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等投资成立科技发展公司
企查查· 2025-08-08 03:5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天津城建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1] - 公司由中国石油全资子公司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与天津城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 法定代表人为严鹏程 [1] 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包含家用电器销售 电子产品销售 办公用品销售 [1] - 同时涉及汽车零配件批发 燃气经营 食品销售等业务 [1]
全国首个!北京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发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03:53
科技赋能文化政策发布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 - 榜单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6项需求[3] - 项目需由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4家[3] 文化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3] - 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比达72.1%[3] 重点项目方向 - 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项目[3] - 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项目[3] - 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项目[3] 技术应用场景 -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导览交互模式优化需求[3] - 技术团队依托前沿技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3] - 构建新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3] 政策支持背景 -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印发[4] -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4] - 目标为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4] 实施路径 - 技术方与场景方深度配合解决需求痛点[5] - 推动典型标杆应用案例落地[5] - 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5]
朝阳打造24小时活力城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22:40
科技服务业发展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全市第一 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 [2]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朝阳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 25.8% [2] - 新增3家首发上市企业占全市三分之一 估值超百亿美元超级独角兽企业2家数量占全国11% [2] 商业与消费生态 - 全区拥有110个商业综合体 十四五以来新增31个商业设施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 [2]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纵线打造地铁14号线商业带 横线打造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核心为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2] - 2024年上半年举办41场大型演唱会吸引170万人次观众 票房收入11亿元带动综合消费超75亿元 [3] 产业空间与投资 - "两区"建设五年入库项目4455个 落地2590个 预计投入外资总金额居全市首位 [1] - CBD核心区7个重大项目建成 7个项目加快建设 未来五年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1] - 北京CBD在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排行榜居世界第七 中国第一 保持总部经济 商务服务 国际金融领先优势 [1] 滨水经济区建设 - 建设"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 串联25处公园绿地 打造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2024年通航至城市副中心 [4] - 亮马河延伸治理5公里实现全线景观提升 延伸15公里游船航线 贯通77.4公里慢行系统连接25处公园绿道 [4] -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规划六里湾商圈 引入新浪微博电竞中心等特色项目 利用滨水空间举办音乐节艺术展等公共活动 [4] 消费地标规划 - 规划建设万象城 INS新乐园 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 太古坊周边打造滨水演艺消费场景 [3] - SKP与郡王府强化全球首发中心功能 合生汇与朝阳大悦城发展"谷子经济" 秀水街-朝外构建国潮特色消费地标 [3] - THE BOX朝外与京东MALL打造全新"非标商业" 东坝万达广场与DT51填补区域大型商业体空白 [2]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申请获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22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获批 - 公司成功注册中期票据 注册金额为22亿元 注册额度自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1]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承销商 [1] - 在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需事前向交易商协会备案 [2] 发行管理要求 - 需按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簿记建档发行工作规程》开展发行工作 [3] - 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按照相关规则指引规定执行 [5] - 募集资金用途需严格按说明书披露 变更需提前披露 且需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6] 公司义务与承诺 - 需接受协会自律管理 履行相关义务 享受相关权利 [4] - 需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确保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7] - 如发生可能影响偿债能力的重大事件 需落实相关承诺 保护投资人权益 [8] 存续期管理 - 需配合主承销商开展存续期管理工作 [9] - 发行 兑付过程及存续期内如遇重大问题需及时向交易商协会报告 [10] 