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10上市8亏损! 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33
近日,"自动驾驶第一人"王劲创立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智行),因还不 起1.5万元债务遭破产清算,引发广泛关注。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注意到,今年以来,未上市的智驾企业"水深火热"——有2家智驾企业遭遇破产 清算;2家企业面临破产重整;多家年内出现过激烈的人事变动;多家陷入收购整合风波。此外,10家 主流自动驾驶企业陆续都发布了2025半年报,目前只有2家实现盈利,仍有8家处于亏损状态中。 一位自动驾驶企业创始人直言:"这个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商业阶段,如果这时候还在继续依靠融资来 做技术,摸索道路,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另有投资人直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进入收获期,大家开始批量上市,行业格局趋于稳固,新企业很 难再有机会,很多投资人都不投这个领域了"。 据知情人士对《次世代车研所》栏目透露,预计明年下半年,新石器等自动驾驶企业将开启上市工作。 伴随自动驾驶行业投资退潮、行业分化加剧,一部分企业开始"吃上肉",另一部分企业则"汤也喝不 上",甚至直接"饿死"。 | | | | 2025年破产或面临重大调整自动驾驶企业概况 | | | --- | --- | --- | --- | -- ...
10上市8亏损,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
36氪· 2025-09-15 01:57
近日,"自动驾驶第一人"王劲创立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智行),因还不起1.5万元债务遭破产清算,引发广泛关注。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注意到,今年以来,未上市的智驾企业"水深火热"——有2家智驾企业遭遇破产清算;2家企业面临破产重整;多家年内出现过激烈 的人事变动;多家陷入收购整合风波。此外,10家主流自动驾驶企业陆续都发布了2025半年报,目前只有2家实现盈利,仍有8家处于亏损状态中。 一位自动驾驶企业创始人直言:"这个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商业阶段,如果这时候还在继续依靠融资来做技术,摸索道路,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另有投资人直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进入收获期,大家开始批量上市,行业格局趋于稳固,新企业很难再有机会,很多投资人都不投这个领域了"。 据知情人士对《次世代车研所》栏目透露,预计明年下半年,新石器等自动驾驶企业将开启上市工作。伴随自动驾驶行业投资退潮、行业分化加剧,一部 分企业开始"吃上肉",另一部分企业则"汤也喝不上",甚至直接"饿死"。 | | | | 2025年破产或面临重大调整自动驾驶企业概况 | | | --- | --- | --- | --- | --- | | ...
哈啰首款Robotaxi“HR1”亮相
深圳商报· 2025-09-15 00:03
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 进入9月,出行平台头部玩家密集发布无人驾驶商业运营新动态,Robotaxi已进入商业化提速的关键节点 [1] - 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平台Robotaxi商业化布局都在加速,例如文远知行、特斯拉、Uber与Momenta、亚马逊旗下Zoox均在9月有新的测试或服务推出 [2] - 高盛预测中国一线城市Robotaxi单车毛利将在2026年转正,经营利润预计2032年实现 [3] 哈啰公司具体进展 - 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在9月11日亮相,在安全性设计上从感知、计算、定位、底盘、电源、通信等六大维度构建多重安全保障体系 [1] - 哈啰与启辰汽车、阿里云、地平线、禾赛等产业链核心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整车制造、云计算、芯片算力、传感器等关键环节 [2] - 公司目标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计划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SOP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 [2] 营收增长表现 - 小马智行二季度总营收1.54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Robotaxi业务收入1090万元,同比激增157.8%,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暴涨超300%,平台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 [2] - 文远知行二季度总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其中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836.7%,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36.1% [2] 市场前景预测 - 高盛预测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车队约53.5万辆,203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610亿美元,车队达230万辆 [3]
宁德时代在德国首发NP3.0技术平台;TikTok欧洲月活用户突破2亿|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9-14 13:47
