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电脑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职业教育的三重价值:社会、经济与个人的共赢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18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制度安排 明确提出构建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 - 2025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 计划每年支持超千万人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5] -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新增专业超过一半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与数字产业 并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6] 产业发展需求 - 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接近3000万 数字化 智能化场景中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超过2500万[9] - 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5年对各类人才需求将超过150万人 当前人才储备不足一半[9] - 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运维 数控技术等岗位长期供不应求[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烹饪技术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和汽车服务三大板块[10] - 旗下拥有新东方烹饪教育 新华电脑教育 万通汽车教育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华信智原 美味学院七大职教品牌[10] - 重点布局新能源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领域[10] 产教融合实践 - 与比亚迪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顶岗实习方式输送学员 仅在安徽区域就向比亚迪输送数百名实习生[11] - 与奇瑞汽车合作十余年 累计输送实习学子过万人[13] - 通过联合设立实训车间 共享生产设备 引入企业工程师授课等方式形成"校企共育"完整闭环[13] 课程体系创新 - 形成以"地方产业链—技术方向—课程体系"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设计逻辑[14] -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工程师"专业 涵盖电机与电控系统 动力电池管理 智能驾驶辅助等模块[14] - 课程以比亚迪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为蓝本设计[14] 人才培养成果 - 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旗下32名师生勇夺1金1银1铜8优胜奖[16] - 新华电脑教育学生谢良昊在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中斩获银牌[16] - 新东方烹饪学子王志伟在烹饪(西餐)项目中荣获金牌[18] 教育体系升级 - 推动旗下院校向"技师学院"方向升格 安徽万通技师学院和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获批[20] - 与国家开放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学历提升项目 实现"技能+学历"双认证体系[20] - 通过投资并购将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纳入职教生态体系 该学院重点建设数控技术 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 职业素养培育 - 将职业礼仪 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 问题解决等内容系统化纳入课程体系[21] - 在烹饪教育中增设与顾客沟通 菜单设计及营养搭配等软技能课程[21] -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 设立校园匠心工作坊 邀请行业大师开展讲座等方式强化"工匠精神"培育[21]
中国东方教育盘中最高价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09 08:46
股价表现 - 7月9日收盘价6.93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9%,盘中最高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17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全国30个省份及香港地区开设234所院校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校生约15万人,员工1.1万余人 [1] - 2019年6月12日港股上市,成为教育行业最大规模IPO [1] 品牌与荣誉 - 旗下七大职教品牌:新东方烹饪教育、新华电脑教育、万通汽车教育、华信智原、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美味学院、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1] - 获"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教育行业年度十佳品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成功典范"等多项殊荣 [1] 社会贡献与行业地位 - 为社会输送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2] - 开创直营连锁职业教育模式,被媒体誉为"职教航母",成为行业发展典范 [2] 研发与创新 - 设立职业教育自主研发机构新华教育研究院 [2] - 探索特色服务产品体系、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 [2] - 未来目标为"办世界最好的职业教育" [2]
三十余载,这艘“职教航母”将学生送达梦想彼岸
新浪证券· 2025-06-21 08:13
职业教育行业特点 -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设置直接对接用人单位需求 采用"从岗位倒推课程"模式 [2] - 教学模式高度实践化 如烹饪专业"教室像厨房 考场像餐厅 考官像食客" 理论完全融入实践 [5] - 教师团队多来自行业一线 如星级酒店厨师长 4S店技术总监 互联网大厂工程师等 [7] 中国东方教育运营模式 - 旗下拥有新东方烹饪 新华电脑 万通汽车等7大职教品牌 形成职教航母格局 [1] - 建立产教融合体系 搭建校园到职场的"高速通道" 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率高 [7] - 课程更新机制灵活 每学期调整课表 针对新兴岗位增设专业 如AI 新能源等 [8] 教学创新与行业同步 - 教师团队持续学习前沿技术 如组织AI学习小组 参加行业研讨会 邀请企业专家培训 [8] - 汽车专业引入特斯拉 比亚迪等最新车型教学 教师定期赴车企研发中心进修三电技术 [11] - 建立行业动态共享机制 定期分析技术白皮书和企业用人标准变化 [11] 人才培养体系 - 实施"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理念 注重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与专业技能同步培养 [12] - 通过励志教育转化学生 典型案例显示自卑学生经辅导后成为专业尖子 [13][15] - 采用月度考评机制 毕业生普遍具备独当一面的实操能力 部分掌握豆腐雕花等绝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