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1 02:58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广西采用"生态保护修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累计建设抛石沙坝200米 整治滩面82.72公顷 形成海岸综合防护体系 [4] - 犀丽湾修复后沙滩平均波高衰减率达63.38% 绿化覆盖率超80% 带动20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 获评广西文化旅游打卡点 [7] - 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实施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整治岸线195公里 修复滨海湿地约3300公顷 [7] 海洋生态保护成效 - 布氏鲸累计识别头数超70头 中华白海豚种群超400头 成为北部湾海域生态健康表征 [8] - 创新构建"红树林—海堤—植被防护"生态分层模式 打造我国第一条生态海堤 列入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9] - 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保持优等 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北海银滩和涠洲岛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11] 产业协同发展 - 发展生态渔业 成功升级打造渔业等千亿元产业 [11] - 形成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工程装备等13条创新协同产业链 累计新增发明专利205项 新建企业研发中心9个 [11] - 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规模迅速扩大 北部湾滨海度假养生线路成为网红打卡地 [11]
海洋经济“浙江模式”:不拼规模拼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4:09
海洋经济现状与挑战 - 浙江海洋经济2024年生产总值超1.2万亿元,增速全国前列但规模位列第四,落后于广东(超2万亿元)、山东(超1.8万亿元)、福建(1.25万亿元)[3] - 浙江拥有6715公里海岸线、30多个海湾、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及全国最多岛屿,但海洋经济规模与资源禀赋不匹配[1][3] - 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业态为主,高附加值环节占比不足,如船舶制造修理、海产品深加工和海洋生物医药开发不足[3] 战略规划与目标 - 提出建设两大万亿级(油气全产业链、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港航物流、海洋渔业、滨海文旅)、若干百亿级(海洋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产业集群[2][4][5] - 2025年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目标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海洋经济领域投资2200亿元以上[4] - 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推进《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2][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2024年海洋渔业一产产值超980亿元,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5] - 宁波舟山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全球第三)[7] - 船舶修造企业推动智能化转型,研发智能作业设备、数智综合运管平台提升效率[9] 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 潮流能领域建成世界首座发电站,LHD第四代1.6兆瓦机组达工业化级别,推进百兆瓦级工程项目[9]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76万千瓦,沿海核电装机容量全国前三[9] - 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吸引浙江博锐生物制药等企业落户[9] 数字经济赋能 - 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上线智慧海洋应用驾驶舱和海洋数据产业大脑[10] - 海洋资源环境可信数据空间入选国家首批试点,汇聚277类海洋实测/遥感/预报数据[10][11] - 发布超40个海洋经济可信数据空间应用场景,包括核电冷源预警、北极航道保障、台风智能预警等[11] 差异化竞争策略 - 港航服务业重点发展船舶供应/维修/交易等优势服务,补足高端环节[7][8] - 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海洋经济中流砥柱[6] - 聚焦海洋风能、潮流能、海洋碳汇等差异化领域,避免低效竞争[5][9]
海洋经济“浙江模式”:不拼规模拼什么?|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4:07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超1.2万亿元 增速位于全国前列但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落后于广东超2万亿元 山东超1.8万亿元 福建1.25万亿元[3] - 浙江拥有6715公里海岸线 30多个海湾 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但海洋经济规模与资源禀赋不匹配[1][3] - 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业态为主 高附加值环节占比较少 海产品深加工和海洋生物医药开发不足 海洋科创平台数量相对较少[4] 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2025年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 目标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 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5] - 构建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石化油气全产业链 临港先进装备制造) 三大千亿级集群(港航物流 现代渔业 滨海文旅) 若干百亿级集群(海洋数字经济 新材料 生物医药 清洁能源)[5] - 当前重点发展五大传统产业(临港绿色石化 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 港航物流 现代渔业 海洋文旅) 三大新兴产业(清洁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 及未来产业(海洋信息服务 机器人 深海智能装备)[6] 港航产业发展 - 宁波舟山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 连续16年全球第一 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稳居世界第三 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全球第七[7] - 存在"大港小航"问题 需补足航运服务业短板 重点发展船舶供应 维修 交易等优势服务 差异化竞争高端航运金融[8][9] - 2025年上半年510个海洋强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 其中120个强港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9] 海洋新能源与新兴产业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76万千瓦 沿海核电装机容量全国前三 潮流能发电达到工业化级别 推进百兆瓦级重点工程建设[10] - 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已有浙江博锐生物制药等企业落户[10] - 传统产业积极转型 如舟山船舶修造企业研发智能作业设备 数智平台提升效率[11] 数字经济赋能海洋经济 - 2024年成立浙江省首个海洋大数据增值应用中心 开展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赋能保险 蓝碳价值实现等试点[12] - 海洋经济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汇聚277类权威数据 应用场景包括核电冷源预警 北极航道保障 台风风暴潮预警等[13] - 2022年上线全国首个省级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 2025年"海洋资源环境可信数据空间"入选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试点[12][13]
万亿元级“蓝色引擎”全速启动,央企入局海洋经济
华夏时报· 2025-08-15 12:29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1] - 国家将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支持海洋强省(区、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1] - 加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力度,推动海洋产业投融资指导目录更新,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 [1]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 - 多地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如山东、辽宁、海南等地 [3]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2]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 - 海洋经济板块指数8月15日报3521.63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8%,多只相关股票上涨 [1] 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国家注重创新驱动,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加快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等 [2]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央企实力强大,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8]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和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交付 [8] 央企参与与国际合作 - 央企凭借资金实力与技术研发能力,加速深海矿产、海洋能源等资源开发 [7] - 中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 [7] - 中船集团在海洋船舶工业和海工装备建造方面成绩斐然,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8] - 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央企、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海洋能开发利用 [9] 未来发展方向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可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4] - 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4] - 推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开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4] - 培育和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4] - 研究制定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4]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31
