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8月第1期:关税影响渐退,降息博弈升温-2025080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4 15:07
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市场普遍收跌,MSCI全球指数下跌2.2%,其中MSCI发达市场下跌2.3%,MSCI新兴市场下跌1.6% [8] - 发达市场中澳洲标普200表现相对抗跌(-0.1%),法国CAC40指数跌幅最大(-3.7%);新兴市场中台湾加权指数表现最优(+0.3%),恒生指数表现最差(-3.5%)[8] - 大宗商品方面,COMEX黄金上涨1.9%,COMEX铜下跌23.3% [8][10] - 分板块看,港股医药板块上涨1.8%,欧美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相对抗跌,美股公用事业上涨1.5% [15][19] 交投情绪 - 上周全球成交普遍放量,恒生指数成交7361亿美元,标普500成交58600亿美元,欧洲Stoxx50成交5238亿美元 [24] - 港股投资者情绪处于历史高位,卖空占比13.5%;美股投资者情绪下降,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76.9% [24] - 发达市场整体PE估值23.6倍,处于2010年以来93%分位数;新兴市场PE估值15.9倍,处于83%分位数 [27][34] - 港股医疗保健业PE估值最高(45.5倍),金融业最低(7.9倍);美股房地产PE最高(42.8倍),能源最低(15.8倍)[42] 资金流动 - 美联储7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导致降息预期升温,市场预期年内降息2.4次 [53] - 6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印度4555亿美元,欧洲3775亿美元,韩国1373亿美元,中国香港1287亿美元 [61] - 最近一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401亿港元,稳定型外资流入138亿港元 [61] 基本面 - 上周美股科技板块盈利预期上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65上修至267,信息技术行业上修最多(+2.2)[66] - 港股盈利预期下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195下修至2191,金融业上修最多(+1.5),能源业下修最多(-15.9)[66] - 7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9.0%,连续第5个月收缩;6月非农就业新增7.3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10.4万人 [73] - 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为49.8%,连续第7个月改善;6月失业率维持在5.9%,通胀水平保持稳定 [77][81]
打造人才生态“磁场”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8-04 12:4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颖颖 实习生 袁垚鑫 打造人才生态"磁场"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第三届青年科学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7月30日上午,山东济南,报告厅内,掌声此起彼伏,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支持的青年科研人 员纷纷举手向董尔丹教授请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职业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董尔丹教授耐心解答,给 予青年科研人员悉心指导和亲切鼓励。这是省科协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托举,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省科协将青年科技人才摆在战略位置倍加支持,着眼青年科技人才所需所盼,发挥科协组织人 才智力等优势资源,搭建融通合作、跨界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支持青年人才挑大 梁、当主角。 传承·以"老"带"新",授之以渔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苗子"更需要"好园 丁"。提携青年人才,帮助青年人才,众多院士专家身体力行,省科协在其中搭建平台,为青年科技人 才铺设成长"快车道"。 作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的平行论坛,省科协把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角,围绕青年科技人才设置各 具特色的活动,打造了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 "学习了他 ...
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指数报5772.5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五粮液等
金融界· 2025-08-04 11:05
指数表现 - 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指数报5772.50点,近一个月上涨2.65%,近三个月上涨1.93%,年初至今上涨1.18%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中证800样本中选取规模大、具有产业链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特殊情况临时调整 [2] - 符合条件且总市值排名前10的新证券上市第十个交易日可快速纳入指数 [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51%,贵州茅台以10.75%居首,美的集团4.21%次之,比亚迪3.44%第三 [1] - 主要消费行业占比27.56%,医药卫生23.18%,可选消费21.03%,三大消费领域合计占比71.77% [2] - 工业占比10.08%,通信服务9.53%,信息技术8.62% [2] 市场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73%,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27% [1]
上半年江苏A股上市公司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7:05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在A股新增上市公司12家,位列全国第一;此外,在港股新增上市公司6 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新增上市公司2家。 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江苏还有接近60家企业在沪深京三地交易所排队上市,超2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 队上市,"后备军"数量充足、覆盖行业丰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从总量上看,苏州也处于江苏省内第一、全国前五的位置。截至6月末,苏州全市共有上市企业273家, 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222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上市公司中,有57家登陆科创板,数量仅 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有12家登陆北交所,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 从行业看,江苏新增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 也展现了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成果。 除了A股外,上半年还有6家江苏企业在港股上市,分别是曹操出行、药捷安康、恒瑞医药、正力新 能、江苏宏信、维昇药业。6月30日,总部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零排放技术提供商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 有限公司,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并购公司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 交易 ...