融资影响 - 本次发行将优化公司融资结构 增强资金管理灵活性 提高抗风险能力 [3] - 公司将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北京新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10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至8月15日期间计划使用自有资金300万至5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7.72元/股,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 - 2025年8月7日首次回购165,600股,占总股本0.17%,最高价23.13元/股,最低价22.77元/股,总支付金额380.88万元 [3] - 回购进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回购方案要求 [4] 股东权益变动 - 股东周蕾于2025年8月6日至7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806,800股,占总股本0.81%,持股比例从4.80%降至3.99%,触及1%刻度 [8] - 本次减持为履行2025年7月14日披露的减持计划,不涉及要约收购或权益变动报告书,不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8] - 2024年9月19日杨耀华将4,764,077股过户至周蕾名下,双方持续遵守大股东减持相关规定 [8]
2025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沪举办,专家建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14:23
货币政策与需求创造 - 中国人民银行需作为创造需求的第一推动力 通过向中央政府定向增发货币创造消费购买力而非借新债还旧债的虚发 重点创造高品质教育医疗等公共品大体量内需带动私人品经济发展 [2] - 鼓励地方政府精准发行可多次循环使用的产业链消费券 通过刺激消费带动全产业链循环 建立消费牵引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 - 央行通过熊猫债等特定渠道向友好国家发行跨境人民币 由这些国家创造中国外需采购产品和服务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发行规模方向和节奏自主可控 [2] 分配制度改革与产能过剩 - 产能过剩为共产主义实现提供物质前提 推动中国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中级阶段 需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多重分配制度 [2] - 按需分配满足初等富裕生活需求 按劳分配满足中等富裕生活需求 按资分配激励高等富裕生活 机会收益让少数人实现超级富豪生活 通过复合型分配破解产能过剩问题 [2] 绿色发展与碳管理 - 各城市需统筹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清洁转型与绿色生活方式 重点完善统计核算扩大碳市场覆盖推进低碳交通与建筑 通过绿色金融碳足迹管理等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协同 [3] - 碳管理服务中心助力各城市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提供碳管理相关服务帮助企业碳资产保值增值 助力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3] 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 - 2023年中国人才规模2.2亿位居世界第一 但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分布不均衡 传统行业人才过剩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大 [4] - 城市产业定位重叠人才政策趋同评价标准单一 教育滞后职业培训碎片化企业投入不足 需基于城市定位精准施策产学研融合培养人才分类评价构建良好人才生态 [4] - 通过AI技术实时采集城市内循环消费数据 准确预测消费者需求助力更精准调控 有效防止产能过剩和内卷 [4] 民营经济与政企关系 - 民营经济是经济活力与创新的核心 有发展潜力地区需处理政企关系 政企关系明确透明合同得到尊重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5] - 政府与民间长期互动及法治保障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5]
正帆科技:关于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申请获准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12:46
公司融资动态 - 正帆科技于8月7日晚间公告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具的《接受注册通知书》(中市协注[2025]MTN735号)[1] - 交易商协会接受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注册[1]
道氏技术:与共济科技及芯培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就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开展深度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0:33
战略合作内容 - 公司与共济科技及关联方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就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开展深度合作 [1] - 公司将推动建设多座用于原子级科学计算的智算中心 [1] - 共济科技为算力中心提供建议和优化方案 芯培森提供高速算力服务器供应保障 [1] 业务布局方向 - 三方合作聚焦原子级科学计算领域 涉及智算中心建设与算力基础设施配套 [1] - 公司主导智算中心建设 合作伙伴分别承担技术方案优化和硬件供应职能 [1]
前瞻布局智能体,实现“分钟级响应”
齐鲁晚报· 2025-08-06 21:05
目前,政和科技的AI能力已深度融入研发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申报及科创资源匹配等企业创新全 链条。其打造的"企业科创智能体",可实现研发项目动态评估、专利风险实时预警、政策精准触达等智 能化服务,显著提升山东企业创新效能。 "山东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天然试验场。"朱涛表示,作为服务全省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 科技服务龙头,政和将持续深化技术融合创新,以"分钟级响应"的智能服务,赋能山东产业治理体系升级,为 数字强省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 8月6日下午,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涛介绍, 通过"大模型+大数据+软件工程"深度融合,公司正推动产业服务效率实现从"月级"向"分钟级"的历史性 跨越,为山东产业升级注入智能新动能。 记者闫聪 依托十余年科技服务积淀,政和科技建成覆盖全国的产业大数据资源池,汇聚超6亿条高价值数据。其自主 研发的"政和策问"大模型,于2024年通过国家网信办"双备案",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产业智能服务大模型, 构筑起智能化服务的核心基座。 "人工智能正在创造'乘法效应'。"朱涛现场阐释,通过智能生成、精准分析与流程管控的三维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