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搜索文档
刚刚发布,49.4%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02:27
制造业PMI指数 - 制造业PMI指数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小幅改善 [2][8]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3]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略有改善 [3][11] 制造业分类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且扩张加速 [3][10] - 中型企业PMI为48.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落 [3][10] - 小型企业PMI为46.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低于临界点 [3][10] 制造业行业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0.5%,上升0.2个百分点,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4] -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产需较快释放 [3]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仍显不足 [3] 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9.1%,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升至52.0%以上,相关行业价格总体上涨 [3]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扩张 [5][1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 [5][16]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生产施工有所放缓 [5][16] 非制造业行业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 [5][18]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5] - 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景气度偏弱 [5][18]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6][23] - 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0.3% [6] 企业预期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4]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2%,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21]
国家统计局解读: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智通财经· 2025-08-31 02:20
制造业PMI指数 - 制造业PMI指数8月升至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改善 [1][2][3]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3]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较快释放,纺织服装服饰和木材加工及家具等行业产需不足 [3]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出厂价格指数为49.1%,分别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金属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0%以上,医药和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3] - 大型企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8.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装备制造业PMI为50.5%,分别较上月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48.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通用设备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1][2][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 [5]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零售和房地产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5]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略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 [6]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1][2][7] - 构成指数中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0.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7]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1:51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2] - 生产指数为50.8%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且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反映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分别环比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且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高于52.0%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连续4个月扩张且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分别环比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回升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行业预期指数高于58.0%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且创年内高点 [4]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高于60.0% [4] -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 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 [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且持续扩张 [1][5]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构成综合指数 [5]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央视网· 2025-08-31 01:43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全面回升 制造业PMI升至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0.3个百分点 经济景气水平保持扩张 [1] 制造业PMI分析 - 产需指数同步回升 生产指数50.8%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49.5%上升0.1个百分点 [2]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 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化学原料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上升1.8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49.1%上升0.8个百分点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超52% 医药/化学纤维等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大型企业PMI 50.8%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扩张 中型企业48.9%下降0.6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46.6%上升0.2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PMI 51.9%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50.5%上升0.2个百分点 消费品行业49.2%下降0.3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48.2%上升0.2个百分点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上升1.1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8% [3] 非制造业PMI分析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上升0.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等行业指数超6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上升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下降1.5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7%略升0.1个百分点 [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指数50.5%上升0.3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共同构成 [5][6]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1:36
