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周爆买440亿港元!港股科技50ETF(159750)10日吸金超3.3亿元
格隆汇· 2025-09-29 03:14
消息面上,市场等待9月美国非农数据。10月3日,美国劳工部将公布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这将成为 投资者研判美国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早盘再获资金加码,行情数据显示,盘中获资金净申购超1600万元。近10个交易日获 资金合计净申购超3.3亿元。 | 1.204 0.000 0.00% | | | 100%LLKSSFIL 1 50750 ヘ | | --- | --- | --- | --- | | SZSE CNY 10:10:00 交易中 | | | T+0 融 △ + | | 净值走势 | | | 实时申购赎回信息申购 赎回 | | 委比 | 73.26% 委差 100014 | | d 0 筆数 | | 卖五 | 1.208 | 35万 | 0 金额 0 | | 卖四 | 1.207 | 7万 | 1400万 0 份额 | | 卖三 | 1.206 | 26万 | 申赎清单 | | 卖二 | 1.205 | 110万 | | | 卖一 | 1.204 | 42万 | 最小申赎单位份额 1,000,000 | | ポー ...
南向资金上周净买入近440亿港元!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10日“吸金”超3.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3:12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早盘再获资金加仓,Wind行情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盘中获资金净申购超1400 万份。近10个交易日合计获资金净流入超3.3亿元。 9月29日,港股高开,芯片、互联网集体上扬,华虹半导体、快手-W、阿里巴巴-W、京东集团-SW、美 团-W等涨超2%。 消息面上,市场等待9月美国非农数据。10月3日,美国劳工部将公布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 这将成为投资者研判美国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华泰证券指出,十一假期内海外主要事件为美国非农数据及日本选举,对港股表现影响或相对有限。若 参考历史经验,港股"持股过节"胜率较高,假期前保持成长和消费等板块配置,假期后短期转为防御, 日历效应消散后布局重回配置主线。 该机构统计了2010年以来历年国庆期间港股涨跌情况发现,整体来看,长假期间港股普遍上涨。恒生指 数上涨概率86.7%,涨幅中位数为2.1%,高于五一长假表现。日历效应在节后一周开始消退,行业间不 再同涨同跌,而是回归行业主线,汽车、计算机、传媒、电子等重新获得大于50%的上涨概率。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 ...
“不可投资”标签已撕 全球资本正爆买中国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2:38
外资回流中国市场 - 全球对冲基金在A股市场活跃度创近年新高 与2021年"不可投资"形成鲜明对比 [1] - 外资全面流入中国各类资产 协同增长态势过去10年仅出现3次 [1] - 全球基金对中国资产仍低配1.3个百分点 未来增配空间广阔 [1][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今年以来反弹2.7万亿美元 沪深300指数本季度涨16% 创业板指涨近50% [1][8] - 截至8月末外国长期基金流入中国市场10亿美元 逆转去年170亿美元流出 [7] - 8月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境内资产为2021年来首次 [4] 投资者情绪转变 - 超90%客户明确表示有意增加中国资产敞口 关注度创2021年初以来新高 [7] - 投资者更担心错失机会而非纠结风险 中国资产重估由基本面改善推动 [1] - 中东投资者参与腾讯债券认购 欧洲优质基金入局 阿里可转债获超额认购 [11] 科技行业突破 - 阿里巴巴等推出自研AI模型 寒武纪等芯片企业取得技术突破 [7] - 清洁技术 AI等领域估值具吸引力 引发"错失恐惧"(FOMO)情绪 [7] - 中国科技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创历史纪录 [1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人民币债券实际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投资渠道 [12]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及美国财政赤字促使投资者寻求美元资产替代选择 [4]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7.1附近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12] 债市表现 - 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宽松政策预期及低通胀环境吸引国债买家 [11] - 8月外资减持中国国债规模仅为7月的五分之一 [11] -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旗下5.72亿美元基金今年业绩跑赢98%同类产品 [11]
英集芯股价涨5.12%,国投瑞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64万股浮盈赚取5.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36
