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中铁工业股价下跌3.53% 上半年新签合同214.1亿元
金融界· 2025-07-30 14:22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9.3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4元,跌幅3.53% [1] - 当日开盘价9.42元,最高价9.63元,最低价9.27元 [1] - 成交量127.45万手,成交金额12.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73%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隧道施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 [1] - 主要产品包括盾构机、TBM、桥梁钢结构、道岔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214.1亿元,其中海外订单18.9亿元 [1] -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5.24% [1] - 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新签合同54.85亿元 [1] - 在水利水电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60% [1] 技术突破 - 首台全链"四川造"土压平衡盾构机"川山甲1号"正式下线 [1] - 该设备专为零下40摄氏度极端低温环境设计 [1]
山西:推动传统“制造”迈向高附加值“质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6:08
山西省产业链质量升级模式 - 创新构建"标准引领—NQI升级—数智赋能—协同联动"系统化模式破解产业升级难题 [1] - 通过标准化引领产业高端化 智能纺织机械领域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1项和行业标准24项并攻克23项卡脖子技术 [1]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制定国家标准5项 打通技术—专利—标准—产业高效转化通道 [1]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赋能成效 - 风电装备龙头企业依托国家级质检中心实现检测结果国际互认 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 - 法兰锻件产业通过全链条质量诊断方案将产品缺陷率从3%以上降至1%以下 [2] - 法兰锻件企业准时交货率从不足80%跃升至95%以上 客户投诉率下降60%至低于0.5% [2]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果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建成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 实现过程预防性管控和零部件追溯 [3] - 外部质量损失率年均下降超10% 机车零公里质量问题从每台18项降至2.2项 [3] - 一次交验合格率稳定在98.6%高位 [3] 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 - 高端装备制造链23家企业组建联合攻关组 将焊接合格率从90%提升至97% [4] - 第三代半导体链为30余家企业解决17项技术难题 核心原料合格率从92%跃升至98% [4] - 智能纺织机械链通过飞检制度整改120余项问题 关键配套件合格率从90%提至96% [4] - 跨链质量联盟推动高端装备与风电装备产业链协同增收超200亿元 [4] - 智能纺织机械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亿元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5% [4]
“苏超”带热消费 新动能提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7-30 06:05
赛事流量撬动消费增量 □ 本报记者 王建朋 7月28日,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销售收 入增幅由一季度的2%提升至2.8%,创近4个季度新高,经济向新向好态势凸显。"苏超"赛事引爆消费热 潮,拉动体育、文旅、零售等领域增长,"苏超"流量快速形成消费增量;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动能持 续发力,双轮驱动彰显经济韧性。 "走,去看'苏超'球赛!"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热进行,一场关于足球的狂欢正点燃江苏"赛事经济"引 擎。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6月"苏超"的火爆带动省体育产业集团及相关足球俱乐部销售收入合计增加超 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文旅消费明显增长,6月全省铁路旅客运输、航空旅客运输行业销售收入增幅快速攀升至90.7%、 46.5%,艺术表演场馆增长85.1%、文化活动增长109.3%。 商品消费同步走高,6月全省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5.8%,其中,日用家电(28.3%)、计算机设备 (19.5%)、超级市场(18.5%)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 镇江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静告诉记者,"截至第五轮赛事结束,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已累 计 ...