这些基金反亏超15%!7月A股“小阳春”狂欢,调仓越勤亏越惨
华夏时报· 2025-08-04 01:08
市场表现 - 7月A股市场延续"小阳春"行情 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600点 年内累计涨幅超6.6% [1] - 建材 稀土 创新药等板块轮番领涨 港股创新药ETF单周成交额突破499.56亿元 [1] - 部分基金产品年内亏损接近20% 与大盘形成反差 部分基金经理操作能力未达预期 [1] 基金亏损案例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 - 截至7月底A类份额年内亏损19.15% 同类排名靠后 [2] - 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 从AI龙头转向中小市值芯片企业 [2] - 二季度再次更换6只重仓股 净值继续下挫18.27% 跑输基准逾19个百分点 [2] - 基金经理曲扬管理规模从2021年600亿元峰值缩水至144亿元 [3] - 2021年增聘基金经理魏淳后 基金任期回报为-41.32% 与曲扬独管时期93.3%收益形成对比 [3] 建信中国制造2025 - 年内亏损超15% 一季度更换9只重仓股 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及设备制造领域 [4] - 二季度单位净值累计下跌6.43% 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4] - 基金经理孙晟另一产品建信内生动力混合年内亏超12% 调仓逻辑相似 [4] 先锋基金产品 - 先锋聚元与先锋聚优一季度均更换9只重仓股 聚焦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 [5] - 两只基金2025年一季度净值跌幅均超过14% 与基准(1.49%)差距悬殊 [5] 行业分析 - AI产业具有"赢家通吃"特性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淀和生态优势形成护城河 [2] - 中小芯片公司受制于流片成本高 生态适配难等瓶颈 商业化进程显著滞后 [2] - 部分主题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宽基指数 与实际投资方向不符 [5] 投资策略问题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依赖基金经理投研能力 部分策略与市场节奏明显脱节 [6] - 调仓频率过高且策略连续失误 成为拖累净值直接推手 [6] - 激进调仓导致"连续犯错" 非但不能修正方向 反而放大波动加剧亏损 [6] 市场建议 - 市场涌现出表现出色的主动型基金 凭借产业趋势洞察创造超额收益 [7] - 建议采取"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配置宽基指数ETF 卫星配置高景气度细分赛道 [7]
中金:美股风险溢价为何能如此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0:20
美股表现与宏观支柱 - 自2022年底ChatGPT引领AI浪潮以来,美股表现一枝独秀,背后依赖三大宏观支柱:AI科技、财政扩张及全球资金再平衡的正反馈机制 [1] - 2024年初三大支柱均受冲击(科技、财政、资金再配置),但美股快速修复并创新高,显示其韧性 [1] - 美股风险溢价(ERP)持续走低,纳斯达克自2023年5月起ERP持续为负,仅在2023年9月和对等关税后短暂转正 [4] 风险溢价异常现象 - 当前标普和纳指风险溢价分别为0.36%和-0.6%,远低于欧洲Stoxx600(4.0%)、日经225(3.6%)、沪深300(5.6%)等主要市场 [7] - 美股风险溢价回落始于2022年美联储加息,利率抬升贡献72%的ERP下降,估值扩张贡献有限 [9] - 若10年美债利率维持2022年3月加息前2.1%,当前标普ERP应为2.4%,而非实际0.36%,显示美股估值“无视”利率走高 [9] 无风险利率计算争议 - 传统使用10年美债名义利率可能高估实际成本,因疫情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当前1.7%)背离,且自然利率(r*)从2020年1.0%升至2024年2.2% [11][13] - 相对利率(实际利率-自然利率)更能反映机会成本,当前标普ERP按相对利率计算为4.6%,高于2000年科网泡沫时的1.5% [21][22] - 海外投资者(占美股市值32.1%)增持美股6.6万亿美元(2022年底以来),其加权利率(3.7%)低于美债利率(4.2%),修正后标普ERP为0.9% [29][30][36] 美股结构性分化 - 2022年底至今,“七姐妹”科技股上涨174%,标普其余成分股仅涨62%,头部20支股票贡献620%涨幅,剩余480支仅41% [39][40] - 头部20股风险溢价(-0.8%)显著低于其他股票(1.2%),且对等关税后分化加剧 [41][42] - AI相关领域投资加速,2025年一季度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同比增21%,科技龙头资本开支增速维持60%以上 [47][49] 风险溢价与标普目标点位 - 基准情形:相对利率计算的ERP回落至4.4%-4.5%,对应标普500目标6200-6400点;乐观情形(ERP降至4.2%)对应6700点 [52] - 按投资者加权利率调整,假设头部个股ERP维持-0.7%、传统周期修复至0.8%-1%,标普中枢6200-6400;乐观情形下ERP降至0.5%,对应6600点 [53][54] - 三季度或面临非农数据修正、财政发债抽水(8-9月月均4000亿美元)等扰动,但回撤或提供配置机会 [58]
中金:美股风险溢价为何能如此低?