股价表现 - 9月29日股价上涨5.12%至21.76元/股 成交额达1.07亿元 换手率1.70% 总市值93.42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及快充协议芯片研发销售 电源管理类占比65.15% 数模混合SoC类22.02% 电池管理类12.33%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0日 2022年4月19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投瑞银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A(015842)持有5.64万股 占基金净值1.37%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97万元 最新规模6467.75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53.64% 近一年收益100.7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赵建累计任职12年7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38.4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72.91% [3]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9
西部证券· 2025-09-29 02:29
医疗器械行业: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 - 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65.80亿元增至2025年157.26亿元 2032年进一步达到419.73亿元[5] - 全球心律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97亿美元增至2021年106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到12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8%[5] - 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预计从2021年3,597.4百万美元增至2030年4,224.9百万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8%[5] - 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预计2030年达到3,166.7万人 2026-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0%[6] - 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2021年为24.0亿元 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预计2030年达到18.04万台[6] - 中国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到113.60亿元 二尖瓣反流手术数量达到5.41万例 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数量达到20.01万例[6] - 建议关注微电生理作为中国优秀心脏电生理厂家 佰仁医疗作为优秀外科瓣膜和介入瓣膜厂家 健世科技三尖瓣瓣膜在欧洲和国内完成临床注册实验[1][7] 基础化工行业:液冷冷却介质 - AI算力升级驱动液冷成为算力基础设施标配 CPU散热设计功耗达350-500W GPU超过800W 液冷可实现节能20%-30% 将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2以下[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2.6亿美元 冷板式方案当前占比95%以上 单相冷板液冷可将PUE降低至1.20-1.25[9] - 随着芯片功耗攀升 双相冷板技术成为未来演进方向 R134a与氢氟醚类有望获得更大应用[9] - 浸没式液冷工质路线中硅油凭借性价比和材料兼容性已实现量产应用 氟化液全氟聚醚和全氟烯烃综合性能最佳[10] - 冷却工质价值量占比高 工质市场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新宙邦、东阳光等公司在氢氟醚、全氟聚醚、R134a等产品布局[1][10] 电子行业:翱捷科技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45.80/57.35/70.72亿元 对应PS为10/8/7倍[2][12] - 为极少数覆盖多制式蜂窝、多协议非蜂窝芯片企业之一 长期深耕手机基带与物联网领域 具关键自研IP储备[12] - 5G手机芯片已流片 有望未来继续放量 4G八核智能手机芯片已于2025H1成功导入客户[13] - 物联网领域Cat.1bis细分赛道2024年市场份额近50%位居行业第一 Cat.4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100%[13] - 算力需求不断扩张 ASIC板块承接项目良好 预计2026年芯片定制业务收入相比2024年有倍数级增长[12][14] - 2024年芯片定制业务毛利率达40% 曾为客户定制云端大型推理芯片、训练芯片[14] 医药生物行业:立方制药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18.53/22.93/27.37亿元 同比增长22.0%/23.8%/19.3% 归母净利润1.94/2.33/2.96亿元 同比增长20.7%/20.0%/27.3%[3][17] - 精麻大单品盐酸哌甲酯缓释片2025年4月国内首仿上市 原研强生专注达为国内ADHD一线治疗用药 国内ADHD儿童患者超2000万人[16] - 麻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快速放量 2023年10mg首仿获批上市 2024年新增40mg规格 临床主要用于癌症患者疼痛治疗[17] - 独家特色中药稳健增长 核心品种益气和胃胶囊多年保持增长 2023年收购九方制药51%股权[16] - 批发业务出清 聚焦医药工业 以精神麻醉药品、独家中药为特色 依托渗透泵技术平台丰富产品矩阵[16] 食品饮料行业:IFBH - 椰子水市场规模2019-2025年中国CAGR达55% 预计天然健康消费属性将驱动保持20-30%快速增长[19] - 