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提质增速注入新动能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00:41
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引领,确立了培养具备"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积极融入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1] - 公司通过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干部人才管理和从严管理四大抓手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完成194条政治建设措施任务,修订56项制度 [3][4][5] - 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教学科研一线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二级学院全部配备专职组织员 [7]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创新校企党组织联建机制,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带动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创新 [7] - 牵头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科大讯飞、中联等头部企业协同育人,完成100个"引企入教"项目 [13] - 年均组织近1500名大二学生赴50家企业开展不少于4周的课程综合实践 [13] 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果 - 高质量完成"双高"建设任务形成39个典型案例,主持7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覆盖45%财经商贸专业 [12] -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2种教材入选"十四五"首批职教国家规划教材 [13] - 开展"课堂革命",完成40个"AI+"专业与课程教改立项,开设27个微专业 [12] 服务区域与国际化发展 - 牵头组建高端商务产教联合体,连续五年发布《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纳入市政府决策参考 [16] - 与20余家老字号战略合作,建设省部级研究平台,厅局级以上纵向课题中标数量翻番 [17] - 成立职教新商科国际联盟,与19所国际院校合作,158个课程标准纳入学分互认,会计和金融管理专业通过UK ENIC国际认证 [17] 思政教育与师资建设 - 构建"领学、研学、践学"三维学习体系,校领导年均讲授思政课12次,"一助一"工作法入选市级优秀案例 [9][10] - 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一票否决"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选树"最美财贸人"师德榜样 [11] - 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改革,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建15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10]
首招本科生,六大专业都有浓厚产业底色
齐鲁晚报· 2025-06-25 23:09
招生计划 - 2025年淄博职业技术大学首次招收本科生,共6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招生160人,总计960人 [3] - 本科招生计划中夏季高考632人,春季高考328人,专科招生计划7100人 [3] - 专科计划还包括"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150人、高职院校专项计划80人、中外合作办学80人、艺术类(美术类)205人 [4] 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 - 首批6个本科专业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制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 [3] -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淄博市"四强产业"及现代化工业体系,如电气工程专业顺应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汽车工程技术专业与理想汽车、中国重汽等领军企业合作 [6] - 制药工程技术专业与齐鲁制药、新华制药等龙头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筑工程专业围绕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 [6] 产教融合与实训条件 - 学校实训基地配备行业前沿设备,如淄博装备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机器人设备、汽车实训车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8]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将小型工厂搬入校园,确保学生接触实际生产环境 [8] - 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团队包括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制药工程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超40% [8][9] 师资与人才培养 - 学校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助力学生深造,如毕业生解晓冉现于重庆大学攻读博士 [9] - 师资队伍教授最前沿知识,如汽车工程学院教师付长忠提及学生可接触丰田、上汽通用等最新车型 [8] - 毕业生广泛活跃于淄博各大药企及重点行业,如2006届毕业生张品祥现任山东新华健康科技副总经理 [6][7]
中国中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22:50
减贫合作 - 中国—中亚减贫合作中心揭牌,将发挥新疆区位、产业和技术优势,落实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合作项目,目标在粮食增产、就业改善、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成果 [3] - 中国与中亚减贫合作历史悠久,2023年中乌两国在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设立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为减贫领域合作提供支撑 [3] - 未来合作需从实际出发,立足优势互补,注重可持续性,并覆盖更广范围,为全人类减贫事业作贡献 [4][5] 教育交流合作 - 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揭牌,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并在能源、农业、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联合科研 [6] - 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举行,成立中国—中亚产教融合联盟、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中亚学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6] - 中国与中亚国家教育合作进入快车道,高等院校在中亚开办分校,鲁班工坊蓬勃发展,未来将深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7] 荒漠化防治合作 - 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揭牌,宁夏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创新研究,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领域深入合作 [8] - 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联合科学考察,推进盐碱地治理和节水棉田示范区建设,得到当地民众高度肯定 [8] - 未来合作将聚焦耐旱、耐盐碱植物材料选育,荒漠化监测网络平台建设,以及国际培训和学位教育 [10] 贸易畅通合作 -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揭牌,将促进贸易畅通、深化互联互通,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11]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提出六大优先合作方向,包括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等,愿简化贸易程序,升级投资协定 [11] -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质升级,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快速发展 [12]
发展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经济日报· 2025-06-25 21:55
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高校与企业应定期展开深度交流与信息共享,加强沟通与互动,了解双方实际需 求,确保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提高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构建长期合作平台,完善利益分配 机制,确保合作稳定与深入。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高校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计划,灵活调整专业内容与 课程设置,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联 合培养等方式加强人才教育与培养。积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保证人才队伍稳定与持续 性。 强化市场导向作用。高校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定位,灵活调整科研方向和成 果转化策略,确保科研成果贴合市场需求。还要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及时捕捉市场动态,通过加强与企 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实际应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来,深圳、上海、重庆等地区积极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有效融入相 关政策,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方面持续作为。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教育 创新发展的一条关键路径。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校企科研合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实现双 ...
