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爆火的“鸡排哥” 殊途同归的流量密码
北京商报· 2025-09-29 15:41
行业新流量模式 - 餐饮行业出现两个新晋顶流:景德镇的“鸡排哥”和高德扫街榜,两者均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 [1] - “鸡排哥”将6元的鸡排生意做出6亿元的架势,通过自带网感的发言成为短视频平台顶流 [1] - 高德扫街榜通过抢占线上线下入口,将导航数据转化为美食评价体系,火遍大江南北 [1] 核心竞争优势 - “鸡排哥”主打“不糊弄”和“人情味”,提供情绪价值,其“炸不到位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真诚态度成为网络热梗 [1] - 高德扫街榜主打技术赋能与数据说话,通过多维度客观评价赢得消费者信任,帮助专注美食但不擅运营的商家出圈 [1] - 两者共同点在于归于真诚和真实,充满活力感并拥抱烟火气 [2] 行业现存问题 - 行业中存在诱导性打分现象,如用餐写好评附赠礼品,导致捧出名不副实的“网红餐厅” [1] - 平台上由虚假流量堆出的榜单第一名难以服众,消费者对客观真实评价的需求日益迫切 [1] 流量持续性挑战 - 流量生意面临来去匆匆的考验,热潮退去后如何保持业务一如既往是核心挑战 [3] - 网红效应下的城市文旅常出现高开低走反差,昙花一现或被流量反噬的情况并不鲜见 [3] - 在闪电增长归于平静后,扎实承接流量红利并在本地生活电商中赢得先机,运营考验才刚刚开始 [3]
预计客流同比增长15%,北京餐饮企业备战国庆中秋假期
贝壳财经· 2025-09-29 15:19
假期餐饮消费需求 - 国庆中秋假期长达8天,餐饮公司预计客流和营收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0%至15% [1] - 多家餐饮公司在假期的包间已全部订满,尤其是假期中后段及中秋节当天的包间提前一个月就基本满员 [7] - 叠加“金九银十”婚礼旺季,婚宴订单饱和,例如花家怡园承接婚宴超过40场,仅四合院店在假期就承接23场婚宴 [1][7] 餐饮公司运营准备 - 为应对激增客流,餐饮公司增加食材备货,例如萃华楼食材备货比去年国庆假期增加约20%,花家怡园食材备货较平日增加近40% [7] - 多家公司通过临时招募小时工、调整员工排班、延长营业时间来保障服务,例如胡大饭馆总店24小时营业,方砖厂69号景区门店营业时间提前至早上7点 [7][12][15] - 公司上线线上预约、预点餐服务,并通过赠送礼品、增加等位区服务来提升顾客体验 [12][15] 产品创新与推广 - 老字号餐饮公司注重时令新品研发,例如聚德华天旗下烤肉季推出“塞外秋韵烤羊肋间”等新菜品,砂锅居推出砂锅焗蟹 [2] - 北京华天旗下多家老字号以秋季新鲜食材如宝应荷藕入菜,研发数十道应季美食,如同春园的黑松露酱烧莲藕卷等 [3] - 网红餐饮公司推出新业态和促销活动,例如湊湊火锅推出“甄选单点+欢乐畅吃”双点模式,呷哺呷哺在假期每天推出抽奖、团圆套餐等活动 [16] 外卖与零售业务 - 老字号外卖窗口在节前已开启排队模式,例如鼓楼马凯餐厅外卖窗口的招牌糖饼日销量近700张,公司延长营业时间并增加备货 [5][6] - 便民店和外卖窗口提供便利,如西来顺“清真美食驿站”复刻总店名菜并售卖特色小食,让消费者在家门口享受老字号美食 [5] - 景区门店的零售产品销量预计大幅增长,例如方砖厂69号景区门店的瓶装炸酱、速食面等伴手礼日销量预计达平日的3至4倍 [15] 特定业态与客群策略 - 饭店餐饮尝试新模式以应对挑战,如北京国际饭店长安28旋转西餐厅推出“每月两个周日定期开放”的顶级自助,聚焦事件型和体验型消费 [11] - 公司针对家庭聚会、游客等客群推出特色服务,例如胡大饭馆举办小龙虾音乐节预热,费大厨向排队顾客赠送有机鸡蛋并推出健康食材菜品 [12][15]
日本消费行业8月跟踪报告:消费者信心反弹,饮料板块“旺季不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9 14: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重点关注萨莉亚和朝日集团等盈利前景乐观的公司[5][63][64] 报告核心观点 - 日本消费行业呈现分化态势 消费者信心反弹但实际购买力仍下降 饮料啤酒板块"旺季不旺" 百货零售和旅游业表现强劲[1][2][14] - 通胀压力缓解 核心CPI同比上升2.7% 较7月的3.1%大幅回落[1][9] - 极端高温抑制户外消费场景 叠加前期涨价影响 软饮料和啤酒销量出现高单位数至双位数下滑[2][3][19] - 百货零售时隔7个月重返正增长 销售额同比提升2.6% 免税业务虽下滑但中国客数实现两位数增长[2][14][33] - 旅游业延续强劲复苏 访日外国游客达342.8万人次(同比+16.9%) 其中中国大陆游客首破百万(101.86万人次 同比+36.5%)[2][14][38] 宏观环境 - 8月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34.9 高于7月的33.7 创1月以来最高水平[1][7] - 7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0.2% 连续第7个月下滑 名义工资增长创年内新高但实际购买力仍在下降[1][7] - 