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

搜索文档
*ST金比(002762) - 002762*ST金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54
财务表现与摘帽进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02% [2][3] - 2024年因营收未达3亿元且扣非净利润为负被实施*ST [2] - 公司对2025年实现摘星去帽充满信心 [2][3] 业务发展策略 - 通过品牌重塑和IP赋能产品推动业务增长 [3] - 开启IP联名计划并延伸母婴产品至全家可用范畴 [3] - 拓展电商渠道快速提升线上销售 [3] - 加强医美业务提质增效 [3] 投资与资本运作 - 拟以现金5000万元向苍穹数码增资,已通过双方董事会审议 [3] - 苍穹数码股东会审议及款项支付进展将依规披露 [3] 技术创新方向 - 持续关注AI技术对母婴产品的赋能可能性 [3] - 探索AI在提升产品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应用场景 [3]
母婴消费市场广阔,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价值有所分化:北交所新消费产业研究系列(三)
华源证券· 2025-09-18 08:30
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与人口出生率回升共同推动母婴消费市场持续扩张 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 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预计未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或将维持稳定 [5][8] - 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2024年市场规模达7.6万亿元 预计2027年达8.9万亿元 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受益 [8] - 产业链价值分化明显 上游资源端(如骑士乳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呈现周期性 中游品牌端(如英氏控股)享有高毛利率 下游渠道端(如孕婴世界)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42][108] 政策与人口环境 - 国家"三孩"政策全面放开 各地政府出台育儿补贴、购房优惠、纳税减免等政策鼓励生育 [5]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5] -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 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8] 母婴消费市场概况 - 2018-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2024年市场规模为76299亿元 预计2027年达89149亿元 [8] -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妈妈群体更加注重优生优育 母婴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化 [8] - 母婴产业链结构多元 上游为食品行业、纺织业、服装行业等 中游为母婴用品产品制造 下游为销售渠道 [12] 乳制品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6.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6.6亿元 [15] - 2024年奶类产量小幅下降 主因生鲜乳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 预计2025年行业有望达到供需平衡 [15] - 乳制品销售渠道仍以线下为主 2022年线上及线下零售额占比分别为17.50%和82.50% 但线上渠道增速较快 [17] - 2021-2024年生鲜乳平均价格持续下降 从2022年的4.16元/公斤下跌至2024年的3.31元/公斤 跌幅20.43% [18] 婴幼儿辅食行业分析 - 全球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79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57.1亿元 CAGR约4.6% 预计2029年达2921.3亿元 [23] - 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市场规模559.1亿元 2019-2024年CAGR为8.9% 预计2029年达817.5亿元 CAGR7.9% [23] - 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较低但市场规模处于第一梯队 2024年市场规模559.1亿元 仅次于美国的595.7亿元 预计2025年有望超越美国 [26] 母婴连锁店行业分析 - 中国母婴连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024年母婴专卖店数量12.9万家 连锁化率(以终端销售额计)不及50% [31] - 母婴连锁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2.1万家增至2024年的3.2万家 CAGR达8.5% 预计2029年达4.4万家 CAGR7.2% [31] - 终端销售额从2019年的587.4亿元增至2024年的906.2亿元 CAGR9.1% 预计2029年达1405.2亿元 CAGR8.9% [31] - 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自2019年的26.9%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6.7% 预计2029年线上、线下渠道占比趋于均衡 [32][35] - 三线及以下城市是母婴专卖店最主要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1311.2亿元 占比65.5% 但连锁化率仅约30% 远低于一二线城市75~80%的连锁率 [37] 英氏控股分析 - 英氏控股是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销售额领先品牌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61]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9.