展望后市,麦哲洞察预计,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将超 过25%。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深海装备市场规模2025-2030年CAGR达18%;国内机构则指出海洋生物医 药将成为新增长极,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认为,海洋经济/深海科技发展潜力巨大,"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或 带来新的催化与驱动力。可关注深海装备、船舶、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机遇。 来源:金融界 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正与相关部门一道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 制工作,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海 洋未来产业。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 GDP比重达7.8%。面对海洋经济庞大的发展潜力,政策面也加大扶持力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 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500亿元海洋新质生产力基金;科技部投入50亿元支持"深海关 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财政部100亿元基金定向扶持海上风电;广东发布《海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2:55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以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将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布局16个省市区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至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市区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2] ETF市场动态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7万亿元 年内净流入3875亿元 其中债券ETF净流入2994亿元居首 规模达5363.41亿元 [3] -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1281.7亿元 10只科创债ETF合计规模1156.9亿元 嘉实科创债ETF率先突破200亿元 [3] - 跨境ETF年内净流入1394亿元 宽基ETF、货币ETF呈现净流出状态 [3] 集成电路与数字技术发展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4]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应用于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4]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4] 数据制度与市场培育 - 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5]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标准规范不断完善 [5]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以场景牵引释放数据价值 [5] 储能行业自律 - 149家单位参与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 强调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6] 融资融券交易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7][8]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50004家 有负债投资者172.18万名 [8]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 开源技术框架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全模态PyTorch原生训练框架VeOmni 可缩短数周工程开发至几天 [10]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实现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1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2:54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 - 将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覆盖16个省市区 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将扩大至50个 覆盖80%省市区 为数据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2] ETF市场动态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7万亿元 年内净流入3875亿元 [3] - 债券ETF净流入2994亿元居首 规模达5363.41亿元 其中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1281.7亿元 10只科创债ETF合计1156.9亿元 [3] - 跨境ETF年内净流入1394亿元 宽基ETF和货币ETF呈现净流出 [3] 数字技术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 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4]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4]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4] 数据制度完善 - 去年推出21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5]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5] 储能行业规范 - 149家单位参与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 强调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 [6] - 要求企业基于技术 服务 信誉和履约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6] 融资融券交易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7]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50004家 有负债投资者172.18万名 [7] 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 利率招标 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8] 技术开源进展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VeOmni全模态训练框架 可将分布式并行逻辑与模型计算解耦 缩短工程开发时间至数天 [9] - 智元机器人发布Genie Envisioner世界模型平台 整合未来帧预测 策略学习与仿真评估 实现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10]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新华社· 2025-08-14 05:11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 [1] - 规划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取得原创重大成果 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海洋新兴产业 -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1] -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向海图强|山东工行:引金融活水 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8-07 04:49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1] - 山东工行聚焦海洋渔业 高端海工装备 海水综合利用 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 [1] 海洋新能源产业 - 东营市构建"风光储"综合能源体系 打造绿色能源新高地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当地海洋新能源重点项目投放信贷资金22亿元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HG14海上光伏1000MW项目"投放贷款超10亿元 该项目成为全国示范样本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 [3] 海洋特色产业 - 威海市形成集捕捞 加工 出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工行威海分行为荣成某速冻海产品加工企业发放900万元贷款 用于原料采购和生产线升级 [6] 金融产品创新 - 山东工行推出"齐鲁海洋贷"产品 具有全 新 专 广 优 简六大特点 [9] - 针对大中型客户提供"海洋研发贷"等产品 支持海洋领域科研平台建设 [9] - 针对普惠小微客户推出"渔船e贷""养殖e贷"等产品 累计发放贷款超4400万元 [9]
琛蓝健康响应国家战略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02:04
为确保科技成果及时有效进行市场转化,琛蓝健康投资兴建了青岛崂山产业园、青岛即墨产业园和甘肃 琛蓝陇药国际化产业基地,并在全球范围设有多处原料专供基地,建立起全流程可追溯质控体系,形成 从原料提取到成品制备的闭环式产业链条,为广大家人提供专业的营养与健康解决方案。 专注精准营养 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 提出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会议指出, 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作为立足海洋产业,贯彻国家战略的琛蓝健康,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以科技 创新深耕蓝色沃土,以产业升级激发健康动能,将"向海图强"国家战略转化为服务全民健康的创新实 践。 科技引领未来 琛蓝健康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科技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功能营养素的探索与创新,赋能人民 群众的综合健康管理。 公司建有业内一流的健康科技研究院,拥有一支60余人硕士学位以上的跨国科研团队,由中国海洋大学 原校长管华诗院士担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