8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7% 较7月的3.1%大幅回落 创3月以来最低[1][9] - 政府电力天然气补贴政策重启效果显著 电力燃气整体同比下降2.9%[1][11] - 食品饮料同比上涨5.0% 涨幅较上月扩大 农林水产品同比上涨40.1%[1][11] - 进口物价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4.6% 汽油等石油制品价格回落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1][11] 行业表现 - 饮料啤酒板块呈现"旺季不旺"特征 极端高温抑制户外消费场景[2][14] - 百货零售行业销售额同比提升2.6% 进店客数同比增长6.1%[2][14][33] - 旅游业强劲复苏 酒店收入高增 大阪商务酒店入住率维持在95%至100%高位[14][38] - 8月节假日同比增加1天贡献了1-2pct的销售额提升[2][14] 必选消费公司 - 永旺/PPIH/711同店销售同比分别+2.1%/+3.4%/+0.8% 主要受客单价带动(PPIH客单价+3.5% 711客单价+1.1%)[3][15] - 永旺集团启动业务整合 计划在东京都市圈和关西地区扩大市场份额[3][15] - 药妆店表现分化 Matsukiyo Cocokara/Welcia同店销售收入同比+1.5%/-0.8% 客流量分别-0.4%/-1.7%[3][19] - 软饮料销量大幅下滑 8月三得利/朝日软饮料销量同比-18%/-8%[3][19] - 啤酒消费持续疲软 朝日啤酒8月本土收入同比下降6% 核心产品Super Dry销量同比下滑11% 麒麟啤酒本土收入同比下降9% 一番榨销量同比下降13%[3][21] 可选消费公司 - 餐饮同店收入表现强劲 萨莉亚/Food&Life/Skylark/Toridoll/麦当劳/食其家同比分别+19.3%/+14.8%/+9.3%/+6.1%/+5.3%/+3.9%[4][26] - 服装零售同店销售收入增长 ABC-MART/优衣库/岛村服饰/Workman同比+8.5%/+5.3%/+1.2%/+0.1%[4][30] - 优衣库8月同店客流量同比上升5.5% ABC-MART客流量同比上升6.3%[4][30] - 百货商店销售额同比上升2.6% 丸井/高岛屋/三越伊势丹收入同比+15.4%/+1.1%/+0.3%[4][33] - 免税销售额同比下降4.7% 连续6个月下滑 但中国客数实现两位数增长[4][33] - 良品计划/Nitori同店销售同比+6.1%/+0.5%[4][34] 股市表现 - 8月东证指数食品饮料/零售业/服务业/纺织服装分别+1.3%/+0.9%/+0.5%/-1.3%[5][44] - 必选消费中软饮料领涨(+8.9%) 食品零售领跌(-0.5%)[5][47] - 可选消费中鞋履领涨(+12.2%) 餐饮涨幅靠后(+1.0%)[5][47] - 零售/食品饮料/商社及批发ETF分别净流入+494/+269/-426万美元[5][52] - 商社及批发/零售/食品饮料PE历史分位数为88%/80%/75%[5][54]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萨莉亚 随着稻米价格可能走低 日本业务的利润率有望显著恢复[5][63] - 建议重点关注朝日集团 欧洲啤酒高端化策略表现优于预期 RTD和无酒精啤酒空间广阔[5][64]
【西街观察】爆火的“鸡排哥”,殊途同归的流量密码
北京商报· 2025-09-29 14:43
文章核心观点 - 餐饮行业出现两个新晋顶流代表,分别是主打真诚与人情味的个体商户“鸡排哥”和强调技术赋能与数据真实性的高德扫街榜,两者共同点为回归真诚与真实,为行业创造新的流量入口 [1][2] - 流量热潮具有短暂性,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将现象级的短期关注转化为可持续的运营能力与长期红利 [3] “鸡排哥”案例分析 - 个体商户“鸡排哥”将6元鸡排生意做出规模效应,其参与当地文旅座谈会的发言具有网感,使其成为短视频平台新晋顶流 [1] - 该案例主打“不糊弄”与“人情味”,通过提供情绪价值获得消费者好感,其“炸不到位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真诚态度成为网络热梗 [1] - 该案例展现了餐饮人既能参与高层会议又能把控产品细节(如油温)的多面性,为行业带来差异化烟火气 [1] 高德扫街榜模式分析 - 高德扫街榜通过线上线下入口抢占存在感,将导航数据转化为美食评价标准,迅速获得广泛关注 [1] - 该模式主打技术赋能与数据说话,旨在通过多维度客观点评重建消费者信任,帮助专注美食但不擅运营的商家获得出圈机会 [1] - 模式针对当前市场上因诱导性打分(如写好评送礼品)而产生的名不副实现象,试图用客观数据挤掉主观水分,满足消费者对真实榜单的诉求 [1] 行业流量趋势与挑战 - 流量生意面临共同考验,即热潮退去后如何保持业务持续性与热度长红,避免高开低走或昙花一现 [3] - 过往案例显示,城市文旅领域的网红效应常出现因各方用力过猛而被流量反噬的尴尬情况 [3] - 行业在获得流量后,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扎实运营,将闪电式增长转化为在本地生活电商竞争中的持续优势 [3]
