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ET9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9月20日-9月26日)
乘联分会· 2025-09-26 09:1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9月19日至9月26日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即将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新势力车企,涉及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及燃油等多种动力类型,车型覆盖A级到D级细分市场,包括SUV、MPV及轿车等不同车身结构,工程更改规模涵盖全新产品(NP)、小改款(MCE1)、中改款(MCE2-1/MCE2-2)、大改款(MCE3)、换代(B)、新增年型(M)、价格调整(MSRP)等多种类型,反映了汽车行业产品迭代加速和技术多元化趋势 [2][5][7][12][20][28][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车型上市计划汇总 - 长安汽车深蓝S07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69-17.39万元,纯电续航550km(CLTC),增程续航230-30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1][12] - 广汽乘用车传祺向往S9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C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2.99-25.99万元,纯电续航252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2][20] - 江铃福特烈马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8.66-43.66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28] - 蔚来汽车ES8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40.68-44.68万元,纯电续航6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2][36] - 蔚来汽车ET9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81.8万元,纯电续航6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44] - 阿维塔科技07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1.99-27.99万元,纯电续航610-650km(CLTC),增程续航245-333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52] - 奇瑞新能源iCAR V23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12.28-17.48万元,纯电续航401-5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60] - 吉利汽车路特斯ELETRE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5.8-86.3万元,纯电续航56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68] - 吉利汽车路特斯EMEYA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3.8-87.3万元,纯电续航530-58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76] - 东风本田CR-V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8.59-24.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84] - 上汽通用别克GL8陆尊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C级MP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0.99-36.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91] - 广汽埃安Aion RT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9.98-12.38万元,纯电续航52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96] -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7.99-45.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06] - 广汽丰田锋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3.28-17.2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大改款(MCE3) [5][114] - 广汽丰田汉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4.98-32.5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5][122] - 广汽丰田赛那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MPV,油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9.98-39.3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30] - 广汽丰田凯美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燃油动力,价格19.1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38] - 吉利汽车星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1.5T和2.0T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87-13.