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官宣!董方获聘招银理财总裁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13:37
人事变动 - 招银理财正式聘任董方为公司总裁,董方此前为招商基金副总经理 [1][3] - 董方是24年"老招行",曾任职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财富管理部等,2023年8月加入招商基金 [3][5] - 董方接替钟文岳,钟文岳于2023年7月赴任招银理财总裁,2024年5月辞任后回归招商基金任总经理 [5] 高管背景 - 董方深度参与招商银行资管业务体系搭建与财富管理创新,具备公募基金行业经验 [5] - 董方曾任职深圳市赛格东方实业发展公司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2001年加入招商银行 [5] 公司战略 - 招银理财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为总体经营策略,2024年末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达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 [7] - 公司聚焦"固收+"产品线,打造"短债三宝"、"稳安宝"等固收品牌,构建"全+福"八大含权策略体系 [7] - 持续夯实固收投资优势,同时坚持布局权益投资,发挥多资产、多策略优势 [7] 财务数据 - 招银理财2024年末总资产240.71亿元,净资产231.02亿元,净利润27.39亿元 [8] - 2024年末理财产品余额2.4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4%,但较当年三季度末有所增加 [8] - 2024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45%,规模居银行理财行业首位 [8][9] 股权结构 - 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55.56亿元,招商银行和摩根资产管理分别持股90%和10% [8]
杭银理财一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冲12%?!打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9:13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趋势 - 短期高收益固定收益类持有期理财产品成为代销渠道推广主力,资金便利性强且投资范围较现金类产品更宽松[1]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近6个月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仅为1.562%,促使市场转向"固收+"最短持有期产品[1] - "固收+"产品通过配置权益及衍生品类资产增厚收益,如交通银行代销的杭银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6.54%[2][3] 高收益理财产品特征 - 部分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超10%(如杭银理财近1月年化12.72%),但实际收益可能低于宣传水平[2] - 净值短期暴涨后开放销售是常见策略,如杭银理财产品5月30日单日净值增长0.76%,后续增速放缓至0.02%以下[2][3] - 兴业银行代销的光大理财产品近1月年化达14.979%,但6月11-13日累计收益超1%后明显回落[3][4] 产品发行与销售策略 - 高收益产品通常额度有限,偏向私人银行客户,需在新发界面蹲点购买[6] - 大规模开放额度后收益率大概率走低,如光大理财产品开放后净值连续数日维持1.0189水平[4][6] 低利率环境下的产品创新 - 红利策略产品崛起,如工银理财配置高股息股票、农银理财优选红利资产,中银理财权益类产品配置优先股和红利指数基金[7] - 高盛工银理财新发红利策略产品挂钩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起购金额20万元[8] - 多资产策略产品采用多元配置(如工银理财组合信用债、ABS、黄金,施罗德交银理财覆盖境内外股债另类资产)[8] 投资者策略建议 - 需高频观察周度/月度收益率变化,警惕实际持有收益可能低于宣传(如宣传5%实际2%)[9] - 含权策略产品波动更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9]
理财公司“破局”,资产配置多元化
环球网· 2025-06-27 03:0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持续"资产荒"和债市波动的双重挑战,固收类资产的传统收益空间被蚕食,迫使行业重构投资范式[1] - 当前市场呈现"低利率、高波动"特征,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调10个基点,银行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7%区间震荡[1] - 一季度末理财产品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的余额占比分别高达43.9%、23.3%和13.5%,固收类资产仍是绝对主力但模式难以为继[1] 投资策略转型方向 - 行业普遍转向多元化资产均衡配置和多资产策略,严控回撤的同时拓宽收益来源,重点关注另类资产与权益类资产[1][3] - 汇华理财强调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思路,兴银理财认为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1][3] - 招银理财将重点布局类固收增强型资产和权益类资产,通过红利低波组合、市场中性策略、REITs等提升收益[3] 重点布局资产类别 - 兴银理财看好股债金均衡配置,认为低通胀与流动性宽松环境将持续推动资产价格上行[3] - 招银理财关注科技与红利策略、政策驱动的新消费领域,计划通过可转债、打新、定增对冲等工具提升权益投资表现[3] - 黄金主题理财产品成为多家公司发力点,截至6月26日名称含"黄金"的理财产品已达46只[3] 产品体系与市场定位 - 理财公司以实现绝对收益为核心目标,在权益投资中更强调风险控制和回撤管理[3] - "固收+期权"与多资产策略成为关键工具,可在限定风险敞口下参与权益市场[3] - 招银理财PR3及以上含权产品规模已超2400亿元,坚持打造"以绝对收益目标为主、相对收益目标为辅"的含权产品体系[4] 市场参与与转型决心 - 理财公司作为中长期资金重要力量,正通过增持ETF等方式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4] - 一季度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仅0.08万亿元占比0.27%,但行业多元化转型决心已定[4]
