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
icon
搜索文档
我在非洲做光储
经济观察报· 2025-07-13 06:19
全球储能市场增长 - 2025年开始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非洲等新兴市场光储需求显著增加 [1][6] - 2025年5月全球储能项目建设动态追踪显示海外储能项目总规模超过29 21GWh 刚果(金)被列为重要建设地点之一 [11] - 刚果(金)加丹加省2025年在建中资冶炼厂配套光储项目总规模不断攀升 [18] 光储设备运输变化 - 发往刚果(金)的货柜中光储设备占比从2024年可忽略不计跃升至2025年的50%-80% [16] - 一个20兆瓦光储电站项目约需300个标准集装箱完成运输 [18] - 达累斯萨拉姆港至刚果(金)加丹加省的运输路线成为光储设备主要通道 替代传统马塔迪港路径 [24][25] 港口与物流竞争 - 阿布扎比港口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联合投资2 2亿美元开发刚果(布)黑角港东防波堤码头 重点服务新能源设备装卸 [26] -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与英国国际投资公司合作开发的香蕉深水港计划2025年竣工 设计吃水深度17 5米 [26] - 中交一公局海外事业部招标要求光储设备运输船期压缩至40天以内 标的总预算9840万元人民币 [22][23] 光储项目案例 - 中国能建湖南院中标刚果(金)卡莫阿智能综合能源微电网EPC项目 储能规模60兆瓦/120兆瓦时 [19] - 中铁六局承建的凯鹏矿业光储项目光伏容量75兆瓦 储能40千瓦时 [20] - 浙江民企采用PPA模式投资离网光储电站 电价仅为柴油发电50% 6-8个月实现现金流回正 [52][53] 市场机遇与挑战 - 刚果(金)国家电网覆盖率不足30% 主干网输电能力薄弱导致工厂依赖柴油发电 [50] - 电解铜冶炼厂光储电费仅占利润3 8% 矿企对电价敏感度低 [59] - 2024年修订的《矿业法》要求矿山配套清洁能源 但离网电站仍处政策灰色地带 [61]
我在非洲做光储
经济观察报· 2025-07-13 03:10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非洲等新兴市场光储项目需求显著增加,刚果(金)被列为全球储能市场最重要建设地点之一[2] - 2025年5月CESA数据库记录26起海外储能项目建设动态,总规模超过29.21GWh[2] - 发往刚果(金)的货柜中光储设备占比从2024年可忽略不计跃升至50%-80%[4] - 一个20兆瓦光储电站项目约需300个标准集装箱完成运输[4] 市场变化 - 达累斯萨拉姆港货物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工程机械配件转向光伏板和储能电池[1][3] - 刚果(金)加丹加省在建中资冶炼厂配套光储项目总规模不断攀升[4] - 中国能建湖南院中标卡莫阿智能综合能源微电网EPC项目,储能规模60兆瓦/120兆瓦时[4] - 中铁六局承建凯鹏矿业光储项目光伏容量75兆瓦,储能40千瓦时[4] 物流运输 - 光储设备运输时效要求苛刻,船期需压缩至40天以内,免箱期延长至21天[5] - 中交一公局海外事业部集装箱运输招标总预算达9840万元人民币[5] - 达累斯萨拉姆港成为主要通道,替代传统马塔迪港路径[5] - 阿布扎比港口集团与达飞海运联合投资2.2亿美元开发黑角港东防波堤码头[6] - 香蕉深水港计划2025年竣工,设计吃水深度17.5米[6] 商业模式 - 采用购电协议(PPA)模式,浙江民企全额投资光储电站,电价1.5-2元/度[19] - 电解铜冶炼成本5000美元/吨,2025年铜价均值9074美元/吨,光储电费仅占利润3.8%[21] - 光伏发电成本仅为柴油发电的50%[13][18] - 中资冶炼厂向国家电网申请15兆瓦工业用电,实际仅获批5兆瓦[16] 政策环境 - 2024年修订的《矿业法》要求矿山配套清洁能源[24] - 离网电站处于政策灰色地带,刚果金能矿部未设立专项补贴[24] - 并网项目可获得0.03美元/度的电价补偿[24] - 光储设备进口免税文件未标注"离网专用"被追缴30%关税差额[24] 投资机会 - 中国企业可通过光储项目解决矿业企业电力供应不足问题[25] - 考虑在东非设立组装厂以降低运输成本[25] - 赵启明为中国企业办理设备免税文件节省关税30%,折合3000万元人民币[14]
新能源+AI周报: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20250707
太平洋证券· 2025-07-07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关注反“内卷”、下游创新带来的供给侧进化,锂电、光伏等产业链有望逐步确认大周期底部,产品力领先、创新有优势的公司将受益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下游格局持续进化,锂电景气度预期向好,重视在海外市场有优势的龙头 [3][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光伏“内卷”有望破局,光储平价后储能的入口价值将提升 [5] - AI + 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可控核聚变进入加速导入期,海风受益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部分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 5(523/动力)周涨幅 0.89%,碳酸锂(电池级 99.5)周涨幅 2.48%等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内卷”问题,将多举措整治;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 7 月开始减产 30% [5][21][30] - 小米 YU7 上市后大定火爆超预期,体现新能源汽车消费逻辑变革;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打造 20 亿㎡隔膜产能并构建独立海外定价体系 [21][22]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订单量超 250GWh,呈现订单规模快速扩张等五大趋势;广东发布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细则 [25][26] 公司新闻跟踪 - 亿纬锂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 86.54 亿元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铜箔 100%股权;欣旺达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41][42] - 远东股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 259,306.80 万元;豪鹏科技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42]
新能源+AI周报:终端创新向好,重视智能化、固态电池、海风-20250629