美国椰子水龙头企业VitaCoco多年保持美国市场份额40%-50% 英国市场市占率超70%[19] - 公司上游原料采购与加工由第三方完成 2025年前主要采集商为GeneralBeverage 2025/2027年GB椰子水原料比例预计降至70%/50%以下[20] - 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突出"泰国原装进口" 2022年与头部主播合作提高曝光度 产品属性突出"天然健康"[2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5/69百万美元 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19/15倍[20] 有色金属行业:中矿资源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12.72、22.64亿元 EPS为0.84、1.76、3.14元 PE为53、25、14倍[22] - 高毛利铯铷盐业务是基本盘 为全球铯产业链最完善制造商 拥有Tanco矿山和Bikita矿山等主要高品质铯资源[23] - 将铜资源业务上升至公司战略高度 通过控股Kitumba铜矿和Tsumeb项目布局铜资源和冶炼业务[23] - 预计2025、2026年铜的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至短缺28万吨、62万吨 Kitumba项目满产后有望贡献利润总额7.23亿元[23] - 锂盐业务成长性高 2021-2024年销量CAGR超过100% 原料端锂矿自给率100%[24] 有色金属行业:铜陵有色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7、0.41、0.43元 PE分别为18、12、11倍[26] - 资源端米拉多二期释放资源红利 2024年生产自产铜精矿含铜15.52万吨 阴极铜产量176.80万吨 自给率为8.8%[27] - 随着米拉多二期投产达产 铜资源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7] - 加工端瞄准高端市场 拥有电子铜箔产品总产能8万吨/年 其中PCB铜箔产能3.5万吨/年 锂电池铜箔产能4.5万吨/年[27] - 金威铜业年产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10万吨 产品定位中高端[27] 机械设备行业: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运力是关键 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GW星座完成6次卫星发射 截止2025年9月完成10次发射 成功将8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9]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将于2025年迎来首飞 当年拟执行3次发射任务 提供运力约60吨 2026年拟交付发射12次 提供运力约220吨[30] -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2025年9月15日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拟于2025年底执行首飞任务 近地轨道有效运力17至22吨[31] -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2025年将首飞 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8吨 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12吨[31] - 建议关注火箭配套环节 铂力特、华曙高科、斯瑞新材、广联航空[32] 计算机行业:汇通达网络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43.42亿元 同比-25.9% 主要因主动收缩部分低效自营交易业务[34] - 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AI相关业务实现从零到一突破 上半年贡献服务收入占比达20%[34] - 2025H1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4.6% 创历史新高 净利率为0.98% 同比+0.28pcts[34] - AI+SaaS业务自2025年5月商业化以来势头强劲 相关服务收入上半年已超6000万元 占服务总收入约20%[35] - AI套餐已覆盖超8000家门店 未来将与阿里云全栈合作加速AIAgent落地[35] 医药生物行业:锦欣生殖 - 20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12.89亿元 同比下降10.75%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0亿元[37] - 辅助生殖及相关服务、产科医疗服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1.22%和14.99%[37] - HRCMedical于2025年首次进驻北加州三藩市地区 贝芙丽山庄旗舰诊所预计2025年9月开始营业[38] - 2025年上半年HRCMedical推出无针技术 预计到2027年公司在美国业务将拥有40名医生[38] - 持有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第一大辅助生殖中心Morula 巩固在中国、美国、东南亚ARS市场领先地位[38] 电力设备行业:晶澳科技 - 2025H1实现营收239.05亿元 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利润-25.80亿元 Q2归母净利-9.42亿元 较Q1的-16.3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40] - 2025H1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40] - 2025年上半年度研发投入13.88亿元 占营业收入5.81%[40] - 截至2024年末组件产能达100GW 