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能环保
icon
搜索文档
信能低碳涨超15% 公司参与环保项目扩大收入 近期发生转仓异动
智通财经· 2025-09-04 06:57
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16.36%至0.249港元 成交额183.39万港元 [1] - 股东转仓市值246.99万港元 占总股本比例5.03% [1] 财务表现 - 六个月收益872万港元 同比下降15.03% [1] - 节能业务收益808.3万港元 贷款融资业务收益63.7万港元 [1] - 股东应占亏损876.1万港元 同比收窄1.65% [1] - 每股基本亏损0.043港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在中国内地开展节能业务 [1] - 新增环保项目参与以扩大绿色解决方案市场份额 [1] - 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丰富收入来源 [1]
京运通股价跌5.03%,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339.61万股浮亏损失294.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0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3%至4.15元/股 成交额4.81亿元 换手率4.69% 总市值100.21亿元 [1] 公司概况 - 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8日 2011年9月8日上市 主营业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 光伏发电 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 [1] 股东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二季度增持255.18万股 总持股达1339.6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55%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94.7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2.23% 近一年收益率59.18% 成立以来收益率8.17% [2] - 基金经理崔蕾管理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36.9% 最差回报-16.81% [3]
湖北聚焦产业倍增战略“三线并进” 五大支柱产业2025年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9-02 23:55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4.7万亿元 居中部第二 制造业增加值达1.76万亿元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7.7% [1] - 12个市州营收过千亿 其中武汉超1.5万亿元 襄阳 宜昌 荆门 孝感等市超3000亿元 [1] - 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 2024年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五千亿级 [2]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量从"十三五"末的15769家增至20179家 净增4410家 [4] 产业集群与体系 - 做大做强"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1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 [2] - 光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与服务 大健康三大产业突破万亿规模 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过五千亿级 [8] - 五大优势产业营收达3.3万亿 12个新兴特色产业达到2.3万亿 [8] - 集成电路 信息网络 新型显示 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8]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湖北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5个省份之一 累计建成2个国家级 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2021年以来实施121项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8.9% 增幅全国第3 [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 增幅全国第三 研发投入强度2.7% 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增幅全国第一 [8]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4年有望达50% 累计选派1476名"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项 [3]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3亿元 是2020年的2.4倍 [4] - 5G基站从"十三五"末的3.1万个增至17.6万个 增长4.6倍 算力规模达到1.58万P 算力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 [4] - 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5.8万家 占比近六成 较"十三五"末增长81% [4] - 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101家 居全国第三 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3家 居全国第四 [4] 企业培育与绩效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51家增至722家 增长13.2倍 13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4] - 2025年1-7月软件业务收入达2071亿元 占中部六省比重接近50% [4]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2%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中部第一 [4] -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企业由2020年的1家增长至9家 过百亿元企业由2020年23家增长至100家 [7] 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 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9.7%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年均超过30% [7]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 [7]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 中部领先 [7] -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五年增长2.9倍 2024年突破3万家 居中部第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 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长 [7]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8% [5] - 提前半年完成47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 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76.8% 高于全国16.8个百分点 [5]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68家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0家 绿色工厂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4.72% [5] 未来产业与创新布局 - 大力实施未来产业八大工程 认定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9家企业入选全国独角兽榜单 [2] -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等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 [2] - 设立政府主导的7000亿投资基金群 为每个重点产业配套一只100亿投资基金 [8]