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74亿元 CAGR27.9% 2025H1营收11.3亿元 yoy+18.75% [46][48] - 2024年婴幼儿辅食收入占比77.21% 同比增速5.48% 儿童食品业务同比增速达159.70% 收入占比提升至4.80% [49]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占比69.51% 同比增速17.69% 线上与线下渠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60.16%和54.77%的高位 [54] - 独创"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构筑产品壁垒 毛利率稳步提升 2024年达57.46% [46][61] 孕婴世界分析 - 孕婴世界采用"数智化+供应链+服务"的轻资产加盟模式 加盟门店数量已超2200家 [42][72]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5.6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3亿元 CAGR21.0% 2025H1营收7.0亿元 yoy+43.4% [64][66] - 2024年母婴用品代理销售收入8.87亿元 同比增长45.68% 占总收入88.45% 数智化业务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33.17% 毛利率高达87.56% [66]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率11.62% 高于孩子王(1.28%)等以直营为主的同行 [79] - 连锁门店数量占中国母婴连锁门店总数比例约7.0% 连锁门店销售规模仅次于孩子王及爱婴室两大直营母婴连锁企业 [72] 骑士乳业分析 - 骑士乳业立足于内蒙古"黄金奶源带" 拥有高品质生鲜乳资源 核心优势在于"农、牧、乳、糖"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42][92] - 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7.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7亿元 CAGR16.4% 2025H1营收6.68亿元 yoy+41% [82][85] - 2024年牧业、乳业和糖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4.73%、32.20%和32.13% 乳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6.99% 毛利率26.34% [86] - 截至2024年养殖奶牛2.2万余头 其中成母牛近1.2万头 日产鲜奶350吨左右 [81] - 各项原料奶生产标准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欧盟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与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形成合作关系 [92] 南方乳业分析 - 南方乳业聚焦高附加值的低温鲜战略 在贵州市场份额达67.84% 位居第一 [93]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13.26亿元增至2024年的18.17亿元 CAGR11.06% 2025H1营收8.54亿元 yoy+3.66% [96][98] - 2024年常温乳制品和低温乳制品收入占比分别为64.60%和33.84% 低温乳制品毛利率33.40% 高于常温乳制品的25.86% [99] - 2024年直销模式毛利率32.15% 经销模式毛利率25.86% 营销网络覆盖贵州全省88个县政区和100%的乡镇市场 [102]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15%至1.23亿元 主因毛利率提升以及资产处置损失减少 [96] 财务数据对比 - 英氏控股营收规模最大(2024年19.74亿元) 2021-2024年CAGR27.9% 毛利率最高(2024年57.46%) [46][108] - 南方乳业2024年营收18.17亿元 2021-2024年CAGR11.06% 盈利能力稳定 [96][108] - 骑士乳业2024年营收12.97亿元 2021-2024年CAGR13.95% 增长弹性较强 [82][108] - 孕婴世界2024年营收10.03亿元 2024年yoy+43.62% 营收增长提速 [64][108] - 各公司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2025H1英氏控股、孕婴世界、骑士乳业、南方乳业净利率分别为10.64%、12.00%、-0.78%、11.11% [46][64][82][96]
不同集团:打新热潮持续,详解高端母婴标杆企业的长期配置价值
智通财经· 2025-09-18 05:53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由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62.01至71.20港元 预计9月23日正式上市[1] - 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1500万美元 包括波司登关联信庭基金 上海通怡投资及新加坡Great Praise Investment[1] - 市场认购超购10.9倍 累计借出9.3389亿港元 一手中签率预计低于2%[1] - 采用港交所「机制B」模式 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比例固定为1:9 无回拨机制[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9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6.9%[2] - 经调整净利润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36.8%[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4850.7万元 较2024年同期2817.9万元增长72.1%[2] - 2024年净利润58,516千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8,507千元[3] - 经调整纯利2024年110,878千元 2025年上半年78,035千元[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GMV计 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2] - 坚守原创国货定位 以"母婴界的苹果"为标杆 持续加大研发与设计投入[4] - 率先提出"关注新生儿脊柱健康"产品理念 多项产品获得ICA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4] - 推出原创护脊婴儿车"艺术家系列" "蝴蝶遛娃神器" "儿童枕头"等多款爆品[4] - 