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跨越山海的技术接力——中国与瓦努阿图共建海洋联合观测站侧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6 02:15
项目概况 - 中瓦联合海洋观测站于2025年7月21日在瓦努阿图桑托岛卢甘维尔港正式启用 具备潮位 水温 盐度等10项参数24小时监测能力 [3] - 项目由中国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瓦努阿图气象与地质灾害局共建 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并集成浮子水位计 压力水位计 温盐传感器等设备 [5] 技术实施 - 通信系统采用4G互联网与VSAT卫星链路复合模式 经三次通宵测试实现数据实时回传 [5] - 设备经受暴雨环境压力测试 浮子式水位计在恶劣海况下保持稳定曲线输出 [11][12] - 系统包含气象场(温湿 超声风速 雨量计 能见度传感器)和水文站(水位计 温盐传感器)等多参数集成部署 [5] 合作进展 - 双方签署《海洋领域合作备忘录》 中方赠送《2025-2026年潮汐表》 [7][9] - 合作历时十年 前期水位站在2022年汤加火山爆发期间为瓦方提供海平面波动数据支持 [9] - 瓦方技术人员参与培训 关注数据接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观测共享数据库 [15] 扩展计划 - 工作组完成塔纳岛东西海岸16小时勘察 评估水深 地质 供电及社区条件 [17] - 塔纳岛省长支持南北双站建设 称其为"国家生命线"并承诺保障建设用地 [17] - 观测数据将应用于风暴潮预警 港口航行安全及防灾决策 覆盖南太地区渔民 [17]
走向蔚蓝——辽宁海洋强省建设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3 01:59
海洋资源与区位优势 - 辽宁省拥有22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横跨渤海与黄海,海洋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突出[1] - 辽东湾和海洋岛两大传统渔场以及丰富滨海湿地资源为海洋经济提供保障[3] - 毗邻渤海和黄海,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节点,具备融入"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经济走廊的独特优势[3] 海洋渔业发展 - 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8个,主导培育11个水产新品种[3] - 盘锦光合蟹业等多家企业入选国家水产种质资源阵型企业[3] - 拥有远洋渔业企业22家,捕捞作业区域涉及28个国家及地区海域[3] - 全国最大专业南极捕捞加工船启航赴南极海域生产作业,船载5条生产线[3] 海洋装备产业 - 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超大型油轮顺利下水[3] - 全球首台机载SCR船用低速机发布[3] - 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3] - 大船集团自主开发"风帆技术"在超大型油轮上成功示范应用[3]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 - 大船集团交付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4] - 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顺利出坞[4] - 单舱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B型液化天然气燃料舱完工[4]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 - 拥有美罗药业、医诺生物、水产制药等重点生物医药企业[4]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4]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如伤科接骨片、海洋胃药以及岩藻黄素、维生素等产品[4] 科技创新与智能船舶 - 拥有6个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58个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6] - 大连海事大学研发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6] - 大连造船厂交付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6] 5G与数字化应用 - 大连移动部署5G-A通感一体基站,实现20公里范围内渔船轨迹监测,探测精度达90%以上[6] - 鑫玉龙示范区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3万多亩海域可视化管理与实时监测[6]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以来整治修复滨海湿地2507.95公顷、岸线23.8公里[9] - 实施葫芦岛天角山、营口大清河口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9] 国际航运与开放合作 - 大连港跻身全国十大沿海港口行列[11] - 大连市与上海市制定对口合作实施方案[12] - 营口市与连云港市强化集装箱航线运营合作[12] -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