中金点睛· 2025-08-03 23:37
美股风险溢价分析 核心观点 - 美股风险溢价持续走低甚至为负值,主要受三大宏观支柱(AI科技、财政扩张及全球资金再平衡)支撑[2] - 风险溢价计算方法需调整,应考虑相对利率和海外投资者加权利率,实际风险溢价并不像表面那么低[13][25] - 美股内部结构性分化明显,头部科技股(如"七姐妹")贡献了大部分风险溢价下调和指数涨幅[34] - 基准情形下标普500点位中枢6200~6400,乐观情形下可达6600~6700[43][44][46] 风险溢价定义与现状 - 股权风险溢价计算公式为P/E倒数减去无风险利率(通常用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8] - 当前标普和纳指风险溢价分别为0.36%和-0.6%,远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欧洲Stoxx600为4.0%,日经225为3.6%,沪深300为5.6%)[8] - 美股风险溢价大幅回落始于2022年美联储加息,利率快速抬升贡献了72%的回落幅度[10] 风险溢价计算方法反思 无风险利率选择问题 - 疫情后通胀导致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背离,自然利率抬升使得相对利率(实际利率-自然利率)差距未明显扩大[13][15] - 以相对利率衡量的标普风险溢价为4.6%(1997年以来均值6.2%),远高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1.5%[21] - 标普500的12个月动态P/E与相对利率的负相关性高于与实际利率的相关性[19] 全球投资者结构影响 - 2022年底以来海外投资者持有美股规模增加5.2-6.6万亿美元,占美股市值增量39.1%[25] - 海外投资者占比从2022年底27.4%升至32.1%(2025年5月),欧洲占比最大(49%)[25][26] - 按投资者结构加权的无风险利率为3.7%(低于美债利率4.2%),计算得标普风险溢价为0.9%(高于名义利率计算的0.36%)[30] 美股内部结构性分化 - 2022年底至今美股"七姐妹"上涨174%,远超标普整体62%的涨幅,其P/E扩张33.6%(标普除"七姐妹"仅扩张22%)[34] - 标普涨幅前20股票上涨620%,剩余480支仅上涨41%,头部股票风险溢价为-0.8%(其他股票1.2%)[34][36] - 2025年一季度AI相关领域投资加速,信息技术设备同比增速升至21%[41] 未来展望与点位预测 - 基准情形:标普风险溢价从当前4.6%回落至4.4-4.5%,对应点位6200~6400[43] - 乐观情形:风险溢价回落至4.2%,可推高标普500至6700左右[43] - 节奏上三季度仍有扰动(非农数据、财政发债、关税谈判等),但回撤将提供更好买点[50]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WAIC展出具身智能等多项前沿展品,关注北证AI、机器人产业链
开源证券· 2025-08-03 11:42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出多项前沿AI和机器人技术,重点关注北交所AI和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1][2][12][13] - 北交所医药生物行业本周表现突出,平均涨幅达+4.04%,显著优于其他行业 [3][26][30] -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整体表现疲软,150家企业中仅19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3.26% [4][42][44] - 智能制造、电子、汽车和信息技术四大科技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均出现下降 [4][50][56][58][61] WAIC前沿技术展示 -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 [2][13] - 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2][13] - 具身智能领域展示完整产业链,特斯拉、宇树科技等企业带来20多款首发产品 [18][19] - 国产化突破方面,华为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曦智发布全球首款"天枢光电混合计算芯片" [13][14] 北交所AI和机器人产业链 - AI产业相关标的20家,总市值759.03亿元,包括艾融软件、曙光数创、并行科技等 [2][21][22] - 机器人产业标的11家,总市值428.15亿元,产品涵盖空心杯电机、聚合物锂电池等 [2][24][25] - 重点AI企业包括曙光数创(AI服务器液冷设施领军者,市值117.28亿元)和并行科技(AI算力云平台服务龙头,市值90.38亿元) [22] - 机器人龙头企业包括鼎智科技(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市值67.28亿元)和长虹能源(小型聚合物锂电池,市值61.03亿元) [25] 行业表现分析 - 医药生物行业本周表现最佳,平均涨幅+4.04%,市盈率中值降至46.0X [3][26][30][39] - 其他行业表现:高端装备-2.82%、信息技术-2.26%、化工新材-1.80%、消费服务-1.52% [3][26] - 医药生物行业中,生物谷(+23.04%)、新赣江(+12.69%)和大唐药业(+10.38%)涨幅居前 [39][40] - 中药二级行业标的本周涨幅达+16.71%,表现尤为突出 [39][40] 科技新产业动态 - 科技新产业150家企业总市值由4858.59亿元下降至4715.80亿元,市值中值由24.52亿元降至23.81亿元 [4][46][47] - 