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板块或迎业绩提升与价值重估的双重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2:1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创新突破、流动性持续改善形成三重共振推动投资价值提升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带来业绩提升与价值重估双重机遇 [1] 资金流向与估值优势 - 港股通持仓占比大幅提升至16.85% [1] - 港股因估值优势和稀缺资产成为资金青睐对象 [1] - 市场从白酒、新能源转向港股科技、半导体及AI驱动的高成长赛道 [1] 投资工具与标的特征 - 港股通科技ETF(159101)聚焦电子、传媒、医药生物等硬核科技行业 [1] - 成份股数量在同类型指数中最少 聚焦港股科技龙头企业及中国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1]
信立泰涨3.26%,股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2:07
股价表现 - 信立泰股价创历史新高 报56.30元 上涨3.26% [2] - 成交量187.66万股 成交金额1.05亿元 换手率0.17% [2] - A股总市值达627.64亿元 流通市值627.50亿元 [2] 行业对比 - 医药生物行业整体涨幅0.03% [2] - 行业内356只股票上涨 涨幅前列包括中科美菱涨11.54%、福元医药涨10.02%、键凯科技涨7.82% [2] - 122只股票下跌 跌幅前列包括百利天恒跌4.62%、百普赛斯跌4.38%、无锡晶海跌3.58% [2] 融资交易 - 最新两融余额4.7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69亿元 [2] - 近10日融资余额减少9451.70万元 环比下降16.78% [2] 机构评级 - 近10日共有5家机构进行评级 [2] - 东方证券9月1日研报给予目标价51.10元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21.31亿元 同比增长4.32% [2] - 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增长6.10% [2] - 基本每股收益0.3300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9% [2]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904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9-04 02:0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下跌145点或061%国指收报9656点下跌47点或049%大市成交减至82799亿港元[1][5] - 恒生科技指数报5684点下跌078%恒生指数成分股中27只上涨58只下跌[1][5]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283亿港股通深净流入201亿[1][5] - 板块表现分化本地地产软件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黄金股逆市走强[1][5] - 个股方面比亚迪电子下跌499%华润啤酒下跌345%美的集团下跌282%阿里健康上涨458%石药集团上涨447%[1][5] 美股市场动态 - 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跌005%标普500指数涨051%纳指涨102%[2][5]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201%谷歌涨超9%股价创纪录新高苹果涨逾3%[2][5] - 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7181万人低于预期7378万人前值从7437万人修正为7357万人[2][5] - 中概股表现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9%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跌057%[2][5] - 热门中概股中脑再生涨逾7%老虎证券涨超5%传奇生物涨逾5%富途控股涨超3%万国数据涨逾3%比特小鹿跌逾6%再鼎医药跌超6%[2][5] 南向资金与市场展望 - 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周三净买入5508亿港元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10057亿港元大幅超越去年全年的8079亿港元[3][9] - 全球资本再平衡逻辑调整推动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市场出现稀缺性新消费标的分布于美妆饰品休闲商品等板块[3][9] - 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政策加力支持的婴幼消费体育服饰及IP影视动漫等新消费板块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龙头公司人工智能赋能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市场热点与投资机会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077%报36197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52%报4181美元/盎司[9] - 美联储官员释放宽松政策信号强化降息预期可能对贵金属市场产生深远影响[9] - 建议关注金矿公司中国黄金国际2099HK紫金矿业2899HK[9] - 港股市场赚钱效应提升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25%位居全球重要指数前列[9] - 建议关注交易所及龙头投行公司香港交易所0388HK中金公司3908HK[9] 重点公司推荐 - 中集安瑞科3899HK在清洁能源化工环境和液态食品三大核心业务领域多项装备业内领先[10]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51%[10] - 新兴拓展的氢能板块订单快速增长上游制氢设备制造中游储氢罐与运输系统下游氢能终端应用[10] - 公司估值水平在Wind一致预期业绩的10倍PE左右建议积极关注目标价80港元止损价65港元[10] 财经要闻与公司信息 - 中国商务部对康宁等美国光纤公司征最高782%反倾销税[11] - 