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80%以上和70%以上[41]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36.79/13.30/38.74亿元 同比21.0%/136.2%/191.2%[41] 纺织服饰行业:菜百股份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52.48亿元 同比增长38.75% 电商子公司实现收入42.7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5.77%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8.01%[43] - 受二季度金价上行推动 贵金属投资类产品需求激增 古法金、硬足金等高工艺饰品延续稳健增长[43] - 2025H1毛利率为7.15% 同比-1.92pcts 净利率为3.08% 同比-0.58pcts[44] - 线下净增3家门店至103家 新开祥云小镇旗舰店以"馆店结合"模式打造差异化消费场景[43]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7/1.20/1.33元[44] 纺织服饰行业:申洲国际 - 2025H1实现收入149.66亿元 同比+15.3% 归母净利润31.77亿元 同比+8.39%[46] - 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其他针织品收入同比+9.9%/+37.4%/+4.1%/+6.0% 休闲类产品收入占比+4.0pct至25.3%[46] - 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其他国家收入同比+19.9%/+18.1%/+35.8%/-2.1%/+18.7%[46] - 2025H1毛利率为27.1% 同比-1.9pct 员工成本占收入比例+0.9pct至29.4%[47] -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预计年底前逐步投产 规划产能200吨/天 柬埔寨成衣厂2025年3月投产[47] 纺织服饰行业:安踏体育 - 2025H1实现收入385.4亿元 同比+14.3%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 同比-8.9%[54] - 安踏牌实现收入169.5亿元 同比+5.4% DTC/电商/传统批发及其他收入分别94.13/61.31/14.06亿元 同比+5.3%/+10.1%/-10.6%[54] - FILA收入141.8亿元 同比+8.6% 其他品牌实现收入74.1亿元 同比+61.6% 占比+5.6pct至19.2%[55] - 2025H1毛利率为63.4% 同比-0.7pct 经营利润率为26.3% 同比+0.6pct[54] - 预计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4.4/150.0/166.6亿元 同比-13.8%/+11.6%/+11.1%[56] 纺织服饰行业:周大生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97亿元 同比下降43.92% 主要受高金价冲击下素金首饰收入大幅下滑50.94%影响[58] - 时尚银饰等其他首饰收入逆势增长11.11% 持续强化品牌矩阵战略[58] - 自营渠道在核心商圈逆势新增54家门店 单店毛利增长6.04% 自营与电商共同贡献近半利润[59] - 加盟渠道收入下滑59.12% 但品牌使用费增长4.38%[59]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2/1.18/1.29元[59] 电子行业:领益智造 - 2025H1实现营收236.25亿元 同比+23.35% 归母净利润9.30亿元 同比+35.94%[61] - 2025H1毛利率15.08% 同比+0.08ppt 净利率3.99% 同比+0.38ppt[61] - AI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08.65亿元 同比+17.26%[62] - 已搭建多条专属人形机器人加工产线 获得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硬件订单[62] - 为全球AI眼镜头部客户提供关键零部件 0.1Xmm超薄钛合金支撑板等折叠屏相关产品已实现量产出货[62] 电子行业:伊戈尔 - 能源产品2025H1实现收入18.36亿元 占总收入74.43% 同比+23.67%[65] - 孵化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94亿元 占总收入7.84% 同比+67.43%[65] - 二季度数据中心变压器产能逐步释放 产品品类从移相变压器拓展至环氧浇筑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等[66] - 销售区域从国内市场拓展至日本、美国市场[66] - 预计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3/4.60/5.80亿元 同比+3.7%/+51.8%/+25.9%[67] 电力设备行业:迈为股份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预计达1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2%[69] - 重点布局刻蚀设备与薄膜沉积设备 半导体高选择比刻蚀设备和原子层沉积设备进入多家头部晶圆厂和存储厂商[69] - 在晶圆切割、研磨、抛光、键合等高精度加工环节提供成套工艺设备解决方案[69] - 针对MiniLED自主研发晶圆隐切、裂片、刺晶巨转、激光键合等全套设备[70] - 致力于提供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大片化、薄片化、半片化、微晶化提升转换效率[70] 电力设备行业:高测股份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 环比提升11.63% 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环比提升80.56%[72] - 2025H1实现金刚线销量约3030万公里 其中钨丝金刚线约2342万公里 占比约77.29%[73] - 2025H1硅片产量约26GW 跃居行业前五 渗透率快速提升至8.23%[73] -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 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顺利推进[73] - 推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复合金属腱绳 已进入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试用[73]
