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融合场景亮点纷呈 服务消费创新升级添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重要增量来源 商务部启动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培育"旅游+"等融合消费场景 [1] - 飞猪"618"购物节数据显示 主题乐园游 邮轮游等文旅商品销量翻倍增长 飞猪官方直播间引导成交额同比翻三番 [1] - 暑期亲子游 主题文化游需求较大 创新能力强的主题类景区竞争力较强 [1] 文旅服务创新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引入祥源控股集团 形成"从云端到海底"全场景消费闭环 [2]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 旅游平台搜索量大幅增长 IP热度带动乐园"未开先火" [2] - 爱达邮轮联合上影元在爱达·魔都号上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 推出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 [2] - 2025暑期档超过60部中外影片定档 暑期档票房占比全年30%左右 今年有望同比改善 [2] 地方政府推动消费 - 云南省发放"彩云系列消费券" 涵盖住宿 餐饮 电影等领域 总规模超10亿元 [3] 家政服务升级 - 暑期带娃需求咨询量明显增多 小时工服务受欢迎 京东"618"开场1小时 家政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3] - 平台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 线上小程序资料筛选 线上面试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3] - 家政服务业态需求从传统业态向全生活场景转变 家庭生活咨询 亲子关系指导 宠物照料等服务需求度高 [4] 体育消费带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文旅消费 常州"9 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4] - 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可产生7 8倍关联产业收益 [4] - 金陵体育部分场地为"苏超"联赛提供足球比赛器材 共创草坪股票价格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5] - 山东省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 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 鼓励建设汽车自驾 航空 户外营地等设施 [6] - 上海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 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 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 [6]
★中西部增速加快 东部结构升级 增量提质释放消费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中西部消费增长 - 今年前4个月社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省份中11个为中西部省份 其中中部省份湖北河南增速分别达7.7%和7.2%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和2.5个百分点 [1][2] - 中部6省全部进入社零增速前17名 西部省份占5个 湖北河南安徽湖南对全国社零增长贡献度均在5%以上 [2][3] - 西藏前4个月社零累计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河南文旅收入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35% 湖北"樱花经济"带动餐饮住宿大幅增长 [2] 东部消费升级 - 东部省份海南山东江苏福建社零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商品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基础上探索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融合发展 [1][2] - 杭州计划加快夜间经济多元业态等新型消费场景建设 做好招商引贸服务 [4] "两新"政策效果 - 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3] - 前4个月至少16个省份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全国 西部7省表现突出 陕西宁夏云南广西增速均超50% [4] 体育消费崛起 - 湖北重庆天津云南江苏前4个月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超25% 湖北达106.5% [4] - 体育产业规模从2019年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总产值从309亿元增长至752亿元 [5] - "苏超"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每场比赛提升周边酒店入住率20%-30% 餐饮零售消费环比增长15%-25% [5] 消费模式创新 - "苏超"打造"观赛+X"复合模式 使消费者从"单一目标客群"变为"全链条价值捕获对象" [6] - 零售餐饮企业可借鉴绑定地域文化符号的营销方式 如南京"盐水鸭主题促销" [6]
