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氧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行业规模飙升技术突破,国产替代与多领域应用驱动产业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1:30
行业概述 - 氧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气体或液体中氧含量的装置,核心功能是通过监测氧浓度变化为系统提供反馈信号以优化性能,工作原理类似于电池,利用氧化锆陶瓷在高温下的氧离子导电性产生电势差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 [2] - 按工作原理分类,氧传感器包括氧化锆氧传感器、光学氧传感器、电化学氧传感器、电偶氧传感器、超声波氧传感器、激光氧传感器、顺磁氧传感器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技术基础薄弱且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以组装和代工为主 [4] -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阶段,国内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武汉科技大学谢光远团队在2006年试制出氧化锆最佳制备方法,为自主研发奠定基础 [4] - 21世纪初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氧传感器在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工业燃烧效率提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谢光远团队2011年获得片式氧传感器国家专利,打破国外垄断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氧化锆、二氧化钛、贵金属材料、荧光材料)和零部件(芯片、电路板、连接器、外壳) [7] - 中游为氧传感器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医疗、环境监测、智能家居、航空航天等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09.01亿元,同比增长28.98% [11] - 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推动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对氧传感器需求激增,政策倒逼车企升级排放技术,拉动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中氧传感器装配率提升 [11] - 工业领域环保监管趋严,钢铁、化工等行业对氧含量实时监测需求增长,拓宽市场空间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国际巨头如Bosch、DENSO掌握核心材料配方与精密制造工艺,产品覆盖氧化锆、氧化钛等多类型氧传感器,技术壁垒高且规模效应显著 [12] - 安培龙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从陶瓷材料到芯片制造的全链条技术,成为国内唯一实现氧传感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的企业,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12] - 四方光电依托气体传感器技术积累,将氧传感器拓展至医疗、环保等新兴领域,形成多元化市场布局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融合加速行业革新,氧传感器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演进,集成无线传输、自诊断、自适应校准等技术,新型敏感材料如纳米材料、复合氧化物将提升传感器性能 [19] - 市场需求多元化驱动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氧传感器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中应用,医疗健康领域远程医疗和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带动血氧监测需求 [21] - 国产替代加速与政策支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企业如安培龙科技和四方光电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
未知机构:脱水研报丨它是智能感知层核心器件,机器人、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翻倍增长;集采优化政策不断出台,部分公司或出现明显的业绩预期修复—2025602-20250603
未知机构· 2025-06-03 0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磁传感器、医药制剂、煤炭、游戏 - **公司**:纳芯微、灿瑞科技、信立泰、华东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晋控煤业、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华阳股份、山煤国际、新集能源、ST华通、三七互娱、吉比特、巨人网络、友谊时光、点触科技、完美世界、恺英网络、心动公司、神州泰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磁传感器行业 - **核心观点**:磁传感器作为智能感知层核心器件,受益多领域发展市场有望持续成长,海外龙头主导市场但国产厂商替代空间广阔 [1][3] - **论据**: - 技术与应用层面,磁传感器通过磁电转换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按技术路径霍尔效应传感器占主导,磁阻效应传感器加速渗透;按功能应用覆盖多场景,2023 - 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CAGR为4% [4][6] - 下游需求层面,机器人领域高精度磁传感器成关键组件;汽车电子领域单车用量随电动&智能化升级增长;新能源领域光伏逆变器带来TMR传感器替代机遇;工控领域库存周期与工业升级共振提升渗透率;消费电子领域政策与创新带动需求回暖 [7][9] - 市场格局层面,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占率超70%,2022年中国磁传感器芯片国产化率仅25%,国产厂商如纳芯微积极布局追赶 [11][13] 医药制剂行业 - **核心观点**:集采虽仍有影响,但优化趋势明确,制剂板块业绩与估值有望修复,中长期仿制药业务将成现金流业务 [15] - **论据**: - **集采影响原因**:多层级集采模式使仿制药风险暴露时间延长;集采后的价格治理有长尾效应;集采范围持续扩大 [16][18][19] - **短期业绩修复**:集采优化政策不断出台,部分公司如华东医药存量产品集采风险降低,管制精麻产品集采预期弱化,关注人福医药、恩华药业 [20][23] - **中长期业务转变**:集采本质是市场竞争,会达到市场平衡;院内需求刚性不受集采影响;仿制药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后市场将回归增长通道,业务成现金流业务 [25][26][27] 煤炭行业 - **核心观点**:火电发电增速有望转正,动力煤价格有望反弹,板块估值有望提升 [28] - **论据**: - 需求端,迎峰度夏旺季火电需求改善,非电需求高位运行,2025年5月中旬总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速+3.32%,火电日均电量降幅环比收窄 [28] - 