中国算力进入拐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9 02:21
英伟达算力预期与生态战略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AI推理将迎来十亿倍增长 由AI增强的经济活动将催生每年5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市场[2]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建设高达10GW的AI数据中心 相当于部署400万-500万个GPU[2][3] - 合作模式被比喻为"梯云纵" 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资金以订单形式回流英伟达 提前锁定利润[2]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 - 算力竞赛进入淘汰赛阶段 需求不断抬高[3] - 大模型迭代加速 新框架与算法多基于英伟达平台开发 生态结构固化将增加后来者兼容成本与技术负担[3] - 甲骨文、英特尔等厂商以订单、资金或股权方式与英伟达结盟 形成美国企业主导的AI新生态[2] 华为算力生态战略 - 华为宣布软件全面开源开放策略 包括开源CANN、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和openPangu[5] - 未来5年计划每年投入150亿人民币生态发展费用 1500P开源社区算力 15000人进行生态平台开发[5] - 明确变现依靠昇腾硬件 通过开源开放促进硬件规模使用 换取更广阔生态空间[5] 中国算力产业现状 - 从硬件突破向生态构建转型 昇腾处理器在算力密度、能效比等指标具国际竞争力[6] - 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企业在特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6] - 缺乏"中国版CUDA"生态平台 现有CUDA生态将AI应用锁定在英伟达硬件平台[6] 华为生态建设具体措施 - 与Triton、PyTorch、vLLM等开源社区深度合作 贡献插件化架构降低生态维护成本[7] - 作为PyTorch基金会最高级别会员参与主流框架建设[7] - 昇腾主导开源60多个项目 累计6500多名核心贡献开发者 在50多个开源社区贡献37万行代码[7] 生态竞争核心观点 - 黄仁勋承认中国拥有最优秀企业家、最多AI工程师且行动迅速 但强调英伟达护城河比三年前更宽[6] - 华为选择不兼容CUDA生态 坚持开源生态和MindSpore 旨在构建不依赖西方供应链的软件生态[7] - 生态建设需要产业链同心协力 芯片供应问题曾阻碍发展 但"生态是用出来的"[8]
七巨头之外不断涌现“新王”!AI生态进入“诸侯争霸”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0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七巨头"投资组合已不足以全面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 需要扩展至"八巨头"或"十巨头"等新组合以涵盖更多AI受益企业 [1][2][4] - AI投资机会正从大型科技公司向更广泛生态扩展 包括芯片制造商、云计算服务商和AI软件公司等多元化领域 [1][4][8] - 原有七巨头内部出现显著分化 英伟达、微软、Meta和Alphabet表现领先 而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相对落后 [2][9] 七巨头市场表现 - 七巨头市值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近35% 在13%营收增长支撑下 2026年盈利预计增长超15% [2] - 自2023年初以来七巨头贡献标普500指数超过70%涨幅中的超一半涨幅 [1] - 七巨头年内表现分化:英伟达股价涨33% Alphabet涨21% Meta和微软表现强劲 而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前景不明朗且股价严重落后 [2][9] 新巨头组合提议 - Seaport Research提议剔除特斯拉形成"六巨头"组合 [3] - Melius Research建议在七巨头基础上加入博通组成"八杰" 博通按市值已是美国第七大企业 [4] - Cboe推出"十巨头指数"期货期权产品 除七巨头外新增博通、Palantir和AMD 选择标准基于流动性、市值、交易量及AI领域领导力 [4] 被忽视的AI赢家企业 - 博通被多家机构视为新巨头候选 市值排名美国第七 [4][8] - 甲骨文2023年初以来股价表现超越多数七巨头企业 今年股价上涨75% AI云计算业务蓬勃发展 [1][4][5] - Palantir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表现最亮眼 2025年因AI软件需求强劲股价飙升135% [4][8] - 台积电被提名为AI生态系统关键组成部分 与甲骨文和博通并驾齐驱 [8] AI投资生态扩展 - AI受益行业名单延长至电力生产商、通信设备公司Arista Networks、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及西部数据、希捷科技和闪迪等存储企业 [9] - 多家关键AI企业尚未上市 包括OpenAI(估值约5000亿美元)、Anthropic和SpaceX [10] - AI普及将推动受益者从技术开发企业转向AI专用服务提供商 最终惠及运用AI提升效率的企业 [10] 历史组合演变 - 华尔街历来创建热门股票组合 从1960年代"漂亮50"到互联网时代"四骑士" 再到"FAANG"组合 [8] - 这些组合最终都将领导地位让给新名字 AI领域也将发生类似演变 [8]
独家洞察 | 豪掷千亿!英伟达重仓OpenAI,AI王座稳了!
