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暴涨86.5%!券商陆续发布10月金股名单
中国基金报· 2025-10-05 09:06
9月金股表现回顾 - 9月有10家券商金股组合收益超过9%,其中华安证券金股组合以20.91%的当月收益排名第一,东莞证券以17.04%的收益排在第二 [2] - 在单只金股中,长城证券推荐的江波龙当月上涨86.5%位居榜首,财通证券推荐的协创数据上涨81.7%排名第二,东莞证券推荐的先导智能上涨75.22%排名第三 [3] - 华安证券推荐的精智达、均胜电子、中创新航,华龙证券推荐的伟创电气,西部证券推荐的亿纬锂能,以及国盛证券推荐的兴业银锡,当月涨幅均超过54% [3] 10月市场展望与配置方向 - 机构普遍认为国庆节后市场交易热度回暖,市场通常表现较好,预计节后市场大概率将重新回到上行区间 [4] - 兴业证券指出经历震荡整固后,随着拥挤度压力缓解、三季报交易为景气主线凝聚共识、10月密集重磅会议提振预期,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 [4] - 光大证券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港股可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型"策略 [5] - 华金证券建议逢低配置电子、通信、机械设备、有色金属、传媒、计算机等行业,以及基本面可能改善的电新、创新药、新消费、食品、军工等行业 [5] 10月金股热门板块与个股 - 兆易创新成为10月最热门金股,获得国海证券、中泰证券、中航证券3家券商推荐,推荐理由包括存储芯片涨价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受益,以及布局定制化存储与3D堆叠技术卡位高端领域 [6] - 新能源板块中,阳光电源、大金重工获得多家券商共同推荐,方正证券认为储能行业需求高景气,阳光电源作为龙头有望量利齐升 [7] - 中航证券认为"十五五"期间国内深远海发展有望加速,欧洲海风装机放量,大金重工作为海风装备先行者有望充分受益 [7] - 有色板块热度不减,洛阳钼业、华友钴业被列入10月金股,开源证券表示洛阳钼业多品种业务共振向上,铜、钴业务涨价逻辑顺畅,黄金业务具备高成长性 [8]
A股:连续2个20%的涨停板!股民:妖股的潜力种子!
搜狐财经· 2025-10-05 07:25
市场整体趋势 - 上证综指在3900点关口前徘徊,市场预期将突破该点位 [1] - 创业板和科创板已双双突破前期高点,被视为市场上涨的先行指标 [1] - 国庆假期期间外围市场情绪高涨,为节后A股市场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3] - 市场预期节后可能出现“强者恒强”的行情,前期领涨板块有望继续带动市场上行 [3] 市场内部结构分化 - 出现“指数上涨但多数个股下跌”的现象,即“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局面 [3] - 资金集中涌入少数热门赛道,导致局部板块狂欢与大量中小盘股被冷落并存的割裂行情 [5] - 部分个股因契合市场热点出现连续涨停,例如冠中生态出现2个20%的一字涨停板 [6] - 20%涨跌幅限制的个股因其单日涨幅更大,更受投资者关注 [6] 投资者行为与心理 - 多数投资者对其持有的非风口个股表现滞涨甚至下跌感到焦虑 [5] - 投资者对牛市抱有高度期待,视其为可能实现财务自由的重要机会 [8] - 投资者愿意忍受平淡或亏损的市场阶段,以等待可能出现的“十年一遇”的大牛市 [8]
我国6千万人炒股,90%投资者亏损,普通人为何仍热衷股市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05 07:20
个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动机 - 投资者因对打工收入不甘心、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以及希望通过学习技术分析获利等动机进入股市 [1] - 在经济压力大、收益焦虑和存款利率低的背景下,部分投资者甚至通过卖房来筹集资金进入股市,认为股市比房市更有希望 [8] - 投资者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尽管知晓“七亏二平一赚”的统计规律,但都相信自己会成为少数盈利的例外 [5][6] 个人投资者行为特征 - 2025年2月底A股个人投资者数量突破6100万,相当于约每2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炒股,且新增开户数已连续三个月超过百万 [3] - 投资者行为表现出显著的赌徒心理,亏损时期望翻本而不愿止损,盈利时则希望赚取更多,难以控制交易冲动 [8][14] - 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群组“跟单炒股”或“抄作业”成为新风潮,许多新投资者缺乏基本面和技术面知识,盲目跟随所谓“大佬”操作 [12] 个人投资者盈亏状况 - 股市中普遍存在“亏钱是常态,赚钱是例外,暴富是故事”的现象,真实案例显示投资者可能在某板块盈利后又在其他概念股上亏损严重 [5] - 量化投资观点指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缺乏基本风险控制意识,习惯性采取重仓、不止损、盈利后加倍下注等高风险策略 [12] - 投资者沉迷于“马上就能翻身”的刺激感,涨停板带来的短暂盈利如同中彩票,而亏损时则寄希望于市场反弹,陷入反复操作的循环 [10][14]
大事不断!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持续、高市早苗将当选日本首相、中国资产全线走强...A股节后将如何演绎?
