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期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从茅台到寒武纪,时代利润的轮转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11
行业结构转型 - 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茅台转变为寒武纪 反映传统消费龙头向新兴科技股的结构性转型 [1] - 格力、海天等传统消费企业地位下降 宁德时代、工业富联等科技企业崛起 [1] - 中国GDP过去30年增长33倍 工资增长22倍 底层红利显著 [2] 宏观经济周期 - 当前处于低利率通缩环境 建议配置通胀受益资产 [2] - 中国GDP增速保持5.3% 但规模工业利润持续下降 反映产能过剩和内卷严重 [13] - 美国GDP增长4倍 工资增长2.2倍 低于中国增长幅度 [2] 资产负债表结构 - 中国家庭资产67.41%配置房地产 美国为27.85% 日本未披露 [3] - 美国证券投资和股权占比35.24% 显著高于中国的5.57%和日本的10.04% [3] - 中国定期存款占比14.6% 高于美国的5.58% 低于日本的34% [3] 超级工程投资周期 - 三峡工程(1994-2009)总投资2500亿元 其中移民安置857亿元 年发电量超800亿度 [4] - 高铁工程(2003-2025)总投资超4万亿元 运营里程4.8万公里 降低物流成本35% [4][5] - 雅江工程(2025启动)总投资1.2万亿元 预计年发电3000亿度 年减碳3亿吨 [4] 行业周期特征 - 猪周期呈现明显融资波动:2020-2021年头部企业融资超百亿 2024年总融资仅7亿 [10] - 造船行业H1交付53艘170万修正吨 新签42艘200万修正吨 载重吨同比增加 [8] -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历时7年(2013-2020)才完成 新能源行业出清可能需3-5年 [10] 投资策略 - 周期低点关注企业产能生存能力 周期高点关注利润增长和新接订单 [8] - 券商板块波动性下降但每轮行情仍有翻倍机会 需把握脉冲式上涨特征 [12] - 银行股经历2020-2022调整后2023-2025活跃 医药板块3-4年调整后2025年复苏 [12] 基建投资影响 -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年投资约千亿元 总水泥需求2000-3000万吨 年均100-150万吨 [7] - 基建投资见效快 可稳定传统行业就业和预期 但股市受益公司行情往往一次性走完 [7] - 通缩周期基建投资成为重要手段 但需关注需求端问题和滞涨风险 [3][5]
低增长时代,企业该如何驾驭三大周期
吴晓波频道· 2025-08-19 00:29
经济周期与敏感性 -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GDP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用几十年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发展历程 [4] - 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速明显放缓 [4] - 长期上行周期导致对周期规律选择性忽视 下行周期凸显钟摆效应 全球动荡时代带来心理冲击 引发短视和焦虑行为 [4][5] 周期规律与历史参照 - 霍华德·马克思提出周期波动基本模式具有相似性 当前经济困境与1929-1945年历史阶段高度相似 [8][10] - 20世纪20年代债务推高生产率导致泡沫 零利率引发印钞 经济萧条演变为世界大战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相同特征(债务泡沫 负利率 多国印钞 内外部冲突) [10] - 美国针对中国是国力增长见顶国家对最大挑战者的必然反应 需通过周期思维判断趋势变化 [10][11] 企业三大周期战略 - 企业存活于三大周期:宏观波动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 战略需围绕三者展开 [13][15] - **宏观周期**:中国经济能否在回落中完成转型升级 景气长线持续时间存疑 [15] - **产业周期**:不同行业因技术创新差异呈现不同规律(芯片摩尔定律 手机十年一G) 产业变化导致企业边缘化 [15] - **企业周期**:经历创业期 盛年期 老化期 当前环境呈现宏观低速 产业整合 消费K型分化 科技突破等特征 [15] - 未来商业竞争核心是驾驭周期艺术 需建立极限生存模式 结合战略定力应对 [16] 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聚焦三大问题:宏观波动周期困境 产业生命周期五个战略角度 企业生命周期六个中国式陷阱 [18] - 提出"宏观不乐观 微观不悲观"观点 企业仍可实现高韧性成长 [19] - 课程案例解析包括:陌生政经图景应对 产业周期战略转折点预兆 速与度辩证关系等 [19] 课程结构与特色 - 四堂季度课(含《周期与中国企业战略范式》)+六次专题课 两年学制16 8万元/人 [29][35] - 课程日包含宏观周期 产业周期 企业陷阱等模块 结合案例演练和导师互动 [27][28] - 特色社群文化日融入自然人文体验 形成"永续陪伴"学习社群 [32]