理财公司谋划下半年突围战 权益另类资产成收益新支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20:27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资产荒和债市波动挑战,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降,重构投资范式迫在眉睫 [1] - 市场呈现"低利率、高波动"特征,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 6%-1 7%区间震荡 [1] -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一季度末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13 68万亿元、7 27万亿元、4 20万亿元,占比43 9%、23 3%、13 5% [1] 投资策略转型 - 理财公司需从单一资产转向多元策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拓宽收益来源,提升资管能力 [2] - 海外市场经验显示,初期通过信用挖掘、杠杆和久期策略获取收益,但随着利差收窄,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 [2] - 招银理财下半年将加大类固收增强型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布局,优化交易策略,配置红利低波组合、市场中性策略和REITs等 [2] - 汇华理财强调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思路,分散风险并捕捉更多收益机会 [2] 资产类别偏好 -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另类资产与权益类资产,下半年股债金均衡配置更具优势 [3] - 黄金配置价值显著但价格处于高位,债券市场受益于低通胀环境,股市有望迎来资金推动型上涨 [3] - 招银理财将基于客户风险偏好,寻找收益优于债券的资产类别,科技与红利策略仍具优势,政策驱动的新消费领域可能成为超额收益来源 [4] - 理财公司加大对黄金主题理财产品布局,截至6月26日,名称带"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共有46只 [4] 绝对收益目标 - 理财公司以实现绝对收益为核心目标,注重风险控制和回撤管理 [5] - 多元资产组合和分散化配置可提升收益确定性,降低极端损失风险,匹配理财客户需求 [5] - "固收+期权"与多资产策略是实现绝对收益的核心策略,权益资产投资比例控制在10%以内以控制回撤 [5] 含权产品发展 - 招银理财战略目标是打造"以绝对收益目标为主、相对收益目标为辅"的含权产品体系,PR3及以上含权产品规模2400余亿元 [6] - 理财公司响应"长钱长投"政策号召,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增持ETF,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6] - 一季度末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增加约200亿元,存续规模升至0 08万亿元,占比0 27% [6]
背靠昔日“零售之王”,规模净利双降的招银理财如何破局?
和讯· 2025-06-26 09:57
银行理财行业动态 - 多家头部银行理财公司调整产品费率,部分产品年化费率降至0.01%,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应对固收类资产收益率走低[1] - 2024年底我国资管规模突破150万亿元,银行理财占比近五分之一但仍未反超公募基金[1] - 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较2024年底下滑,招银理财规模下降4.45%至2.36万亿元[1] 招银理财经营状况 - 2024年收到金融监管总局850万元罚单,因理财业务存在底层资产识别不足、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1] - 2023年理财产品余额2.55万亿元,同比下降4.49%,导致招商银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首次下跌7.89%[2] - 2023年高管团队集中变动,新任董事长吴涧兵和总裁钟文岳上任[3] - 2019-2024年总资产年均增长近40亿元,2024年末达240.71亿元,但净利润从2023年起下滑,2024年降至27.39亿元[4] 行业回暖与费率调整 - 2025年6月银行理财存续产品数量达42431款,较年初增加1700余款,规模回升至31.32万亿元[5] - 招银理财产品数量从年初不足1500款增至1600余款,但下调多款产品费率,如90天固收类产品管理费从0.2%降至0.01%[6][8] - 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费率整体下降8%,其中国有大行及股份行理财子公司推出"零费率"产品争夺市场份额[9]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机构通过超低费率增强客户黏性,"以价换量"成为短期策略,长期可能常态化[9]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优化,未来竞争关键将转向投研能力与产品创新[9] -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招银理财总规模的97.35%,规模达2.4万亿元[6]
规模低至0!华夏理财成立大量“迷你”产品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03:22
市场回顾 - 债市小幅上涨,短债表现优于长债,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6月20日DR007加权均价为1.49%,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4% [2] - A股主要指数收跌,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周跌幅分别为0.45%、0.51%和1.16%,银行、通信、电子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2日,理财公司共有24,272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43只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0.59%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1.28%和6.68%,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0.1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0 [3] - 2~3年期限和1~2年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分别为0.35%和0.32% [3] 