深度融合跨行业技术经验 采用汽车级Cobra记忆棉 航空级铝镁合金等高端材质[5] - 集成360°旋转 智能感应 APP控制等先进功能 内置感应雷达可自动识别开门动作[5] - 以"创造不同"为核心理念 以"高品质 高颜值 高科技"为战略锚点[5] 产品与业务布局 - 从婴儿推车 儿童安全座椅 婴儿床 餐椅四大核心产品延伸至四大场景[5] - 覆盖亲子出行 睡眠 喂养 卫生护理场景 推出彩虹保温杯 新生儿奶瓶 纸尿裤等衍生产品[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建立459个SKU的丰富产品线[5] - 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场景解决方案"的跃迁 计划延伸至更广阔的家庭生活消费领域[5] - 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 计划覆盖欧洲 北美 日韩等主流国际市场[5] 用户与渠道数据 - 客单价持续居于高位 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6] - 整体复购率从2022年20.1%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0.2%[6] - 耐用型育儿产品复购率2024年达13.73% 2025年上半年为11.48%[7] - 线上渠道覆盖天猫 京东 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 私域会员规模达350万人[7] - 线下拥有155家分销商 覆盖超3400个第三方门店[7] - 2024年分销商数量145家 2025年6月30日第三方门店数量3400家[7] 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 - 累计拥有200项注册专利 17项国际专利及603项国内商标和104项国际商标[8] - 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奠定坚实的技术与品牌壁垒[8]
不同集团(06090):打新热潮持续,详解高端母婴标杆企业的长期配置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5:47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由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62.01至71.20港元 预计9月23日正式上市[1] - 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1500万美元 包括波司登关联信庭基金 上海通怡投资及新加坡Great Praise Investment[1] 市场认购情况 - 富途 辉立 华盛等合计借出9.3389亿港元 超购逾10.9倍[1] - 采用港交所"机制B"模式 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比例固定为1:9 无回拨机制[1] - 以20万人申购估算 一手中签率预计低于2%[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亿元 8.52亿元和12.49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6.9%[2]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236.8%[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4850.7万元 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72.1%[3] 业务优势与定位 - 按2024年GMV计 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1] - 坚守原创国货定位 以"母婴界的苹果"为标杆 注重研发与设计投入[5] - 率先提出"关注新生儿脊柱健康"产品理念 多项产品获ICA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5]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涵盖459个SKU 从四大核心产品延伸至四大场景解决方案[6] - 推出智能儿童安全座椅 采用汽车级Cobra记忆棉 航空级铝镁合金等高端材质[5] - 集成360°旋转 智能感应 APP控制等先进功能 内置感应雷达可自动识别开门动作[5] 渠道与用户 - 线上覆盖天猫 京东 抖音等电商平台 私域会员规模达350万人[10] - 线下拥有155家分销商 覆盖超3400个第三方门店[10] - 客单价保持在2400元以上 整体复购率从2022年20.1%提升至2025年6月40.2%[8][9] 知识产权与全球布局 - 拥有200项注册专利 17项国际专利及603项国内商标 104项国际商标[10] - 计划将市场覆盖至欧洲 北美 日韩等主流国际市场[6] - 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的家庭生活科技公司[6]
母婴连锁门店获客陷困境?AI 员工销冠系统是突围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11
行业核心痛点 - 母婴行业客户需求细碎且时效性强 私域运营人力不足直接制约增长 [1] - 人工添加微信好友通过率常低于28% 响应延迟超6小时导致40%以上意向客户流失 [1] - 90%沉默客户未被激活 营销投入难以转化为实际订单 [1] 传统运营效能数据 - 区域母婴连锁每月获取400条客户线索 人工添加通过率仅26% [1] - 咨询响应时间平均5.1小时 客户成交转化率不足12% [1] AI系统实施效果 - RPA技术批量导入客户号码 分时添加策略使好友通过率提升至65% [1] - 7×24小时自动响应咨询 响应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 [1] - 个性化追单内容使成交转化率在3个月内升至38% 人工成本降低35% [1] 技术架构特点 - 采用RPA+AI双擎驱动 覆盖客户开发到沉默客户激活全场景 [2] - 非侵入式技术规避微信风控 兼容Coze/Dify等主流平台 [2] - 可接入母婴行业专属智能体 适配多样化需求 [2] 系统解决方案优势 - 合规RPA技术结合母婴行业特点定制方案 [2] - 提供从系统搭建到多账号协同管理的全程支持 [2] - 通过智能养号技术助力门店高效转化线索 [2]
