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Q1业绩大超预期仅仅是开始,小米手里还有牌没出
搜狐财经· 2025-05-28 10:5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总营收111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同比+47.4% [1] - 经营利润131.25亿,同比+256.4% [1] -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首超百亿,同比+64.5% [1] - 手机×AIoT核心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22.8% [1]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12.8%,毛利率76.9% [10] 智能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8.9% [1] - 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市占率14.1% [5] - 国内市占率18.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重返第一 [5] - 中国大陆高端机出货量占比25%,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9.6% [6] - 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同比+90% [6]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23亿元,同比+58.7%,创历史新高 [1][6] - 大家电业务实现翻倍增长,洗衣机同比+100% [6] - AIoT连接设备数9.44亿,同比+20.1% [6][11]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6]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收入186亿元,交付新车75869台 [2][8] - 营收超小鹏(158亿),接近赛力斯(191.47亿) [2] - 截至5月21日累计交付超25.8万台 [8] - 4月SU7系列交付超2.8万台,20万以上价位销量冠军 [8] - 2025年目标交付35万台,含SU7 Ultra和SUV车型YU7 [8] 芯片与研发投入 - 发布自研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设计能力 [3][8][16] - 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团队超2500人 [3] - 2025年Q1研发投入67亿,同比+30.1% [17] -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8][17] - 研发人员总数21731人,全球专利超4.3万件 [17] 生态与战略布局 - 全球月活跃用户7.19亿,同比+9.2% [10] - 中国大陆月活1.81亿,同比+12.9% [10] - 平板业务出货量全球前三,同比+56% [7] - TWS产品全球第二,腕带设备全球第一 [7] - 开源推理大模型XiaomiMiMo-7B,能力超越OpenAI o1-mini [12][13] - 计划10年建成20家世界级智能工厂 [13]
小米多项数据创新高,却难掩背后隐忧?
金融界· 2025-05-28 0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1季总收入按年增长47.40%至1,112.93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按年增长58.73%至323.39亿元,毛利率达25.22%,按年提升5.35个百分点 [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贡献收入185.80亿元,上年同期仅2,603万元 [2]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54个百分点至22.83%,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3.17%,比手机业务高一倍 [2] - 经调整净利润为106.76亿元,按年增长64.47% [2]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百万台,略低于上季42.7百万台,但按年增长3.0% [3] -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按年增长5.8%至1,210.6元,创历史新高 [3]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按年增长8.89%至506.12亿元 [3]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14.80%下降至12.41%,主要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 [3]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 - 季度收入323.39亿元,按年增长58.73%,毛利率25.22%,均创历史新高 [4]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13.8%,冰箱和空调增速超65%,洗衣机增幅超100% [4] - 可穿戴腕带设备内地出货量排名第二,海外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 [4] 互联网服务业务 -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19亿,同比增长9.2%,内地月活用户1.81亿,同比增长12.9% [5] - 广告业务收入按年增长19.7%至66亿元,游戏业务收入12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5] - 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按年扩大2.68个百分点至76.93% [5] 智能电动汽车及AI业务 - 2025年第1季交付75,869辆SU7系列新车,ASP为每辆23.83万元,较2024年上升1.63% [8] - 业务毛利率达23.17%,较2024年第1季12.26%提升10.91个百分点 [8] - 分部经营亏损5亿元,较上季7亿元有所改善 [8] - 截至2025年5月21日SU7系列累计交付量超25.8万台,4月至5月21日交付量约4.53万辆 [1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发布首款自主研发旗舰处理器玄戒O1,采用3nm工艺,集成10核CPU和16核GPU [9] - 推出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集成自研4G基带 [9] - 发布开源大模型Xiaomi MiMo [10] - 推出豪华高性能SUV Xiaomi YU7系列,对标特斯拉Model Y,预计7月上市 [10] 市场与舆论影响 - SU7于3月29日发生事故后舆论风向变化,5月SU7 Ultra因宣传问题引发退订争议 [10] - 截至5月26日SU7 Ultra锁单数超2.3万台,但退订数据未明确 [10] - 管理层表示将全力实现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 [11] - 国家消费支持政策加强,对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有推动作用 [13]
