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

搜索文档
音飞储存:2024年报净利润0.5亿 同比下降64.7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0:1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48元下降64.58%至2024年的0.17元 [1] - 每股净资产从4.59元增长2.83%至4.72元 [1] - 每股公积金从0.6元下降23.33%至0.46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81元增长2.85%至2.89元 [1] - 营业收入从15.73亿元下降8.26%至14.43亿元 [1] - 净利润从1.42亿元大幅下降64.79%至0.5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10.79%大幅下降66.36%至3.63%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59.77%,较上期增加38.71万股 [1] - 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30.65%且持股数量未变 [2] - 山东昌隆泰世科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3.81%且持股数量未变 [2] - 应向军增持30.71万股至400.74万股 [2] - 乐海雯、余小燕、谢刚为新进股东 [2] - 罗芳涛、张馨月、黄柏祥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方案 - 公司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含税)的分红方案 [3]
潍柴动力20250407
2025-04-07 16: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潍柴动力及其子公司陕重汽、法士特、汉德车桥、凯傲集团、潍柴雷沃,以及行业内其他企业康明斯、卡特彼勒、MTU、三菱重工、玉柴国际 [3][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结构与发展潜力**:业务分发动机制造和非发动机部件,发动机制造集中在母公司,非发动机部件在子公司;受益于国内顺周期修复和以旧换新政策,重卡产业链景气度提升,预计 2025 年国内重卡终端销量从 60 万台修复至 72 万台,加上出口总体销量达 102 - 103 万台;大缸径发动机领域布局早,AIDC 柴油发电设备市场规模近 2000 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大,预计未来业务中高速增长,贡献超 10%业绩;凯傲集团受益于欧美制造业投资,订单量增长,盈利能力修复,降本增效每年降成本 1.4 - 1.6 亿欧元;收购博杜安提升大马力发动机技术,2023 年营收超 30 亿,预计 2025 年重拾增长;全球贸易紧张利好国产替代龙头,AIDC 开发产业链持续高速增长;降本增效计划从 2025 年四季度起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望迎来营收增长与成本下降双重利好;预计今明后三年业绩分别为 126 亿、152 亿和 170 亿元,公司盈利能力强,估值不到十倍 [3] 2. **大型柴油发电市场布局**:大缸径发动机市场规模近 2000 亿元,AIDC 开发目前约两三百亿,有望增至四五百亿;2009 年收购博杜安后改善海外营销并进行国产替代,已实现八千多台大缸径发动机出货,AIDC 预计今年高速增长;全球大型柴油发电市场份额高的企业有康明斯等,国产替代任务落在潍柴动力和玉柴国际肩上,国内企业通过早期布局与供应链配套实现国产替代 [5] 3. **未来发展方向**:以 AIDMA 柴油发电设备为代表的大缸径发动机带来新增长空间;凯奥特物流装备业务受益于欧美制造业投资长期景气;国内旧换新政策带动重卡产业链景气修复;公司盈利能力强,议价能力高,行业地位强势 [6] 4. **大马力发动机领域布局与营收增长**:2020 年前后再融资布局大马力发动机领域,2020 - 2023 年营收从 10 亿增至超 30 亿,预计 2025 年重拾增长,依托博杜安技术和自身能力释放产能 [7] 5. **大缸径柴油发动机产能瓶颈**:产能瓶颈不在于物理装配,而在于企业综合研发配套能力,包括人员对接和实验验证等系统工程环节,潍柴通过重卡开发经验和吸收博杜安技术提高能力 [8][9] 6. **全球贸易紧张影响**:全球贸易紧张可能导致供应链脱钩断链,但下游需求确定,利好潍柴动力这样的国产替代龙头,AIDC 开发产业链持续高速增长 [10] 7. **AIDC 柴油发动机带动行业发展**:带动潍柴其他大功率业务发展,60%用于发电,20%用于船舶,还有矿卡等领域,预计大缸径发动机中高速增长,2025 年对业绩贡献超 10%并提升比例 [11] 8. **凯傲集团发展逻辑与盈利情况**:潍柴持股约 48%,2024 年营收约 900 亿人民币,占潍柴总营收约 40%;业务包括叉车(占比 80% - 87%)和物流仓储系统(占比 20% - 25%);过去 EBIT 波动大,随欧洲制造业投资推进有望受益;降本增效措施从 2025 年底开始每年降成本 1.4 - 1.6 亿欧元,对应约七亿人民币贡献 [12] 9. **凯傲集团订单及盈利修复趋势**:24Q4 新签叉车订单量约 7 万台,同比小幅增长,环比大幅增长 35%,盈利能力呈现修复趋势;2025 年降本增效产生一次性重组成本 2.4 - 2.6 亿欧元,年底开始每年降成本 1.4 - 1.6 亿欧元 [13] 10. **提升盈利能力方式**:通过降本增效计划,2025 年四季度开始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虽有一次性利润冲击,但长期结合欧美制造业情况有望迎来营收增长与成本下降双重利好;科峤若盈利能力改善将推动潍柴整体业绩 [14] 11. **国内重卡市场表现与前景**:2025 年初市场表现好,1 - 2 月终端销量同比增长 20% - 30%,3 月销量下滑因出口批发量下降和国四级换新政策未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将拉动天然气重卡及发动机需求,置换基数扩大至国四级;新兴市场出口乐观,预计 2025 年国内重卡终端销量从 60 万台修复至 72 万台,加上出口总体销量达 102 - 103 万台,同比增长 [15] 12. **全球贸易变化长期收益**:潍柴旗下 AIDMA 产业链高速增长且供需紧张,作为国产替代头部企业具备优势,全球贸易变化将长期受益;凯雷集团物流业务受益于欧美制造业再投资,今明两年营收和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6] 13. **2025 年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预期**:2025 年汽车产业链在以旧换新带动下稳步修复,出口有望增长;预计今明后三年业绩分别为 126 亿、152 亿和 170 亿元,目前估值不到十倍,看好公司,但需注意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潍柴动力营收约 2000 亿体量,去年归母净利润 110 多亿,今年有望接近 130 亿,整车和智能物流各占 40%毛利,净利润主要由发动机板块贡献,今年大缸径发动机业绩贡献快速提升,过去增收不增利问题有望因欧美制造业修复改善 [4] 2. 科峤占潍柴动力上市公司营收比例高达 40%,但其净利润贡献最多时仅为 10%左右,大部分时间为个位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