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培育

搜索文档
苏州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
苏州日报· 2025-09-06 00:07
规划编制工作 - 苏州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 市委书记刘小涛主持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增强规划科学性 针对性 可操作性[1] - 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网民建议 精益求精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使规划契合苏州发展所需 顺应群众期盼[2] - 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事关苏州未来发展全局 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各地各部门要把问计于民落到实处 坚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2] 网民代表建言 - 7位来自外卖平台 文旅直播 网络公益 自媒体 制造业企业等领域的网民代表参加座谈[1] - 代表们围绕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人才引育 开展协同创新 做好城市推介 提升城市美感等提出意见建议[1] - 座谈会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与会人员开展交流讨论[1] 社会参与机制 - 鼓励群众发扬城市主人翁精神 提出更多金点子 发出好声音 为苏州改革发展贡献力量[2] - 需不断创新建言渠道和互动方式 充分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积极性[2] - 要将群众建议 专家智慧 基层经验 社会期盼充分吸收到规划中[2]
从制造到智造:合肥西南中心崛起,科创引领区域经济新纪元
财联社· 2025-09-05 07:56
核心观点 - 合肥市凭借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创新产业崛起,成为全球科创领域的现象级存在,其西南板块作为城市副中心之一,正通过新兴产业布局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28][31] - 安徽省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肥西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标杆,2024年GDP增速达4.5%,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年增幅12% [7] - 新兴产业需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与资本精准投入实现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赛道潜力巨大 [16][21][24] 宏观视野——安徽转型与西南经济新动能 - 肥西县连续十五年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榜首,2024年GDP增速4.5%,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年增幅12% [7] - 安徽省新兴产业协会通过"平台+资源+生态"模式推动阳光电源、联宝电子等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8] - 财联社构建"媒体+数据+服务"生态体系,覆盖超12万家企业,累计服务产业项目超300个 [10] 企业转型——从物理空间到智慧生态的建设者 - 名邦置业从开发商转型为城市服务商,打造"景观公园艺术"项目,融合生态、智慧与人文生活方式 [13] - 集团推进建筑智能化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构建与现代产业相匹配的生态圈 [13] 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与第二曲线崛起 - 低空经济产业链规模短期有望突破万亿,生物制造在医疗、农业领域呈现爆发态势 [16] - 企业需通过研发投入强化、创新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机制优化三大策略布局第二曲线业务 [16] 绿色实践——"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解决方案 - 协鑫集成构建全产业链闭环,合肥基地组件量产效率从十年前的13%~14%提升至25%以上,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 [19] - 阳光电源对6000多种物料及195家供应商开展碳盘查,在蜀山运河新城建设零碳园区 [19] - 零重力飞机工业团队从2022年初30人扩展至300余人,本地化供应链支撑超60%,90%需求在长三角满足 [20] - 房地产与建筑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超50%,需从设计源头整合光伏、地源热泵等减碳技术 [20] - 安徽国信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达70%,建筑机器人成本降至市场同类一半以下 [21] - 长城证券指出安徽凭借政策、技术及区位优势成为绿色产业高潜力区域,资本需聚焦光伏、储能、氢能等赛道 [21] 创新共振——科技赋能传统行业与区域协同 - 大名集团通过数据平台分析海外需求,联合配件企业投资机器人项目实现中国配件供应全球 [24] - 高岩科技构建餐饮大数据平台,菜品风味生命周期预测模型服务联合利华、雀巢等企业,年闭店率高达40% [24] - 迈科技将创新管理拆解为600个模块,以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5] - 国盾量子量子保密通信应用于合肥重点单位,量子计算探索金融、药物物流和气象场景,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供应地震局 [25][26] 西南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合肥西南通过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产业布局,成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中心 [28][31] - 区域历经4次战略进阶,包括"滨湖科学城西南高端制造组团"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定位 [29] - 名邦地产在西南片区打造名邦公园一品项目,集成创新设计与人居标准,包括超5米层高、全楼栋保姆梯及360°空中院等配置 [31][33]
最新LP梳理(四):超2万亿区县资金去哪找?
FOFWEEKLY· 2025-06-24 10:01
整体概览 - 截至2025年5月,我国地市级引导基金总计828支,累计注册资本约2.34万亿[3][15] - 2017年和2024年是区县级引导基金设立高峰,但2023年后受政策限制新增规模下降[16] - 2011-2014年区县级引导基金未实缴金额近400亿元,占政府引导基金历史未实缴总额32%[18] - 2015年后认缴比例稳定在90%以上,但未实缴资金累计超756亿元[20] 区县级引导基金特征 - 单只基金规模较小,通常在亿元级,如泾县基金3亿元,陵水县首期10亿元[10] - 资金来源多元,以地方财政和国企出资为主,如泾县财政出资16%-20%,国企占79%[10] - 返投比例普遍低于高层级基金,如赣州经开区80%,临沂市1.1倍,认定方式更宽松[10] - 经济发达区县基金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欠发达区县依赖上级支持[11] 区县级引导基金优势 - 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如陵水县聚焦数字经济和海洋产业,顺义区投资智能网联汽车[12] - 决策效率高,顺义区二期引导基金投资周期仅为行业平均的40%[13] - 政策弹性大,陵水县通过分档让利机制激励社会资本,最高让渡80%超额收益[13] - 深度本地化协同,绩溪县要求子基金在本地设办公场所,瓯海区采用"双GP"模式[13] 地区分布与行业偏好 - 近一年新设区县级引导基金主要分布在浙江、北京、江苏、江西、广东,北京最多达7支[22] - 区县级基金返投比例均值长期围绕1.68倍波动,2022年后降至1.6倍以下[26] - 近五年主要配置行业为先进制造,其他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7] 活跃合作机构 - 近三年频繁合作的GP包括恒旭资本、金浦投资、国发创投、中科创星、深创投等[30] 最新组建基金 - 近一年设立的区县级引导基金包括天津清城科创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故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10亿元)、海南海澄东证华盈创业投资基金(3亿元)等[32][33][34][35]
广西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工业项目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稳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7:00
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 - 广西财政厅今年以来下达工业项目资金4.89亿元,推动工业新兴产业培育、产业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1]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2.81亿元支持64项工业产业项目优化升级,预计带动项目完成投资超33亿元 [1]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6600万元支持36项新兴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等产业 [1] 工业经济表现 - 1月至4月广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6%,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1] 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005万元支持19项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预计带动项目完成投资超10亿元 [1] 重大产业项目推进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170万元重点支持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生产线项目(一期)及配套连铸系统、广西宏旺新材料高性能硅钢项目(一期) [2] - 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并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对工业投资增长的拉动力 [2]
鞍山“五业并举”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辽宁日报· 2025-05-19 01:06
鞍山市工业经济表现 - 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 位列全省第二[1] - 辽宁雨森卫生用品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能达18.5万吨 年产值突破30亿元[1] - 工业振兴战略推动形成"传统+特色+新兴"多元产业矩阵[1] 传统产业升级举措 - 钢铁产业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16.3% 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9.2%[2] - 西鞍山铁矿等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链高端延伸[2] - 菱镁产业实现绿色智能转型 从原料输出转向全产业链发展[2] - 循环经济建成东北最大废钢加工集群 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超百亿元[2] 特色产业发展 - 先进装备制造 特色消费品和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 高端化发展[2] - 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产业升级[2] 新兴产业突破 - 钠离子电池示范电站建成 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 - 氢能产业园 智能算力中心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2] 未来发展规划 - 紧盯"双过半"目标实施技术 数字 节能 环保 安全改造工程[2] - 通过防减量 做增量 抓变量策略稳定工业大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