [3] - 医脉通上半年经调整净溢利1.67亿元,同比增加6.9% [4] 企业重大事项 - 药捷安康获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 [3] - 诺科达科技附属与马来西亚Mach 1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3] - 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 Investments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 [3] 医药行业动态 - 先瑞达医疗外周可控机械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4] - 复锐医疗科技推出PixelPeel安全激光焕肤治疗方案 [4] - 恒瑞医药HRS-6093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 [4] - 中国生物制药4项研究数据在ERS2025公布 [4] 股权激励与回购 - 华宝国际授出1.48亿份购股权 [4] - 腾讯控股8月25日耗资5.5亿港元回购89.5万股 [4] - 宁德时代8月25日耗资8486.42万元回购29.29万股A股 [4] - 汇丰控股8月22日耗资1.45亿港元回购143.4万股 [4] - 药明康德8月25日耗资2999.1万元回购30.68万股A股 [4] - 贝壳8月22日耗资400万美元回购64.8万股 [4] - 驴迹科技拟不超3000万港元回购股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