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近五年增长2.9倍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5:28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 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长2.9倍 2024年突破3万家居中部第一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 [1] 产业集群规模 - 光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与服务 大健康三大产业突破万亿元规模 [1] - 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超过五千亿元级 [1] - 生物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235亿元 同比增长3.5%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设立重点产业投资平台开展战略并购和产业整合 并购汽车热管理龙头企业奥特佳等上市公司 [1] - 构建地方高水平集成电路及硅光产业集群 抢抓AI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2] 创新体系建设 - 强化国家实验室 大科学装置 全国重点实验室 湖北实验室 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 [2] - 组建龙头企业牵头 高校院所支撑的协同创新联合体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2] 产业集群发展成效 - 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 产业规模 企业集聚方面成效显著 [1] -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崭露头角 [1] -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1] 技术发展方向 - 聚焦6G发展先发优势 强化与湖北区域内龙头企业协同合作 [2]
我国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发布,碳中和ETF(159790)逆势翻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6:2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弱 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下跌 碳中和ETF(159790)逆势翻红 成交额超2400万元 最新规模达20亿元 全市场同类产品规模第一[1] 政策动态 -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印发 系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 明确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1] - 全国碳市场建设经过四年多发展 实现起步稳、运行稳 取得较为显著成效[1] 能源发展成果 - "十四五"能源成果亮眼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将如期完成[1]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能源消费"含绿量"大增 风电光伏飞跃发展[1] - 彰显绿色发展决心与实力 为全球低碳转型助力[1] 产品特征 - 碳中和ETF(159790)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ETF基金 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2] - 聚焦电池、电力、光伏设备等低碳主题公司 受益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政策[2] - 覆盖社会经济各领域与减碳相关的行业及企业 便于投资者精准全面把握市场热点[2]
【广发宏观王丹】8月中观面的四个景气线索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01 11:42
8月制造业PMI结构分析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微升0.1个点至49.4 15个细分行业中景气扩张的行业数量维持在7个 与前期持平[1][5][6] - 景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高技术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环比上行5.5个点、医药上行3.1个点)、装备制造(专用设备上行3.8个点、汽车上行6.5个点)、部分原材料行业(有色冶炼上行1.9个点、非金属矿制品上行4.0个点、石油炼焦上行7.4个点、化工上行7.2个点)以及纺服行业(上行14.3个点)[9] - 出口订单呈现结构性强势 汽车、计算机、专用设备出口订单环比分别上行10.8、1.6和8.4个点 纺服出口订单大幅上行33.5个点[9][10] - "反内卷"政策推动价格好转 石化、化工行业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行4.3和1.8个点[9] 景气回调行业表现 - 景气环比下行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通用设备(环比下行7.0个点)、电气机械(下行6.0个点)、金属制品(下行7.6个点)、化纤橡塑(下行4.3个点)和农副食品(下行5.1个点)[13] - 回调原因包括:上半年"设备更新"资金使用比例较高导致下半年弹性下降 出口订单下行(电气机械出口订单降1.8个点、金属制品降8.2个点、化纤橡塑降5.9个点、农副食品降18.8个点)以及企业自发约束资本开支(通用设备新订单环比下降13个点)[13] 绝对景气度分布 - 专用设备景气分位值达过去四年95%以上 景气值位于55以上 主要受益于"两重"项目和"AI+"带动[14] - 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纺服、有色、石油炼焦、非金属矿制品景气值位于50-55之间[14] - 受益于"反内卷"的原材料行业(黑色、有色、非金属矿、石化)景气分位值回升至过去四年70%以上[14] 新兴产业景气特征 -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唯二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 景气环比分别上行3.9和2.2个点[17] - 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行业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4.6和2.6个点 显示大企业治理价格战效果显著[17]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景气位于45-50之间 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景气最低(40-45之间)[17] 建筑业景气变化 - 建筑业PMI环比下降1.5个点至49.1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景气在50-55之间 房建和建安景气位于45-50之间[18][19][20] - 基建部分新订单改善(土木工程建筑新订单环比上行2.2个点)但开施工较弱 地产系环节偏弱但企业预期改善(房地产、房建、建安企业预期指标环比分别上行0.7、2.1和0.6个点)[18][21][22] 服务业PMI创新高 - 服务业PMI环比上行0.5个点至50.5 创年内新高[22][23] - 暑期出行相关行业景气上升(航空、道路运输、餐饮、住宿)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万得全A指数7月和8月分别上涨4.7%和10.9%) 信息技术服务业景气领先(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景气均在55以上)[22][23][24] 短期高景气线索总结 - "反内卷"相关的原材料行业[24] - "两重"大项目和"AI+"相关的产业链(专用设备、TMT、信息技术服务)[24] - 暑期出行相关的服务消费[24] - 资本市场服务[24]
