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
icon
搜索文档
★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 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1:56
政策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今年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 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将根据支付进度陆续下达 [1] - 1月6日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支持跨年政策衔接和资金接续 [1] 以旧换新成效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 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41.6万台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5万件 家装厨卫"焕新"4090.6万件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420万台 [1] - 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额约7200亿元 支撑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1] - 深圳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 销售金额97.7亿元 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 销售金额117.5亿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金额1674.1万元 [2] 市场反应与展望 -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多数地区首批补贴资金使用比例已达较高水平 [1] - 家电换新热情将持续提升 换新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家电消费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已拨资金审核兑付 确保优惠直达消费者 推动政策发挥更大效果 [2]
惠及超1100万人次!深圳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显成效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2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深圳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惠及超1100万人次,带动汽车以旧换新7.8万台 [1] - 政策覆盖家电、汽车、数码产品等领域,实现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1] - 截至6月16日,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数码销售额达367亿元 [1] - 政策通过组织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线上线下联动激发消费潜力 [1] 各区消费支持措施 - 南山区发放餐饮通用券、零售商家券超200万张 [1] - 宝安区发放"美乐购"电子消费券 [1] - 前海、罗湖、龙华、光明等辖区对文旅、公园、餐饮、体育场馆消费采取补贴或支持措施 [1] 新型消费发展 - 深圳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包括首发经济、多元消费场景、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2] - 3-5月举办"2025深圳新型消费季"系列活动超450场,创新消费场景 [2] - 2025年全年计划举办促消费重点活动超1500场 [4] AI消费与国潮融合 - "购在中国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聚焦"AI消费+首发经济" [4] - 活动包括"AI消费体验周"等特色主题,推动AI智能消费与国潮文化深度融合 [4] - 结合AI智能眼镜、AI语音翻译器等黑科技产品体验,打造沉浸式科技消费场景 [4]
日美关税谈判博弈:日本明确表态“农业底线不可破”,回应特朗普威胁
搜狐财经· 2025-07-02 10:45
日美关税谈判背景 - 日美经贸关系长期存在复杂纠葛,关税议题是双方博弈焦点领域之一 [3] - 农业在日本经济与社会结构中承载文化、民生等多重价值,是日本不愿轻易妥协的领域 [3] - 美方试图让日本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农业相关关税条款上让步,触发日本明确反制表态 [3] 日本谈判立场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利益,划下谈判红线 [4] - 日本重视农业产业保护和农户利益维护,农业议题在国内有广泛社会基础 [4] - 日本强调将继续积极推进与美国磋商,在坚守底线基础上寻求共赢空间 [4] 谈判潜在影响 - 日本守牢农业底线可能使谈判焦点转向汽车、数码等日本优势产业 [5] - 谈判可能涉及美方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诉求交换 [5] - 日美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谈判走向将对亚太产业链、全球经贸规则博弈产生涟漪效应 [5] 后续发展关键点 - 双方可能在非农业品关税、投资规则等领域寻找让步空间 [5] - 2024年美日政治日程可能影响谈判推进速度 [5] - 谈判结果可能刺激区域内其他经贸合作如RCEP深化、CPTPP拓展产生新变量 [5]
“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01 21:5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西安通过"i西安"平台上线消费补贴专区,覆盖家装、新能源车、家电、数码等多个领域,截至6月23日累计惠及消费者534.3万人次,发放补贴39.1亿元,带动消费362亿元 [1] - 家电领域以旧换新惠及245.94万人次,补贴15.18亿元,带动消费81亿元;数码领域惠及146.9万人次,补贴5.14亿元,带动消费41亿元 [5] - 汽车报废更新申请22,814辆,补贴4.13亿元,带动消费30.61亿元;置换更新申请89,337辆,补贴11.77亿元,带动消费191.8亿元 [6] 补贴扩围与消费升级 - 家电补贴品类从原有8类扩增至12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并首次纳入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 [4] - 消费者通过"国补+店补"叠加优惠,例如原价8,000元的冰箱实际支付6,000元,1万元电视机可降至6,000-7,000元 [3][5] - 京东MALL西安未央店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上升10%,客流量增长15%,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家电销售表现突出 [5]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西安10个区域实施新能源车梯度补贴,个人购车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叠加店内优惠后最高减3.2万元(如原价23.55万元车型) [6] - 特斯拉6月在西安交付量环比增长345%,同比增长68% [6] 线下推广活动效果 - 5月新城区民乐园万达广场促销活动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获取意向客户300人,带动消费10万元(含预期转化) [9] - 苏宁易购在全省开展近40场社区活动,计划全年完成100场,提供"评估-回收-补贴-换新"全流程服务 [9] - 秦岭社区家电换新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和咨询,推动居民了解节能智能产品 [9] 政策实施方式 - 2024年5-10月西安通过"进街区、进社区、进乡镇、进平台、进展会"五进形式开展主题展销,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7]
新华视点|暑期消费“热”起来 多地业态创新点燃夏日经济引擎
新华社· 2025-07-01 08:43
暑期消费热潮 - 暑期消费热潮席卷全国,多地通过文旅体融合、农旅直播、康养体验等多元业态创新推动消费场景升级,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2] 文旅体融合消费 - 江苏省连云港市以"足球+文旅"为引擎推出跨城旅游优惠政策,吸引球迷共赴"足"旅之约,同时融合足球激情、西游文化与地方特色产业推出海鲜盛宴、商超嗨购等多重消费豪礼 [4][6] 康养消费新场景 - 新疆吐鲁番6-8月为沙疗黄金时节,当地推动沙疗与旅游、医疗、养生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8][10] 考后经济消费 - 高考结束后乌鲁木齐迎来消费热潮,数码产品、美发美甲、学车等成为考生消费热点,商家推出专属优惠政策 [13][15] 农旅融合消费 - 广东汕尾通过直播助农、技术应用及业态创新为荔枝产业注入新活力,宝楼村采用无人机施肥和冷链物流保障新鲜度,同时开放自驾采摘体验 [17][19] 红色教育消费 - 河北安平构建多元化红色文艺传播矩阵,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参观量同比增长65% [21][23]