美团:机会在下沉:2025中国企业差旅趋势洞察之住宿篇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0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中国差旅市场因企业业务加速下沉至三线及以下城市而引发的深刻变革,差旅管理正从单一成本管控转向系统化精益管理,追求成本、体验与效率的平衡 [1] - 2025年中国商旅支出规模预计达3731亿美元,虽增速放缓至2.2%,但长期仍将增长,预计2029年突破5000亿美元 [1][30][31] - 差旅下沉成为新常态,2025年美团企业版平台三线及以下城市住宿订单量占比达43.3%,订单量同比增长26.2%,GMV增长14.5% [1][42][44] 宏观经济与企业差旅背景 - 宏观经济承压,GDP增速放缓至5%左右,企业面临营收增长放缓与成本攀升压力,降本增效成为必选项 [1][26] - 企业差旅活动呈现“频次提升、成本承压”态势,超5成企业员工表示差旅频次增多 [30][33] - 企业“下沉”战略兴起,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驱动产业端加速向低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渗透,连锁零售、制造、科技等行业表现尤为典型 [35][37][41] 差旅市场核心趋势 - **下沉需求深化**:超6成企业员工曾前往三线及以下城市出差,需求细分至业务攻坚、项目运维等场景,酒店供给增长仍难匹配需求 [1][49] - **管理转向精益化**:企业从单一控成本转向挖掘隐性浪费,推行弹性管控与线上化流程,住宿线上化率有待提升 [1] - **体验趋向多元包容**:员工关注安全、位置等基本需求,年轻群体偏好特色房型,长租需求普遍,女性更注重安全,群体差异显著 [1][49] 企业面临的管理痛点 - 业务扩张加速与住宿资源覆盖出现适配断层,下沉市场资源零散、价格不透明 [1][13] - 显性成本失序与隐性成本黑洞叠加,推高企业管理成本 [1] - 刚性管控诉求与柔性体验需求之间难以平衡 [1] - 差旅管理公司/数字化平台的服务能力与企业客观期望存在落差 [1] 解决方案与标杆案例 - 美团企业版提出“全域纵深覆盖+小场景精准匹配+智能化提效”三位一体解决方案,覆盖百万级酒店,聚类12类小场景资源,构建智能匹配模型 [1][14] - 某全球知名茶饮连锁品牌通过该方案实现降本百万元级别 [1] - 拉多美集团实现差旅全流程线上化,攻克下沉市场管理难题 [1] - 某知名新兴线下零食连锁品牌通过引入“电竞房”满足Z世代员工需求,实现体验与成本双赢 [1] - 亚信科技采用创新长住解决方案,助力万人技术团队实现差旅精益管理 [1] 未来行业展望 - 行业未来将深化供给,协同拓展覆盖广度与深度 [11] - 推进效率革命,从流程线上化迈向智能化 [11] - 共筑人性化差旅关怀,升华员工体验 [11] - 差旅管理价值将从成本管控转向战略赋能 [11]
多个潮流品牌从这里走向全球,广州东山口如何复兴街区商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2:47
东山口商圈发展与新项目投运 - 广州越秀区东山口商圈新增消费地标,“一方东山”文创园二期于9月27日开园,均益广场完成升级改造投入运营,集文艺、体育、休闲于一体 [2] - “一方东山”文创园聚焦青年消费趋势,引入艺术策展空间、明星文化工作室、广东文艺名家交流中心等IP,并落地高端定制摄影基地及新式创意餐饮 [2] - 均益广场采用“商业运营+运动社交”模式,打造飞盘、匹克球等主题运动场所 [2] 潮流品牌孵化成效与规模 - 一方东山一期运营三年多以来引进40个品牌,其中超过一半品牌从广州东山口出发,业务拓展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5] - 代表性品牌如急急脚咖啡已在广佛地区拓展至12家门店,并于今年在泰国曼谷开出首家海外门店 [14][16] - 3MODE买手店因首店人流和销售情况良好,迅速收到多个商场邀约,门店已落户成都、上海、伦敦等海内外城市 [16][18] 品牌选址与成长驱动因素 - 潮流品牌主理人多土生土长于东山,对区域有深厚感情,品牌创造常与广州本土文化融合,与区域共生共长 [5] - 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社区温度,街道错落为年轻品牌成长提供了土壤,其氛围可与韩国明洞、日本代官山等国际潮流街区比拟 [7][8] - 东山口庙前西街保留了老广州的舒适底蕴,同时不断生长新的创意活力,这种新旧交织的特质符合品牌创新需求 [10] 品牌商业模式与消费者互动 - 潮流品牌注重体验场景搭建,如3MODE包含服装零售、酒吧、活动展览3个模式,并联合其他品牌举办线下主题活动或展览 [11] - 急急脚咖啡打造“咖啡+”文化,自建烘焙工厂推出咖啡饼铺和西式简餐厨房,并将开设蛋糕专门店,使咖啡成为连接宠物社群、城市跑团等不同消费场景的媒介 [11][12] - 品牌核心在于内容与链接,强调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关联,并通过活动、联名等内容形式进行精准的私域传播 [24] 街区生态与商业复兴模式 - “东山口模式”的关键在于“开放式生长”的街区生态,没有商场固定的招商逻辑,品牌可野蛮生长,代表年轻人自发的创造力 [22] - 街区品牌主理人之间频繁进行联名合作,例如急急脚与3MODE的联名,相互碰撞不断产生新内容,使街区成为解锁不同生活体验的场景 [22] - 新锐品牌多为“小而美”,风格个性化、用户粘性强,更关注社交媒体玩法和有趣内容,根据潮流趋势快速迭代以形成产品护城河 [24]
