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虹软科技(688088):利润持续释放,AI眼镜核心受益厂商
华泰证券· 2025-08-19 01:5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虹软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61.71元(基于26年63倍PE估值)[6][8] - 当前股价51.95元(截至2025年8月18日),市值208.41亿元[9] - 盈利预测:25-27年EPS为0.71/0.98/1.38元,26年净利润同比+38.48%[6][12]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4.10亿元(yoy+7.73%),归母净利8853.61万元(yoy+44.06%),毛利率88.38%(yoy-2.69pct)[1][2] - Q2营收2.01亿元(yoy+2.08%),归母净利3887.21万元(yoy+42.42%)[1] - 拟现金分红占H1净利润99.58%,智能汽车业务收入0.65亿元(yoy+49.09%)[1][2] 业务分项分析 智能终端业务 - 25H1收入3.39亿元(yoy+2.23%),Q2同比下滑4.69%因算法交付节点波动[2] - 超域融合算法加速全机型渗透,全年预计恢复较快增长[2] 智能汽车业务 - 25H1收入0.65亿元(yoy+49.09%),Q2收入0.35亿元(yoy+49.91%)[2] - 国内DMS/OMS市占率领先,海外获全球主机厂定点,25年ADAS产品已获多个量产项目[3] 增长驱动因素 AI眼镜领域 - 全球智能眼镜25年出货量预计1451.8万台(yoy+42.5%),音频拍摄眼镜882.8万台(yoy+225.6%)[4] - 已与高通等产业链合作,完成多个标杆项目量产落地[4] AIGC与机器人视觉 - PSAI商拍产品覆盖淘宝/亚马逊等平台,服务超30万商家,合作300+头部服饰品牌[5] - 研发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与全球民用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5] 行业与竞争 - 可比公司26年平均PE 58倍,虹软科技26年PE 53倍,估值溢价源于端侧AI及智能驾驶领先地位[6][14] - 智能座舱政策潜在强制安装(DMS/AEB)将带来增量空间[3]
60家上市公司集体暴雷!证监会连坐罚单首现,造假供应商被罚700万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03
恒信东方财务与股价表现 - 8月13日股价低开17% 午盘跌幅扩大至18.7% 单日市值蒸发7.86亿元 换手率激增至15.8%创上市14年最高纪录[1] - 前五大卖出席位合计抛售1.2亿元 占全天成交额41% 显示恐慌性抛售[1] - 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累计亏损额达20.7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 亏损扩大11%[1] - "数字沉浸式应用项目"募资投入后两次延期 实际资金投入进度不足40% 未计提减值准备[1] - 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追溯调整 营收从4.92亿元调减至3.10亿元 缩水幅度37%[1] 监管处罚案例 - ST高鸿虚构198亿元营收 欺诈发行募资12.5亿元 被证监会处以1.6亿元罚款 董事长及第三方实控人遭10年市场禁入 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3] - 白云山5名高管因虚增药品采购价套取资金、品牌授权腐败被立案调查 涉及"王老吉"品牌利益输送问题[3] - 豪尔赛前董事长通过关联企业支付1800万元"项目协调费"换取市政照明工程订单 因单位行贿罪被公诉[3] - ST苏吴公司2020-2023年连续四年虚增营收19.8亿元 董事长被立案 股价年内跌幅达74%[6] - 立方数科因2024年业绩预告重大偏差及AI概念炒作被查处[6] 市场监管动态 - 2025年1-7月55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9家公司及58名高管合计被罚1.106亿元 违规类型含业绩预告变脸、关联交易隐匿、重大诉讼隐瞒[6] - 8月初超过6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董事长及实控人密集落网[6] - 8月8日际华集团因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股价由连续涨停转为跌停[5] - 中金所等五大期货交易所于8月8日联合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 加强市场监管[7] 投资者索赔机制 - 依据《证券法》第85条划定两段索赔区间: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4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股 或上市后至2025年8月13日买入且当日持股[9] - 超过2000名恒信东方股民通过"投资快报"平台提交交易记录寻求赔偿[9]
盛视科技: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议事规则(2025年8月)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 其中至少包括一名独立董事 [2][4] - 委员由董事长 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或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提名 并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2] - 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 由公司董事长担任 [2] 委员会职责权限 - 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2] - 对须经董事会批准的重大投资融资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2] - 对重大资本运作 资产经营项目及其他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4] - 对相关事项的实施进行检查并处理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4] 决策程序机制 - 投资评审小组负责前期准备工作 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 可设副组长1-2名 [2][4] - 决策流程包括意向上报 初步可行性报告 初审 协议洽谈及正式提案提交 [4] - 战略委员会根据提案进行讨论 将结果提交董事会审议并反馈给投资评审小组 [4] 会议议事规则 - 会议分为例会和临时会议 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 临时会议经两名以上委员提议或召集人认为有必要时召开 [5] - 会议通知需提前三天发出 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口头或电话方式通知 [5][6] - 会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决议需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6] - 会议以现场召开为原则 可采用视频 电话或其他方式 表决方式包括举手表决 投票表决或通讯表决 [6] 会议保障机制 - 投资评审小组组长 副组长可列席会议 必要时可要求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6] - 可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 费用由公司支付 [7] - 会议记录由董事会秘书保存至少十年 决议需以书面形式报董事会 [7] - 所有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负有保密义务 [7]
4648只个股收跌,这轮行情结束了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4:3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700点后回落,收跌0.46%报3666.44点,终止"八连阳",创业板指跌1.08%报2469.66点,深证成指跌0.87% [1][4] - 市场放量下跌,成交额增至2.31万亿元,两融余额连续6日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 [4] - 个股普跌,4648只收绿(占比86.3%),仅735只收涨,涨停股52只,跌停股15只 [4]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非银金融板块微涨0.59%,长城证券涨停,年初至今涨幅8.01% [4][5] - 同步磁阻电机概念大涨5.03%,20日涨幅17.58%,年初至今涨幅59.88% [6][7] - AI芯片概念涨4.33%,寒武纪-U单日涨10.35%,市值达3970亿元 [6][7] 领跌板块 - 综合板块领跌2.66%,国防军工跌2.15%,通信板块跌2.12% [5][6] - PCB概念重挫4.22%,F5G概念跌3.47%,光通信模块跌2.84% [7][8] - 17个申万一级行业跌幅超1%,包括医药生物、农林牧渔、传媒等 [5] 行情驱动因素 - 政策、流动性与企业盈利形成共振,险资等长期资金加码布局,外资连续净流入 [3][10] - 宏观经济表现优于悲观预期,消费刺激政策(如贷款贴息)持续发力 [10] - 技术性调整需求显现,但指数仍处上升通道,无大幅回落风险 [3][9]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桓睿天泽认为当前为牛市初期波动,建议坚守"医药+消费"核心框架,关注中成药与核心消费品 [8][10] - 鸿涵投资指出回调是优化持仓机会,蓝筹已成市场稳定力量 [9] - 金田基金看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华为/特斯拉产业链 [11] - 鸿风资产提示8月机器人产业迎催化事件(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军工板块受阅兵预期提振 [11]
