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储能产业获政策加码,储能电池ETF(159566)等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42
指数本周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本周上涨1.7%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本周上涨1.5% [1]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本周上涨1.2%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本周微跌0.01% [1] - 储能电池ETF(159566)本周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 [1] 指数估值水平 - 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6倍,估值分位数为85.6% [2]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3倍,估值分位数为85.4%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4倍,估值分位数为47.1% [2]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4.2倍,估值分位数为82.6% [2] 指数历史表现 - 近一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21.5% [7] - 近三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59.4% [7] - 今年以来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47.1% [7] - 近一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84.7% [7] - 近五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104.8% [7] - 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最高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达11.8% [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 -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 [1] - 该目标预计将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 [1] - 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落地,海内外储能需求呈现高景气 [1] 指数成分与ETF概况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由100只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及高碳减排潜力领域的股票组成 [3]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4]
新股消息 | 麦科田拟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接收材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2:21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 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9月19日)。本周(9月15日-9月19日),麦科田拟港股IPO,云知声申请股份全流通 获中国证监会接收材料。与此同时,盛威时代、中润光能拟港股IPO,在中国证监会上市备案状态 为"补充材料"。 盛威时代主要提供城内网约车服务及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基于公司联网售票服务领域的经验及能力,盛 威时代与多家客运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客运服务,满足乘客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截至2025年6 月30日,盛威时代逐渐于超过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建立业务并提供客运服务。于往绩记录期间,盛 威时代与12306及航旅纵横合作并为其提供大巴车票。 招股书显示,麦科田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可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 社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麦科田已将超过(i)50种生 命支持产品,(ii)80种微创介入产品,及(iii)210种体外诊断产品商业化,该等产品有多种型号,可满足 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麦科田的产品已遍及全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9-19)