发票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经济“暖色”足“苏超”带热消费 新动能提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7-29 23:07
7月28日,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销 售收入增幅由一季度的2%提升至2.8%,创近4个季度新高,经济向新向好态势凸显。"苏超"赛事引爆消 费热潮,拉动体育、文旅、零售等领域增长,"苏超"流量快速形成消费增量;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动 能持续发力,双轮驱动彰显经济韧性。 赛事流量撬动消费增量 镇江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静告诉记者,"截至第五轮赛事结束,镇江体育会展中心 已累计吸引超过6万名球迷到场,赛事直接营收突破36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劲增29.34%。"这股强劲 的观赛人潮,如同一枚"消费能量弹",引爆了周边商业活力,尤其是赛场半径3公里内的餐饮门店,营 业额普遍实现40%的跃升。 连云港主场对战苏州比赛期间,东海水晶文化旅游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11.45%,各类穿戴甲、 水晶饰品销售额超2000万元,较平时周末增长36%;连云港主场对战淮安比赛期间,连云区主景区及历 史文化街区3天涌入游客8.6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劲增34.23%。 7月19日,南通队主场迎战盐城队,2.6万余人云集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据统计,当日如皋 全市住宿餐饮业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 鼓励更多美资企业投资中国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13:57
中美经贸合作交流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 双方就装备机械 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交流 [1] - 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奥的斯全球公司 苹果公司等企业代表参会 并就其在华经营发展情况与有关司局沟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一如既往为外资企业做好服务保障 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 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 - 中方希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中美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鼓励更多美资企业投资中国 扎根中国 [1] - 美方赞赏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务实举措 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促进美中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1]
2025年上半年GDP破1.2万亿 成都未来产业发展不断按下“加速键”|成都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42
7月24日,成都正式发布首只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高达1120亿元,远期规模将达2600亿元。该基金将重点聚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商业航天、量 子科技、前沿新材料等十大未来产业领域,为成都未来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助力成都都市圈在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未来产业生态的加速构建与完善,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科幻产业等新兴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强劲动力,持续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园区建 设稳步推进,各类产业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不断取得新突破。这些成果共同为成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助力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近日,成德眉资四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相继公布。2025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171.78亿元。其中,成都以12108.2亿元的经济总量占据都 市圈的主导地位,占比达79.8%;德阳、眉山、资阳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8.0亿元、945.48亿元、530.1亿元,为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指标 | 上半年累计 | 累计增长(%) | | --- | --- | --- ...
外资企业在佛山|封面话题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30
外资企业在佛山的投资动态 - 德国SEW集团在佛山顺德投资超百亿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已封顶,年底试生产 [3][4] - 赛威工业减速机华南基地项目以2.159亿元竞得240亩地块,预计年底试生产 [7][9] - 东丽株式会社在佛山布局4家子公司,涵盖无纺布、水处理膜、碳纤维等新材料领域 [9][17] 外资对佛山产业的影响 - 外资企业推动佛山纺织、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本田、丰田合成等日资企业带动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5][6] - 群创光电填补佛山显示器制造产业空白,形成完整产业链 [9] - 安德里茨近10次加码投资佛山,设立智能制造中心,2020-2024年连续新增项目 [14][15][16] 外资数据增长与产业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佛山实际使用外资29.2亿元,同比增长69.9%,新设外资企业915家,同比增长88.7% [4][9]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56%,同比增长59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外资增长132.2% [18] - 佛山拥有33个工业大类完整产业链,外资企业可快速获取配套资源 [12][13] 外资投资方向转变 - 外资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如尼得科电梯华南总部项目预计2030年达20亿元产值 [20] - 捷威家居引入自动化涂搪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预计年销售额超2亿元 [24] - 2022-2024年新设外企数量年均增长26.1%,超8500家外资企业参与"再造新佛山" [2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SEW集团带动供应商埃斯维机床落户顺德,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集群 [25] - 百威啤酒引领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吸引红牛、可口可乐等企业 [26] - "链主"企业如SEW、美的库卡等推动本地产业联动 [25] 外资持续加码的原因 - 佛山"益晒你"服务体系实现"拿地即开工",嘉士伯项目创全球啤酒行业建设速度纪录 [27][28] - 安德里茨通过"完工即投产"政策提前安装设备 [30] - 佛山出台"稳外资30条",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与税务支持 [30][31]
理解城市|河北唐山:49年的重建与思念
新浪财经· 2025-07-28 09:36