电池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出海 - 宁德时代在德国全球首发NP3 0技术平台及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后1小时内保证高压稳定动力输出 加速欧洲市场拓展 德国和匈牙利基地已投产 西班牙基地2026年投产[2] - 蜂巢能源1-7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速97.1% 跻身全球前十 海外市场装机量同比增速高达723% 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八[2] - 小鹏汽车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在慕尼黑启用 为全球第九大研发中心 与硅谷和圣地亚哥中心协同 聚焦本地化创新 全新小鹏P7欧洲首秀[2] 自动驾驶与智能技术全球化 - 轻舟智航与高通达成深度合作 2026年实现智驾方案全球交付 设立德国欧洲总部 与理想、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合作[3] - 小马智行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合作 在多哈开展Robotaxi道路测试 针对当地气候和道路进行L4级自动驾驶本土化适配[4] - 主线科技获数亿元战略融资 专注L4级自动驾驶卡车 已向东南亚、中东、南美洲交付近百台无人驾驶卡车[6]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资进展 - 自变量机器人获近10亿元A+轮融资 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企业 由阿里云和国科投资领投 老股东美团和君联资本追投[4] - 爱诗科技完成超6000万美元B轮融资 阿里巴巴领投 全球用户突破1亿 海外产品PixVerse和国内产品拍我AI推动AIGC视频生成[6] - 如身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康复机器人已量产并出口北美、欧洲和东南亚 落地数百台家庭与机构应用[5] - 灵足时代连续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 一个月出海订单近千万人民币 全年订单预计超1亿元 专注具身智能关节研发[5] 跨境电商与数字生态建设 - Lazada与天猫首次系统级打通 设立一键轻出海项目组 天猫商家可直通东南亚市场 平台承担国际物流和售后等成本[3] - 商务部推动年底前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议定书 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领域合作 推广跨境电商和新能源汽车等[9] - NEXX获卡塔尔风投机构Rasmal Ventures战略投资 连接中国与中东及北非市场 通过AI平台优化跨境供应链和仓储运营[5] 消费电子与XR设备扩张 - TikTok欧洲月活用户突破2亿 占欧洲三分之一人口 较去年1.75亿持续增长[3] - VITURE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 支持全球零售扩张和企业XR部署 由原Google眼镜团队成员创立[6] - IFA 2025展会近700家中国企业参展 AI成为热门关键词 欧洲市场成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必争之地[8] 资本市场与政策动态 - 纳斯达克拟修改小型IPO规则 净利润上市标准最低公众持股市值要求从500万美元提至1500万美元 中国运营公司最低募资要求设为2500万美元[9] - A+H上市公司增至161家 年内11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 港股提供国际融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提升[10] - 墨西哥拟对未签署自贸协定国家征收10%-50%关税 涉及中国等国的汽车、玩具和钢铁等1400项产品[8]
招聘几位大佬,打算共创平台(世界模型/模型部署)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4 03:44
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国内外招募10名业务合伙人[2] - 合伙人将负责自动驾驶相关课程研发、论文辅导业务开发及硬件研发[2] 技术研究方向 - 重点关注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扩散模型、VLA、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3] - 涉及具身交互、联合预测、SLAM及3D目标检测领域[3] - 布局世界模型、闭环仿真3DGS、大模型部署与量化感知推理等前沿方向[3] 人才招募标准 - 要求应聘者来自QS200以内高校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4] - 优先考虑拥有顶会论文发表记录的候选人[4] 合伙人待遇 - 提供自动驾驶行业资源共享包括求职、读博及出国留学推荐[5] - 设置丰厚的现金激励机制[5] - 开放创业项目合作与推荐机会[5]
某新势力智驾组织架构即将迎来重大调整...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3 16:04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智驾组织架构将迎来重大调整 新部门正在敲定人员[2] - 多位元老级部门负责人相继离职 包括选择科研院校 筹备具身方向创业 继续在业内拼搏的核心人物[2] - 组织架构由原先四个二级部门划分为十个二级部门 结构更扁平 提供更多晋升机会[2] 技术路线分歧 - 业内对下一代量产方案技术路线出现明显分歧 VLA和世界行为模型(WA)两个流派争论激烈[2] - 公司声称中国真正做出VLA的只有自家企业 质疑其他公司仅做出"变形VLA"或"嫁接VLA"[2] - 世界行为模型(World-Action)被视为实现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 认为VLA路径取巧但非最终解决方案[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智驾方案去年取得巨大成功 跃升为业界标杆 多家企业跟随其方案[2] - 内部核心人物身价暴涨 遭遇其他公司高价挖角[2]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应对VLA量产优化 新车销量提升和外部环境变化等挑战[4] 人员变动与晋升 - 高管职位空缺成为竞争焦点 有限职位无法满足下属晋升需求[2] - 架构调整后形成更扁平化组织 为更多人员提供上升机会[2]