雪球· 2025-10-05 06:55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国内还处在国庆假期,海外市场也迎来周末。但是近期海外大事不断,美国政府关门,日本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中国资产全线走 强 ... 现在大家可以通过QDII基金可以很方便地布局海外市场,这些大事将如何影响对应资产?A股节后又将如何演绎? 01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持续 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在周六的电话会议中告知成员,他们计划在政府关门期间远离华盛顿。这标志着共和党策略的进一步升级,参议院短期内达成 协议的前景依然黯淡。众议院民主党领袖Hakeem Jeffries表示:"这届政府试图霸凌我们,我们不会被霸凌,众议院、参议院的民主党人团结一 致,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数据空白对经济决策造成的挑战尤为严峻。 Indeed网站经济学家Allison Shrivastava表示, 表示:" 我们正处于经济变化的时期,这使得数据比 平常时期更有价值 。"这也导致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将不得不在缺乏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对经济走向做出最佳猜测。 在政府关门的阴影之下,市场本身也正在经历一场内部调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将美股形容为"估值相当高",引发了投资者对高估值板块的 警惕。一些 ...
经济热点问答丨高市早苗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新华网· 2025-10-05 06:36
高市早苗的财政政策主张 - 高市早苗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继承人,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核心目标是实现日本经济规模在10年内翻倍 [1] - 其政策主张与石破茂形成鲜明对立,后者批评安倍经济学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贫富差距,主张政策重心从增长转向分配并提高消费税 [1] - 高市早苗的经济增长计划将依赖于减税、经济刺激和政府投资 [1] - 市场担忧日本政府债务已超过GDP的250%,若继续财政扩张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2] - 日本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需兼顾经济增长和财政健康 [2] 高市早苗的货币政策立场 - 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高市早苗避谈明确货币政策主张,与其他四名竞选人支持加息的立场不同 [3] - 高市早苗去年曾明确反对加息,近期表示日本政府与央行需合作确保需求驱动型增长 [3] - 市场人士认为其立场意味着主张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影响日本央行加息进程 [4] - 野村证券利率策略师指出高市胜选带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日本央行可能持观望态度并推迟加息 [4] - 日本央行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对加息存在分歧,但多位委员提及考虑再次上调政策利率,总体呈鹰派姿态 [4] - 由于石破茂内阁支持倾向加息的货币政策,政府更迭后加息进程存在变数 [4] 高市早苗对日美贸易关系的处理 - 高市早苗表示不会立即修改已生效的日美贸易协议,但若发现不符合日本利益的情况将在磋商机制内明确说明 [6] - 根据7月达成的日美协议,美国对几乎全部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由美方选择投资项目 [6] - 高市早苗在选前辩论中对重新谈判协议持开放态度 [6] - 政治分析师认为作为保守派的高市早苗可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更多共同语言 [6] - 咨询机构亚洲集团副总裁指出高市早苗有美国工作经历,熟悉日美关系议题,可能有助于处理双边关系 [6] - 日美协议虽已生效,但在具体执行和对美投资落地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是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后的首要经济课题 [6]
多元产品配置正当时!中国银河证券刘冰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10-05 05:35
行业发展趋势 - 财富管理行业过去五年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业务生态重构初见成效,国际化、生态化、数字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1] - 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热情自“9·24行情”以来明显提高,呈现投资偏好长期化、投资习惯智能化及配置需求多元化特点 [2] - 低利率环境叠加“破刚兑”等因素,推动居民财富理财风险偏好提升,从传统存款、现金理财、纯债理财等转向多资产产品 [2]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是对商业模式及行业生态的结构性重塑 [5] 投资者行为变化 - 交易型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ETF一键布局,推动权益ETF保有规模相比“9·24”期间显著提升 [2] - 配置型投资者更青睐FOF投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20万户 [2] - 投资者积极拥抱智能化工具,2025年使用智能条件单的投资者数量以及条件单触发的成交金额均实现数十倍增长 [2] - 投资者对稳健型资产(债券/固收)、风险管理工具(期权)、跨境机会(港股通)及高效工具(ETF)的配置占比增长加快 [2] 财富管理新理念与挑战 - 倡导以科学配置框架为基础,依托技术赋能专业理财机构和投顾支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 [1][4]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打造匹配各类客群需求的竞争力产品货架,特别是加大含权类产品研发与供给以帮助客户平衡波动和风险 [3] - 需引导客户从交易思维转向配置思维,并在白热化竞争下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服务和响应能力 [3] - 长周期的夏普比率(收益/风险)应当成为财富管理核心评价标准之一 [4] 产品配置策略 - 低利率时代使债券等传统“安全资产”收益走低,多元产品配置成为必答题,通过“分散化 + 互补性”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 [4] - 中国金融市场已形成全品类、多策略、全球联动的产品供给体系,例如规模突破5万亿元的ETF市场 [4] - ETF市场提供流动性高、冲击成本低的宽基ETF,波动较高的科创类ETF、稳健的债券ETF,以及对冲工具型的反向ETF和波动率ETF [4] - ETF管理费率低至0.15%,为投资者提供了普惠性工具 [4] 公司实践与体系构建 - 对服务体系、货架体系、投顾体系、陪伴体系、考核体系进行了再组织、再校准,构建“客户分类、投顾分级、服务分层、产品多元、科技支撑”的体系 [5] - 产品方面以“生态替代业务、场景替代营销”为核心理念,公募产品上组建ETF工作小组推进生态协同,私募产品方面“私募领航先锋计划”自研金耀TOF产品规模实现数倍增长 [6] - 投顾服务体系以“数智驱动、总分联动”为核心推进分层服务,总部牵头建设智能化投顾中台体系,协同内外部资源构建分级分类投顾团队 [6] - 陪伴体系融合“线下网点+线上投顾”双轨优势,截至7月末已发布385篇CIO策略报告,举办48场“首席说”培训 [7] - 考核激励体系摒弃“一刀切”模式,建立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多维评价机制,引入“产品良率”等后端保有指标 [7]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稳步扩大金融开放试点,进一步拓展“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适时扩大“南向通”业务范围,丰富合格产品类型 [8] - 鼓励行业生态化创新,支持财富管理机构在合规框架下积极探索产品设计、服务模式与技术应用的创新 [9] - 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建议建立数据治理和共享机制,打造行业级数据共享平台以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 [9]
四季度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预测问卷调查结果出炉
新京报· 2025-10-05 05:01
会议基本信息 - 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 [1] - 会议围绕2025年第四季度国内外经济形势展望、"反内卷"与新投资机遇两个主题进行研讨 [1] - 中银证券管涛、川财证券陈雳、银河证券章俊等14位首席经济学家参加会议 [1] 2025年第四季度经济预测 - 近六成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将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增强 [1] - 超八成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第四季度CPI、PPI将同比上升 [1] - 扩内需政策将继续拉动相关消费需求 [1] 行业发展与投资机遇建议 - 建议多措并举持续激发潜在消费,积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1] - 建议培育壮大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 [1] - 建议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
香港证券市场交易火热,多家中资券商落子香港
搜狐财经· 2025-10-05 03:52
行业整体表现 - 香港证券市场交易火热,证券业净利润在上半年环比增长14% [1] - 交易净佣金收入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速最为明显,分别达到23%和33% [1] - 虚拟资产交易佣金收入为1.28亿港元 [1] 中资券商战略布局 - 多家券商如东北证券、西部证券、第一创业相继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 [1] - 香港对于中资券商而言,已从出海“桥头堡”升级为“战略高地” [1] - 提升国际影响力已成为行业共识,是“建设一流投行”目标的关键 [1]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 中资券商在港股IPO、财富管理等领域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1] - 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国内企业的深度理解、成熟的保荐承销经验和精准的价值挖掘能力 [1] - 头部券商正将优势转化为显著的国际业务增速,未来将在国际资本舞台赢得更大定价权 [1]
超470亿元,涌入港股!
上海证券报· 2025-10-05 03:27
港股市场资金流入概况 - 9月以来合计超470亿元资金借道含"港"ETF流向港股市场[1] - 有13只含"港"ETF获得超10亿元资金投资,基金规模大幅增长[3] - 资金主要流向互联网、创新药、科技、黄金等领域[1] 主要ETF资金流入详情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增长118.64亿份至913.17亿份,资金流入100.67亿元[2][3]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份额达253.77亿份,资金流入44.95亿元[2][4] - 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资金流入37.49亿元[2][4]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资金流入37.41亿元[2][4]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资金流入26.21亿元[2][4] - 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均有超10亿元资金流入[5]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港股盈利周期从底部回升,多数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边际改善,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业维持较高景气[6] - 美联储降息有望推动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外资重新关注中国资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提供流动性支持[6] - 看好港股龙头互联网公司的配置价值,以及港股创新药、AI科研企业的全球竞争力[6] - 美联储重启降息后可能进入降息大周期,叠加美债信用危机等因素,利好黄金投资价值[6]
香港证券市场交易火热 多家中资券商落子香港
证券时报网· 2025-10-05 03:23
行业整体表现 - 香港证券业上半年净利润在创新高的交易额带动下环比增加14% [1] - 交易净佣金收入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速最为明显,分别达到23%和33% [1] - 虚拟资产交易的佣金收入为1.28亿港元 [1] 中资券商战略布局 - 东北证券、西部证券、第一创业等券商今年以来相继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 [1] - 香港从出海“桥头堡”升级为“战略高地”,吸引券商不断加码 [1] - 提升国际影响力已成为行业在“建设一流投行”目标下的共识 [1] 核心竞争力与前景 - 中资券商在港股IPO、财富管理等领域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1] - 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国内企业的深度理解、成熟的保荐承销经验及精准的价值挖掘能力 [1] - 头部券商正将优势转化为显著的国际业务增速,未来将在国际资本舞台赢得更大定价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