唐山大地震历史与纪念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罹难,城市被夷为平地 [3] - 地震造成全市96%的住房倒塌,未塌的也损坏严重 [13] - 2008年7月建成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成为市民祭奠亲人和寄托哀思的场所 [4] 灾后重建过程 - 1978年2月国务院批复加快重建唐山市,要求精心设计施工,体现70年代建筑水平 [14] - 全国10多万建设大军和100多个援建单位参与重建,投入大塔吊200多台,载重车辆2500多辆 [15][16] - 冶金工业部组建第二冶金建设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1500多人驰援唐山 [19] - 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唐山市将当年财政4.5亿元全部上交国家,再由国家对重建拨款 [27] 重建成就与城市发展 - 到1986年共建造各类建筑209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218万平方米,设计168个居民住宅小区 [28] - 1990年唐山因灾后重建成就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人居荣誉大奖 [37] - 1996年唐山市跨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京唐港跻身全国港口20强 [39] - 2024年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6,215万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 [45] 经济产业转型 - 确立精品钢铁、现代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品四大支柱产业 [46] - 发展现代化工、新型绿色建材、新能源与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 [46] - 推动现代应急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数字技术四大新兴产业 [46] - 唐山港拥有海上货运航线280条,通达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58个港口 [45]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唐山百川集团建成占地11.7万平方米的共享制造工厂,与全国9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47][48] - 发展机器人相关企业百余家,90%坐落于高新区,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52] - 百川集团拥有300多名研发人员,联合高校成立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51]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48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2%,游客总花费34.58亿元,同比增长3.76% [53]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731.47万人次,旅游总花费53.4亿元 [53] - 通过河头老街、唐山宴、南湖灯会等文旅IP,在京津冀文旅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52]
广东省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08:35
人才引进规模与成效 - 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1] - 动态募集120多万个优质岗位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吸纳人才 [3] - 制造业吸纳省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最多 超10万人 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14.72%提升到2025年的19.21% [3] 招聘活动与政策支持 - 组织各类常态化招聘活动4000多场 包括高规格大型综合招聘会及全国重点城市招才活动 [2] -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 开展百日冲刺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2] - 推出五有三好政策包 涵盖就业补贴 创业扶持 创新资助 求职住所 落户补助等 [4] 产业聚焦与岗位结构 - 计划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突出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3]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超4万人 [3] - 重点发动华为 比亚迪 腾讯 美的 大疆等500强头部企业及科技领军企业参与 [3] 岗位质量与薪酬水平 - 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超5000个 甚至包含百万元年薪岗位 [5] - 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26万个 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超6.5万个 [5] - 面向博士 硕士的岗位8.6万个 面向本科生的岗位25.6万个 面向大专及技校学生的岗位28.3万个 [5] 招聘渠道与服务创新 - 坚持线上线下联动 累计组织2.1万家重点企业在粤就业小程序发布62.5万个岗位 [5] - 探索引入AI电话联系服务 提供AI诊断简历 模拟面试 岗位推荐等服务 [4] -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 通过高校精准推送及小分队上门等方式强化供需匹配 [5]
1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保持增长 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金融时报· 2025-07-28 02:31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1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亿元 同比下降1.8% [1] - 1至6月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 同比增长2.5% [1] - 6月单月利润7155.8亿元 同比下降4.3% 较5月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 [1] 制造业表现 - 6月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4.1%转为增长1.4% [1]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增长9.6%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 较5月提升0.3个百分点 [2] 细分行业亮点 -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2]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利润增长68.1% 飞机制造增长19.0%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增长17.8% [2]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40.9% 绘图计算仪器制造增长12.5%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利润增长72.8% 生物质能发电增长24.5% 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增长22.2%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60.0% 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97.2% [3] - 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利润增长21.0% 家用通风电器制造增长9.7% [3] - 光电子器件制造利润增长29.6% 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增长16.9% [3] 经营状况指标 - 6月末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69万亿元 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下降 [3] - 6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增速与5月持平 [1] 政策影响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推动"两新"政策实施 [2] - 电子、家电、厨卫等行业利润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快速增长 [2][3] 前景展望 - 商品价格反弹加快去库存节奏 内需和工业物价水平有望边际改善 [4] - 三季度工业企业整体效益预计得到恢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