贝因美2025上半年营收下降、“只赚5%”口号背后却拿近3成收入做营销国家育儿补贴出台后被质疑涨价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55亿元同比下降4.37% [1] -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3.68% [1] - 销售费用3.99亿元同比增长7.98% 销售费用率高达29.48% [2] 业务结构 - 奶粉类产品营收12.09亿元同比下降4.43% 营收占比89.2% [1] - 米粉类产品营收0.48亿元同比增长33.13% 营收占比3.54% [1] - 用品类产品营收0.23亿元 [1] - 奶粉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04个百分点 [1] 行业环境 - 国家自2025年1月1日起向育儿家庭发放现金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 [2] - 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量主要由新生儿出生率决定 近年来出生率呈下滑趋势 [1] - 二孩三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生率下滑趋势 [1] 市场争议 - 消费者质疑贝因美等母婴品牌在国家发放育儿补贴后产品涨价 [2][3] - 公司通过多个渠道强调所有品项未涨价并承诺坚守5%利润底线 [3] - 实际价格变化源于平台补贴退坡如拼多多百亿补贴结束 [3]
贝因美2025上半年营收下降、“只赚5%”口号背后却拿近3成收入做营销 国家育儿补贴出台后被质疑涨价
新浪证券· 2025-09-16 09: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55亿元同比下降4.37%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3.68% [1] - 销售费用达3.99亿元同比增长7.98% 销售费用率高达29.48% [7] - 奶粉类产品营收12.09亿元同比下降4.43% 占总营收比重89.2% [2] 产品结构分析 - 米粉类产品营收0.48亿元同比增长33.13% 营收占比3.54% [2] - 用品类产品营收0.23亿元同比增长184.66% 营收占比1.71% [2][3] - 其他类产品营收0.75亿元同比下降30.37% 营收占比5.55% [3] 产销存数据 - 奶粉销售量12846.04吨同比下降6.04% 生产量13549.24吨同比下降4.5% [5][6] - 米粉销售量1019.88吨同比增长22.6% 其他产品销售量15.35吨同比增长222.48% [6] - 奶粉库存量1941.56吨同比下降8.19% [6] 行业环境 -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从2021年1725亿元萎缩至2024年1420亿元 [4] - 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市场萎缩 [4] - 国家自2025年起向育儿家庭发放每年3600元现金补贴 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 [8] 定价争议事件 - 消费者质疑贝因美在国家补贴政策出台后涨价 爱加2段奶粉每罐从191元涨至232元 [8] - 公司声明所有产品未涨价 价格变化源于平台补贴退坡 [10] - 渠道终端定价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1][10] 市场竞争地位 - 贝因美2022年在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仅1.6% 远低于鼎盛时期 [2] - 面临中国飞鹤、达能及海外品牌的激烈竞争 [2] - 公司过度依赖奶粉业务 其他产品增速虽高但占比过低 [1][2]
重塑消费链路:2025小红书四大营销趋势引领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21
小红书2025年营销趋势与行业洞察 平台趋势洞察 - 高客单价与高决策成本产品在小红书TOP2000 SPU中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家居和家电行业大盘增长低于10%的背景下 小红书平台家居家装和家用电器GMV增长超100% 医疗健康在行业负增长情况下GMV增长60%以上[1][9][10] - 平台UGC内容包含13亿属性词和7500万情感词 情感词成为品牌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 情绪化种草成为关键营销策略[1][11][12] - 消费者从被动购买转向主动消费 通过询问和分享等高自主意识行为参与消费全链路 品牌需要激发用户在购买链条中的主动性[2][14][15] - 营销策略从自然内容分发转向KFS投放打法 最终演进为精细化种草和全链路转化 通过反漏斗破圈策略实现高确定性增长[16][17] 高增长行业趋势 母婴行业 - Z世代父母成为母婴消费主力军 追求精细化、科学化和个性化育儿方式 消费决策更加多样化和谨慎[2][24] - 品牌需要回归"具体的人×具体的场景"洞察需求 针对备孕期、孕期、新生儿等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产品策略[2][25][26] - 通过高频率场景与高关联品类结合 将母婴场景细分为多个真实生活片段 实现从人群识别到场景渗透的闭环式营销[28][29] 健康行业 - 健康人群划分为四大核心人群:大运动人群、大游戏人群、大生活人群和大娱乐人群 兴趣圈层日益多元[2][32][33] - 运动健康需求显著增长 相关热搜词搜索量达1.4亿次 美容抗衰需求搜索量达8.8亿次[33] - 肝脏养护与气血养护需求旺盛 养肝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600万次 气血不足话题阅读量达18亿次[35] - 肠道健康与体重管理需求突出 调理肠胃话题阅读量达3.4亿次 易胖体质话题阅读量达38.9亿次[36] 美妆香氛行业 - 帕斯蒂尔风妆容搜索量同比增长1223% 中式美学热妆容搜索量同比增长1306% 国风妆容相关词搜索同比上升139%[41] - 彩妆吃谷潮趋势显著 乙游/潮玩IP联名大热 mini彩妆搜索量增长145% 挂件气垫搜索量增长11600%[43] - 多功效+多功能产品受欢迎 妆养一体相关搜索趋势同比增长829% 一物全能妆相关搜索增长9430%[45] - 香氛趋势向能量调频香和东方香韵风发展 能量香水搜索量同比增长165% 中式线香搜索量同比增长163%[49] 食品饮料行业 - 消费决策从"吃饱"转变为"吃爽" 追求体验"新"和高情绪价值"心"成为主要趋势[3][52] - 65%消费者对新品保持高度热情 27%消费者在品牌笔记评论区提出产品改进建议 27%参与品牌发起的投票/设计活动[55] - 品牌需要通过共创机制让用户参与产品定义 将用户真实反馈转化为原生广告素材 实现内容生产与转化的闭环[55] 营销实战案例 母婴行业案例 - Babycare通过新品PPSU奶瓶带动系列声量 实现季度外溢增长1200倍以上 阿里AIPL人群同比增长300%[57] - 采用KFS策略助力营销效果放大 新客占比60%以上 达人粉丝人群与品牌4i人群交集占比达85%以上[57] 保健品行业案例 - Wordon聚焦人群多角度内容沟通 整体ROI超过0.8 口腔益生菌品类排名GMV达10-30万[58] - 分品搭配策略实现高效转化 叶黄素产品ROI超过2 某些产品ROI高达5.66[58] 美妆行业案例 - KIKO在粉饼红海赛道突围 通过打造爆款种草笔记实现小红书产品声量增长200% 外溢支付转化130%[58] - 抛光粉饼自带磨皮滤镜的卖点包装 通过关键词预埋和送图挂靠策略提升曝光[58] 食品饮料行业案例 - 莫小仙通过外溢方向内容铺设 实现站内站外双开花 单品手淘搜索增长110%[59] - 站内高质量曝光多触达辅助外溢 相关性系数高达0.76 站内检索增长129%[59] 营销技术服务 - 辰木开发CSE种草效率模型 可预测外溢效果实现转化收割 外溢转化率预测误差0.5%[64] - 模型基于上百客户数据验证 笔记数据和CSE的拟合数检测通过率大于95%[64] - 提供销策一体服务团队 包含5年以上品牌策划经验人员 多行业品牌服务经验[63]