2025年度“科技副总”岗位开始申报
郑州日报· 2025-09-01 00:47
项目启动背景与目标 - 河南省启动2025年度"科技副总"岗位申报工作 旨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项目鼓励高校院所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 [1] 重点支持领域 - 项目实施聚焦河南省重点培育的"7+28+N"产业链群 [1] -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 先进装备 新材料 新能源 生物医药 现代食品 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相关企业 [1] - 优先向建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各类创新型企业组织选派 [1] 申报条件要求 - 派出单位须为省内高校院所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 [1] - 申报人原则上应当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 - 初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1] - 需能够在省内同一企业工作不少于两年 且每年原则上不少于90天 [1] - 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或成熟科技成果 省内企业急需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 学历等条件要求 [1] 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 - 在线申报时间为8月29日至9月23日 [2] - 企业需登录河南省科技服务综合体信息管理平台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 [2] - 申报需求经属地科技管理部门初审合格后通过系统推送至省科技厅 [2] - 市级科技管理部门需于9月26日前统一报送"科技副总"申报初审情况汇总表盖章纸质件至省科技厅 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2]
隆华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技术突破引领多业务协同发展
中证网· 2025-08-29 01: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 同比增长23.95% [1] - 归母净利润1.12亿元 同比增长5.83% [1] - 扣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13.29% [1] - 研发投入6121.51万元 同比增长12.18% [4] 电子新材料业务 - 高端靶材应用于G2.5-G11全世代TFT-LCD和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生产线 [2] - 成为京东方、天马微电子、TCL华星、韩国LGD等全球主流面板企业主要供应商 [2] - 2025年2月突破国产G8.6 AMOLED显示技术大尺寸银合金管靶制备难题 [2] - 2025年6月两款产品通过韩国三星品质稽核与产品验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2] - HITO靶材在异质结铜互连技术上效率较同行高0.1% [2] - IZO靶材在钙钛矿领域验证增益超1% [2] - 新型低铟、无铟高效靶材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2] - 大直径钨丝绳稳定出货 [2] 高分子复合材料业务 - 树脂复合材料和橡塑材料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绝缘防护等领域 [3] - PMI系列结构泡沫材料是民用飞机等飞行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配套关键材料 [3] - 2025年7月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吸波泡沫(EPMI)项目获评"国际先进"水平 [3] - PVC结构泡沫在耐热、低树脂吸收量方面领先 广泛应用于风电等领域 [3] 节能环保业务 - 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技术多次入选国家重点推广技术目录 [3] - 成功入围中石化、中石油等四大央企空冷器框架短名单 [3] - 凝结水处理及污水处理业务在新能源、电力等行业稳步推进 [3] - 萃取剂产品应用于湿法冶金、稀土分离、盐湖提锂、电池金属回收等领域 [3] 研发创新 - 持续强化体系化研发创新实力 [4] - 聚焦电子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和节能环保三大核心业务 [4] - 推动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4] - 积极投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4]
从500强榜单看中国民营经济四大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3:29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民企500强入围门槛提高至270.23亿元 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收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1] - 营收超过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净利润合计1.8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 增长6.48% [1] - 政策环境优化与创新引擎加速 内需市场支撑有力 推动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2] 创新投入与产业布局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3] - 研发人员占比超3%企业349家 研发强度超3%企业103家 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3] - 309家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涵盖新材料 新能源 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 节能环保等领域 [3] 境外业务表现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 增长5.17% 境外营收3.19万亿元 增长14.74% [4] -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增长7.4% 占进出口总值57.1% 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97万亿元 占民企进出口总值54.3% 出海模式向自主品牌与本土化运营升级 [4] 公司治理优化 - 企业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超90%设立监事会或内控合规机构 [5] - 52.2%的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治理结构更趋完善 [5] - 需平衡治理灵活性与规范性 结合数字化与国际化趋势创新治理模式 [6]
京运通: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39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六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新材料业务占比61.37% [1] - 电力业务占比24.06% [1] - 其他业务占比10.76% [1] - 节能环保业务占比2.91% [1] - 设备业务占比0.9% [1]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93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