中公教育: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5 17:44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会议决议召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并于2025年4月26日及6月3日通过指定媒体发布公告 [4]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5日在北京中公教育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进行 [5] - 会议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4][5]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2,187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807,619,916股(占总股本29.3093%),其中现场出席4人(持股1,445,035,464股,占比23.4302%),网络投票2,183人(持股362,584,452股,占比5.8790%) [5] - 中小投资者2,184人,代表股份362,618,052股(占比5.8796%),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列席会议 [6] -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出席人员资格经核查合法有效 [5][6] 议案表决结果 - **年度报告及摘要**:同意1,798,057,513股(99.3120%),弃权1,747,100股(0.0967%) [7] - **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1,797,560,413股(99.4456%),弃权2,126,700股(0.1177%) [7] - **利润分配议案**:同意1,794,577,313股(99.2934%),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6.4032% [8] - **日常关联交易议案**:关联股东回避后,非关联股东同意763,592,083股(99.7023%),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7.1130% [8][9] - **现金管理议案**:同意1,793,454,109股(99.2384%),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6.0935% [9] - **董事监事薪酬议案**:关联股东回避后,非关联股东同意760,430,683股(99.6879%),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6.2412% [10] - **综合授信及担保议案**:同意1,786,528,586股(99.5346%),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4.1836% [10] - **资产减值议案**:同意1,795,100,413股(99.3109%),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6.5475% [11]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出席人员资格与召集人资格合法有效 [11][12]
“职业大学”热下,1335万高考生何去何从?
吴晓波频道· 2025-06-25 17:28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 2019至2023年高等职业院校入学人数从369万增至555万,暴增186万,同期普通本科招生年均仅增11.2万,增速显著落后[1][15] - 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新增45所,2025年教育部已同意新设高校58所,扩容节奏加快[4] - 新设高校呈现北方和中西部地区占比突出、职业学校扩容加速两大特点[5] 职业教育政策支持 - 201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职教办本科"试点改革,2019年明确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地位平等,2022年《职业教育法》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6][17][18] - 2024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19] - 政策驱动下首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大学,职业本科高校占比从0%提升至4%[17][38]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 2025年制造业十大关键领域人才缺口达3000万,缺口率48%[22] - 2024年1222万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但去年应届就业率仅55%,大专生就业率56.6%反超本科生和硕博生[8][23] - 蓝领技工平均月薪达10年前的2.3倍,与白领薪资差距逐步缩小[32] 职业本科办学模式创新 -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2012-2022年淘汰108种落后专业,新增1007种专业,更新幅度超70%,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专业[29] - 校企合作深化:深圳职大与腾讯共建工程师学院,北京科职大订单班占比超50%,毕业生就业率98%,企业满意度95%[31] - 中西部新增职业本科高校占比60%,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如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需求[28][29] 社会观念转变与国际对比 - 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反超普通本科,消解"重普教轻职教"传统观念[35] -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70%学生选择职教路径,高技能人才占比30%-40%,中国不足10%[39][42] - 德国"工学交替"模式培养的技术人员次品率极低,支撑制造业竞争力[43]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赴江西赣州南康区开展招生就业宣传进校园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25 11:35
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开展招生就业宣传进校园活动,并对南康低空经济产业园进行专题调研 [1] - 活动旨在为南康学子提供升学指导和职业规划,搭建投身民航事业的学习桥梁 [1] - 学校通过精准对口的招生就业宣传,为南康学子拓宽成长成才的路径 [2] 产业调研与产教融合 - 调研组深入南康区唐江中学、南康中学及南康二中等,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1] - 学校通过深度的产业调研,为学校与地方产教融合奠定基础 [2] - 学校将持续关注和支持赣州发展,为革命老区振兴贡献民航职教力量 [2]
医养赋能产业发展 校企共绘振兴新图景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13:22