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46] - 吉利汽车星越L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7-17.9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54] - 赛力斯汽车问界M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7.98-37.98万元,纯电续航635-710km(CLTC),增程续航208-31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5][162] - 上汽乘用车尚界H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98-19.98万元,纯电续航525-655km(CLTC),增程续航2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5][16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3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8.88万元,纯电续航56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7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10.98万元,纯电续航2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84] - 吉利汽车领克08 EM-P将于2025年9月24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7.58-22.88万元,纯电续航160-23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192] - 凯翼汽车昆仑iHD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2.99-15.99万元,纯电续航201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0] - 一汽大众T-ROC探歌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9-17.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8] - 吉利汽车领克07 EM-P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5.58-17.58万元,纯电续航126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16] - 奇瑞汽车捷途X70L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1.59-15.3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24] - 比亚迪汽车秦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7.98-9.98万元,插电混动续航128km(CLTC),纯电续航420-5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7][232] - 长安汽车CS55 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29-10.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7][240] - 长安福特锐界L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2.98-30.9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47] - 理想汽车i6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24.98万元,纯电续航7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55] 工程更改规模定义 - 全新产品(NP)指全新上市车型,车型名称是全新的 [2][5][7] - 小改款(MCE1)指车型的配置、外观造型发生小范围变化,但不涉及车型模具的更改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调整 [2][5][7] - 中改款(MCE2-1)通常指车型的facelift,即车型的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但不涉及动力的改变 [3][6][8] - 中改款(MCE2-2)指车型涉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改变,但不涉及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 [2][5][7] - 大改款(MCE3)指车型的模具和动力都进行改变 [3][6][8] - 换代产品(B)指车型平台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的全新一代的车型 [2][5][7] - 新增年型(M)指现有车型线上新增某款车款 [3][6][8] - 价格调整(MSRP)指现有车型官方指导价的变动 [3][6][8] 