绿茶集团(06831):中式融合菜龙头,拓店提效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9-29 12: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休闲中式融合菜连锁餐饮企业,截至2024年末拥有465家餐厅,覆盖141个城市,2024年收入达38.38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 [8][13] - 公司计划通过地域加密、下沉市场拓展和景区门店布局策略进一步扩张餐厅网络,2025-2027年计划新开门店150/200/213家,其中华东/广东/华北/其他地区/海外分别计划新开159/42/50/284/28家,一线及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计划新开146/123/265家,并新增17家旅游景区餐厅 [8][59][61] - 公司以融合菜系、高性价比和特色装修环境为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人均消费50-70元,显著低于西贝(80-90元)、小菜园(60-70元)、太二酸菜鱼(70-80元)和外婆家(60-70元),且小型餐厅占比提升至61%(2024年底284家),优化运营效率 [8][50][52] - 通过菜品创新(2022-2024年推出新品172/168/203个)、外卖业务拓展(2022-2024年外卖收入CAGR为35%,2024年占比18.84%)和自建中央厨房(计划投入1.963亿港元)提升同店表现和供应链效率 [8][62][64][7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01/59.67/72.53亿元,同比增长25.09%/24.28%/21.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32/8.11亿元,同比增长43.70%/25.64%/28.34%,对应2025-2026年PE为7.67x/6.11x,低于行业平均16.01x/13.05x,估值具性价比 [1][8][75][76] 行业分析 - 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9,52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718亿元,CAGR为8.96%,预计2027年达69,264亿元,2024-2027年CAGR为7.52%,其中中式餐厅占比55.13%(2024年30,715亿元) [8][32] - 连锁餐饮增速领先,2019-2024年连锁/非连锁餐饮CAGR分别为13.60%/7.72%,预计2024-2027年CAGR分别为8.60%/7.19% [8][35] - 休闲中式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5,347亿元,CAGR达11.1%,占比中式餐厅从16.0%提升至17.4%,预计2024-2029年CAGR维持9.1%,2029年达8,261亿元,占比提升至19.3% [8][37] - 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CR5约3.9%,绿茶市占率0.7%,排名第四,仅次于西贝(1.0%)、小菜园(1.0%)和太二酸菜鱼(0.8%) [8][39]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8.38/3.50亿元,同比增长6.94%/18.48%,2018-2024年CAGR分别为19.6%/41.1%,2025H1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2.90/2.34亿元,同比增长23.1%/34.1% [8][22][30] - 收入结构以餐厅运营为主(2025H1占比76.75%),外卖服务占比提升(2025H1占比22.89%,2024年增速39.8%) [8][25] - 同店销售改善,2023-2024年整体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26.20%/-10.30%,2025H1收窄至-1.7%,其中广东省实现正增长(+1.1%) [8][26] - 成本优化,原材料及耗材占收入比重从2022年36%降至2024年31%,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集中采购 [8][27]
肖辉到山东金德利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9-29 12:20