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 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生产指数为50.8% 上升0.3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 制造业产需状况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制品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反映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2] 制造业价格走势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以上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 上升0.5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扩张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上升0.2个百分点 [3] 重点行业PMI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分别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回升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上升0.5个百分点至年内高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下降1.5个百分点 [4] 服务业细分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均高于60% [4] -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综合PMI与预期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上升0.3个百分点 [1][5]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构成综合指数 [5]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 上升0.4个百分点 [4]
从茅台到寒武纪,时代利润的轮转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11
行业结构转型 - 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茅台转变为寒武纪 反映传统消费龙头向新兴科技股的结构性转型 [1] - 格力、海天等传统消费企业地位下降 宁德时代、工业富联等科技企业崛起 [1] - 中国GDP过去30年增长33倍 工资增长22倍 底层红利显著 [2] 宏观经济周期 - 当前处于低利率通缩环境 建议配置通胀受益资产 [2] - 中国GDP增速保持5.3% 但规模工业利润持续下降 反映产能过剩和内卷严重 [13] - 美国GDP增长4倍 工资增长2.2倍 低于中国增长幅度 [2] 资产负债表结构 - 中国家庭资产67.41%配置房地产 美国为27.85% 日本未披露 [3] - 美国证券投资和股权占比35.24% 显著高于中国的5.57%和日本的10.04% [3] - 中国定期存款占比14.6% 高于美国的5.58% 低于日本的34% [3] 超级工程投资周期 - 三峡工程(1994-2009)总投资2500亿元 其中移民安置857亿元 年发电量超800亿度 [4] - 高铁工程(2003-2025)总投资超4万亿元 运营里程4.8万公里 降低物流成本35% [4][5] - 雅江工程(2025启动)总投资1.2万亿元 预计年发电3000亿度 年减碳3亿吨 [4] 行业周期特征 - 猪周期呈现明显融资波动:2020-2021年头部企业融资超百亿 2024年总融资仅7亿 [10] - 造船行业H1交付53艘170万修正吨 新签42艘200万修正吨 载重吨同比增加 [8] -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历时7年(2013-2020)才完成 新能源行业出清可能需3-5年 [10] 投资策略 - 周期低点关注企业产能生存能力 周期高点关注利润增长和新接订单 [8] - 券商板块波动性下降但每轮行情仍有翻倍机会 需把握脉冲式上涨特征 [12] - 银行股经历2020-2022调整后2023-2025活跃 医药板块3-4年调整后2025年复苏 [12] 基建投资影响 -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年投资约千亿元 总水泥需求2000-3000万吨 年均100-150万吨 [7] - 基建投资见效快 可稳定传统行业就业和预期 但股市受益公司行情往往一次性走完 [7] - 通缩周期基建投资成为重要手段 但需关注需求端问题和滞涨风险 [3][5]
又见基金经理道歉,“有些难熬”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4:49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 - 今年以来A股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升 但结构性行情下部分基金未踏准板块节奏导致业绩暂时落后[1] - 部分医药基金年内业绩表现欠佳 大幅跑输A股港股相关医药行业指数 未实现绝对收益[4] - 某医疗健康股票基金上半年相对表现不佳 基金经理就操作过于保守致歉[4] 医药行业投资 - 创新药企巨额BD交易大单频传 带动创新药板块强势爆发 多只主投创新药基金成为翻倍基[4] - 医药行业内部非新药低位板块出现产业趋势演进和公司经营改善 包括AI医疗、生命科学上游、脑机接口、医药零售和医疗设备等领域[5] - 基金经理已积极布局AI医疗等方向 预计下半年会有不错表现[5] 红利基金表现 - 红利基金阶段性跑输业绩基准 某红利主题基金上半年表现差于基准指数且为负收益[6][7] - 上半年上涨标的除银行股外主要集中在中小盘股和港股 沪深300指数基本持平[7] - 基金经理过早减持强势银行板块 增持交运等市场关注度低板块 导致主观失误[8] 投资策略反思 - 基金经理回避高认同度板块 重点配置低认同度板块 是过去五年超额收益核心来源但上半年配置思路延续导致失误[8] - 过于看重股价安全性 买入股价过于低迷股票造成不必要摩擦交易成本 拖累基金整体业绩[8] - 将继续重视低认同度板块长期投资机会 但操作时机上争取更好把握 买入和卖出不过早[8] 中游制造业配置 - 某基金主要配置传统中游制造业龙头 上半年明显跑输指数因维持很高配置比例[10] - 银行股代表低估值红利板块持续修复估值 微盘股代表小盘股持续活跃但传统中游制造业龙头股价表现不佳[10] - 基金经理坚信相关行业估值修复将逐步实现 看好行业前景 运作层面变化不大仅进行部分个股替换[10] 操作时机失误 - 某管理规模逾70亿元基金经理反思上半年过早止盈 未把握之后大幅反弹市场机会[10] - 基金适度增加股票仓位 增持即将迎来基本面拐点估值较低军工股和受益国产替代科技创新优质个股[11] - 减持短期涨幅较大基本面低于预期个股 但低估市场对业绩萌芽期行业估值波动机会[11] 业绩数据表现 - 某红利混合基金上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3.31% 下半年以来增长11.40% 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9.55%[14] - 某优势增长混合基金上半年增长4.92% 下半年以来增长23.61% 超越基准11.60%[14] - 某国企创新基金上半年增长-1.27% 下半年以来增长30.36% 超越基准24.47%[14] - 某医疗健康基金上半年增长-3.45% 下半年以来增长6.27% 但跑输基准-6.55%[14] 中长期业绩评估 - 部分上半年处于逆风基金经理下半年开始跑赢业绩基准 3-5年中长期业绩表现可圈可点[13] - 某红利基金经理所管基金下半年以来单位净值上涨11.40% 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近10个百分点[13] - 反思错过业绩萌芽期行业估值机会基金经理所管多只基金下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20%-30% 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4]
ST尔雅: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8:36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第十二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 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 [1] 公司营收结构 - 2024年度服装及纺织品行业营收占比86.83% [1] - 医药业务营收占比9.04% [1] - 其他行业营收贡献4.13% [1] 行业动态 - 西南地区举办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 涉及近120个品牌与1600辆车 [1] - 新能源领域被描述为"第三极" 可能对车市格局产生影响 [1]
上海实业控股上半年绿色健康业务持续突破 派息率达43.8%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5: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94.76亿港元 同比下跌8.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42亿港元 同比下跌13.2% [1] -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派息率达43.8% [1] 业务板块表现 - 基建环保业务盈利9.33亿港元 同比下跌11.6% 占净利润92.2% [1] - 房地产业务股东应占亏损4.92亿港元 主要因物业销售毛利减少 [2] - 大健康业务盈利1.41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118.4% 占净利润14.0% [2] - 消费品业务中南洋烟草净利润3.37亿港元 同比增长20.0% 销量74.6万箱增31.1% [2] 子公司业绩详情 - 上实发展营业额12.3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19.7% 净亏损7.54亿元人民币 [2] - 上实城开营业额18.28亿港元 同比下跌38.7% 因多个项目交付销售额下降 [2] - 持股20%的上药集团收入1419.01亿元人民币 增长1.61% 净利润8.34亿元人民币增39.5% [2] 资产处置与现金回收 - 私有化粤丰环保回收4.75亿股 每股4.90港元注销 [1] - 提前赎回可交换债券 本金利息及补偿共约17亿港元 [1] - 合共回收约40亿港元现金 [1] 战略举措与市场应对 - 公司坚持改革创新 加快主营业务升级转型 优化资产和业务布局 [1] - 聚焦水处理与水资源利用主业 扩展市场份额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 - 南洋烟草积极应对香港烟草税上调 开展终端推广 精细化营销管理 [3] - 整合产品结构 推出新品 巩固香港免税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 [3] - 收费公路业务继续提供稳定现金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