高端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不同集团(06090.HK)启动招股
格隆汇· 2025-09-15 11:0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 自7月以来18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其中14家上市首日录得正收益 占比接近80% [3]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39.63% 上市以来累计平均涨幅达49.13% 反映市场对新股的积极认可和资金参与热情 [3] - 保荐机构业绩出色 中信证券过去两年保荐27家企业中24家首日上涨 首日平均收益率达31.27% 海通国际保荐10家企业中7家首日收涨 平均收益11.05% [5] 不同集团IPO详情 - 不同集团正式启动招股 发行价区间62.01-71.20港元/股 每手入场约7191.8港元 市值预计56.27亿至64.61亿港元 [1] - 计划9月23日挂牌上市 共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认购500万美元 此前已获得天图投资、高榕创投等机构投资 [1] - 集团定位"高端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 通过差异化竞争构建护城河 稀有性体现在赛道定位、产品矩阵及技术壁垒三大维度 [7] 母婴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规模达340亿元 占整体育儿市场23.6% 预计2029年达509亿元 [8] - 中国0-5岁儿童在耐用型育儿产品人均支出仅为美国31.8% 消费型产品为美国41.6% 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11] - 中高端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8% 受政策东风和消费升级双驱动 育儿需求确定 [11] 公司业务优势 - BeBeBus2024年GMV位居国内中高端耐用型育儿品牌首位 确立高端市场领导地位 [8] - 产品矩阵覆盖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 形成"耐用+快消"双轮驱动 规避低端价格竞争 [9] - 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私域会员达350万人 线下155家分销商覆盖超3400个第三方门店 2025年上半年整体复购率40.23%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6.9% [12] - 2025上半年净利润4850.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2.14%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236.8% [12] - 盈利质量出色 2025上半年毛利3.59亿元 同比增长22.6% 2022–2024年毛利复合增长率61.3% [1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拥有200项注册专利、17项国际专利 以及603项国内商标和104项国际商标 构建扎实知识产权体系 [13] - 产品研发坚持用户中心加科技驱动 融合汽车、航空等多领域经验 推出智能儿童安全座椅等创新产品 [13] - 应用汽车级Cobra记忆棉、航空锻镁合金等高端材质 提升品牌生命周期与盈利延续性 [13]
今起招股,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或将于9月23日赴港上市
观察者网· 2025-09-15 10:41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5日至9月18日公开招股 计划发行1098.09万股股份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万股 国际发售988.28万股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62.01港元至71.20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申请人需支付最高发售价71.20港元及合计约1.0085%的额外费用 [1]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按2024年GMV计 公司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市占率达4.9% [2][3] - 中国中高端育儿市场规模2024年达340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500亿元 [2] - 产品平均售价显示高端定位 婴儿推车1444元 儿童安全座椅2183元 婴儿床3253元 餐椅730元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6.9% [2][3]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68% 2024年增速降至46.56%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放缓至24.74% [3] - 经调整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6.8%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0.21亿元增至2024年盈利0.59亿元 [2][3]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8.24% 2024年增速回落至114.94%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2.14% [3]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2019年推出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 五年内成长为行业知名品牌 [2] - 上市募资将用于海外扩张、品牌建设与新品研发 公司已获得碳标签与EATNS认证 [2] - 商业模式具备高客单价与高复购率特征 被验证具有可持续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