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生意

搜索文档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36氪· 2025-09-22 10:37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罗永浩把流量生意做闭环了。 文 | 薛亚萍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和西贝一战,不少人感叹:老罗回来了。 数月前,梁文锋得知罗永浩准备做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时,他问罗永浩, "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 在梁文锋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 全国前几名,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而罗永浩, 正是他眼中那个"最该靠嘴吃饭"的人。 罗 永浩有些沮丧,但梁文锋的话,他听进去了。罗永浩坦言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能远离科技圈。 于是,几个月后,各大平台悄然出现一档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罗永浩多了一个新身份:播客对话者。 按照计划,罗永浩每周对话一位科技领袖或创业者等。在访谈中,罗永浩主动设置议题,相应地产生舆论话题。比如首期对话李想,"李想哽咽感谢美团 王兴"的话题就刷榜社交平台。 "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最近又和西贝开战。 对于罗永浩来说,这是漂亮的一战,设置议题,顺应民意。 谁还记得,一个月前,他因脱口秀节目,连发数十条微博和网友对骂,寸步不让。如今,罗 永浩人设反转,他说支持自己的 ...
新华视评|“伪骑手”的“流量生意”当休
新华网· 2025-09-17 11:17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人穿着买来的"道具服装",说着剧本里的"台词",假扮成外卖员发布视频骗取网友 点赞转发,将"辛苦劳动"做成"流量生意"。当一个个"爆款"视频遭反转,一次次"点赞"鼓励被辜负,社 会的信任度也将被消解。 记者:胡林果 编导:徐宁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413亿,174个娃,谁信谁傻!
新浪财经· 2025-07-28 05:23
少林寺事件分析 事件核心 - 一份伪造的"警情通报"引发广泛传播,内容涉及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拥有413.26亿美元资产、174个私生子、51位情人等夸张细节 [7][8][9][12] - 尽管官方辟谣并通报释永信接受调查的真实情况,但假通报的传播效果远超真实信息 [12][20] 假通报传播机制 - 假通报采用逼真的警徽、公章和官方格式,增强可信度 [17] - 内容包含金钱、性、背叛等吸引眼球的元素,符合大众猎奇心理 [25] - 通过微信群等封闭社交网络传播,利用"信任背书"效应扩散 [42][43][44] 公众心理分析 - 公众存在"确认偏误",对释永信已有的负面印象(如"CEO和尚"标签)使其更容易相信假通报 [36][37][39] - "虚幻真相效应"导致重复传播的谣言在认知中扎根,而枯燥的官方辟谣难以扭转印象 [48][49][54] 少林寺品牌影响 - 事件严重损害少林寺作为宗教圣地的道德权威和商业品牌价值 [60][65][66] - 反映出宗教机构商业化运营的争议性,以及公众对机构信任的普遍缺失 [61][63][65] 信息传播生态 - 造假者利用"公信力鸿沟",通过伪造"内部文件"形式迎合公众对官方信息的不信任 [31] - 社交媒体时代,故事性内容(如假通报)比事实更容易获得传播优势 [27][56][69] 行业深层问题 - 宗教机构过度商业化引发监管风险,释永信事件可能涉及"宗教中国化"背景下的合规整顿 [66] - 信息产业链通过操纵认知弱点(如情绪煽动、社交认同)获取流量利益 [30][31][33]
小红书,在商业与情怀间寻找“黄金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5-20 07:58
电商行业战略合作 - 阿里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小红书首次开放站外导流至淘宝天猫,在618大促前上线"广告挂链"功能模块[2] - 京东迅速跟进与小红书达成类似合作,模式复制"红猫计划",小红书转型为电商巨头的"流量枢纽"[2] - 小红书放弃自营电商执念,定位转型为"消费决策中枢",类比淘金热中的"卖水者"角色[3] 小红书电商发展历程 - 2014年以跨境电商起家,"福利社"业务曾创下单日销售额破千万记录[4] - 2015年遭遇假货风波导致用户信任危机,2020年直播电商尝试未达预期[4] - 2021年全面封杀外链并押注自营业务,但GMV仅千亿,远低于抖音电商3.5万亿规模[5] - 2025年最终选择与淘宝京东等平台战略合作,承认流量变现更适合轻资产模式[5] 合作商业模式分析 - 电商平台获得小红书3亿高净值用户流量,构建转化率高的内容营销引擎[6] - 小红书被锁定在价值链上游,承担流量生产角色而无法直接参与交易分成[6] - 合作条款限制类目以美妆个护为主,要求淘宝店铺评分不低于4.5以保护用户体验[7] 小红书战略调整 - 推出"评论区直链"功能压缩消费路径,启动运营服务商招募培育原生商业生态[9] - 采取"标品开放,非标闭环"策略,重点扶持服装手作等自营非标品类[9][10] - 设置高准入门槛控制商业化节奏,平衡内容质量与商业变现需求[11]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标志中国互联网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竞争对手转向合作寻求价值最大化[8] - 面临内容纯净度下降风险,用户对商业笔记信任度持续走低[10][12] - 需解决"延时满足"生态下的转化归属问题,维持"种草"内容的核心竞争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