党建引领破局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党委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动员全校参与帮扶工作,扶贫、扶志、扶智和乡村振兴相结合 [2] - 第一书记宋阳带领包村工作队入驻茅峪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理顺村"两委"工作程序,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3] - 在不到200天的时间内,茅峪村187户村民喜获387套新居,完成整体搬迁,解决饮水、交通、供暖等问题 [3] - 第一书记宋阳和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相互融合,做好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 [3] 产业赋能升级 - 茅峪村产业发展植入康养、绿色、文旅等新业态,24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的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进入收获期 [4] - 校企共建山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核心区集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融合康养街区和中医药博物馆等 [4] - 园区构建"种产研学销、医药养食游"全链条大健康产业生态,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4] - 青州长庚养老中心初成规模,南湖康养小镇等乡村文旅康养特色项目串连成线,高端民宿、中草药种植研发项目协同发展 [5] - 学校科研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联合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如养生茶饮、复合益生菌酸奶等技术对接保健食品生产线 [5][6] 人才造血强基 - 学校通过"课堂进田间、师资双流动、创业孵项目"三大路径,变"输血"为"造血" [7] - 学生在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沉浸式参与完整产业链条,年均实训超300学时 [7] - 建立校企"双向师资"机制,产业园区技术骨干走进校园授课,学校教师定期深入园区挂职锻炼 [7] - 产业园区项目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扶持村民及学生创办艾草加工坊、药香手作工坊、康养民宿运营等特色项目 [8] - 学校每年为产业园区精准输送超过500名"养护+中医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对口率跃升至95%以上 [8]
ST开元: 开元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证券之星· 2025-06-24 09:2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078亿元,同比下降49.98% [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3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8.60% [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68.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24% [18] - 商誉账面原值为10.3211亿元,累计减值准备9.7914亿元,本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869.78万元 [1] - 公司2022-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4]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职业教育,通过"恒企教育"、"准题库"和"中大网校"开展财经教育、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等业务 [11] - 2024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总规模达到万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2万亿元以上 [9] - 公司加强自研图书业务布局,完善产品研发和流量供给 [11] - 推行"中央厨房"战略转型计划,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12]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内容深度研发、产业互联网中台研发和商机流量获取三方面 [13] 行业环境 - 国家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新《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实施 [9]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AI人工智能、直播技术等新兴技术推动职业教育行业场景与边界突破 [9] - 就业优先战略将催生职业教育培训需求长期稳定增长 [9] 经营调整 - 采取调整商品组成、灵活定价等措施应对学员购买力下降 [18] - 加强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引流,利用AI工具扩展内容 [18] - 推动降本增效,降低人员成本和销售费用 [18] - 进行项目制改革,从机制上提升内驱动力 [18]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2037.9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93% [21] - 研发人员数量42人,较上年减少45.54% [21] - 主要研发项目包括财会课程类研发和教学系统类研发 [21]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484.52万元,资本化率23.77% [21]
AI 面试、AI 老师、学习机,职教巨头们摸着石头过河的 AI 路
36氪· 2025-06-24 00:13
行业动态 - 职业教育领域三大头部机构华图、粉笔、中公在AI应用上采取差异化策略,分别布局AI面试点评、AI批改和AI老师、AI学习机,避免业务重合 [1] - 4月起各公司加速推出AI产品:粉笔4月推出AI刷题系统班,华图5月推出个性化辅导系统,中公6月上线AI就业学习机 [1] - AI+职教赛道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成熟路径,导致企业解题思路分化 [1] 华图教育 - 公司认为AI价值在于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并降低运营成本,不强求高增长或高溢价 [2] - AI产品开发策略:先免费打磨产品,内部先行先试,强调人机协作而非替代 [3] - 选择从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切入AI产品,因该场景标准化程度高且容错空间大 [4] - 对硬件持谨慎态度,认为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而非硬件 [10] 粉笔教育 - 认为AI应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工具而非卖点,AI刷题系统班上线两个月销售额突破1400万元,付费学员达4万人 [7] - 观察到用户存在"被动接收"学习习惯,因此设计结构化教学方案引导学习 [6] - 正在孵化AI音箱产品,计划下半年推出 [8] 中公教育 - 推出AI就业学习机,定位从"考试培训"转向"就业能力培养"的长期主义 [11] - 学习机内置覆盖大一到毕业的完整学习路径,目标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12] - 选择Pad形态因调研显示80%大学生使用Pad学习 [11] 行业观点 - 51CTO认为AI教育应用应作为"工具层"而非基础设施,99%企业不适合自建大模型 [13] - AI应用难点在于技术与教育本质的深度融合,需配套理念革新 [14] - 行业面临转型压力,大公司需平衡传统优势与AI创新 [15] - AI革命本质是生产力革新,传统机构因熟悉业务而具优势 [16] - 行业存在"AI洗稿"等争议做法,需警惕低质内容泛滥 [17][18] 产品数据 - 粉笔AI刷题系统班上线两个月销售额1400万元,付费学员4万人,预计全年收入超亿元 [7] - 公考题目解析看不懂的学生比例从行业普遍2%降至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