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卡车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央视网· 2025-08-28 12:50
物流市场规模 - 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1] - 202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有望达到380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3] - 物流业总收入规模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 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3] 基础设施网络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达到181个 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5] -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达到105个 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5] - 全国约42%的物流园区配备了自动分拣设备[5] - 超过七成的物流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仓库[5] 运行效率提升 - 十四五前四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0.6个百分点[5] - 前四年累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接近9000亿元[5] 技术应用发展 - 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配送车、无人机、无人仓等无人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5] - 智慧物流园区和智慧物流枢纽加快改造升级[5]
“物畅其流”!透过亮眼数据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重要成就
央视网· 2025-08-28 01:2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物流市场规模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5年物流业总收入预计超14万亿元 5年增长约4万亿元 [1] - 202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380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 [1] - 2025年全社会货运量预计超590亿吨 快递业务量有望突破2000亿件 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 [1] 国际物流网络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及亚洲100多个城市 [2] - 航空企业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 航线辐射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2] - 海运船队规模全球最大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航线联系 海运连接度常年世界第一 [2] - 跨境公路货运量实现倍增 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方式跨越里海抵达欧洲 [2] 基础设施与效率 - 国家物流枢纽达181个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105个 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3] - 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2700家 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率近25% [3] - 网络货运企业超3000家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5年降低0.6个百分点 累计降低物流成本8900亿元 [3] - 新技术应用5年累计降低物流成本约1.1万亿元 [3] 企业竞争力提升 - A级物流企业达10797家 其中5A级企业555家 [4] - 收入前50强物流企业总收入超2万亿元 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4] - 7家物流企业上榜世界500强 领军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全国42%物流园区配备自动分拣设备 69%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仓库 [5] - 无人驾驶卡车/配送车/仓/船等"无人物流"技术加快推广 [4] - 新能源内河船舶数量突破1000艘 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创新高 [5] - 物流大模型在快递/电商/冷链/航运等领域陆续发布 [5]
英媒:无人驾驶卡车或将改变中国运输业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2:40
无人驾驶卡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北京与天津港之间的高速公路上已有满载货物的无人驾驶卡车进行测试运行 根据政府规定 驾驶座上仍配备安全驾驶员 但实际无需人工干预 [1] - 32岁的安全驾驶员霍先生首次体验自动驾驶时感到不安 但经过长时间观察测试后认为机器表现相当出色且安全 [1] - 某无人驾驶卡车公司负责人表示 当前测试车队仅是发展开端 未来运营将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降低劳动力成本 并更好应对恶劣环境和长时间驾驶 [1] 无人驾驶卡车的应用场景 - 业内人士指出 无人驾驶卡车将优先应用于露天矿场 港口等封闭工业区 [1] - 偏远 恶劣的极端环境地带尤其是长距离直线行驶路段也是潜在早期应用场景 [1] 技术挑战与瓶颈 - 感知能力局限:重型卡车需要更先进的摄像头实现远距离路况追踪 复杂路段可能需要沿途加装传感器 [2] - 极端场景风险:包括极端天气下的设备故障 繁忙车流中的突发危险等问题亟待解决 [2] - 成本与产业化瓶颈:当前技术成本高昂 多数"无人驾驶卡车"为传统卡车改装 而非生产线直出的原生自动驾驶车型 [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正努力成为新技术引领者 需谨慎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2] - 学者认为需让公众逐步认识技术益处 如降低购物成本 而非仅关注事故风险或就业威胁 [2]
Z Potentials|侯晓迪,前图森未来CEO再出发,“接管率已死,CPM当立” —— 用“每英里成本”撕开自动驾驶遮羞布
Z Potentials· 2025-04-09 03:08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面临技术奇点与商业回报的平衡难题,当前关注点从"接管率"和"Demo里程数"转向更实际的"每英里成本"(Cost per Mile)指标 [1] - 行业面临40美元成本与2美元收入的严重倒挂问题,商业化路径尚未清晰 [1] - 美国卡车司机平均年龄突破50岁,劳动力缺口导致70%陆地货运面临供给危机 [2][35] Bot Auto的战略定位与技术路径 - 公司定位为"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以Cost per mile(CPM)为核心指标重构商业模型 [32] - 放弃传感器军备竞赛,将生成式AI预训练技术引入卡车领域,数据标注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2% [2][30] - 采用Foundation Model实现多任务(Multi-task)和多模态(Multi-modality)处理,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26][27] - 总部迁至休斯顿货运枢纽,通过实际运营验证技术方案,目标实现比人类司机更低的每英里成本 [2][40]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分为三阶段:2016年前传统方法阶段、2016-2022年深度学习普及阶段、2022年后大模型应用阶段 [25][28] - 当前技术瓶颈在于系统下限(Worst Case)性能保障,需综合软件、硬件及交通法规理解 [29] - L4级自动驾驶相比L2更具颠覆性价值,但必须解决成本问题才能实现商业化 [15][16] - 生成式AI推动组织结构变革,预训练技术使数据标注成本下降98% [30][31] 商业模式与市场机会 - 瞄准美国8000亿-1万亿美元货运市场,直接运营无人驾驶车队而非出售技术方案 [36][37] - 通过规模经济破解传统卡车行业"规模不经济"难题,目标2030年前填补司机缺口 [37][38] - 客户核心需求为运输时效性、价格合理性和运力稳定性,而非技术细节 [39] - 计划未来1-2年公开CPM计算方法,推动行业建立健康对标标准 [38] 创始人创业理念 - 坚持第一性原则,从技术可行性(能否做)和商业本质(是否值得做)双重维度评估决策 [12][18] - 选择卡车而非Robotaxi赛道源于高速公路场景规则明确性,且商业化时间更早 [18] - 历史经验表明依附性商业模式(如L2供应商)易被主机厂挤压,必须建立独立价值 [15][23] - 新创业聚焦"珊瑚礁"生态模式,通过基础设施化创造正向外部性而非零和竞争 [41]
一级市场往哪走
投资界· 2024-12-20 03:06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科技向新和创投向实成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核心主题,聚焦硬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3][6][7] - 硬科技投资热度上升,模式创新面临挑战,需要更强的技术支撑和长期投入 [7][8] - 生物医药领域关注细胞治疗、干细胞、免疫细胞以及中药材科学化种植的创新应用 [5][6] - AI赛道商业化落地成为重点,仓储机器人、无人驾驶、3D打印等细分领域存在机会 [6][7] 机构动态与策略调整 - 纪源资本投资节奏放缓,但看好未来五年宏观和地缘变化带来的机会 [5] - 松禾资本设立四支新基金,聚焦细胞与基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并向中型规模转型 [6] - 金石投资募资超百亿元,投资领域覆盖硬科技、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设备 [6] - 民营机构募资难度增加,投资策略转向前端布局,更加谨慎 [6][7] 政策与市场期待 - 呼吁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并购,简化上市公司并购程序 [8][10] - 期待国企与民企深度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创新 [9][10] - 希望政策支持流动性提升,包括IPO通道多样化和税收优惠 [10][11] -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需与海外合作伙伴达成共赢,扩大开放 [8][9] 细分领域机会 - 大模型、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受关注 [6][7] - 3D打印供应链80%-90%集中在中国,机器设备和上游材料存在投资机会 [6] - 中药材全生命周期溯源和复方制剂创新成为生物医药新方向 [5] - 职业教育实训环境的科技化改造需求增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