腾讯700HK周三回购916万股涉资55亿元[11] - 比亚迪1211HK海外市场汽车销量目标80万辆中国汽车品牌正迎来全球化最佳窗口期[11] - 万洲国际288HK出售附属史密斯菲尔德1600万股[11] - 百胜中国9987HK计划2025年新增27亿美元股票回购[11] -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有信心全年出货量达400万套左右[11] 经济数据前瞻 - 美国8月Wards总车辆销售预测1610m前值1641m[14] - 美国8月ADP就业变动指数预测80k前值104k[14] - 美国第二季非农生产力终值预测27%前值24%[14] - 美国7月贸易余额预测-780亿美元前值-602亿美元[14] - 美国8月ISM服务业指数预测509前值501[14] 重点公司股票表现 - 恒生指数近1年上涨42%恒生国企指数上涨4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62%[16] - 科网公司中腾讯700HK近1年上涨58%阿里巴巴9988HK上涨64%小米集团1810HK上涨192%[16] - 新能源车板块中比亚迪1211HK近1年上涨43%小鹏汽车9868HK上涨172%吉利汽车0175HK上涨133%[16] - 医药消费板块中石药集团1093HK近1年上涨142%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上涨181%药明生物2269HK上涨234%[16] - 美股科技公司中苹果AAPLUS近1年上涨5%特斯拉TSLAUS上涨56%英伟达NVDAUS上涨43%[16]
267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1:44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3日沪指下跌1.16% [1] - 市场两融余额合计22898.6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9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1684.59亿元 减少8.01亿元 深市两融余额11140.51亿元 增加21.90亿元 北交所两融余额73.51亿元 增加0.19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动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17个 [1]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 达33.38亿元 [1] - 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4.80亿元 房地产行业增加3.96亿元 [1] 个股融资增幅表现 - 1695只个股融资余额增长 占比45.58% [1] - 267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 鸿智科技融资余额899.04万元 增幅94.35% 股价上涨30.00% [1] - 峆一药业融资余额1747.12万元 增幅63.76% [1] - 吉视传媒融资余额59434.82万元 增幅63.66% [1] 融资增幅前20个股市场表现 - 平均上涨4.64% [2] - 鸿智科技上涨30.00% 艾罗能源上涨19.15% 百利天恒上涨13.39% [2] - 荣亿精密下跌7.45% 中航泰达下跌5.17% 派特尔下跌4.41% [2] - 浙江荣泰融资余额86969.99万元 增幅59.46% [2] - 艾罗能源融资余额23772.31万元 增幅54.13% [2] - 德新科技融资余额16919.21万元 增幅38.48% [2] - 国轩高科融资余额367246.56万元 增幅30.94% [2] 融资降幅个股情况 - 2024股融资余额下降 [3] - 290股融资余额降幅超过5% [3] - 新安洁融资余额437.27万元 降幅53.61% [3] - 恒合股份融资余额33.58万元 降幅44.08% [3] - 威贸电子融资余额1990.23万元 降幅34.37% [3] 融资降幅前20个股行业分布 - 环保行业新安洁降幅53.61% 恒合股份降幅44.08% [4] - 医药生物行业热景生物融资余额19150.68万元 降幅25.82% [4] - 国防军工行业长城军工融资余额52316.64万元 降幅24.69% [4] - 家用电器行业民爆光电融资余额7075.59万元 降幅25.17% [4] - 电子行业威贸电子降幅34.37% [4] - 轻工制造行业家联科技融资余额6270.46万元 降幅21.86% [5]
51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增加超1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1:36
科创板融资余额变动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2289.3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9.00亿元 融资余额合计2281.59亿元 环比减少18.92亿元 [1] - 融资余额超亿元的公司有473家 其中32家公司融资余额超10亿元 83家公司融资余额介于5000万元至1亿元 28家公司融资余额低于5000万元 [1] - 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的公司有258家 其中51家公司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 54家公司净买入500-1000万元 99家公司净买入100-500万元 [1] 融资净买入显著个股 - 东芯股份融资余额26.91亿元 环比增加2.63亿元 增幅10.82% 当日股价上涨1.17% [2] - 百济神州融资余额13.04亿元 环比增加1.39亿元 增幅11.90% 当日股价上涨0.38% [2] - 艾罗能源融资余额2.38亿元 环比增加8348.80万元 增幅54.13% 当日股价上涨19.15% [2] - 源杰科技融资余额6.52亿元 环比增加7979.21万元 增幅13.95% 当日股价上涨13.01% [2] 行业分布特征 - 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13家)、医药生物行业(10家)和电力设备行业(10家) [2]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16% 中研股份占比最高达13.44% 屹唐股份占比10.00% 容百科技占比8.09% [2] 股价表现与融资关系 - 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公司当日平均涨幅1.23% 海博思创涨幅20.00% 艾罗能源涨幅19.15% 成都华微涨幅14.97% [2] - 部分融资净买入公司出现股价下跌 杭州柯林下跌6.18% 中研股份下跌6.05% 星环科技下跌5.76% [2]