太平洋证券· 2025-06-29 15: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终端创新向好,重视智能化、固态电池、海风,继续重视固态电池、智能化等创新,特斯拉、小米等产业链是核心,从子行业景气度看,海风、储能等有望率先向好 [3][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终端创新带来需求预期向好,重视特斯拉、小米、宁德时代等核心产业链,固态电池进入关键导入期,璞泰来等受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未来储能五大趋势日趋明显,海博思创等受益,136文地方配套逐步完善,光储未来收益有望更明确 [5]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宁德时代等持续在新能源+人形机器人上升级,科达利、浙江荣泰等受益,风电龙头二季度业绩预计较好+深远海长期向好,广大特材、大金重工、运达股份等受益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上涨,部分材料价格有变动,如电解钴价格环比上涨9.40%,氢氧化锂价格环比下降0.85%等 [11][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日产固态电池研发有时间表但面临挑战,2028年是关键验证节点 [32] - 美国QS固态电池陶瓷隔膜热处理效率提升25倍,迈向电芯级商业化阶段 [33] - 新疆、蒙西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引导合理收益和市场化交易 [34][35] - 中国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加速行业规范化 [36] - 人形机器人推动锂电池技术演进,固态电池成重点布局方向 [37] - 2025年1 - 5月国内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大幅增长 [39]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首次运营,未来将扩大规模 [39] - 上海出台政策加快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 [40] - 17省发布分布式光伏新规,规范市场 [40] - 宁德时代领投银河通用,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41] - 马斯克预热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量产 [43] - 隆基在印尼建设光伏组件工厂,带动东南亚市场增长 [44] - 新疆出台措施促新能源发展,新增装机目标达50GW [44] - 上海推动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研制与应用 [44] - 小米推出多款新品,汽车工厂三期拿地,有望年产百万辆 [43][44] 公司新闻跟踪 - 科达利拟投资建设匈牙利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提升全球交付能力 [51][52] - 璞泰来子公司嘉拓智能拟在新三板挂牌,提升治理水平与竞争力 [51] - 浙江荣泰拟收购金力传动不低于15%股份,拓展产业链 [51][52] - 上海爱旭拟募资用于太阳能电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2] - 精达股份可转债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52] - 大金重工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推动全球化战略 [52] - 广大特材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扣非净利润约1.95亿元,同比大增2342.81% [9][52] - 泰禾智能收购安徽阳光优储100%股权,深化新能源储能业务布局 [5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70% 创新药板块全线回撤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4: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 70%至23866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2 08% 早盘成交1525亿港元 [1] - 招金矿业逆市涨超4% 赤峰黄金涨13% 受国际金价创新高推动 [1] - 集运股中远海能涨超11% 红海危机延续周期影响 [1] - 舜宇光学跌3 82% 5月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跌5 2% [2] 能源与资源行业 - 联合能源集团涨超21% 油气主业聚焦巴基斯坦 伊拉克及埃及 [1] - 达力普控股盘中涨超14% 石油专用管制造企业 中东生产基地布局MENA市场 [1] - 山东墨龙飙升71% 油价暴涨超10%推动 公司实施海外战略 [1] 医药与生物科技 - 北海康成-B涨超36% 注射用维拉苷酶β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1] - 创新药概念股全线回撤 康诺亚-B跌8% 博安生物跌10 7% 中生制药跌5 27% [2] 工业与军工 - 中航科工涨4 96% 地缘紧张催化军工重估 军用民用航空双重布局 [1] - 东方电气涨超4% 携光储成果亮相SNEC 与多家公司签约合作 [1]
阳光电源:光储竞争进入系统价值博弈时代
快讯· 2025-06-12 08:12
行业竞争态势 - 光储行业竞争从"单项成本竞赛"升级为"系统价值全能赛" [1] - 光伏渗透率接近30%带来消纳挑战 [1] 公司技术突破 - 发布基于5A融合理念的1+X 2 0模块化逆变器及400kW+大功率组串逆变器 [1] - 储能领域推出PowerTitan3 0智储平台,采用模块化集群技术 [1] - 首创"Grid to Cell"电网导向设计 [1] 行业发展方向 - 穿越周期需聚焦度电成本优化、电网支撑力及全周期收益 [1] - 阳光电源凭借28年技术积淀推动产业向"价值共生"转型 [1]
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1期20250601-20250607):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
太平洋证券· 2025-06-09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电动车智能化+生态升级是目前核心驱动力,未来新能源+AI 有望持续发酵,短期看 AIDC、长期看人形 [3][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包括电动车销量结构性向好、固态电池产业链量产临近关键点、铁锂需求国内外共振向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国内储能系统处于大周期底部、光伏需求低谷、重视海外光储市场有优势的公司 [6]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力、AIDC 产业链有从 UPS 到 HVDC 的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电池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等价格有降有升 [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2025 年 5 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中零跑夺冠,理想、问界排名上升,小鹏、蔚来环比下滑 [28] - 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 15.5%,目标 20 万以上新能源市场增速 2 倍,二季度预计销量 12.3 万 - 12.8 万辆,7 月和 9 月将推新车 [29] - 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计划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通用部分车型将配备 [2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绿电直连国家文件,国内锂电企业已探索绿电直连 [29] - 2025 年 6 月光伏产业链排产分化,多晶硅产量或增,组件等因需求疲软预计继续下降 [30] - 美国固态电池企业 ION 投资新产线使产能提升约 1000 倍,辉能计划 2025 年底量产 [30] -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合作,2026 年多款搭载联合开发电池系统的车型将入市 [30] - 马斯克宣布 2026 年底发射前往火星火箭将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测试,2028 年计划送人类上火星 [31] - 互联网女皇发布 AI 报告,指出 AI 变革不可逆,推理成本暴降 99.7% [31] - 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产业化进程加速 [32] - 国家能源局发文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分布式光伏等豁免许可证 [32] - 奔驰、上汽、长安汽车公布固态电池进展,多家车企加速布局 [32] - 宁德时代面临竞争压力,战略突围聚焦港股上市、布局零碳生态及换电业务 [33] - 美国延长对华 301 条款部分关税豁免至 8 月 31 日 [33] - 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计划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 [33] - 宇树科技完成股改,为 IPO 铺路,计划发布 26 自由度人形机器人新品 [34] - 2025 年 5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 124 万辆,同比增 38%、环比增 9% [34] - 小米护城河是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模式、技术为本,未来 5 年研发再投 2000 亿 [35] - 中核钛白拟终止两个项目,将剩余资金永久补流 [35] - 龙蟠科技与亿纬锂能海外子公司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将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6] - 2025 年 5 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投标 2 小时系统均价创历史新低 [36] - 阿特斯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 2.4 - 2.6GWh,全年预计 7 - 9GWh [36] - 国家能源局原则上豁免新型储能等电力业务许可,多地有储能项目进展 [37] - 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湖州卫蓝首套固态电池 PACK 包下线等 [37]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码头公司合作,推动港口行业加速脱碳 [38] - 中科电气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 [38] - 数据中心从传统 UPS 向 HVDC 演进,HVDC 将深度融合储能系统 [38] 公司新闻跟踪 - 富临精工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 5 亿元预付款支持项目建设,双方约定 2025 - 2029 年合作 [39] - 爱旭股份拟投资约 7.5 亿元建设临邑 112.5MW 风电项目,计划 2027 年建成并网 [39] - 特锐德中标新能源项目,总金额约 1.81 亿元 [39]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 Eve Energy Malaysia 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预计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9]
2025 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城市格局再掀波澜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7
新一线城市排名 - 2025新一线城市前15名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1] - 成都连续11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崛起,高新技术企业达1.45万家 [1] - 杭州GDP一季度同比增长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16.5%、8.7% [2] 城市产业发展 - 佛山制造业占比超50%,家电、陶瓷产业全球领先,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6.2%,新增常住人口18万,广佛地铁日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 [2] - 合肥2024年GDP增速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8%居万亿城市首位,汽车、光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迅猛,蔚来汽车等龙头企业落地 [3] - 青岛连续9年上榜,依托海洋经济、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东莞以"世界工厂"产业基础叠加湾区红利,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领域保持竞争力 [7] 经济指标维度 - 排行榜指标体系涵盖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 [5] - 商业资源集聚度包含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商业配套成熟度,品牌选址逻辑回归"效率优先" [5] - 城市枢纽性通过交通联系度、城际流动指数等衡量,如广西实现地级市高铁全覆盖提升区域联系度 [5] 新兴经济表现 - 2025年春节档三线城市票房占比达25.24%,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夜间出行人次同比增长超20% [6] - 苏州、合肥、重庆在新兴产业领域比重提升显著,武汉、西安、南京科研机构数量居新一线前列 [6] - 西安、武汉、银川、成都吸引本省七成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杭州、武汉医疗资源供给突出 [6] 区域发展特征 - 东部城市占新一线半壁江山,中西部"强省会"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通过资源集聚巩固地位 [7] - 长沙凭借网红经济、文旅消费新业态在生活方式多样性维度排名第八,成为中部突围典型 [7] - 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新增就业人口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群效应显著 [6][7]
宁德时代引领中国科技制造向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26 00:31