不管VLA还是WM世界模型,都需要世界引擎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3 16:04
端到端自动驾驶定义 - 学习单一模型直接将原始传感器输入映射到驾驶场景并输出控制指令 取代传统模块化管道 [3] - 训练流程包括监督学习 模仿学习或强化学习 通过大量标注数据或奖励设计实现 [3] - 涵盖当前VLA和世界模型等技术方向 属于自动驾驶算法最广概念 [6] 技术发展路线 - 从20多年前黑白图像输入起步 经历条件模仿学习 泛化 可解释性网络等阶段 [8] - 当前处于1.5代端到端自动驾驶阶段 基于基础模型解决长尾问题 [10] - 分化出两大分支:世界模型分支(扩散管道/视频生成模型)和VLA分支(大型语言模型应用) [11] 世界模型分支技术 - 包含Drive Dreamer Cosmos Predict One和导航世界模型等具体应用 [11] - Gaia 2作为视频生成模型 利用多视图图像预测不同类型视频 提升驾驶安全性与自动化 [11] - 通过多模态动作预测实现真实感和多样性生成 [11] VLA分支技术 - Java LM采用"草图维基"方式增强驾驶场景理解 [11] - Lingo Tool和Job VRM利用基础模型提升准确性 但存在延迟较高问题 [11] - 通过大小模型协同工作预测多数情况 优化系统性能 [11] 部署挑战与数据需求 - 需要处理大量生产问题和工程工作 进入第二代发展阶段 [14] - 特斯拉FSD追踪器显示MPI指标年度增长 数据量增加使模型持续优化 [18] - 剩余20%长尾问题需海量数据 危险案例收集成本昂贵且可能危及生命 [18] 世界引擎解决方案 - 通过极端情况生成和安全关键场景构建 大幅降低数据收集成本 [21] - 包含数据引擎和算法引擎 生成大量训练场景并改进端到端算法 [24] - 通过环境交互与行为建模 实现从失败中学习并优化规划器 [21] 技术路径对比 - 世界模型概念覆盖范围更广但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5] - VLA被视为更切合实际的技术路径 世界模型为终极目标 [25] - 需警惕概念包装与实际技术内容不符的情况 [25]
科技赋能全运,35项科技创新融合优秀案例助力赛事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11:49
科技赋能全运会应用案例 - 广州赛区构建科技赋能项目资源库 遴选8项示范案例和27项优秀案例 覆盖城市侧、赛事侧、场馆侧和科技助残四大场景[1] - 35项技术先进案例为全运会注入动能 形成"赛时炫科技、赛后留产业"的闭环生态[1] - 全球首款L4级无人驾驶为赛事提供高效服务 成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活样本[2] - 双臂仿人形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悟空"服务南方五省 减少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2] - 广电运通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融合支付与文化传播 通过NFC扫描触发AR互动[2] - 元宇宙全运村依托AI与数字人技术打造虚拟赛事空间 突破时空限制[3] - 10米级精度智能气象系统每12分钟输出预报 为户外赛事提供米级保障[3] - 无障碍导航手语机器人服务残特奥会乒乓球赛事 获运动员志愿者好评[5]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 智慧步道、智慧公园及AI智能化饮品机器人等技术让全民共享全运红利[2] - 低压配电网智能监测系统守护电力安全 双重保障赛事运行平稳[3] - 广州9月4日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展现以企兴城、以赛兴城发展活力[4] - 市体育场馆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接入多场馆 实现集群化智慧管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5] - 雷击致灾模型、赛事医疗保障系统等既满足赛时需求 又为赛后运营奠定基础[5] 绿色智能场馆技术 - 采用可循环建材减少资源浪费 对旧场馆改造升级实现变废为宝[5] - 部署电力AI+大数据识别算法与可视化监测平台 对关键设施进行全天候监控[5] - 飞碟训练中心改造采用AR+低碳技术 在绿色翻修基础上同步升级场馆配置[5] - 六足导盲机器人、无障碍导航系统及AI实时语音转文字服务打破沟通障碍[5] 相关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0.49% 市盈率21.30倍 份额减少3000万份至79.6亿份[8]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10.46% 市盈率45.43倍 份额增加9800万份至53.1亿份[8]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2.64% 份额减少1200万份至5.1亿份[8]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4.47% 市盈率123.85倍 份额减少300万份至3.7亿份[9]
创新苏企港股集聚效应提升
苏州日报· 2025-09-13 00:44