细分市场及动力类型分布 - SUV车型占比显著,覆盖A级(如锋兰达、CR-V)、B级(如深蓝S07、汉兰达)、C级(如问界M7、传祺向往S9)、D级(如ES8)多个细分市场 [2][5][7][12][20][28][36][52][60][68][84][114][122][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24][240][247][255] - 轿车车型包括A级(秦PLUS、星瑞)、B级(凯美瑞、领克07 EM-P)、D级(ET9、路特斯EMEYA) [2][5][7][44][76][138][146][216][232] - MPV车型包括C级(别克GL8陆尊、赛那) [2][5][91][130] - 动力类型多元化:纯电动(如蔚来全系、理想i6)、插电混动(如传祺向往S9、领克08 EM-P)、增程式(如深蓝S07、问界M7)、油电混动(如锋兰达、汉兰达)、燃油(如福特烈马、凯迪拉克XT5) [12][20][28][36][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价格区间分布 - 10万元以下:比亚迪秦PLUS(7.98-9.98万元)、奔腾悦意03(8.88万元) [7][176][232] - 10-20万元:广汽埃安Aion RT(9.98-12.38万元)、长安CS55 PLUS(9.29-10.99万元)、吉利星瑞(9.87-13.87万元)、奇瑞iCAR V23(12.28-17.48万元) [7][96][146][232][240] - 20-30万元:深蓝S07(15.69-17.39万元)、领克08 EM-P(17.58-22.88万元)、本田CR-V(18.59-24.99万元)、传祺向往S9(22.99-25.99万元)、锐界L(22.98-30.98万元) [2][12][20][84][192][247] - 30-50万元:问界M7(27.98-37.98万元)、别克GL8陆尊(30.99-36.99万元)、凯迪拉克XT5(37.99-45.99万元)、福特烈马(38.66-43.66万元) [2][28][91][106][162] - 50万元以上:路特斯ELETRE(55.8-86.3万元)、路特斯EMEYA(53.8-87.3万元)、蔚来ES8(40.68-44.68万元)、蔚来ET9(81.8万元) [2][36][44][68][76]
都市车间|百年积淀,东方破局——BBA的中国反击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9-18 02:32
核心观点 - 传统豪华车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正通过技术革新、本土化战略和产品布局,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发起全面反击,以捍卫市场份额和豪华定义权 [1][5][6] 技术突破 - 奥迪与华为深度合作:Q6L e-tron搭载华为智驾系统,A5L燃油车首次引入华为ADS 2.0,智能驾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 - 宝马全面接入鸿蒙生态,开发AI语音交互功能,提升智能座舱本土化体验 [2] - 奔驰与本土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联手,加速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 [2] - 宝马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2026年于沈阳投产 [2] - 奔驰研发全固态电池,续航有望提升80% [2] - 奥迪PPE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370公里 [2] 产品策略 - 奔驰推出纯电CLA:搭载L2++无图智驾和800V平台,定位50万元市场 [3] - 奔驰推出预售价217万元的"纯电大G",强化品牌稀缺性 [3] - 宝马砍掉低效燃油车(如1系),资源全面倾斜电动化 [3] - 宝马2026年国产"新世代车型",整合AI大模型与智能语音交互 [3] - 奥迪与一汽奥迪、中升控股合作新建10家轻量化网点,订单量飙升40% [3]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智驾,预售价23.59万元 [3] 本土化战略 - 奔驰上海研发中心聚焦MB.OS系统开发,打造适配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 [4] - 宝马中国团队主导新世代车型数字体验,深度融合本土需求 [4] - 奥迪推行"油电共进"战略,将百年造车底蕴与华为智能科技结合 [4] - 奥迪E5 Sportback预售火爆,成为反击战先锋车型 [4]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国新势力品牌以智能化和性价比发起攻势: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同比激增33.1% [5] - 蔚来ET9以卓越驾控性能对标奔驰S级迈巴赫 [5] - BBA通过燃油车与纯电车型并行布局保持战略平衡,既守住现有市场又开拓未来空间 [5]
J.D. Power智能座舱研究:不同阵营技术差异明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5:45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智能座舱研究由J.D. Power与同济大学HVR Lab于2022年共同发起,2025年引入XAI Lab作为AI评价伙伴以完善评选维度[1] - 研究采用千分制智能座舱创新力指数评分模型,包含HMI表现指数(50%)和AI表现指数(50%),两项指数均融合功能模块与用户满意度分数并进行科学权重分配[4] - 研究覆盖豪华、主流和经济三个汽车市场分段,旨在甄选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座舱标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参考[1][4] 行业整体表现 - 豪华汽车市场智能座舱行业平均得分为620分(千分制)[1] - 主流车企大模型功能覆盖广泛但核心能力表现趋同,难以通过该技术形成品牌辨识度[1] - 