小米汽车Q1总结
数说新能源· 2025-05-28 07:04
经营表现 - 公司季度出货量达75869辆,环比增长8.9% [8] - SU7累计出货量已达25.8万辆 [8] - 平均售价(ASP)为23.83万元,环比提升1.7% [8] - 销售网络已覆盖65个城市,开业235家门店 [8] 财务表现 -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5.80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1.5%,去年同期仅为2600万元 [8] - 创新业务毛利43.0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6.4%,去年同期为320万元 [8] - 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3.2%,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8] 产品战略 - SU7和YU7采用同一平台,具有高复用性 [2] - 公司参考特斯拉Model3和ModelY的产品结构 [2] - 高端手机在国内出货量占比达25%,高于去年的23% [7] - 家电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出货量增速,显示ASP提升 [8] 产能与交付 - 当前产能严重不足,交付周期较长 [2] - 每个季度产量持续提升,有助于分摊固定成本 [6] - 5月YU7正式亮相 [8] 高端化战略 - 公司召开高端化会议,确立未来5年规划 [7] - 战略重点包括:减少试错成本、突破6000元以上价格带、多品类发展、海外市场拓展 [7] - SU7 Ultra本季度发售改善了产品结构 [6] 盈利能力 - SU7产品竞争力强,未出现大幅降价情况 [6] - 单品出货量高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6] - 公司内部费用率和渠道效率为行业最高 [6] AI规划 - 公司发布自研AI模型,重点发展基座大模型 [9] - 去年资本开支100亿元,今年将大幅增加,主要用于AI投入 [9] - 手机被视为重要终端,但非唯一终端 [9] 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汽车竞争比拼的是综合能力,而非简单价格战 [10] - 具备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产品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10] - YU7的推出增强了市场对SU7持续性的信心 [10]
小米集团,大爆发!卢伟冰:SU7没对手!雷军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5-28 05:4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5% [6] - 单季度收入第二次过千亿,连续3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 [5][7] - 2024年全年股价涨幅达121%,2025年以来涨幅超50%,市值首次突破万亿港元 [10][11] 资本市场反应 - 公募基金一季度增持4931万股,重仓持股市值431亿元,在港股中持仓排名第三(仅次于腾讯、阿里) [12] - 截至5月27日,小米单季度盈利在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三(次于腾讯、阿里) [8] - 资本市场持续给予高估值,2024年Q3/Q4股价分别上涨36.53%、53.33% [9][10] 业务分项数据 - 手机×AIoT分部收入927亿元(+22.8%),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 [1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超110万/88万/74万台(增速65%/65%/100%) [17] - 研发支出67亿元(+30.1%),研发人员占比47.7%,全球专利超4.3万件 [16] 智能电动汽车进展 - YU7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达SU7同期的3倍,预计2025年7月上市 [14][15] - 瑞银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首选电动车品牌中特斯拉跌至第三(14%),被比亚迪和小米超越 [15] - 公司强调产品力为核心竞争优势,不参与价格战 [14][15] 战略投入与产能 - 未来5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已发布3nm旗舰芯片玄戒O1 [17] - 家电工厂2025年投产,目标空调业务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前三 [17] - 通过全栈自研+自产模式加速智能大家电高端化 [17]
小米集团-W(01810):25Q1业绩再创新高,汽车、IoT表现超预期
招商证券· 2025-05-28 0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 25Q1 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创新高,各业务向好,发布自研芯片,看好其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及未来发展,预计 25/26/27 年总营收和调整后净利润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 25947 百万股,香港股 21431 百万股,总市值 1331.1 十亿港元,香港股市值 1331.1 十亿港元,每股净资产 7.3 港元,ROE(TTM)为 12.5,资产负债率 53.1%,主要股东为 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 23.59% [1] 股价表现 - 1m、6m、12m 绝对表现分别为 7%、90%、182%,相对表现分别为 1%、70%、158% [3] 业绩情况 - 25Q1 营收 1113 亿元,同比+47.4%/环比+2.1%;经调整净利润 106.8 亿元,同比+64.5%/环比+28.4%,首次突破百亿,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亏损 5 亿元;研发支出 67 亿元,同比+30.1%,研发人员 2.17 万人创历史新高,占比 47.7%,获专利超 4.3 万件,4 月推 XiaomiMiMo 开源大模型,5 月发布自研芯片玄戒 O1、玄戒 T1 [1][5] 手机业务 - 25Q1 营收 506 亿元,同比+8.9%/环比-1.4%;毛利率 