行业整体策略 - 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后有望带动中国科技制造业在全球的重估 [2] - 锂电、光伏强周期环节有望在下半年见底 [2] -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调整后仍是机会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提振科技制造龙头估值 电动化往纵深发展 [3]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 计划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3] - 推动重卡电动化市场渗透率在三年内跨越50% [3] - 固态电池发展持续突破 宝马启动搭载全固态电池的i7原型车道路测试 奇瑞Exlantix ET测试车标注"全固态电池"字样 [3] - 国轩高科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进入预量产阶段 [3] 光储产业链 - 广西发布136号文相关实施细则 明确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按燃煤基准价0.4207元/千瓦时执行 [4] - 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4]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 - 英伟达宣布从2027年起推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向800V高压直流(HVDC)过渡 中恒电气等受益 [5] - 美的等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参与工业场景试用 预计三到五年可实现真正产业化 [5] - 浙江荣泰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推进机器人业务市场化、产业化 [6]
宁德时代港股即将挂牌,光储政策配套逐步完善
太平洋证券· 2025-05-19 05: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无评级 [6] - 电气设备无评级 [6] - 电源设备无评级 [6] - 新能源动力系统无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策略 - 宁德时代港交所挂牌有望提振新能源产业链;光储政策配套有望逐步完善,行业预期低点是布局时机;海外风电持续向好,大金重工等受益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 - 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宁德时代即将港交所挂牌,重视后续境外市场带动效应;磷酸铁锂市场持续扩大,富临精工、湖南裕能等受益;重视技术领先龙头公司格局变化,璞泰来、贝特瑞等受益 [4] 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 - 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各地136号文配套政策有望陆续落地,光储市场预期有望逐步修复 [5]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 - 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展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跳舞”视频,新能源+AI持续受益;海外、海上风电市场持续向好,大金重工、三一重能等受益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如电池级99.5碳酸锂价格降至6.550万元/吨,周涨幅-3.96%;工业级99.2碳酸锂价格降至6.310万元/吨,周涨幅-4.25%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新能源+AI方面,广东136号文承接机制电价征求意见,增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海上风电项目14年、其他新能源项目12年,首次竞价交易采用集中竞价方式 [23][26]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23] - 亿纬锂能连发8款商用车电池新品 [23] - 磷酸铁锂电池海外需求激增 [23] - 宁德时代全品牌动力电池率先通过新国标安全测试 [24]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与家庭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24] - 宁德时代拟于5月20日港交所挂牌,募资50亿美元成近四年最大IPO [24] - 2025Q1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占比达51.5%,首超半数 [24] - 龙蟠科技子公司签订50亿元正极材料订单 [25] - 中美光伏关税调整至对等10%,利好中国光伏出口及全球新能源合作 [25] - 德业储能以差异化策略突破海外市场 [25] - 越疆与腾讯战略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到家庭场景的规模化普及 [25] - 固态电池技术迎三大革新 [25] -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合作开发滑板底盘 [25] - 2025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5榜单发布 [25] - 5月光伏组件价格跌幅扩大,主因下游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压力 [25] - 一季度动力电池市场华为智选打破独家供应,宁德时代增速放缓 [25] -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跳舞”视频,展示动作控制技术突破 [27] - 黄仁勋投资企业专注人形机器人康养场景 [27] - 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整体方案 [27] - 中国电池企业获英国百亿元资金支持 [27] - 中创新航发布多款高倍率快充电芯 [27] - 深圳CIBF2025电池展汇总全球能源变革前沿技术 [27] - 三一重能斩获6.84亿元首单海上风机订单 [27] - 2025年1 - 4月风电整机商中标46.35GW,运达、明阳、三一领跑央国企项目 [28] - 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披露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28] 公司新闻跟踪 - 新能源+AI方面,大金重工子公司签订欧洲海上风电单桩项目合同,金额约10亿元(占2024年营收26.46%),预计2027年交付完毕 [28][29] - 金盘科技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6.71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8] - 龙蟠科技子公司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签署协议,预计2025 - 2029年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金额超50亿元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