苏州港股上市公司增长与表现 - 今年以来苏州新增港交所上市公司5家 港交所苏州板块扩容至38家 [1] - 苏州港股上市公司市值从2486.6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945.01亿元人民币 增幅139% [1] - 新增11家上市公司中近一半在港股 包括维昇药业 正力新能 映恩生物 曹操出行和拨康视云 [2] 行业分布与创新特色 - 港股苏州板块38家公司中19家为医疗保健类 9家为信息技术类 [2] - 企业创新特色突出 包括正力新能专注动力电池赛道 映恩生物为ADC领域创新引擎并募资18.86亿港元创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募资新高 [2] - 拟赴港上市企业覆盖自动驾驶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前沿赛道 包括轻舟智航 东吴医药 邦融微电子等 [4] 重点企业市值与业绩表现 - 信达生物市值从555.22亿元增长至1516.54亿元 涨幅173% 上半年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50.6% 商业化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 [3] - 英诺赛科市值从254.42亿元增长至828.64亿元 涨幅226% AI及数据中心板块同比增长180% 车规级芯片同比增长128% [3] - A股上市公司市值从17243.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4767.78亿元人民币 增幅43.6% 其中3家企业市值超千亿元 [2] 拟上市企业与行业分布 - 截至8月末苏州有11家上市后备企业拟申报港交所 其中7家为生物医药行业 2家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 1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1家电商运营 [6] - 轻舟智航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东吴医药与农银国际战略合作借助港交所18A和18C新政 [5] - 邦融微电子聚焦物端人工智能芯片 博云科技提供算力管理平台 艾利特机器人为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 [5] 金融合作与上市支持 - 苏州与中信证券国际 农银国际 交银国际等头部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提供从早期孵化到IPO落地全周期服务 [7] - 江苏省授牌东沙湖基金小镇为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苏州与港交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并举办上市新规宣讲会 [8] - 苏州工业园区开设直通港交所专场 定期邀请港交所专家辅导上市流程及18A/18C规则 [8] 市场关注与国际化发展 - 国际投资者关注经济和资本市场全局 未来市场规模及业务增长前景等长期基本面 [6] - 港股市场有助于企业品牌国际化 巩固中资龙头企业在全球同业中的地位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6] - 苏州企业的创新性及硬科技带来的成长性是市场关注重点 [6]
两天涨近14%!特斯拉股价大爆发,发生了什么?
美股IPO· 2025-09-13 00:05
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美东时间12日周五收涨约7.4% 创近三个月最大日涨幅 并创1月31日以来收盘新高 [3] - 特斯拉股价最近两日累计上涨逾13.8% 表现远超其他科技巨头及大盘 [5] Robotaxi业务进展 - 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确认于本周向特斯拉发出Robotaxi测试许可 允许其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1][7][8] - 特斯拉需完成运营自我认证流程后方可正式推出商业Robotaxi服务 [8] - 特斯拉已于6月22日在得州奥斯汀首次推出Model Y提供的Robotaxi服务 并于7月末扩展至加州湾区 [9] - 马斯克计划大幅扩展Robotaxi服务范围 目标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并可能于年底前移除安全驾驶员要求 [10][11] - 特斯拉已开始向加州多个机场申请批准 允许其无人驾驶叫车服务在机场接送乘客 [11] 储能业务突破 - 特斯拉发布新一代储能产品Megapack 3和Megablock系统 采用更新电池技术和电子设备 [12][13] - Megablock系统将电池、开关设备和变压器整合为一体 可实现23%的安装提速和40%的建设成本降低 [13] - 特斯拉储能业务过去12个月销售额达110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储能容量部署达37.9千兆瓦时 同比增长83% [14] - 公司开始生产自主变压器 需关注下半年美国环保税收抵免取消后的利润率变化 [15] 产品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中国推出的加长轴距版六座纯电SUV Model Y L热销 8月19日上市以来已预订12万辆 日均订单近1万辆 10月订单已售罄 新订单预计11月交付 [5] 领导力与薪酬计划 - 特斯拉董事会公布马斯克新薪酬方案 潜在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 要求其未来十年实现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 交付2000万辆电动汽车 投产100万辆Robotaxi和100万个人形机器人 [16][19][20] - 方案旨在将马斯克持股比例提升至至少25% 并包含寻找继任者的长期流程 [16][17][18] - 特斯拉董事长强调只有马斯克能领导公司未来十年实现AI和机器人转型 薪酬方案考虑其可能转任首席产品官等职务 [1][6][16] - 薪酬方案将机器人交付量和调整后EBITDA增长作为核心考核 并为与xAI潜在合并预留调整空间 [19][20]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长期价值的80%可能来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业务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