12.4%,同比-2.4pct/环比+0.4pct;出货量 41.8 百万部,同比+3%/环比-2%,全球排名前三,环比降因境外需求疲软,ASP 同比+5.8%至 1211 元;国内市占率同比+4.7pct 至 18.8%,4000 - 5000 价格带销量市占率第一,份额同比+4.6pct 至 24.4%;预计 25 年国内市场销量同比+3%,公司全年销量高于行业增速,高端化和产品结构改善更显著 [5] IoT 业务 - 25Q1 营收 323 亿元,同比+58.7%/环比+4.8%;毛利率 25.2%,同比+5.4pct/环比+4.7pct;智能大家电业务营收同比+114%,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分别超 110 万/88 万/74 万台,同比增速超 65%/65%/100%,可穿戴产品、平板收入同比+56.5%/+72.7%;预计 25 年底中国大陆线下零售店增至 2 万家,未来 5 年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约一万家 [5] 互联网业务 - 25Q1 营收 91 亿元,同比+12.8%/环比-2.8%,毛利率 76.9%,同比+2.7pct/环比+0.4pct;25M3 全球月活用户数同比+9.2%至 719 百万,广告业务营收同比+20%至 66 亿元 [5] 汽车业务 - 25Q1 收入 186 亿元,环比+11.5%;毛利率 23.2%,环比+2.8pct;经营亏损 5 亿元;SU7 一季度交付 7.6 万台,4 月交付超 2.8 万台;5 月 YU7 预发布,7 月上市,看好其对车业务带动 [5][6] 财务预测 - 预计 25/26/27 年总营收为 5191/7067/9075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 458/677/92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25.8/17.4/12.8 倍;归母净利润 418/637/88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34.7/22.8/16.4 倍 [6]
小米(纪要):全年手机目标维持在 1.8 亿台
海豚投研· 2025-05-28 03:46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信息 财务表现 - 总营收达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 [1] - 毛利率提升至22.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1] - 核心经营利润100亿元人民币,核心经营利润率9.0%,同比提升113.4% [1] - 调整后净利润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4% [1] 分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 - 收入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毛利率12.6% [1] - 出货量4310万台,同比增长33.6%,ASP提升至1210.8元 [1] - 中国大陆高端市场份额达25% [1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7%,毛利率25.2% [1] - 空调等品类面临产能紧张挑战 [6] 互联网服务 - 收入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毛利率76.1% [1] - MIUI全球MAU达6.86亿,中国大陆MAU1.81亿 [1] 智能电动汽车 - 收入185.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3.2% [1] - Q1交付量7.6万辆,二期工厂年内投产 [13] - 新车型小米YU7续航835公里,7月上市 [5] 战略与研发投入 研发规划 - 2021-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20亿元人民币 [2] - 2026-2030年新目标200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 [3] - 芯片团队累计投入135亿元人民币,规模超2500人 [4] - 研发人员总数达21,731人(历史新高) [4] 市场战略 - 全球手机ASP提升至1211元 [13] - 旗舰机型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同比增90% [13] - 中国大陆新增1000+小米之家,汽车门店达235家 [13] - 开源AI模型"小米MiMo"(70亿参数)表现领先 [13] 产能与供应链 - 智能汽车二期工厂年内投产 [13] - IoT业务持续优化产能应对旺季需求 [6]
机构称宏观、AI、市场结构三重叙事,或将推动港股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1:4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28日港股恒指高开涨0.01%,国企指数涨0.21%,科指开涨0.52% [1] - 恒生ETF(159920)、恒生国企ETF(159850)均小幅微涨近0.5%,港股消费ETF(513230)涨近1% [1] 小米集团财报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 [1] - 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 [1] - 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5% [1] 港股投资机会 - 中信证券判断宏观、AI、市场结构三重叙事将推动港股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 [1] - 2024年港股企业美洲营收占比已降至1.8%且港股地产/大消费权重更高在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预计较A股更有吸引力 [1] - 参考ChatGPT发布后美股表现港股科技巨头在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超预期上行 [1] 值得关注标的 - 港股核心宽基:恒生ETF(159920) [2] - AI+平台经济: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2] - 网罗港股消费核心资产:港股消费ETF(513230) [2] - 全球医药全产业链代表:恒生医药ETF(159892) [2] - 汇集中国AI科技概念公司: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2]
小米卢伟冰:SU7发布这么久没对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谷歌回应在AI搜索里塞广告:用户觉得有用;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副主任医师考试