慧甚FactSet· 2025-09-29 02:02
华尔街分析师对这笔交易的收益前景持乐观态度。根据美银发布研报估算,英伟达和OpenAI的合作可能 为英伟达创造约3000亿至5000亿美元的累计收入,同时将直接提升对竞争对手(如博通和AMD)的竞争 壁垒。 需要强调的是,OpenAI早已是英伟达的重要客户,英伟达此次对一个主要客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 可能会引发外界关于会计处理和真实意图的疑问。然而从战略角度看,这笔投资本质上是一次前瞻性布 局:通过资本绑定,英伟达不仅确保了未来巨大的硬件订单,还进一步稳固了其在AI计算与网络系统中 的绝对统治地位。 Insider Intelligence分析师Jacob Bourne指出,这一交易减轻了市场对英伟达可能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而 导致收入波动的担忧。同时,它也击碎了"英伟达主导地位将被撼动"的市场传言。事实证明,即便像 OpenAI这样在AI技术上最前沿的企业,依然选择与成熟可靠的英伟达展开深度合作,而非转向其他尚处 追赶阶段的芯片厂商。 资本市场的热情与宏观风险交织 美股市场近来利好消息不断。美东时间9月22日,人工智能(AI)领域再度迎来重磅消息——英伟达 (NVIDIA)宣布,将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
计算机行业深度:国产ASIC:PD分离和超节点—ASIC系列研究之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9 01:54
核心观点 - ASIC芯片在AI推理侧的成本效益优势显著,能效比和成本降低表现突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8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有望达1250亿美元[5][6] - 国产ASIC发展呈现PD分离和超节点两大趋势,头部云厂商自研成果显著,国产设计服务商在产业链成熟与需求增长共振下有望放量[13][15] - 小核酸药物市场从罕见病向常见病领域加速扩容,2033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467亿美元,国内企业聚焦心血管等大病种研发[14][17] - 国产算力生态持续完善,GPU厂商沐曦股份累计出货2.5万颗芯片,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超270万张[16][17] - 风电行业盈利修复趋势明确,2025年6月风机投标均价同比提升10.3%,海风市场预期共振推动估值切换[22][23] 行业表现数据 - 主要指数表现:上证指数下跌0.65%,深证综指下跌1.54%;风格指数中大盘指数近6个月涨幅16.84%,小盘指数涨幅17.2%[2] - 涨幅居前行业:化学纤维(昨日+3.08%,近6个月+12.99%)、风电设备(昨日+2.67%,近6个月+33.05%)、动物保健(昨日+2.06%,近6个月+24.03%)[2] - 跌幅居前行业:消费电子(昨日-4.79%,近6个月+47.38%)、元件Ⅱ(昨日-4.5%,近6个月+75.89%)、游戏(昨日-4.01%,近6个月+67.02%)[2] ASIC芯片行业 - ASIC与GPU技术边界趋同但商业模式差异显著:ASIC为专用芯片聚焦特定推理场景,GPU需覆盖全场景通用需求[5][15] - 成本优势验证:谷歌TPU v5能效比为英伟达H200的1.46倍,亚马逊Trainium2训练成本较GPU降低40%,推理成本降55%[5][15] - 头部厂商增长强劲:博通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137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速超越英伟达[5][15] - 推理需求驱动市场:ChatGPT C端WAU达7亿,OpenRouter的Token消耗量近一年增长近10倍,外采芯片需承担厂商高额利润(英伟达FY2025净利率57%)[6][15] - 设计服务商格局:博通和Marvell份额领先,博通凭借30亿美元IP投入、TPU设计经验及3.5D封装技术建立壁垒[6][15] 