创业板融资余额增加21.74亿元,24股获融资客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1:35
创业板融资余额整体变动 - 创业板两融余额合计4742.1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1.7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726.40亿元 环比增加21.74亿元 融券余额15.74亿元 环比减少76.56万元[1] - 创业板指上涨0.95% 融资余额增长个股403只 24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 融资余额环比降幅超10%个股22只[1] 融资余额增幅显著个股及表现 - 山科智能融资余额1.22亿元 环比增幅26.01% 股价上涨2.11%[1][3] - 中熔电气融资余额2.59亿元 环比增幅23.36% 股价上涨6.85%[1][3] - 一品红融资余额3.07亿元 环比增幅17.86% 股价上涨1.29%[1][3] - 融资余额增幅超10%个股当日平均上涨2.40% 16只上涨 阳光电源涨15.30% 百普赛斯涨12.10% 中际旭创涨10.99%[1] - 唯科科技跌5.75% 晓程科技跌3.46% 旗天科技跌3.15%[1]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中20只主力资金净流入 阳光电源净流入11.67亿元 中际旭创净流入10.61亿元 中科电气净流入2.18亿元[2] - 4只主力资金净流出 晓程科技净流出7077.60万元 北京君正净流出4488.61万元 唯科科技净流出1583.61万元[2] 融资余额降幅显著个股 - 民爆光电融资余额7075.59万元 环比下降25.17% 股价下跌3.63%[4] - 家联科技融资余额6270.46万元 环比下降21.86% 股价下跌6.84%[4] - 松原安全融资余额9611.91万元 环比下降18.47% 股价上涨1.20%[4] - 北方长龙融资余额1.79亿元 环比下降16.06% 股价下跌20.00%[4][5] - 晨曦航空融资余额2.61亿元 环比下降10.92% 股价下跌14.39%[5] 行业分布特征 -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集中在机械设备(山科智能 唯万密封 福事特) 电力设备(阳光电源 中际旭创 捷佳伟创) 医药生物(一品红 采纳股份 本立科技) 电子(中熔电气 北京君正)[3][4] - 融资余额降幅居前个股涉及家用电器(民爆光电 宏昌科技) 国防军工(北方长龙 恒宇信通 晨曦航空) 轻工制造(家联科技 匠心家居) 汽车(松原安全 星源卓镁)[4][5]
77股二季度股东户数下降超30%,其中9股获机构扎堆调研
新浪财经· 2025-09-04 00:55
股东户数变化情况 - 241股股东户数较一季度末降幅超过20% 其中77股降幅超过30% [1] - 非ST股中天普股份 开发科技 浙江华业股东户数降幅在50%以上 [1]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行业筹码集中股数量最多 共38只 [1] - 基础化工行业紧随其后 共19只 [1] - 电子 汽车 医药生物行业各有16只筹码集中股 [1] 市场表现 - 241只筹码集中股7月以来平均上涨19.32% 跑赢沪深300指数约6个百分点 [1] - 天普股份 中际旭创 工业富联等6股累计涨幅居前 股价均实现翻倍 [1] 机构关注度 - 65只筹码集中股7月以来获得机构调研 [1] - 联影医疗 华明装备 九丰能源等9股调研机构家数超过100家 [1] - 机构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及下半年展望 [1]
前8月普通股基普涨 鹏华医药科技涨超90%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23:11
普通股票型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 在有可比业绩的97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 前8月业绩上涨基金数量为969只 占比高达99% 仅7只基金下跌 [1] -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C以107.64%和107.03%的涨幅位居榜首 是唯一涨幅翻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 [1][4] - 涨幅90%以上的基金被嘉实、富国与鹏华基金包揽 包括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C、富国医药创新股票A/C、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C 涨幅在91.34%至98.55%之间 [1] 医药主题基金领先优势 - 多数涨幅靠前的基金为医药主题基金 包括中银大健康股票A/C、平安医药精选股票A/C、富国医药成长30股票A等 涨幅均在80%以上 [2] -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重仓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泽璟制药等 前四只个股与迈威生物年内涨幅均翻倍 三生制药暴涨超过4倍 [1] - 前海开源中药股票C/A下跌1.25%和1.09% 因重仓传统中药企业如同仁堂、白云山、华润三九等 近期表现不及创新药板块 [3] 基金经理背景分析 - 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郝淼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管理公募基金累计时间长达6年 [2] - 富国医药创新股票由赵伟与王超共同管理 赵伟累计管理经验接近8年 曾任葛兰素史克助理研究员及多家金融机构医药研究员 [2]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基金经理金笑非累计管理经验超过9年 现任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 [2] 业绩落后基金特征 - 民生加银优选股票跌幅达9.51% 重仓宁德时代、比亚迪、安井食品等消费板块个股 受消费板块表现不佳影响 [3] - 民生加银优选股票基金经理刘浩从今年7月才开始管理公募基金 此前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 [3] - 除民生加银优选股票外 