雷峰网· 2025-05-28 00:26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实习计划争议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2025菁英实习计划",要求非私行客户新增行外资金1000万元以上或存量客户新增500万元以上,可提供摩根大通、中金资本等名企实习机会[4] - 该计划引发公众质疑后被暂停,银行回应称推广表述不完整造成误解[6] - 字节跳动等企业澄清未与兴业银行有此合作,强调实习录用需符合官方招聘需求[6] 小米集团业绩与汽车业务 - 2025年Q1小米集团总收入达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8]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SU7系列累计交付超258000台,Q1交付75869辆[8] - 卢伟冰表示SU7尚无直接竞争对手,产品力保障利润率,目前产能仍严重不足[12] 汽车行业动态 - 深蓝汽车因向48万老车主推送车机广告引发争议,CEO承认决策错误并承诺停止此类推送[9][10] - 李书福强调吉利坚持价值战而非价格战,持续投入传统内燃机与新能源双线发展[13] - 长安汽车称阿维塔59%用户来自BBA,计划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18][19] 互联网与科技行业 - Meta的Llama创始团队14名核心成员中11人离职,公司推迟Behemoth模型发布并重组AI团队[25][29] - 谷歌在AI搜索结果中插入广告引发讨论,公司称数据显示用户认为广告有帮助[27] - 小红书成立hi lab实验室,组建AI人文训练师团队提升大模型人文素养[20] 国际车企动态 - 沃尔沃汽车宣布裁员3000人以应对成本压力,主要影响瑞典办公室岗位[27] - 日产汽车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计划出售总部大楼等资产筹措资金[30][31] - 三星电子将停止消费级MLC NAND闪存供应,重点转向汽车电子领域[32] 其他行业要闻 - 京东与美团市值总计蒸发约1000亿美元,外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业绩承压[13][14] - 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国家副主任医师考试,展示医疗辅助应用潜力[22] - 国内手机激活量份额显示苹果以21.5%占比重返第一,618活动带动增长[21]
小米集团首季营收净利双创新高,智能汽车交付破7.5万辆驱动生态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20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Q1总营收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 [3]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汽车交付量75,869辆,累计交付超25.8万辆 [3] - 手机业务中国市场占有率重回第一,高端机型(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提升至9.6% [3] - 研发支出67亿元,同比增长30.1%,研发人员占比达47.7%,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资金 [4] 汽车业务突破 - SU7系列一季度交付量居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用户情绪价值高,智能泊车功能需优化 [5] - YU7车型定位豪华SUV,全系标配可变转向比系统,转弯半径5.7米,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及10点式按摩功能,目标年交付35万辆 [5] - SU7 Ultra搭载UWB车钥匙功能,通过小米15S Pro实现无感解锁,推进"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6] 芯片研发与争议 - 玄戒O1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CPU主频达3.9GHz,性能对标苹果A18 Pro和高通骁龙8 Elite [7] - ARM官方认证玄戒O1为小米自主研发设计,强调其系统级设计能力 [8] - 部分用户质疑芯片"自研"含金量,小米及ARM多次辟谣,强调核心设计完全自主 [9] - 央视、新华社等官媒肯定其突破意义,认为填补了中国大陆3nm芯片设计空白 [10] IoT与家电业务增长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增长65%、65%、100%,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44亿台 [11] - 推出小米电视S Mini LED 2025系列,采用低反膜屏幕和澎湃OS2系统,硬件性能对标索尼 [12] 舆论环境与战略挑战 - SU7/YU7外观设计被指借鉴保时捷、法拉利,部分用户认为原创性不足 [13] - 玄戒O1的成功研发彰显了国内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 [13] - 公司坚持"技术为本"策略,强化底层技术研发,面临汽车产能爬坡、芯片生态构建等挑战 [14] - 雷军表示将坚持"人车家全生态"布局,推动高端化与全球化协同 [14]
小米创下史上最强单季度业绩 推进全品类高端化
证券日报· 2025-05-27 16:1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 [1] -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研发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全年研发投入达300亿元 [3] 业务亮点 - 智能手机全球ASP达1211元,同比增长5.8%,高端化进展显著 [2] - 大家电业务收入翻倍增长,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65% [2] - 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2] 小米汽车 - 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25.8万台,第一季度交付75869台 [1] - 4月单月交付超2.8万台,SU7 Ultra锁单数超2.3万台 [1] - 首款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将于7月上市 [2] 战略方向 - 高端化战略从手机、汽车拓展至全产品线,目标从中国走向海外 [3] -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3] - 空调业务目标2030年中国市场数一数二,2025年目标行业前三 [2] 产能与交付 - 小米汽车全力保障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 [1] - 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预计年内投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