金十数据· 2025-09-19 12:16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联储基准情景下到2026年第一季度有望进一步降息75个基点[1] - 下行情景下若劳动力市场疲软更严重或更持久可能降息200-300个基点使利率低至1.0-1.5%[1] - 美联储政策焦点在于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今年还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2] 美联储政策分歧 - 美联储主席潜在继任者沃勒对降息25个基点感到满意打消政治动机担忧[2] - 政策制定者在进一步宽松政策利弊上存在强烈分歧为今年最后两次会议激烈投票奠定基础[2] - 美联储决议整体对美元构成利空美元融资成本下降将推动美元贬值[2] 美联储降息依据 - 美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是美联储决定降息的主要依据[3] - 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同时下调失业率预期表明未来需要迅速有力行动[3] - 美联储最终的降息幅度将超过当前暗示的水平[3] 英国央行降息预期 - 英国央行预计将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4] - 英国央行决定将英国国债年抛售规模从1000亿英镑下调至700亿英镑[4] - 英国央行重申采取渐进且谨慎的降息方式后续决策取决于经济数据[4] 英镑汇率影响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后英镑出现小幅下跌[4] - 秋季预算案公布前英镑兑欧元可能会出现下跌[4] - 由于美联储重启降息英镑对美元下行空间较难显现[4] 英国央行政策立场 - 英国央行表态毫无鹰派色彩未排除11月降息可能性[6] - 英国央行以7:2投票结果维持利率不变两位委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6] - 预计将在11月首次降息随后在明年2月再次降息此后维持利率不变[6] 英国央行降息预测 -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存在分歧今年仍有可能再次降息[6] - 英国央行重申采取渐进式降息策略货币政策未设定预设路径[6] - 预计英国央行将在12月实施一次降息2026年再进行两次降息[6] 光伏行业政策 - 多晶硅综合能耗指标从5/6/7.5kgce/kg降低至5/5.5/6.4kgce/kg降幅30%-40%[7] - 能耗指标趋严叠加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收购与整合等多举措并行[7]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逐步落地产业链盈利能力料将回暖[7] 黄金价格走势 - 短期由于美联储降息利好已被充分定价黄金可能面临卖事实的回调压力[8] - 本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金价可能在降息后一定时间形成阶段性顶部[8] - 中长期黄金配置价值不变因联储延续降息路径及去美元化趋势地缘政治风险等[8] 华为昇腾发展 - 华为计划26Q1/26Q4/27Q4/28Q4分别推出950PR、950DT、960、970产品[9] - 开发Atlas 950 SuperCluster、Atlas 960 SuperCluster等超节点新品分别支持8192/15488卡[9] - 华为昇腾作为国产算力代表加速突围首推先进制程[9] 港股业绩展望 - 港股25H1业绩筑底企稳实现正增长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10] - 25H2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10] - 能源必选消费等上半年景气度低迷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10]
宁波600亿光储龙头,欲借储能东风重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2:09
公司核心权力更迭 - 2024年法定代表人由创始人张和君变更为其次子张栋业,张栋业为加拿大籍,现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 - 张栋业自20年前进入公司基层历练,2020年进入核心管理层任副总经理,2022年升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完成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1][3][5] - 权力交接过程漫长且低调,张栋业极少公开露面,但已在关键业务活动中代表公司签署战略协议[1][5][6] 公司业务转型与上市表现 - 公司2016年切入光伏逆变器领域,2021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初期市值80亿元,2022年9月市值曾达1082.85亿元[3][4] - 光储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7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7][9] - 储能业务成为增长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出货31.6万台同比增长48%,储能电池包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6%[8]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110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下滑55%,47家企业陷入亏损[8] - 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同业,2025年下半年阳光电源股价涨102.45%,锦浪科技涨49.59%,德业股份仅涨31.98%[9] - 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年产16GWh储能产线计划年内开工,总投资超21亿元,分两期建设[9][10] 海外市场与产能扩张 - 欧洲工商储需求提升及新兴市场景气度延续推动储能业务增长[8] - 子公司德业储能与尼日利亚Nigus国际投资达成战略合作[5][6] - 产能扩张项目为近两年最重要投资,旨在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收入规模[9][10]