招银国际:对金蝶国际(00268.HK)保持乐观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9.2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02:5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招银国际维持金蝶国际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不变 目标价19.2港元 基于2025年预计企业价值/销售额8.4倍(原为8.5倍)符合两年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 [1] - 近90天内共有6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为18.14港元 [1] - 多家机构近期给予买入或跑赢行业评级 包括光大证券(2025-08-13)、中金公司(目标价17港元 2025-08-13)、广发证券(目标价21.65港元 2025-06-26)等 [1] 市场地位与规模 - 公司港股市值567.92亿港元 在计算机应用行业中排名第3 [1][2] - 港股流通市值567.92亿港元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市值86.96亿港元 [2] 盈利能力表现 - 毛利率达65.63% 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4.28% 在行业中排名第10 [2] - 净利率为-3.42% 优于行业平均的-27.84% 行业排名第39 [2] - ROE为-0.29%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10.27% 行业排名第33 [2] 财务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为40.33% 略低于行业平均的42.59% 行业排名第38 [2] - 营业收入为65.78亿港元 高于行业平均的44.25亿港元 [2]
深桑达A现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1145.35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0:40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1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1145.35万股 成交金额2.67亿元[1] - 其中1笔为折价交易 折价率达3.28% 成交价格23.30元[1] - 机构专用席位参与全部交易 净买入2.67亿元[1] 近期交易数据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9.84亿元[1] - 当日收盘价24.09元 下跌0.37% 日换手率2.71% 成交额7.19亿元[1] - 近5日累计下跌7.35% 资金净流出3.68亿元[1] 资金面情况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4284.26万元[1] - 融资余额7.66亿元 近5日增加9052.42万元 增幅13.40%[1]
四只*ST股面临退市 今年A股告别23家公司
深圳商报· 2025-08-10 22:38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 - *ST高鸿因涉嫌重大违法退市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涉及长期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及财务造假,被处以1.6亿元行政罚款 [1] - *ST天茂拟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主动撤回A股上市交易 [1] - *ST紫天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年内股价累计下跌87.01% [1] - *ST苏吴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年内累计下跌87.88%,逼近1元面值退市红线 [1] A股市场退市概况 - 今年以来A股已有23家公司退市,退市类型包括财务类、交易类、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 [2] - 中航产融、玉龙股份等属于主动退市案例 [2] - 退市卓朗、退市锦港等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ST富润、*ST东方等因股价低于面值退市,*ST博信、*ST大药等因市值低于5亿元退市 [2]
热评|*ST高鸿造假相关责任人遭严惩 全链条追责方能筑牢市场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2:49
高鸿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核心内容 - 证监会查处高鸿股份长期通过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虚增收入198亿元和利润7620万元(2015-2023年)[2]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2]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1.6亿元,第三方配合造假方罚款700万元,并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2] 监管处罚措施 - 行政处罚:董事长付景林、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款并市场禁入,严格执行退市规则以警示市场投机风险[3] - 刑事追责:造假涉及上市公司董监高及第三方(如曹秉蛟、江庆),证监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江庆被处10年市场禁入[4] 造假实施细节 - 时任董事曹秉蛟受托管理虚假贸易业务,直接导致2022-2023年报虚假记载[4] - 江庆(曹秉蛟配偶)作为南京庆亚实控人,主动联系高鸿科技纳入虚假贸易链条(2015-2021年)[4] 审计与媒体监督失效 - 2022年前所有年报审计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机构未发现异常[5] - 《每日经济新闻》2022年调查揭露客户/供应商与董事亲属的关联关系,后证实与造假细节高度吻合[5] 监管与媒体协同建议 - 上市公司隐匿客户/供应商名单阻碍造假核查,建议通过白名单制度平衡商业机密与监督需求[6] - 权威媒体专业调查可有效威慑造假行为,形成与监管的监督合力[6]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一公司财务造假被重罚1.6亿,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1:06
财务造假案件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 [1] - 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由于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监管态度 - 这是继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之后又一例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案例 [1] - 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 [1]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2万户 [2] - 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一家私募基金 [2]
雄帝科技:董事高晶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第一财经· 2025-08-08 12:28
股东减持计划 - 雄帝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高晶计划减持不超过559897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00%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 [1] - 减持时间窗口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