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双登股份8月18日-8月2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引入三水创投为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 2025-08-17 23:03
招股信息 - 双登股份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14.51港元,每手500股H股,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联交所开始交易 [1] - 基石投资者三水创投将认购1667.3万股发售股份,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2亿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 [1] - 公司业务覆盖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拥有十余年行业经验 [1] 资金用途 - 预计全球发售净筹资约7.56亿港元 [3] - 40%资金将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包括厂房建设(8.8%)、设备采购(28.0%)、人员薪酬(2.4%)和前期开支(0.8%) [3] - 35%资金将用于泰州研发中心建设,重点研究储能电池寿命提升、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BMS技术 [3] - 15%资金将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包括办公室租赁(2.1%)、人员招聘(8.7%)和推广活动(4.2%) [3] - 10%资金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40.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4.99亿元 [4] - 研发支出增加与财务表现提升形成显著协同效应,推动业务发展和市场份额增长 [4]
双登股份(06960)8月18日-8月2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引入三水创投为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2:59
招股信息 - 双登股份于2025年8月18日-2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5855 7万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发售价每股14 51港元 每手500股H股 预期2025年8月26日在联交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 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 研发 制造和销售 [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 市占率达11 1% [1] 基石投资者 - 三水创投作为基石投资者 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额2 2亿元人民币的发售股份 约1667 3万股 [2] 募集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 56亿港元 [3] - 40%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其中8 8%用于厂房及基建 28%用于生产设备 2 4%用于人员薪酬 0 8%用于试产及前期开支 [3] - 35%用于泰州研发中心建设 重点研究储能电池寿命 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3] - 15%用于海外销售及营销 其中2 1%用于办公室租金 8 7%用于人员招聘 4 2%用于推广活动 [3] -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40 7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44 99亿元人民币 [4] - 研发支出与财务表现协同效应显著 推动业务发展和市场份额提升 [4]
双登股份(06960.HK)启动全球招股 预计8月26日上市
格隆汇· 2025-08-17 22:56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585.6万股,国际发售5270.1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14.51港元,每手交易单位500股,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联交所开始交易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建银国际 [1] 业务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截至2024年底,服务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1] - 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和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1] - 2022-2024年服务五大客户的平均时长超过十年 [1] - 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 [1] - 以新增装机容量计算,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排名第十二,市场份额2.5% [1] 基石投资安排 - 基石投资者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额人民币2.20亿元的股份,折合1667.3万股发售股份 [2] - 基石投资者三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泰州三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由泰州市政府国资委最终控制 [2] 募集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7.563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行使) [3] - 40%资金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主要生产数据中心用电池 [3] - 35%资金用于泰州研发中心建设,重点研发储能电池寿命提升、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3] - 15%资金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增强全球影响力和国际销售 [3] - 10%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3]
通过聆讯、上市在即!港股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即将花落双登股份
财经网· 2025-08-14 07:43