调研速递|湖南华民控股集团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 透露光伏与机器人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0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 布局具身智能等硬新科技领域 实现新能源与新科技双赛道协同发展 [3] - 与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有参股投资和设立合资公司合作 合资公司正在积极筹建 后续工作有序推进 [3] - 与湖南华太机器人公司未开展合作 [3] 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单晶硅棒和硅片 [3]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业务收入占比达88.52%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8089万元 同比减亏40.78% [3] - 在光伏行业反内卷及行业自律背景下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近期有所回升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正逐步改善 [3] 经营风险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稳定 不存在触发ST风险警示的情形 [3] - 此前受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影响 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 行业普遍亏损 [3]
光伏产业链数据洞察:终端存走弱预期,产业链利润将重新分配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9 11: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终端需求走弱,产业链利润将重新分配;政策预期主导多晶硅期货盘面,后续或回调回归基本面,预计PS2511合约运行区间在48000 - 55000元/吨 [5][54][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光伏终端需求数据跟踪 中国光伏装机跟踪 2025年7月新增装机11GW,同比降48%,1 - 7月新增223.3GW,同比增81%;下半年集中式装机受政策影响收益率降低,年底有抢装但体量或减;全年新增约298GW,同比增速约7%,集中式约174GW,分布式约124GW [2][9][15] 欧洲光伏装机跟踪 2025年7月出口欧洲组件约7.5GW,环比降4%,同比降20%,1 - 7月累计50.4GW,同比降19%;经济疲软、补贴退坡等致需求放缓,预计2025年新增约71GW,同比增速 - 5% [3][19][20] 美国光伏装机跟踪 2025年6月月度新增2.5GW,环比增46%,同比降13%,1 - 6月累计16.1GW,同比增4%;贸易壁垒、政策利空等使市场发展受阻,预计2025年新增约32GW,同比增速 - 13.5% [4][24][27] 印度光伏装机跟踪 2025年1 - 8月累计新增25.3GW,同比增57%;政策补贴带动装机,预计2025年新增约35GW;有本土化政策,仍需进口电池片 [30][31] 其他市场光伏装机跟踪 各国装机受政策、补贴变化等因素影响,如巴西1 - 5月累计同比 - 84%,日本1 - 7月电池组件出货量偏低等 [32]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动态跟踪 硅料环节 9月排产约12.7万吨,10月或降至12万吨;平台公司计划四季度或年底成立,9 - 12月生产配额在商议;需求端下游补库后9月采购冷清,预计10月中旬有采购;三季度供需过剩,四季度幅度缩小,PS2511合约运行区间48000 - 55000元/吨 [34][35][36] 硅片环节 9月排产约58GW,四季度生产配额155GW;10月排产59 - 60GW,11 - 12月收缩;183尺寸需求好,210R较弱;9月供需去库支撑价格 [39][40] 电池片环节 9月排产约60GW,四季度生产配额约160GW;国内组件排产或减,但出口印度需求托底价格 [43] 组件环节 9 - 10月排产稳定,10月抢装支撑排产,11 - 12月需求走弱排产回落;终端难接受组件涨价,年底抢装后市场或走弱 [47] 光伏产业链利润流动 上游利润丰厚,下游因终端接受力不足利润被挤压,后续上游或让渡利润给下游实现合理分配 [54] 总结 中国、欧洲、美国光伏新增装机有不同程度变化,产业链上游挺价,国内电站难接受组件涨价,后续产业链利润将重新分配 [52][53][54]
晶科隆基专利大战,为什么会和解?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43
行业竞争态势 -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内卷阶段 龙头企业间专利诉讼频发[2][5] - 产能过剩与TOPCon技术快速扩散相关 引发专利维权行动[5] - 海外竞争者可能从国内巨头恶性博弈中坐收渔利[2] 技术布局 - 隆基绿能掌握大量BC专利 是BC技术路线龙头[5] - 晶科能源手握大量TOPCon专利 是TOPCon技术路线王者[5] - 两家企业同时布局TOPCon和BC两大技术路线[5] 专利诉讼详情 - 晶科与隆基在全球13起专利诉讼案件 涉及中国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和欧洲多地[6][7] - 诉讼涉及TOPCon和BC两大技术专利 双方互有攻守[5][6] - 天合光能起诉阿特斯专利侵权 涉案金额达10.58亿元人民币[12] 和解协议内容 - 双方同意结束全球范围内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4] - 达成核心专利交叉授权许可的商业安排[4] - 和解谈判最早于8月26日开始 欧洲法院程序令显示协商进展[8] 行业影响 - 和解有助于提升行业创新效率和市场稳定性[2] - 为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提供示范效应[11][12] - 推动行业从产能规模竞争转向技术 标准和生态建设竞争[2] 发展历程 - 中国光伏企业从长期"三头在外"转变为全球技术引领者[1] -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积累可观技术专利储备[1] - 从专利诉讼对象转变为知识产权主动维权方[1]
硅业分会:国庆和中秋节前终端备货需求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短期看光伏玻璃价格有望持稳运行
智通财经· 2025-09-19 11:37
光伏玻璃价格近期走势 - 2.0mm光伏玻璃主流价格达12-13元/平方米 3.2mm主流成交价达20-21元/平方米 较7月底分别上涨28.2%和15.5% [2] - 8月起行业库存开始去库 价格触底回升 下游组件企业采购询价订单增加推动市场回暖 [2] - 2024年下半年价格曾跌破行业盈亏成本线 企业亏损加剧 近期在反内卷政策及行业自发去产能作用下企稳反弹 [2] 短期价格驱动因素(1个月) - 国庆和中秋节前终端备货需求对市场形成支撑 价格有望持稳运行 [1] - 行业库存持续降低 部分企业对后市乐观 可能继续小幅推涨价格 [1] 中期价格驱动因素(2个月至年底) - 若四季度光伏装机传统旺季维持 叠加冬季天然气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 价格有望维持 [1] - 若需求减弱且新建产能释放 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1] 长期价格核心影响因素 - 价格走势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 新建产能释放将增加供应压力 [1] - 出口退税政策若落地将影响海外需求及国内出口 [1] - 终端对涨价未明显抵制 但若供应增加需求减弱且价格传导受阻 价格或重回震荡下行态势 [1]