就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肖辉强调,要建立全链条服务机制,职能部门要牵好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困 难建立台账,深入研究,及时解决手续审批、项目招引、政策落实等环节的难点问题,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主动统筹谋划,深挖区域资源优势, 完善机制,深化产业协同布局、统筹产业业态,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要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围绕深度合作,积极搭建平台,完善上下游配套体系,在园 区建设运营、食品供应链、特色产品销售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接,围绕社区服务、智慧餐饮等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加速构建"快餐、特色产品销售、 供应链"协同发展新模式,为长清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刘兴文,区委常委、副区长赵鲁,区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9月28日,区委书记肖辉到山东金德利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调研,深入园区生产车间,详细了解食品产业园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听取了企业经营情况、战略规划、转型升级思路等方面的汇报。肖辉对企业在食品供应链领域的创新实践表示肯定,并表示,金德利不仅在 餐饮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还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
想把粽子卖给“外国人”,五芳斋的国际化行得通吗?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48
01 "粽子"不好卖了? 来源:整点消费 在"A+H"上市热潮中,上市刚满3年的"粽子第一股"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五芳斋")也开始谋划自己的赴港上市事宜。 五芳斋在公告中称,为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助力 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以 下简称"本次H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在此之前,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就曾公开表示:"'粽子出海'是五芳斋下一步的重要战略"。显然,五芳斋不仅想把粽子、月饼卖给外国人,也想将"五芳 斋"餐饮店开到海外。 作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成立于1921年的五芳斋在3年前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粽子第一股"。 不过,五芳斋并不以粽子为唯一业务。除了从事以糯米食品为主的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外,还有餐饮业务。其中,食品业务包括粽子、月饼、汤圆、糕 点、蛋制品及其他米制品,也是五芳斋最大的收入来源。 不过,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和其他品类带来的市 ...
四川饭店过“66岁”生日 “川菜节”开启多种惠民活动
环球网· 2025-09-29 11:05
活动现场启动"红火百味•百姓川菜节"。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四川饭店总 经理马绪伦,四川饭店第二代传承人、川菜大师于建民共同挑起象征吉祥长寿的寿面,宣布川菜节正式 开幕。 川菜节通过多重优惠强化品牌亲和力。活动期间,六家门店同步推出手工酱汁伴手礼及"红火百味"主题 套餐,涵盖辣味代表菜,让传统口味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还提供代金券、限时优惠、打卡赢取川 味酱料等多种惠民活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9月29日,北京老字号四川饭店迎来建店66周年庆典。活动以"红火百味 惠聚 六六"为主题,通过敬匾仪式、技艺传承、川菜节发布等多元形式,展现老字号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彰显川菜文化的时代魅力。 作为当年川籍名厨荟萃、烹饪技艺闻名遐迩、风味菜肴誉满京城的川菜名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饮食文 化沉淀和几代大师的技艺传承,现已形成完整的川菜体系。现场,四川饭店第二代传承人、川菜大师于 建民向新一代厨师代表赠送《四川饭店老菜谱》,并带来了两道经典老菜大蒜豆瓣鱼、冬菜大酿鸡,作 为对四川饭店66周年的特别献礼。豆瓣酱的醇香与蒜香交融的复合风味,冬菜的咸鲜与鸡肉嫩滑的口感 碰撞,以及现场展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