多数车型在基础指令识别和简单场景响应上表现接近,用户难以感知不同品牌差异[1] 技术差异分析 - 免唤醒交互架构出现显著技术分化:豪华品牌依赖预设关键词匹配逻辑,易因发音或语义相近的日常对话触发误唤醒;新势力车企采用"声纹识别+语境分析"组合算法,能通过声纹特征过滤乘客干扰并结合语义关联判断意图,大幅降低误唤醒概率[2] - 复杂场景处理成为行业核心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复杂指令识别弱(多任务分解与意图修正断层)、模糊需求理解差(如"适合办公的咖啡厅"类场景化需求精准度不足)、跨域协同难(座舱舒适域与娱乐域联动易漏执行)[2] - 典型案例如处理"雪天陡坡停车防溜车+避免蓄电池亏电"复合需求时,多数车型仅能响应单一子任务,暴露多模态协同与动态意图修正技术薄弱性[2] 交互范式演进 - 头部品牌实现从"被动工具"向"主动认知伙伴"跃迁,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如频繁看表触发会议提醒)和实时驾乘场景(如识别孕妇自动调温并禁用按摩功能)提供主动预判服务[3] - 当前多数车型交互能力仍停留在"用户指令-系统响应"的被动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3] - 未来体验分层将围绕两大方向:主动服务预判能力深化(如多乘客场景多意图并行处理)和跨设备泛化能力突破(如车机指令无缝延伸至手机端)[3] 入围车型案例 - 研究提及的车型包括蔚来ET9、问界M8、25款阿维塔12、魏牌全新高山、宝马X3、全新奔驰E级及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7][8] - 行业平均线作为基准参考值出现在车型对比中[7]
蔚来李斌:盈利不是说给别人听,是验证我们的路
36氪· 2025-09-05 08:19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71.2%至7.2万辆,营收环比增长57.9%至190.1亿元,净亏损环比收窄26%至49.948亿元 [1] - 研发投入30.07亿元(占营收15.82%),环比下降5.5%;销售及行政费用39.65亿元(占营收20.87%),环比下降9.9% [11][12] - 四季度盈利目标需实现月均交付5万辆、综合毛利率17%-18%、销售费用率10%、研发费用率6-7% [9] 品牌交付结构 - 主品牌蔚来二季度交付4.71万辆,乐道品牌交付1.71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7612辆 [2] - 8月乐道品牌交付量环比增长174.8%至1.64万辆,带动企业整体交付量环比增长近50%至3.13万辆 [3] - 乐道L90产能计划10月提升至月均1.5万辆,四季度乐道品牌总产能目标月均2.5万辆 [4] 产品战略调整 - 乐道L90通过增加二排天空屏、大容量冰箱等配置提升产品吸引力 [5] - 全新ES8预售价较老款降低超11万元,全系标配100度电池,成为品牌定价新锚点 [8] - 推迟乐道L80交付至明年,优先聚焦SUV产品线完善 [5] 毛利率与定价策略 - 二季度单车均价环比下降1.2万元至22.4万元,产品毛利率仅微增0.1个百分点 [8][10] - 四季度目标单车毛利率16%-17%,其中蔚来品牌20%-25%、乐道15%、萤火虫10% [10] - 通过供应链管控和成本优化应对均价下降压力 [10] 成本控制措施 - 推行CBU机制、中止手机迭代、放缓NT2.2/2.5车型更新速度 [11] - 整合三大品牌团队实现底层能力复用,降低研发支出 [11] - 萤火虫品牌以31人销售团队实现月均4000辆销售效率 [12]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 适应消费电子式交付节奏,提前备货3000-5000台(资金占用10-20亿元) [18] - 宁德时代电池10月搭载乐道L90,助推交付量攀升 [4] 全球化战略调整 - 从全体系出海转为依靠当地合作伙伴,降低运营成本 [23] - 萤火虫、乐道等低价车型更适合全球市场拓展 [24] - ET5T意外成为全球新能源旅行车销量冠军 [24] 换电业务发展 - 20%换电站实现日均60单盈利门槛,当前整体日均约30单 [25] - 换电站布局采用区域众筹机制,ROI大于3-4的点位优先建设 [26] 组织能力建设 - 营销体系人员减少40%同时销量增长40%,体现效率提升 [16] - 沈斐出任乐道负责人,强化体系化运营能力 [19]
NIO(NIO)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2 1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1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57.9% [18] - 汽车销售额为1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62.3% [18] - 其他销售额为2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6% 环比增长37.1% [19] - 汽车毛利率为10.3% 去年同期为12.2% 上季度为10.2% [19] - 整体毛利率为10% 去年同期为9.7% 上季度为7.6% [20] - 研发费用为3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6% 环比下降5.5% [20] - 销售及行政费用为4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 环比下降9.9% [21] - 经营亏损为4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8% 环比下降23.5% [21] - 经调整经营亏损为4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 环比下降32.1% [21] - 净亏损为5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 环比下降22% [22] - 经调整净亏损为4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 