火热的“考后经济”出了新考题
经济日报· 2025-06-26 22:06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考后经济涵盖旅游、数码产品、购物、餐饮、观影等多个消费领域,服务消费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1] - 6月以来"毕业旅行"相关搜索量环比提升3倍,国内长线游、研学游、出境游需求集中爆发 [1] - 数码产品被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叠加商家优惠进一步刺激消费 [1] - 购物、聚餐、观影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商场、超市、餐厅推出高考生专属促销 [1] - 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提供"成长型消费",如考驾照、美容等自我增值服务 [1] 青年消费群体特征 - 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成长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更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 [2][4] - 青年群体乐意为新奇体验和兴趣爱好买单,偏好具有社交属性的消费场景 [4] - 消费决策高度依赖内容种草和社交互动,对消费场景要求更高 [4][5] 服务消费发展机遇 - 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3]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仍有增长空间 [3] - 旅游出行、文娱休闲、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3] 消费场景创新挑战 - 主题乐园、文博场馆、网红景区、演唱会等成为暑期毕业游热门选择 [4] - 部分地区消费场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可能导致消费热情消退 [4] - 需推动商业、文化、旅游等领域跨界创新,应用大数据、VR、AI等技术打造新业态 [5] 消费环境优化需求 - 服务消费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存在无序竞争、虚假宣传、隐私泄露等问题 [5] - 部分商家利用考生心理设置消费陷阱,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5] - 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等行为 [5]
发改委:“两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下达第三批“国补”资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0:28
政策实施与资金安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销售快速增长,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分别于1月、4月下达 [3]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6]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截至5月31日,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补贴约1.75亿份 [5]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5]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5] 政策优化与金融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制定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3][6]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文件,鼓励金融机构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等企业信贷支持 [7][8] - 广东省提出加快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优化工作流程,畅通回收渠道 [8] 行业影响与市场预期 -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 [1] - 华泰证券指出,300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约占202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0.5%,或有望提振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1个百分点 [8]
广东:加快推动汽车、家电、手机数码等以旧换新 加快以旧换新资金清算工作进度
快讯· 2025-06-24 08:58
政策推动以旧换新 -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重点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手机数码等产品的以旧换新 [1] - 政策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畅通回收渠道,加快以旧换新资金清算工作进度 [1] - 按照国家部署,以旧换新政策将向服务消费领域扩围 [1] 行业覆盖范围 - 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手机数码等多个消费领域 [1] - 以旧换新政策将逐步扩展到服务消费领域 [1]
1380亿中央资金将有序下达 以旧换新“国补”持续2025全年
长江商报· 2025-06-23 00:43
国补政策资金安排 - 2025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剩余1380亿元将有序下达 [1] - 今年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总规模是3000亿元 [1] - 资金使用进度已达全年规模50%左右,符合预期 [2] - 资金分配综合考虑各地区常住人口、GDP、汽车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并向2024年成效较好地区倾斜 [2] - 发改委和财政部将在7月、10月分别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支持资金1380亿元 [2] 国补政策内容变化 - 政策"加力扩围",新增手机、平板、洗碗机等品类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2024年1500亿元增至2025年3000亿元 [2] - 补贴家电种类从"8+N"类增至"12+N"类,每人可补贴空调数量增至3件 [3] - 资金构成包括中央资金3000亿元、地方配套资金(按9:1央地共担原则)及部分地方额外资金 [2]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3]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超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家电超5600万台 [3] - 截至5月31日,2025年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3] - 湖北3C数码、家电等以旧换新产品总销售量3358.15万台,带动销售总额414.83亿元 [3] - 辽宁参与消费者达20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150亿元 [3] - 山东截至4月底已带动销售近503亿元 [3] -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4]
年中消费市场观察:“国补+促销”推动消费增长 零售数据表现强劲
央视网· 2025-06-20 12:27
618购物节消费趋势 - 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持续多日,"以旧换新"升级和AI工具应用推动消费潜力释放,提振效果明显 [1] - 促销期持续近40天,家电和智能手机销售形势良好,政府"以旧换新"计划鼓舞消费者购买意愿 [3] - 线上零售增幅明显扩大,受促销活动和政策影响,"考后焕新"消费迎来高峰,数码产品需求旺盛 [7] 中国品牌与消费热点 - 平台消费热度前100品牌中超七成为中国品牌,"科技+传统文化"驱动发展 [5] - "AI元素"和"非遗元素"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分别超120%和270% [5] - 超80%消费者希望产品融合AI技术,需求从"尝鲜"向"刚需"转型 [5] 外媒关注与行业表现 - 外媒关注中国消费市场热潮,认为节日效应和促消费政策令零售数据表现"强劲" [3] - 餐饮和家电领域零售数据表现尤为突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