公募基金半程业绩放榜 两基金经理揭秘投资背后的感悟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01 13:35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分化,小盘股表现突出,中证2000指数上涨15.24%,上证指数上涨2.76%,沪深300指数上涨0.03%,科创50指数上涨1.46% [7] - 港股市场涨势良好,恒生指数上涨20.0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68% [7] -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好,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7.96%和7.86% [8] - 36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正收益,占比81.64%,347只基金业绩超过20%,125只超过30%,最高业绩超过80% [11] 基金业绩 - 全市场业绩TOP10基金中,七只为医药主题基金,消费主题产品最佳业绩占据三分之一 [6]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以86%收益率登顶,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分别以82.45%、75.18%位列第二、第三 [11]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上半年回报率61.88%,挤进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十 [12] - 银华品质消费基金上半年回报率33.62%,成为同类产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15] 行业主题表现 - 各类主题基金收益涨跌不一,港股类产品涨幅最大,平均收益率为18.70%,光伏主题产品跌幅最大,平均收益率为-10.48% [9] - 跟踪港股通创新药主题的指数基金收益率最高达60%以上 [10] - 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主线投资机会,国内投资者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创新药板块的青睐 [14]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唐晨采用"周期思维"投资策略,将创新药作为核心投资方向,认为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存在滞后性,提供了捕捉低估资产的机会 [12] - 创新药产业正迈向新一轮高景气周期,企业需要具备全球一流研发能力和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化发展 [13] - 银华品质消费基金经理张萍采用"感性先行、理性托底"策略,注重兴趣驱动和跨学科研究,认为潮玩和宠物行业仍具潜力,国产替代趋势持续推进 [15][16] - 中国企业出海需要全方位走向海外,深耕本地市场,实现真正的本地化运营 [17] 行业展望 - 创新药产业周期有望持续较长时间,未来两年将有大量国产创新药集中进入商业化阶段,2027年起预计多款重磅国产创新药在欧美市场上市 [18] - 消费作为中后周期板块,在经济触底后将开启2年至3年向上趋势,服务消费、可选消费弹性尚未完全释放 [19] - AI大模型驱动的算力需求与芯片升级浪潮持续,全球销售预期稳步增长,西方制裁倒逼核心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19] - 创新药、消费与AI等成长型赛道在下半年依然是多家机构重点关注的主线 [19]
摆脱线性思维,接纳不确定
雪球· 2025-05-20 08:04
核心观点 - 投资中需要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接纳波动是常态,避免线性思维和孤注一掷,通过组合思维和资产配置提升对波动的容忍度 [3][4][7][14][17][18] 降低线性思维的危害 - 线性思维认为资产价格趋势会持续,但趋势达到极致时往往产生较差投资结果 [4] - 例如市场指数在政策拐点后快速普涨20%-30%,但后续多数发生调整而非持续上涨 [4] 接纳市场波动是常态 - 市场急涨后容易进入高波动状态,历史数据显示短期大涨20%后多数发生10%-30%回调 [7][8] - 例如1994年10月大涨27.5%后回调16.65%,2008年9月大涨21.19%后回调12.92% [8] - 2024年9月18日至10月8日上证指数大涨29.06%后回调9.18%,随后进入震荡模式 [11] 不孤注一掷 - 重仓投资易因市场波动导致心态失衡,投资动作变形 [14][15] - 巴菲特重仓因具备研究护城河和长线资金,普通投资者往往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15] 组合思维提升波动容忍度 - 资产配置知易行难,需培养组合投资意识并掌握配置策略 [17] - 避免押注单一风格,任何风格极致上涨后需提高警惕 [17] - 周期思维和资产配置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 [17] 结语 - 重仓与分散无绝对优劣,取决于认知能力和机会把握 [18] - 极端市场风险事件后资产配置必要性凸显,是投资安全的关键要素 [18]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