全球顶流活动赛事、国际化服务全面升级……这场发布会详解即将开幕的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第一财经· 2025-07-02 13:34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总体安排 - 首创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城市定制活动 包括泡泡玛特"潮玩之夏"IP系列活动、梵克雅宝限时体验空间、露露乐蒙"夏日乐挑战"上海赛 [2] - 推出超300场精彩活动 涵盖文化艺术、体育赛事、文旅商联动、IP跨界等多元形式 [3][4] - 精准对接不同客群需求 包括家庭亲子、年轻次元、时尚潮流、体育赛事爱好者 [4] 场景化改造与消费新场景打造 - 首批试点11个重点商圈 包括南京东路、南京西路、陆家嘴等商圈 打造"一站式"服务新地标 [5][6] - 16个区打造"一区一场景" 如长宁区愚园路"BE NEW FRIENDS"、宝山区吴淞口空中剧场"烟花+无人机"秀、黄浦区南京路商圈IP [7] - 西岸滨江推出消费新场景 包括梵克雅宝"时间的诗篇"全球首发、乐高"世界玩乐节"、李宁3V3篮球联赛 [6] 入境旅客服务升级 - 推出"入境通(Easy Go)"一站式聚合应用平台 整合24家企业30个小程序 支持14种语言翻译 [10][11] - 升级Shanghai Pass城市定制卡 融合交通、旅游、购物、餐饮多元优惠 推出多日通票 [9] - 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全市开通1391家离境退税商店 设16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推出自助开单机和电子支付退付渠道 [9][12] 重大赛事活动安排 - 计划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超180项 纳入"上海之夏"标杆活动的包括世界赛艇锦标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FISE极限运动嘉年华 [13][14] - 加强赛事衍生活动策划 如世界赛艇锦标赛与百联酷夏潮流节联动、斯诺克大师赛碰撞静安商圈、UFC粉丝嘉年华 [15] - 上海体育消费节重点活动为赛事观众带来运动沉浸式体验 如哈扎劲运动会、百联股份畅玩运动季、北外滩城市沙滩嘉年华 [15] 暑期旅游季特色亮点 - 首次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7-8月"暑期旅游季"推出六大主题周 包括时尚演艺周、乐享北外滩、水岸乐游周等 [17] - 聚焦亲子研学 推出上海乐高乐园开园、20余条主题旅游线、迪士尼"达菲月"活动 [18] - 解码文博展演 如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特展、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大展、中华艺术宫《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19]
关于提振消费问题的再思考:从苏超、Labubu等爆品看提振消费
德邦证券· 2025-07-02 07:49
2025年消费市场现状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1 - 5月同比增速达5% [10] - 5月以旧换新政策支持领域,家电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 [6] - 截止6月30日,老铺黄金、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年内分别上涨278.3%、80.0%和190.9% [14] 品质消费时代特征 - 居民消费“品质优先”,关注产品力和性价比,口碑与品质消费相关 [18] - 供给创造需求,如哪吒、老铺黄金、Labubu、苏超等案例体现 [24] 提振消费建议 - 需求侧:稳楼市、稳股市、稳就业稳定消费需求 [33] - 供给侧:培育服务业优质供给、提升产品标准、改善基本民生 [43] 风险提示 - 地产下行风险超预期、政策推进及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46]
“散装”阿里,为啥抢“散装”江苏的苏超赞助
36氪· 2025-07-01 12:26
赛事热度与观众规模 - 苏州队主场对阵扬州队比赛现场观众达43617人,刷新"苏超"历史纪录,场馆接近满座[2] - 10元门票被黄牛炒至数百甚至上千元,呈现有价无市现象[4] 文旅消费与经济拉动 - 端午假期"苏超"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3%[4] - 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银联异地消费占全国总额10.8%[4] - 上海2024年举办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拉动效应309.90亿元,带动消费92.88亿元[6]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金陵体育20个交易日上涨104.04%,共创草坪上涨65.64%,星辉娱乐上涨33.33%[4] - 康力源、棕榈股份、双象股份等跟涨[4] 互联网平台营销策略 -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冠名"苏超"球队[4] - 美团餐饮商户"助力苏超"主题周环比增长214%,"足球"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87%[11] - 京东与"苏超"达成战略合作,日订单量从1000万单增长至2500万单[11] - 饿了么在三城发起"免单"活动,派发一万份订单[15] 赞助商动态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席位价格从原计划800万元飙升至300万元,赞助商数量从6家扩展至19家[17] - 赞助品牌包括京东、伊利、小米、肯德基、理想、海澜之家等全国性企业[17] - 伊利结合网络热词"苏大强"进行地域化营销,强化品牌认知[18][20] 社交媒体传播效果 - 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500W+,小红书浏览量破亿,抖音播放量超37亿[23] - 超七成抖音内容由素人自发创作[23] - 虎扑紧急上线"江苏联"频道,首日访问量突破百万[23] 行业营销趋势 - 外卖平台通过"猜球赢免单"等活动促进夜宵时段冰品冷饮外卖量环比增长100%[6] - 美团欧洲杯期间"酒吧"搜索量环比增长360%,相关外卖销量环比增长107%[6] - 京东联名"猪猪侠"T恤两个月售出十万多单[10]
冰城玫瑰:一支草根女足的追梦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7-01 07:08
转自:推广 文丨王芊 一次难得的赞助机会带来了"甜蜜的烦恼",曾有一家初创球衣品牌赞助了十几套队服,有限的队服分配 又成了问题,最终只能按出勤率和贡献度决定,难免让部分成员失落。为了维持运营,露露身兼数职, 做直播、推广、帮运动品牌带货……她用这些收入来补贴球队运营,甚至资助队员外出参赛。"看到她 们在赛场上的笑容,一切都值得。"露露说。 对于这只队伍更深的困境在于赛事平台的缺失。哈尔滨几乎没有正规的女子业余足球赛事,这让球队缺 乏成长动力,也难以证明自身价值。露露曾尝试组织比赛,但却因缺乏支持而举步维艰。露露认为,本 地足球整体成绩不佳,加上组织者观念保守,导致了业余足球,尤其是女足,难以获得关注和资源。 然而,这支冰城草根女足维系这份热爱并非易事。 2024年夏天,从天津求学归来的露露,发现家乡有很多跟她一样喜欢踢球的女生,却找不到一个固定的 组织,自己出去踢又常常不尽兴。曾在天津、北京感受过成熟的业余女足氛围的她着手创建了"发电站 女足俱乐部"。露露的初衷很简单,让哈尔滨的女足爱好者找到归属。 通过社交媒体招募,短短一年间,俱乐部就聚集了49位成员。她们中有在校学生、职场新人,甚至还有 一位从小喜爱踢球 ...