两大光伏巨头就全球专利互诉达成和解
证券时报· 2025-09-19 11:35
行业专利纠纷解决 - 光伏行业两大龙头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达成全球专利互诉和解 结束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1] - 双方同意就部分核心专利达成交叉授权许可相关商业安排[1] 市场反应 - 晶科能源美股盘前一度涨近4% 最新涨幅为1.74%[1]
光伏“反内卷”值得期待,多管齐下行业迎布局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9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行业评级为"增持",认为当前处于底部区间,值得重点关注 [4]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家高度重视光伏行业恶性竞争现象,"反内卷"政策对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4] - 通过行业整合、政策规范、需求端发力等多方面措施,光伏板块将迎来困境反转 [4] - 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带动基本面逐步改善 [2][4] - 光伏板块处于历史低位,随着政策和业绩拐点临近,估值有望改善 [4] 光伏是"反内卷"的重点行业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非理性竞争严重,2025年初至7月初产业链价格连续下跌10周,各环节价格均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7] - 2024年光伏板块研发费用257.96亿元,环比下降8.6%;资产减值484.72亿元,同比增长45.1% [10] - 长期"内卷式"竞争导致行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10] 政策推进 -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7] - 2025年8月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座谈会,部署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4][12]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和《价格法》修订为反内卷提供法律保障 [12][50] 出口情况 - 2024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320.3亿美元,同比下降33% [17] - 电池片出口额同比下降37.3%,出口量增长41.5%;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29.2%,出口量增长9.9% [17][20] - 机电商会发布自律倡议,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18] 多管齐下促进行业改善 行业整合与自律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570GW-630GW,对应组件需求684GW-756GW [22] - 多晶硅需求量约160-180万吨,可匹配700GW光伏需求 [22] - 行业整合计划出清120-130万吨产能,剩余产能降至200万吨左右 [30] - 头部企业现金成本范围2.5-3.9万元/吨,全成本3.8-5.2万元/吨 [30] 价格分析 - 多晶硅合理含税售价需达到4.7-6.5万元/吨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33] - 9月10日致密料价格4.7-5.2万元/吨,仍有上升空间至6.5万元/吨 [33] - 组件合理价格应达到0.83元/W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40] - 多晶硅价格从7月开始反弹,涨幅达36.9% [36] 政策规范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50] - 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拟修订,从≤7.5/8.5/10.5调整为≤5/6/7.5,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51] 需求端支持 - 机制电价政策为光伏项目收益提供稳定性,通过"多退少补"方式增厚发电收益 [52] - 截至9月4日,8地已出台正式稿,12省市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55] - 新技术加速应用,华能集团6GW组件采购对转换效率提出更高要求(23.8%及以上) [58] 光伏板块投资价值 估值水平 - 25Q2光伏设备板块公募基金持仓市值239.4亿元,占流通盘比例仅2.1%,回落至2018年水平 [4][59] - 光伏指数市净率处于历史15%分位,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分别处于21%、9%、12%历史分位 [61][63] 推荐标的 - 多晶硅企业: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关注新特能源 [4][64] - 储能企业: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德业股份、艾罗能源、固德威;关注通润装备、昱能科技 [4][64] - 各环节龙头:TCL中环、钧达股份、福斯特、福莱特、聚和材料;关注爱旭股份、弘元绿能、双良节能 [4][64] - 组件一体化: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天合光能、横店东磁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