新发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543只理财产品,华夏理财发行量达95只,其余公司单周发行数量均低于40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11只占比2%,权益类产品新发1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新发2只 [4] - 2年以内期限产品定价持续下移,1~3个月期限产品定价降低0.16个百分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回升至2.79% [4] 重点关注 - 华夏理财上周发行95只产品,其中46只为现金管理类产品,多数产品募集规模较低,部分产品募集规模为0或1500元 [5] - 小规模产品可能通过冲高业绩吸引投资者,但后续收益率可能下滑,监管希望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更稳定 [5] 收益情况 - 除权益类外,其他类别人民币公募理财录得正收益,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62% [6][7] - 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0071%、-0.3781%、0.0492% [6][7] - 2~3年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0706%,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最低为0.0561% [7] - 上周3.32%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收益为负,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负收益比例分别为2.04%、24.08%、72.97%和0% [7] 行业热点 - 光大理财成为首家以A类投资者身份直接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成功入围山东信通电子IPO有效报价 [8] - 这一突破为银行理财开辟新投资路径,未来更多理财子公司可能升级投研体系并加入打新行列 [8]
“理财夜市”风生水起
金融时报· 2025-06-25 03:17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0.19万亿元 [1] - 银行系理财公司通过降低费率、上新产品和推出"理财夜市"等服务推动市场升温 [1] - "理财夜市"满足投资者灵活交易时间需求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推动规模增长 [1] "理财夜市"产品特点 - "理财夜市"产品支持夜间申购和赎回延长购买时间与"夜市"概念呼应 [2] - 优化收益计算时间使申购赎回当天完成可提前一天获得额外收益遇节假日收益天数更多 [2] - 宣传重点包括"夜间投""早收益""到账快"等如华夏理财提出"再晚也能买"和"理财全天无休"口号 [2] - 建信理财和信银理财分别以"闲钱就要闲时理""赚钱不分'昼夜'"为宣传语 [2] 行业布局动态 - 银行系理财公司从2024年开始密集布局"理财夜市"2025年春节前夕掀起小高潮 [4] - 徽银理财2025年1月1日推出首款夜市理财产品主打"每日可申购""每日可赎回""7×24小时支持赎回" [4] - 建信理财2025年3月推出服务旨在打破时间壁垒对接夜间需求 [5] - 工银理财和农银理财2024年已布局工银理财夜市产品规模增长115亿元 [6][7] 市场环境影响 - 2025年5月多家主要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可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理财等非存款产品 [7] - "理财夜市"是服务模式创新预计未来更多理财公司加入布局或成行业新"标配" [7] 产品适用性分析 - "理财夜市"产品适合短期投资或金额不高且频繁申赎的投资可尽早享收益且到账更快 [9] - 中长期或大额投资不应过度关注是否夜市产品需综合考量收益和风险 [9] 行业规范要求 - "理财夜市"对发行机构系统稳定性和投资端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0] - 银行系理财公司需持续创新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支持市场健康发展 [10]
不追逐短期浪花 寻求“确定性之锚”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21:1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居善行远"的立身哲学和"因势而变、守正出新"的应对方法,核心策略包括投研引领、风控为纲、科技赋能、捕捉机会 [1] - 产品规模突破5000亿元,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为投资者提供"确定性之锚" [1] - 依托区位平台、资产配置、科技赋能、产品体系、渠道建设的差异化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 [2] 区位与资源优势 - 根植浙江地区,受益于当地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民营经济活跃和科技创新脉搏强劲的特点 [2] - 债券、非标等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底层资产整体质量较高 [2] - 2021年设立科创投资部,累计为1000余家初创型科创企业完成直接股权融资,助力100余家被投企业实现资本化 [3] 科技与数字化 - 实施"数据+IT"双中心管理模式,建立全流程数据管理体系,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3] - 引入AI数字人技术,提升营销内容生成效率和质量,并建立全资产管理平台、统一风险管理平台、营销一体化平台 [6] - 依托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增强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在经营中的应用质效 [3] 产品体系与渠道 - 产品图谱呈金字塔结构:固收类产品为基座,"固收+"及混合类产品为支柱,私募权益类产品为创新抓手 [3] - 合作代销机构超200家,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维度立体化代销网络 [4]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末产品存续规模4386.05亿元,同比增长超17%,2025年6月达5016.2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37% [4] - 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高出全市场平均水平 [4] 投研与资产配置 - 采用SAA(战略资产配置)与TAA(战术资产配置)双策略,自上而下把握经济周期,灵活捕捉市场波段机会 [5] - 在权益市场中寻找价格较低的优质资产配置,长期看好中国资产 [6] 行业趋势与未来战略 - 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含权理财产品因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和绝对收益目标将展现竞争优势 [6] - 政策鼓励理财机构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公司计划挖掘债券价值、关注权益市场机会,探索黄金、REITs、量化等策略 [7][8] - 权益投资坚持以我为主,淡化相对收益理念,注重仓位控制和个股安全边际以控制回撤 [7]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16-2025.6.22):债市期限分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回落-20250624