环比下降34.3%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交付72,056辆智能电动车 同比增长25.6% [5] - 新品牌四款产品升级至2025款 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5] - 萤火虫品牌在高端小型车市场表现良好 三个月内交付超10,000辆 [10] - 7月交付21,017辆 8月交付31,305辆 [6] - 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87,000-91,000辆 同比增长40.7%-47.1% [6] - 乐道L90首月交付量达10,575辆 创历史新高 [9] - 蔚来ET9在行政旗舰轿车市场表现强劲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二季度末 公司拥有176个蔚来中心和416个蔚来空间 [12] - 拥有414个乐道门店 [12] - 服务网络包括388个服务中心和68个交付中心 [13] - 全球换电站达3,542座 其中中国高速公路换电站超1,000座 [13] - 已完成超8,400万次电池更换服务 [13] - 建成超27,000个超充桩和目的地充电桩 [14] - 换电网络已覆盖中国550个城市 高速公路实现3分钟换电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细胞业务单元机制 开始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6] - 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和整车操作系统已应用于量产车型 [7] - 新世界模型已在所有配备自研芯片的新车上推出 [7] - 多品牌战略将推动销售增长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16] - 专注于系统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执行力 [17] - 采用900伏高压架构平台 实现更高集成度和轻量化设计 [56] - 创新数字架构采用中央计算集群加区域控制器 [57] - 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路线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大型三排纯电SUV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85] - 高端小型车市场增长39% 而紧凑型市场仅增长14% [85] - 随着销量增长 毛利率改善和成本控制效率提升 财务表现将大幅改善 [17] - 换电网络效应日益明显 更多用户将体验和理解NIO Power换电的独特优势 [16] - 预计第四季度实现非GAAP口径盈亏平衡 [38] - 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预计达到16%-17% [31] - L90和ES8的毛利率目标为20% [31] 其他重要信息 - ET5和ET5T在JD Power新能源IQS研究中排名细分市场第一 [11] - EC6和ES6在JD Power新能源吸引力研究中排名高端细分市场前二 [11] - 蔚来已连续七年位居JD Power质量研究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12] - 在最近CIA SI测试中 萤火虫与乐道L60获得最高安全评级 [11] - 已完成中国标志性G318川藏公路的换电路线建设 [13] - 100千瓦时电池已成为五系和六系车型的标准配置 [6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ES8和L90的产能爬坡进度及全年交付目标 - 10月乐道L90全供应链产能将达到15,000辆/月 [26] - 12月ES8全供应链产能将达到15,000辆/月 [26] - 第四季度目标实现三个品牌平均月交付50,000辆 季度交付150,000辆 [27] 问题: 毛利率趋势及第四季度盈亏平衡可能性 - 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10.3% 因仅20%为2025款车型 [29] - 第三季度随着2025款车型全季度交付和L90开始交付 汽车毛利率将改善 [30] - 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预计16%-17% L90和ES8毛利率目标20% [31] - 其他销售毛利率8.2% 主要来自现有用户服务和合作伙伴技术服务 [31] 问题: 第四季度盈亏平衡的具体含义及费用指引 - 盈亏平衡目标基于非GAAP口径 [38] - 第三和第四季度非GAAP研发费用目标20亿元人民币/季度 [38] - 第四季度非GAAP销售及行政费用目标控制在营收的10%以内 [40] 问题: 新车型规划及发布时间调整 - 优先保障L90和全新ES8的生产产能 [45] - 今年不再有新车型推出 L80交付将推迟 [48] - 明年将推出ES9和ES7两款大型SUV [48] - 五系和六系车型明年不会有重大改款 [67] 问题: 定价策略及长期毛利率目标 - 长期集团层面产品毛利率目标20% [52] - 新品牌目标20%甚至25% 乐道不低于15% 萤火虫约10% [52] - 产品定义阶段已为激进定价策略做好准备 [53] 问题: L90和ES8的成功经验 - 技术创新的成果 包括900伏高压架构和创新数字架构 [56][57] - 自研智能驾驶芯片实现性能相当行业四个旗舰芯片 [58] - 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实现电池选择和重量优化 [59][60] - 供应链策略调整 与认同公司技术路线的合作伙伴建立共赢合作 [63] 问题: 2026年新车型规划 - 将专注于新品牌的三款大型SUV [67] - 五系和六系车型不会有重大改款 但会推出特别版本 [67] - 萤火虫品牌明年没有第二款车型计划 [68] 问题: 2026年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计划 - 2026年季度非GAAP研发费用预计20-25亿元人民币 [71] - 资本支出原则是尽可能利用合作伙伴资源建设换电网络 [72] - 希望2026年资本支出与今年持平或更好 [72] 问题: 100千瓦时电池策略的财务影响 - 通过取消产品发布时的特殊优惠来平衡成本 [75] - 从交易角度和车辆毛利率角度看没有重大影响 [75] - 观察到五系和六系车型销售线索增加 [76] 问题: 自研芯片的成本节省 - 芯片研发费用已计入当期财务 [79] - 与第二代产品使用的芯片解决方案相比 成本更具优势 [79] - 与行业旗舰智能驾驶芯片相比仍具有成本优势 [80] 问题: 新车型对现有产品的内部替代影响 - L90实际上促进了L60的销量 8月L60订单量创今年新高 [83] - 全新ES8的定价有助于提升新品牌知名度 进而带动五系和六系车型关注度 [84] - 大型三排纯电SUV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85] 问题: 运营费用削减目标的具体量化 - 今年将非GAAP研发费用控制在20亿元人民币/季度以内 [89] - 销售及行政费用占比控制在营收的10% [89] - 2026年非GAAP研发费用预计20-25亿元人民币/季度 [89] 问题: L90和ES8的长期稳定销量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很难预测新车型的长期稳定销量 [95] - 正在建立全新的销售和营销范式以维持市场份额 [95] - 希望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令人满意的销量水平 [96]
买爆爱马仕的成都人,对豪华车失去兴趣了?
新浪财经· 2025-08-30 01:41
成都车展遇冷现象 - 2025成都车展展出规模22万平方米 近120个品牌和超1600款车型参展 但超过20家汽车品牌缺席 豪车品牌占比最多[1] - 保时捷 宾利 兰博基尼 劳斯莱斯 雷克萨斯 捷豹路虎等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2024年豪车云集的16号馆被小米 红旗等品牌取代[1] 豪华车市场销量下滑 - 2025年1-7月豪华车零售量138万辆 连续7个月下降 7月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 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仅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3] - 保时捷国内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不足万辆跌幅达42% BBA去年在华销量降幅7%-13%[3] - 捷豹路虎推出限时优惠 揽胜极光L起售23.98万元 最大降幅超20万元 2025财年销量3.4万辆同比下降34%[3] 消费市场特征变化 - 成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 奢侈品销售年增速超100% 2021年奢侈品首店801家同比增长107.5%[2] - 成都汽车保有量突破600万辆全国第一 2023年豪华车销量16.6万辆全国第三 仅次于上海与北京[2] - 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化和创新体验 愿意尝试新品牌[6] 新能源品牌崛起 - 国产新能源品牌向豪华市场探索 鸿蒙智行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4] - 蔚来ET9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835台 超过宝马7系和奥迪A8L等同价位车型 仅次于奔驰S级[4] - 1500家经销商报名新势力品牌 包括保时捷和莲花跑车等豪华品牌经销商[3] 车企参展策略调整 - 多家车企将重磅车型在车展前发布 鸿蒙智行在展前一周推出多款新车 小鹏P7和沃尔沃XC70在展前两天上市 岚图知音在展前一天上市[8] - 车企更倾向独立发布会形式 可更有效传递产品信息[11] - 东风本田 标致 雪铁龙等非豪华品牌也缺席车展[7] 车展商业模式挑战 - 车展购车价格优势消失 新能源车定价方式不同 销售策略变化 价格战持续 车展不再是最便宜购车渠道[12] - 经销商利润变薄 订单减少 消费者可通过线上渠道获取信息和比价[12] - 车展地理位置偏远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 商场门店和线上平台替代部分车展功能[14]
蔚来要活下去,李斌要靠这两款新车翻盘? | 深网
金十数据· 2025-08-27 11:5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降价策略提升销量以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 面临资不抵债和现金流压力 [2][3][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但亏损扩大 现金储备降至260亿元 [6][11] - 组织改革聚焦成本控制与研发效率提升 研发费用目标降至20-25亿元 [2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120.35亿元 同比增长21% 交付量42094台同比增长超40% [6] - Q1净亏损67.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30.2% 调整后净亏损62.8亿元 [6] - 整车毛利率10.2% 同比有所提升但环比下降 [6][7] - 现金储备260亿元 较2024年Q4减少159亿元 [11]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 股东权益为负 [3][11] 产品与定价策略 - 第三代ES8预售价41.68万元起 较旧款降价8.12万元 [2][3] - 乐道L90整车售价26.58-29.98万元 BaaS方案17.98-21.38万元 [26] - 乐道L90上市20天交付6400台 跻身大型SUV周交付榜TOP3 [27] 销量目标与现状 - 四季度目标月销5万台(蔚来品牌2.5万/乐道品牌2.5万) [4] - 7月总交付21017台 其中蔚来品牌12675台/乐道5976台/萤火虫2366台 [4] - ET9月销未破1000台 焕新版5566系列表现平平 [3][26] 成本结构分析 - Q1销售及管理费用44.01亿元 同比增长46.8% [7][22] - Q1研发费用31.8亿元 同比增长11.1% [9] - 2016-2021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 研发投入195.75亿元 [16]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575.59亿元 研发投入373.04亿元 [18] 战略调整 - 削减低ROI研发项目 聚焦高产出领域 [21] - 压缩营销费用 推行全员工时填报制度提升人效 [23] - 获得合肥国资委等28亿元投资 [11] - 自研技术量产上车(神玑芯片/SkyOS系统/SkyRide底盘) [8]