加码促消费,金融“活水”来助力
南京日报· 2025-06-30 23:55
金融促消费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制定金融促消费"路线图" [1]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服务消费,以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2][5] 南京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南京工行汉府支行联合街道设立企业金融服务驿站,每周派驻客户经理提供"e抵快贷"等普惠产品,利率优惠且手续简化 [1] - 服务覆盖新街口商圈中小微企业,实现开户、贷款、政策宣导"一站式"办理 [1] 家政行业保险创新 - 人保财险南京市城东支公司推出家政人员商业保险,覆盖意外伤害及第三方财物损失,企业投保可获补贴 [2] - 南京快易洁家政已为80名员工投保(总员工238人),保费成本同比降低 [2] - 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紫金财险等公司同步推广同类产品 [3] 体育消费场景融合 - 紫金财险为"苏超"赛事定制综合责任险、意外险方案,配套快速理赔和风险咨询团队 [5] - 江苏银行作为总冠名商,在手机银行App开设"苏超专区"整合门票销售与赛事服务,通过场景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5]
“夜骑”、夜食、夜购、夜游……“夜经济”激发内需活力 澎湃城市发展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30 11:43
夜经济业态创新 - 北京门头沟区山路弯道骑行路线成为热门打卡地,带动小吃摊和饮品摊夜间营业[1] - 骑行活动催生"追焦摄影师"新职业,同时促进附近商圈完善配套服务[4] - 新型骑行驿站提供餐饮、洗漱、装备购买维修等一站式服务,满足长途骑行需求[5]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打造场景式音乐演出,吸引全球游客体验夜上海[6][8] - 北京推出深夜食堂、夜间市集等文旅场景,平谷梨树沟开通首个夜间漂流项目[10] - 甘肃敦煌夜市融入壁画元素,打造丝路风情主题夜市[12] 夜间消费新趋势 - 体育消费成为夜经济新亮点,赛事活动带动购物、美食等周边消费[14] - 杭州奇妙夜融合文旅、科技、文博等元素,打造数十个沉浸式体验空间[15] - 中国城市60%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额是白天的3倍[16] 政策与活动推动 - 上海6-9月推出"2025夜生活节",包含130个特色夏夜活动[6] - 上海实施240小时免签政策后,南京路国际客流明显上升,新增3个离境退税点[8] - 北京大运河畔夏季推出500多个特色市集,涵盖餐饮、文创、娱乐等业态[10]
下半年还会发餐饮消费券吗?上海市商务委正在研究可行方案
快讯· 2025-06-30 08:19
餐饮消费券发放情况 - 上海市上半年"乐·上海"服务消费券已发放完毕 核销有效期延长至7月20日 [1] - 本轮消费券总金额5亿元 由市财政出资 投向餐饮3 6亿元 旅游0 9亿元 电影0 3亿元 体育0 2亿元 [1] - 投向餐饮的3 6亿元消费券已全部发放完毕 [1] 未来政策动向 - 上海市商务委正在研究下半年可行的消费券发放方案 [1]
发挥休闲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6-30 03:59
休闲消费市场概述 - 休闲消费涵盖旅游、体育、文化娱乐、健康等领域,代表居民消费升级方向,对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1] - 2023年国家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将休闲消费置于优先位置 [1] - 休闲消费链条长、覆盖面广,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装备制造、场地服务等多个关联产业 [3] 旅游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56.15亿,总消费规模达5.75万亿元,人均每次旅游消费1024.04元 [2] - 与2022年相比,出游人次增加30.85亿,总消费额增长3.71万亿元,人均消费提升217.72元 [2] - 出游人次与总消费规模均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从"恢复性增长"向"扩张性增长"发展 [2] 体育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体育消费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保持较快增速 [2] - 后疫情时代大众对身心健康关注度提升,推动品质化、个性化体育消费需求 [2] 制约休闲消费发展的因素 -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2022-2023年城镇就业人数年均增量仅为130万人,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 [4] - 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下行导致居民财富缩水,产生"负财富效应" [4] - 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质量供给不足、智能化水平较低、人才素质不高 [5][6] - 消费环境不佳,存在价格欺诈、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市场乱象 [7] 释放休闲消费潜力的建议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预期,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发放文旅消费券、体育健身补贴等 [8] - 推动休闲产品服务创新,强化科技自主研发与产业融合,打造智慧文旅、数字体育等新业态 [10] - 优化消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完善"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 [11] - 优化休假安排,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调整法定节假日结构,逐步实施"做四休三"制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