国产ASIC发展 - 云厂商自研进展:百度昆仑芯第三代实现万卡集群部署并中标10亿元中国移动订单;阿里平头哥PPU显存带宽超英伟达A800,签约中国联通16384张算力卡订单;字节计划2026年前量产自研芯片[15] - 国产服务商优势:芯原股份具备5nm工艺能力,翱捷科技在手订单充足,灿芯股份依托中芯国际布局成熟制程[15] - 技术趋势:PD分离(华为异腾950分PR/DT型号适配不同场景)、超节点(海光开放HSL协议,华为灵衢总线支持8192卡扩展)[15] 小核酸药物行业 - 技术优势:研发周期短、靶点丰富、效果持久,直接作用于mRNA层面靶向"不可成药"靶点[14] - 市场规模:全球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CAGR 14.3%),预计2033年达467亿美元(CAGR 26.1%)[17] - 研发方向:海外聚焦罕见病向常见病跨越,国内直接切入心血管、乙肝、癌症等大病种[17] - 重点企业:国内关注瑞博生物、圣诺医药、舶望制药等,海外龙头包括Alnylam、Ionis、Arrowhead[17] 国产算力与GPU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超270万张,本土品牌AI芯片出货量超82万张,GPU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ASIC/DSA芯片规模约425亿元[17] - 生态建设:Deepseek V3.1引入FP8精度适配国产芯片,阿里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算力,字节2025年算力采购预算约900亿元[17] - 沐曦股份:累计出货2.5万颗GPU,2023-2025年主力产品曦云C500系列收入从1547万元增长至3.1亿元(2025Q1),占主营业务收入97.87%[17] 其他重点行业 - 风电行业:风机投标均价1616元/千瓦(同比+10.3%),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量预计8.7GW(同比+107%),主机环节盈利弹性突出[22][23] - 万国数据:全球IDC巨头,25H1营收56.23亿元(同比+12.4%),在建IT功率379MW,储备资源900MW,境外DayOne板块在建+储备超1200MW[21][23] - 新疆众和:铝电子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新建240万吨氧化铝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依托港口区位降低运输成本[18][20] - 紫光国微:股权激励覆盖466名核心骨干,要求2025-2028年净利润较2024年增长10%/60%/100%/150%,对应CAGR 25.7%[25][27][29]
中泰期货晨会纪要-20250929
中泰期货· 2025-09-29 01:45
交易咨询资格号: 证监许可[2012]112 2025 年 9 月 29 日 | | [Table_Finance]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王竣冬 | 2025/9/29 | | 基于基本面研判 | | | | 期货从业资格:F3024685 | 趋势空头 | 震荡偏空 | 震 荡 | 震荡偏多 | 趋势多头 | | | | 橡胶 | 合成橡胶 | 苹果 | | | 交易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9 | | 焦煤 | 燃油 | 对二甲苯 | | | | | 焦炭 | 沥青 | 乙二醇 | | | 研究咨询电话: | | 原油 | 胶版印刷纸 | 短纤 | | | | | 氧化铝 | 烧碱 | 瓶片 | | | 0531-81678626 | | 铁矿石 | 红枣 | PTA | | | | | 螺纹钢 | 尿素 | 甲醇 | | | 客服电话: | | 热轧卷板 | 铝 | | | | | | 原木 | 玉米 | | | | 400-618-6767 | | 鸡蛋 | 碳酸锂 | | | | | | 生猪 | 纸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