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AI论文“抄观点不抄字”引激辩
科技日报· 2025-09-22 00:09
AI生成科研成果引发的学术诚信争议 - 人工智能生成的科研成果存在"思想抄袭"现象 即挪用他人研究方法或核心观点而不标注出处 虽未直接复制文字但被指控为"巧妙地抄袭" [1][2] - 具体案例显示The AI Scientist工具生成的手稿与韩国研究者朴炳俊论文核心方法高度相似 相似度达5级(完全对应) [2][3] - 专家评估发现24%的AI生成作品达到4-5级相似度 其中4级为融合2-3项前人成果 5级为方法完全对应 [3] 行业对抄袭定义的分歧 - AI研发团队否认抄袭指控 称被质疑手稿与前人研究假设不同且应用领域各异 仅属"未引用相关文献"的常见现象 [4] - 学界判断存在分歧 有研究者认为相似度3级远不足构成抄袭 而新颖性本身具有主观性 [4] - 专家指出争议根源在于抄袭定义认知差异 部分认为需主观故意欺诈 另一些主张未恰当标注他人可识别观点即构成抄袭 [5] AI科研对学术体系的冲击 -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年论文数量激增 研究者难以验证自身观点新颖性 大型语言模型重组训练数据的特性加剧学术信用流失 [7] - 思想抄袭验证缺乏有效解决方案 观点挪用难以量化 现有技术仅能检测句子语义相似度 商业检测工具Turnitin未能识别AI论文来源文献 [7] - The AI Scientist采用的原创性验证流程(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关键词+语义学者搜索引擎+大型语言模型评估)被质疑过于简化 无法媲美领域专家判断 [7] AI科研工具发展现状与规范需求 - The AI Scientist由东京Sakana AI公司2024年推出 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全自动科研工具代表 能自主生成思路 编写代码并撰写论文 [2] - 研发团队承认工具存在引用不足问题 但强调其成果仅是"概念验证" 旨在证明AI生成科研论文已具备可行性 [8] - 学界普遍认为需规范AI科研工具使用 当前建议仅将工具用于"启发思路" 研究者需自行验证输出内容可靠性 [8]
开学&教师节双重豪礼,英博云算力低至8毛8/卡时,赶紧薅起来
机器之心· 2025-09-02 09:33
活动概述 - 公司启动"金秋算力感恩回馈"专项活动 包括开学季和教师节双重福利 活动时间为9月1日至9月30日[1][6][9] - 活动提供算力代金券和限时特惠价格 旨在降低用户算力使用成本[6][8][9] 开学季活动详情 - 新用户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可免费领取50元算力代金券[8] - 首充返利:实名认证7日内首次单笔充值满100元返100元算力代金券[8] - 分享返利:首充后再次单笔充值满100元并在朋友圈分享宣传内容可再领100元算力代金券[8] - 活动期间4090显卡算力价格低至0.88元/卡时[6][8] 教师节活动详情 - A800卡时原价6.39元 活动价低至4.92元 降幅达23%[9] - H800卡时原价13.99元 活动价低至10.76元 降幅达23%[9] - 大额充值返利:单次充值满1000元返100元 满3000元返400元 满5000元返900元 满8000元返2400元 超过8000元返充值金额30%算力代金券[13] 平台技术特性 - 采用云原生架构 支持容器实例秒级启停和精细化计费[11] - 支持GPU+CPU混合集群 InfiniBand高速网络和企业级并行存储[11] - 提供SSH与kubectl多通道管理 Pod级直连公网IP[11] - 自研Container Server和丰富数据镜像资源帮助快速复用环境[11] 平台服务模式 - 提供专属Booking分区支持提前预约算力[11] - 调度系统支持On-Demand Reserved Spot等多种资源分配模式[11] - 团队模式支持统一管理算力资源 分配资金额度 实时查看运行记录[11] - 学生端可直接使用预置镜像 模型和数据集快速上手Notebook环境[11] 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正持续助力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AI科研项目[12] - 正在拓展2025年秋季AI课程教学合作[12] - 邀请高校加入"AI课程合作伙伴计划" 需提供学校名称 主讲教师 课程名称和联系方式[12]
华蓝集团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6亿元,同比上升6.21%,归母净利润-1793.37万元,同比上升13.1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1亿元,同比上升17.3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82.22万元,同比下降37.97% [1] - 毛利率35.62%,同比增3.18%,净利率-8.19%,同比增22.66%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687.01万元,三费占营收比22.73%,同比减8.31% [1]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14.29%,每股净资产6.29元,同比减1.0%,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2元,同比减51.79% [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变动幅度-17.19%,主要因设计业务销售回款不及预期、支付上年税费及奖金、代收代付款净流出较多、偿还部分短期借款且未续贷 [2] - 固定资产变动幅度45.96%,主要因以房屋建筑物抵偿应收款及分布式光伏项目转入固定资产 [2] -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97.28%,因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验收转入固定资产 [2]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41.65%,因归还银行贷款后未再借款 [2] - 长期借款变动幅度7.93%,租赁负债变动幅度73.81%,长期应付款变动幅度75.59%,均因光伏电站建设导致融资租赁及长期租赁增加 [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75.0%,因部分收益凭证及结构性存款理财到期赎回 [3] - 应付票据变动幅度-76.84%,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3] - 应付账款变动幅度-18.85%,因支付应付分包协作费 [3] - 应交税费变动幅度-82.53%,因支付上年12月增值税及上年4季度企业所得税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28.3%,因无股权激励事项及加强预算管控 [3] - 管理费用变动幅度-12.04%,因无股权激励事项及加强预算管控 [3]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296.78%,因光伏电站长期贷款利息支出增加 [4] - 研发投入变动幅度10.24%,因加大AI科研方向投入及算力设备费用增加 [5] - 所得税费用变动幅度7.38%,因当期应交所得税费用增加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50.46%,主要因设计业务销售回款下降、代收代付款净流出增长,尽管光伏发电业务现金流入增加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81.44%,因支付长期资产购置款减少及收回到期投资理财产品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06.58%,因短期借款及外部融资款大幅减少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动幅度-29.08%,综合反映销售回款下降、代收代付款增加及融资减少 [5] 业务与战略动向 - 营业收入上升6.21%主要因光伏发电站完工发电收入增加 [3] - 营业成本上升4.42%主要因光伏电站折旧成本增加 [3] - 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验收并网发电,推动固定资产增长及在建工程减少 [2] - 光伏电站建设导致长期租赁、融资租赁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变动幅度49.43%) [2][3] - 存货变动因光伏总包项目合同履约成本增加 [2] 行业与外部环境 - 广西化债资金优先支持"在建收尾工程"和"已完工工程",缩短新项目设计费支付周期,对应收账款回收产生积极影响 [7] - 公司商业模式依赖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