公司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一年暴涨120%,2025年前五个月贡献46.7%营收,首次超越通信基站业务 [1] - 公司从通信基站储能转型至数据中心储能领域,与阿里巴巴、百度、京东、万国及秦淮数据等科技巨头达成合作 [2] - 公司开发高倍率锂电系统与数据中心备电+储能解决方案,2022年雄安项目成为中国首例"备电+储能"复合储能系统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针对AIDC智算中心发布包括220kV绿电直连、10Kv交流侧UPS配储等系列"绿电+储能"解决方案 [3] - 公司以锂电、钠电、燃料电池、固态电池为核心技术,自产电芯+自研BMS+自研EMS,形成全链条技术矩阵 [4] - 公司新一代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高达93%,铅酸电池采用连铸连轧工艺,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达4000次以上 [5] - 公司拥有337项专利(发明专利106项),通信基站储能电池工作温度范围(-45℃至75℃)优于行业标准 [6] 产品结构与市场地位 - 铅酸电池业务为基本盘,2022-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4.22亿元、23.37亿元、29.07亿元,占总收入约60% [7] - 锂离子电池收入占比约30%,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新增装机量预计从2024年227.4吉瓦时增长至2030年1471.3吉瓦时(CAGR 36.5%) [8] - 2024年公司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达16.1%,出货量排名中国企业第一 [10] 客户生态与国际化布局 - 客户覆盖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中的五家、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以及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 [9] - 海外市场覆盖18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柬埔寨、蒙古、欧洲、非洲等,2025年与卡塔尔、科威特达成储能合作意向 [6] - 公司设立29个中国服务网点及5家海外附属公司,管理团队具备国际化背景 [6] 资本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拟通过港股IPO募资建设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及泰州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11] - 2025年已有18家储能企业宣布进军港股市场,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行业巨头 [11]
走进融捷能源:102Ah电芯成“爆款” 加速户储市场开拓
起点锂电· 2025-08-13 10:10
行业活动与论坛 -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巡回采访活动计划巡访超过50家细分领先企业,并在深圳举办技术论坛,同期发布行业白皮书和竞争力排行榜 [2] - 活动举办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旨在为行业提供权威数据和参考 [2] - 巡访团已走访广州融捷能源,探讨户用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2] 广州融捷能源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由融捷投资控股集团100%持股,总投资200亿元,占地400亩 [4] - 专注于储能及动力电芯、模组、Pack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技术 [4] - 年规划产能40GWh,现有产能约20GWh,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4] 融捷集团背景与优势 - 融捷集团成立于1995年,投资企业市值超11000亿元,资产规模超7000亿元,年营收超8000亿元,员工逾90万人 [5] - 在新能源领域完成全产业链布局,涵盖锂资源、锂电池材料、装备、制造及循环利用 [5] - 广州融捷能源依托集团供应链和资金优势,产线连续三个月满负荷运转,进入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梯队 [5] 储能产品与技术 - 具备从电芯到Pack全栈自研能力,产品矩阵覆盖72Ah至587Ah电芯,适配大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多场景 [5] - 102Ah电芯在动储市场成为爆款产品,需求旺盛,产能正在爬坡 [9] - 方形电芯在户储领域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公司产品正加速导入客户供应链 [9] 动力产品与细分市场 - 自研228Ah电芯为国内首个通过煤安认证的大单体电芯,在矿山应用安全领域连续五年出货量行业第一 [8] 国际市场拓展 - 储能产品加速完成欧盟、北美及国际认证,全面接轨国际标准 [11] - 推进与海外知名品牌合作,加快欧洲、澳洲市场开拓,尤其受益于澳洲补贴政策刺激 [9][11] - 新产线建设加速,预计在海外市场将有良好表现 [11]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3]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兼容传统产线 [13] - 技术可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3]
超12GWh!5大电池企业“爆单”
起点锂电· 2025-08-13 10:10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 - 全球储能需求井喷,国内储能电池企业成为"拿单大户",近一周内海内外储能端超12GWh电池订单落地,中汽新能、楚能新能源、天合储能、海辰储能、国轩高科5家企业主导 [2] - 印度储能市场进入黄金发展阶段,政府《国家电力计划》要求新光伏项目配套至少10%储能容量,目标2030年新增14GW/28GWh储能容量 [10] - 今年以来海内外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1-7月国内新增招标规模超200GWh,海外新兴市场超大型项目密集交付 [18] 中汽新能海外布局 - 中汽新能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2026-2027年交付,此前已获得印度电网1GWh订单 [4][8] - 公司由青岛力神改名而来,背靠中国一汽等央企,专注动储及新兴市场,自主研发的红旗PB85、PB62电芯已通过量产认证 [6][7][8] 其他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表现 - 南都电源6月获1.4GWh订单,7月联合天合储能拿下ACME Solar 3.1GWh项目(印度最大电池储能采购之一) [12] - 楚能新能源去年12月签署5GWh合作协议,2025年将启动220MWh和750MWh两期项目 [13][14] - 远景能源、天合储能等企业也在印度市场获得订单并进入交付阶段 [11] 国内大型储能项目招标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采购项目中,楚能新能源中标2920MWh(标包3)、天合储能2180MWh(标包4)、海辰储能1400MWh(标包5)、国轩高科700MWh(标包6),合计7.2GWh 314Ah电芯 [16] - 2024年同类采购中楚能新能源曾以4.01GWh(314Ah+280Ah电芯)成为最大赢家 [18] 行业技术趋势 -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成熟推动中国在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头部企业大量拿单或引发竞争格局调整 [18][19]
海辰储能IPO悬了?被宁德时代起诉、大客户暴雷、百亿债务压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8-13 04:29