全国最有钱的人,怎么流行买国产豪车了?
创业邦· 2025-08-21 03:47
核心观点 - 国产新势力品牌(蔚来、小米、华为、比亚迪等)正通过高端私密品鉴会、技术堆叠和性价比策略,切入50万-100万元豪华汽车市场,挑战传统豪车(BBA、保时捷等)的垄断地位 [6][9][12][14] - 新豪车用户群体从传统实业老板转向技术新贵(30-50岁),消费动机从身份象征转向技术认同和理性选择,驱动品牌在产品定位、设计和服务模式上创新 [27][29][30] - 豪华车市场竞争焦点从历史积淀和品牌溢价转向技术性能(如智能驾驶、算力)与豪华体验平衡,同时供应链优势使国产车型具备显著价格竞争力 [12][19][20][21] 豪车市场变革 - 2025年豪车核心销售场景转向高端私密品鉴会,取代传统发布会和车展 蔚来在深圳华侨城举办ET9品鉴会 每两小时换一波客户 持续两天 受邀宾客包括金融从业者等高端人群 [7][8][9] - 新势力品牌密集推出50万-100万元车型:蔚来ET9(78.8万元)、小米SU7 Ultra(52.99万元)、尊界S800(101.8万元)、仰望U7 均定位D级轿车(车长超5米 高不低于1.5米) [6][15] - 传统豪车品牌首次显露出竞争压力 保时捷回应小米SU7 Ultra时强调"70多年历史" 奔驰发布海报暗讽尊界"真正的尊 何必靠借"(后删除) [14] 新豪车产品策略 - 设计强调"大空间"与"豪华材质":车内使用水晶、大理石、手工羊毛地毯、NAPPA小牛皮座椅(20万针脚非遗刺绣) 木纹饰面严格取自同棵树以保证独特性 [16][17] - 技术对标传统豪车两大路线:保时捷式"速度刺激"(如小米SU7 Ultra对标保时捷911)和迈巴赫式"平稳体验" 通过激光雷达(蔚来ET9配31颗)、算力芯片(最高2000Tops)和智能驾驶功能(尊界S800自动缴费)实现差异化 [18][19][29] - 供应链优势使性价比凸显: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元提供150万元保时捷911同级性能 尊界S800发售2个月交付超8000台 [20][11] 用户群体变迁 - 新豪车主流用户从传统实业老板转向技术新贵(30-50岁) 多为算法、AI、芯片行业从业者 用车场景从商务接待转为家庭需求(前排夫妻+后排孩子宠物) [27][29] - 消费动机从"身份认同"转向"技术信仰":用户因品牌技术突破(如比亚迪新能源弯道超车)或创始人情怀(雷军工程师背景、李斌面相"认真做事")下单 [30][31] - 用户决策极度理性:购车前已通过App下单 到店仅提车 销售难以说服 同时部分用户仍保留传统豪车(埃尔法、迈巴赫)用于商务场合 [27][34] 品牌营销与用户连接 - 新势力通过创始人IP化建立情感连接:雷军(程序员执着)、李斌(理想主义)、王传福(哽咽落泪视频)成为用户技术信仰的符号化代表 [30][31][33] - 私密品鉴会复制奢侈品牌策略:蔚来在多个城市举办 尊界在云南弥勒邀请何超莲(订30台顶配)、丁佳敏等KOL 营造圈层专属感 [9][11] - 蔚来ET9首月交付835台 超越宝马7系、奥迪A8L(少100多台) 仅次奔驰S级 显示高端市场接受度提升 [9]
台北街道:200多家首店从这里启航
长江日报· 2025-08-13 00:53
消费活力与首店经济 - 台北街道成为消费品牌首发地 近三年有200多家首店从这里启航[1][3][6] - 武汉万象城作为高端商业综合体 引进400余个品牌 其中首店、独家及高能级精品店占比近35%[3][4] - 台北院子等改造项目孵化多个餐饮首店 如盐炻鲜食肉铺从100平方米扩展到400平方米并孵化系列品牌[5] 商业体运营与客流量 - 武汉万象城日均客流量表现突出 PodoPodo韩国料理店开业半月日均接待超200桌[3] - 通过"HOCH汉堡节"等活动创造单日10万人次客流量 单日销售汉堡4.2万个 带动商场日均销售额同比上涨30%以上[9] - 未来视界XR体验中心假日日均用户超千人 成为家庭体验目的地[7][8] 农业供应链与贸易 - 湖北五丰供应链集团年销售600万盒冰淇淋 2023年营收超22亿元 整合420万羽养殖规模[11][12] - 湖北金润丰贸易上半年营收超15亿元创历史新高 进口业务规模同比增长44% 与30多个国家保持稳定合作[15] - 大宗农产品贸易企业集群形成 近五年引进20家上下游企业包括五丰、金楚牧业等[15] 跨境贸易与物流 - 五丰集团实现14.4万枚鲜蛋次日达香港的冷链运输能力[12] - 金润丰贸易从俄罗斯进口2000吨菜籽原油 经5000多公里运输链最终进入武汉商超[13] - 企业建立"海外直采+精深加工+国内销售"全链条服务模式 覆盖菜籽油、饲料等业务板块[15]
耐世特午后涨近10% 本周三将发中期业绩 机构称公司有望受益线控转向车型放量
智通财经· 2025-08-11 07:04
公司表现 - 耐世特股价午后涨近10%,截至发稿涨8 38%,报6 47港元,成交额8452 76万港元 [1] - 公司将于8月13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 预计中期收入同比增加7%至8%,达22 5亿美元,主要受惠于亚太地区销售额激增 [1] - 预计期内净利润介乎4000万至5000万美元 [1] 行业动态 - 特斯拉Cybertruck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蔚来ET9是国内率先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从2026年开始,搭载线控转向的车型将逐步放量 [1] - 转向市场玩家如采埃孚、耐世特、博世等纷纷开展线控转向布局 [1] 公司优势 - 耐世特为代表的头部tier1具备较强的技术先发优势 [1] - 随着线控转向行业落地速度加快,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