市盈率中值由60.5X降至58.6X,19家企业上涨,*ST广道(+28.45%)、迅安科技(+18.39%)涨幅领先 [4][42][44][45] - 智能制造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56.8X,方盛股份(+7.36%)表现最佳 [50][54][55] - 电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64.8X,迅安科技(+18.39%)领涨 [56][57] 公司公告摘要 - 建邦科技泰国子公司取得《开业许可证书》,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5][66] - 众诚科技签订新乡市大数据云平台服务项目,合同总价5052.07万元 [5][66] - 天宏锂电设立陕西易简天宏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5][66] - 纳科诺尔获得"一种辊分机分切后检测断带的方法"发明专利 [5][66]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关注恒生ETF易方达(513210)、H股ETF(510900)等产品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03:22
港股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指数下跌3.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3.8%,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下跌3.3% [1][3] - 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近600亿元,显示资金对港股市场的积极态度 [1] 指数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1.3倍,处于历史50.4%分位 [3]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0.2倍,处于历史62.3%分位 [3] - 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0.7倍,处于历史87.6%分位 [3] 指数行业构成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由16家大型中国内地公司组成,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超过85% [6] - 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由100家港股通范围内市值大、成交活跃的中国内地公司组成,金融、可选消费、信息技术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5% [6] 跟踪ETF产品 - 全市场跟踪恒生指数的ETF共4只,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ETF共4只,跟踪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的ETF共1只 [6] - 低费率ETF产品管理费率为0.15%/年,托管费率为0.05%/年 [6] 历史表现数据 - 恒生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44.6%,近3年累计上涨24.5%,基日以来年化涨幅10.5% [7][8]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47.4%,近3年累计上涨31.4%,基日以来年化涨幅6.1% [7][8] - 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49.9%,近3年累计上涨28.7%,基日以来年化涨幅2.0% [7][8]
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输送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8-02 21:48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 - 28岁北京大学整合生命科学博士毕业生尹衡闯选择加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体现西部地区对高层次科研人才需求迫切 [1] - 北京大学毕业生前往长三角地区就业占比达20.3% 珠三角地区占比达16.5% [1] - 近5年信息工程学部毕业生中72.7%的硕士博士进入各类企业就业 其中57.7%投身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能源等领域 [2] 北京大学就业引导措施 - 通过组织区域组团招聘会、行业组团招聘会、"职行中国"等活动拓展重点领域就业资源 [2] - 配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 加强就业引导并推动政策优化 [2] - 重点邀请西部和东北地区政府、重点用人单位入校招聘 [2] 重点行业就业情况 - 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专业硕士毕业生王楚凡投身国防 参与部队大数据建设 [2] - 前往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毕业生持续增加 [2] - 毕业生直接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比例显著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