IPO进程与诉讼纠纷 - 公司赴港IPO进程因宁德时代诉讼而蒙上阴影,其中一起诉讼于8月12日开庭,直指上市聆讯窗口[1] - 公司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宁德时代主动报案[4]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公司及实控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案件已从民事诉讼升级至刑事立案[4][5] 财务数据与经营风险 - 公司2024年扭亏为盈,盈利2.88亿元,但剔除4.14亿元政府补贴后实际仍亏损[1] - 资产负债率高达73.1%,显著高于同行宁德时代(65.2%)和亿纬锂能(59.4%)[14] - 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达99.83亿元,而账上现金仅42.94亿元,资金链承压明显[1][14] - 应收账款从2022年2.23亿元激增至2024年83亿元,占营收64%,周转天数从12天暴增至186天[1][17] 技术争议与人才纠纷 - 宁德时代指控公司587Ah储能电芯技术参数与其专利产品高度重叠,能量密度仅差4.4%[10] - 双方争议焦点还包括复合集流体技术,公司创始人吴祖钰曾在宁德时代领导该技术开发[10] - 公司多名核心高管曾就职于宁德时代,包括创始人吴祖钰(工作8年)、执行董事易梓琦(1年)、副总经理庞文杰(3年)[7] - 2023年宁德时代以违反竞业协议起诉吴祖钰,后者支付100万元违约金[9] 海外业务与客户风险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万元飙升至2024年37亿元,占总收入28.6%,毛利率高达42.3%[15][19] - 80%海外收入依赖两家美国客户,其中第一大客户贡献17.3%收入(22.4亿元),第四大客户贡献5.6%收入(7.3亿元)[20] - 市场推测第一大客户可能是美国储能企业Powin,该公司近期面临破产风险并计划大规模裁员[21][22] - 海外业务高毛利模式建立在"高价长账期"绑定策略上,面临全球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行压力[2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从2022年0.8元/瓦时降至2024年0.3元/瓦时,两年下滑62.5%[16] - 国内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从2022年11.3%降至2024年8.1%,整体毛利率提升依赖海外业务拉动[15] - 美国政策变动和高额关税对公司海外业务构成潜在威胁[23] - 行业价格战导致公司承担激增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坏账风险,信贷亏损拨备从2022年180万元激增至2024年6.6亿元[17]
海辰储能IPO悬了?被宁德时代起诉、大客户暴雷、百亿债务压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8-13 03:48
IPO进程与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实控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案件于8月12日开庭,正值公司港股IPO聆讯关键期[3][4] -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宁德时代指控其化名潜伏供应商参与复合集流体项目[3][9] - 诉讼核心涉及竞业限制争议(多名高管曾任职宁德时代)和技术侵权争端(587Ah电芯参数重叠、复合集流体专利归属)[6][10] 财务数据与经营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1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9%),净利润2.88亿元,但剔除4.14亿元政府补贴后实际亏损[1][13] - 资产负债率73.1%显著高于同行(宁德时代65.2%、亿纬锂能59.4%),银行借款余额99.83亿元,现金仅42.94亿元[1][13] - 应收账款从2022年2.23亿元激增至2024年83亿元(占营收64%),周转天数从12天增至186天,信贷亏损拨备达6.6亿元[1][18][19] 业务结构与市场挑战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万元爆发至2024年37亿元(占总收入28.6%),毛利率42.3%,但80%依赖两家美国客户[2][15][21] - 国内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11.3%→2024年8.1%),储能电池售价两年下降62.5%至0.3元/瓦时[15][16] - 第一大美国客户疑似Powin(贡献收入17.3%),该客户面临破产风险,可能影响15亿元未交付订单[22][23] 技术争议与行业竞争 - 宁德时代指控海辰储能587Ah电芯技术路线复制(能量密度差异仅4.4%),公司回应为自主研发[10] - 复合集流体技术争议涉及前员工专利归属,海辰储能称第三方鉴定技术为公知且未实际使用[10] - 行业价格战导致储能电池均价两年下降62.5%,公司通过海外高价长账期策略维持毛利率[16][23]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成立6年完成6轮融资,最新估值超25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银资产、中金资本等[11] - 2023年获多家银行累计580亿元授信额度,但2024年流动比率1.3、速动比率1.1仍显资金压力[12][14]
领湃科技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达志化学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3:30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达志化学100%股权以实现战略转型 [1] - 转让后公司将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以及新能源综合服务业务发展 [1] - 达志化学为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子公司且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交易细节 - 达志化学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843.58万元人民币 [1] - 挂牌转让底价以评估价值为依据设定为6843.58万元人民币 [1] - 最终交易价格及交易对方以公开挂牌成交结果为准 [1] 标的资产状况 - 达志化学为公司体系内唯一从事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的子公司 [1] - 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25年3月31日 [1] - 评估机构为中威正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1]
领湃科技(300530.SZ)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达志化学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3:2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持有广东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达志化学是公司体系内唯一从事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的子公司 [1] - 基于战略方向转型,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以及储能、光伏配储、光储充一体化EPC等新能源综合服务业务 [1] - 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达志化学100%股权以聚焦新能源业务 [1] 资产转让细节 - 经评估,截至2025年3月31日,达志化学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843.58万元 [1] - 挂牌转让底价为6,843.58万元,最终交易价格及交易对方以公开挂牌成交结果为准 [1] - 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达志化学股权,达志化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