其余下跌基金跌幅均不足2% 包括嘉实新消费股票A(-1.63%)、前海开源中药股票C/A(-1.25%/-1.09%)等 [3][5] 基金规模与业绩对比 -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规模达168.54亿元 但涨幅仅2.89% 业绩表现相对落后 [5][6] -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规模2.07亿元 C规模1.53亿元 但业绩表现突出 涨幅均超107% [4] - 部分规模较大基金如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规模44.64亿元 涨幅仅0.75% 业绩表现平平 [5]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万亿港元大金融及科技股受追捧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2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9月3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10057.3亿港元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1] - 自2023年7月起南向资金连续27个月净流入其中2024年有6个月单月净流入超千亿港元 [1] - 4月净流入1666.72亿港元为历史第二高3月及2月净流入均超1500亿港元分列历史第三、四名 [1]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因 -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25%位居全球重要指数前列 [1] - 全球资本再平衡推动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稀缺性新消费标的及科技股、高息股满足内地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 [1] - 个人投资者为主力机构资金在资产荒背景下对稀缺性港股资产仍有增配空间 [2] 行业配置重点 - 金融与科技为南向资金配置重点银行板块持股市值达9674亿港元较上年末增近3000亿港元 [3] - 传媒行业持股市值超7300亿港元较去年末增近2800亿港元医药生物行业持股市值增超4000亿港元 [3] - 银行获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超2100亿港元居首商贸零售净流入超1800亿港元 [4] - 医药生物及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额均超千亿港元电子、传媒、通信、汽车、计算机净流入规模均超500亿港元 [4] 行业流向分化 - 社会服务行业年内获南向资金净流入超460亿港元去年全年净流出超250亿港元 [4] - 建筑材料行业遭南向资金净流出超13亿港元去年净流入43亿港元以上 [4] - 钢铁、基础化工、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净流入偏低或净流出 [4] 个股加仓特征 - 近六成港股通标的年内持股数增加银行股持股数量增幅较高 [5] - 5月至9月2日61只港股通标的获南向资金连续5个月加仓主要分布于社会服务、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 [5] - 20股持股比例较4月末增加超5个百分点其中7股增加超10个百分点 [5] 重点加仓个股表现 - 一脉阳光港股通持股比例近40%较4月末增超35个百分点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9% [5] - 德林控股获港股通加仓超20个百分点加码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6] - 晶泰控股港股通加仓近20个百分点上半年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403.8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06.69% [6] - 20只大幅加仓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35%德康农牧、英诺赛科涨幅超200%德林控股、一脉阳光股价大幅下跌 [6]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万亿港元 大金融及科技股受追捧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15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成为全球各路资金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持续买入,截至9月3 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到10057.3亿港元,金额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连续27个月净流入 事实上,回溯历史数据发现,自2023年7月以来,南向资金已连续27个月净流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 呈现加速净流入状态。从历史看,南向资金净流入超千亿港元的仅有9个月,今年就占6个月,其中4月 净流入额1666.72亿港元,为历史第二高,3月、2月净流入均超1500亿港元,分别排在第三、四名。 持续流入为市场注入活力。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赚钱效应持续提升。截至9月3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 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25%,位居全球重要指数前列。 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的背后,是全球资本"再平衡"的逻辑调整。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出现了不少"稀缺 性"新消费标的,分布于美妆饰品、休闲商品等板块;还有科技股、高息股等,满足了内地投资者多样 化的配置需求。 国泰海通认为,从各类投资主体出发拆解南向资金的结构,个人投资者是主力,在资产荒背景下,机构 资金对稀缺性港股资产仍有增配空间。贝莱德指出,在当前内地利率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