华宝证券· 2025-06-24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将新发放 QDII 投资额度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需求,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配置转型,行业加速向买方投顾时代转型;同业有多项创新动态;上周现金管理类和货币型基金收益率持平,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行且持续低位,后续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对破净率的影响 [3][4][10][11][14][18][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监管和行业动态 - 近期将新投放一批 QDII 投资额度,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此次系 2024 年 5 月以来首次扩容 [3][10] - 中国拥有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成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配置转型,支持外资机构加大布局 [3]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加速向买方投顾时代转型,多元化、全球化、灵活化资产配置策略是破局核心路径 [3][11] 同业创新动态 - 兴银理财首次投资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 ABS [3][12] - 交银理财首发挂钩科技金融债券指数产品 [3][12] - 光大理财以 A 类投资者身份直接参与新股网下发行首单落地 [3][13] - 招银理财自动触发结构化理财产品再升级 [3][13]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41%,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30%,环比均持平,收益差环比持平且长期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4][14][17]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不同程度回落,利率债市场延续分化行情,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64% 附近窄幅震荡,信用利差处 2024 年 9 月以来历史低位且环比基本持平 [4][18]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 0.83%,环比下行 6BP,持续位于低位,信用利差环比基本持平 [4][27][28] - 5 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至历史低位,性价比有限,若持续走扩,破净率或承压上行 [4][27]
【银行理财】债市期限分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回落——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16-2025.6.22)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24 09:32
监管和行业动态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将新投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需求,这是2024年5月以来首次扩容[2][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需求正向多元化、专业化配置转型,支持外资机构加大布局[2][4] - 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认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加速向买方投顾时代转型,多元化、全球化、灵活化的资产配置策略成为破局核心路径[2][5] 同业创新动态 - 兴银理财首次投资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底层资产为风电场,为构建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6] - 交银理财首发挂钩科技金融债券指数产品,精准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行业[6] - 光大理财以A类投资者身份直接参与新股网下发行首单落地,打破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多以C类投资者身份打新的格局[7] - 招银理财升级自动触发结构化理财产品,新增"降敲"设计提高敲出胜率,挂钩中证1000指数[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1%,货币型基金1.30%,环比均持平,二者收益差长期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3][8]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落,利率债市场延续分化行情,短端及超长端品种延续下行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4%附近窄幅震荡[3][10] - 信用利差经历5月以来持续收敛后仍处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环比基本持平[3][10]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3%,环比下行6BP,持续位于低位[3][16] - 5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至历史低位附近,性价比有限,若后续持续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上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