供给端,低煤价下供给收缩,4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速收窄,新疆、内蒙日均产量环比大幅下降,煤炭进口量减少,支撑煤价底部 [28] - 库存端,近期港口库存在电厂补库需求好转下加速去化,旺季需求释放有望促成煤价反弹 [28] - 板块层面,煤价底部支撑提升稳定高股息确定性价值,关注不同类型投资标的 [29] 游戏行业 - **核心观点**:游戏市场规模增长,多家公司新品表现出色,储备产品丰富,上线有望带动公司成长 [30] - **论据**: - 市场规模,2025年4月中国游戏市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93%,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同比增长9.62% [30] - 新品表现,多家公司新品上线后流水、排名等表现突出,如ST华通《Kingshot》、三七互娱《英雄没有闪》等 [30][31] - 储备产品,各公司储备丰富,如三七互娱《斗罗大陆:猎魂世界》、完美世界《异环》等,上线有望带动公司成长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信立泰仿制药大单品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集采后销售额变化情况,2018年中选,2019年扩围丢标后院内销售额从27亿下滑至9亿,2022 - 2023年仍下滑,2024年企稳 [16] - 华东医药2024年5款存量仿制药院内销售额合计58.07亿元,基于集采优化细则假设2025年内纳入国家集采风险或降低 [23]
奥迪威(83249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3: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8 日,地点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银平路 3 街 4 号公司现场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包括广发证券等多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共计 33 人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梁美怡及管理层 [3] 公司核心技术与发展战略 - 公司以“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为重要发展战略,产品向感知层和执行层的微型化、智能化、模组化升级,向多领域拓展,掌控压电技术全产业链能力,可实现产品更新迭代保持领先优势 [4] 客户与市场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合计 35.20%,从第一到第五分别为 13.20%、6.98%、6.13%、4.55%、4.35%,业务不依赖单一行业或客户 [5] - 智能汽车市场是传感器需求重要增长点,公司近 20 年为汽车电子供应链服务,会根据下游需求合理规划车规级传感器产能 [6] 研发与产品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为 8.33%,近年规模化量产的标志性新产品有 AKⅡ车载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 [8] 应对风险措施 - 公司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压电技术有完整生产链技术,已建立战略储备方案应对关键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 [9] 战略投资与规划 - 公司对广州蜂鸟的投资是为布局新一代传感技术路线,拓展新型 MEMS 传感器应用场景 [10] - 公司新购置土地计划在广州建立新的研发中心与新一代传感器制造基地,布局未来 3 - 5 年战略发展 [10] 产品市场表现与产能规划 - 公司自主研发的 AKⅡ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已批量交付,为新应用场景提供服务以获取新客户和市场份额 [11] - 公司多层触觉反馈执行器在智能触摸屏等已获批量订单,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工艺趋势合理规划新增产能 [12]
传感器行业深度报告:触觉提升机器人现实感知能力,打通灵巧操作关键一环
东吴证券· 2025-05-30 05: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泛化操作的核心部件,全球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不同技术路线的触觉传感器各有优劣,行业玩家众多且各具特色,未来传感器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材料、算法和芯片,触觉传感器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建议关注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行业相关公司[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为何需要触觉传感器 - 触觉传感器是用于机器人中模仿触觉功能的传感器,可感知末端力、温度、湿度等,按功能可分为接触觉、力矩、压觉和滑觉传感器等,分布于机器人的躯干和灵巧手等部位,灵巧手指尖传感器是核心部位[3][14] - 相较于传统工业夹爪,触觉传感器对灵巧手实现商业化落地至关重要,可实时检测接触力和压力分布,帮助调整抓握力度,提高抓取成功率和稳定性,自适应触觉感知需要探测多维变量[17] - 触觉传感器对抓握模型的训练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机器人抓握尚未实现灵巧操作,通过收集抓握数据可助力抓握大模型训练,引入触觉可助力VLA模型进一步泛化[20] - 未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核心在于模型端,触觉传感器有望助力大模型提升泛化能力,目前人形机器人软件端进展慢于硬件端,触觉传感器的引入可提高机器人对现实世界的预认知[21] - 手掌端电子皮肤主要强调对接触位置的精准控制和对物体材质的感知能力,在抓握动作中不起主导作用,仅需一维压力传感器;手指端触觉传感器强调感知+控制,感控一体,最重要的特性是对三维力的感知,要实现不同手指的分布式协同工作,在抓握动作中起主要作用[28] - 以拿水瓶为例,抓水瓶前结合视觉感知物体表面材质和大致所需的力;抓水瓶时感知压力、摩擦力等三维力,并结合接近觉施加能抓起的最小压力;移动过程主要感知摩擦力,快速调整抓握力度;放置过程主要感知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实现放手动作[32] 技术路线:触觉传感器各技术路线辨析 - 全球触觉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达164亿美元,预计2024 - 2034年CAGR将达13.5%,2023年下游应用领域占比前三分别为制造业(42%)、航天航空&国防(27%)、汽车行业(17%)[4][40] - 主流触觉传感器类型包括视触觉、压电式、电容式、磁电式、电阻式和应变片,各类型在测量精度、形状、力/力矩、触觉信息模态、接触信息、分辨率、制造工艺要求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41] - GelSight视触觉传感器利用光学原理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宽动态响应范围,工作原理类比为微型的“接触成像系统”,优点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形变可视化、高灵敏度、可测量三维形变、无电气干扰问题,缺点是在实时反馈和柔性响应上有局限,易受温度影响,体积较大,对端侧芯片算力要求高[42][43] - 基于压阻效应的触觉传感器通过检测电阻变化反映外部压力或接触状态变化,优点是鲁棒性好、分辨率高、可密集排布、结构紧凑与集成化,缺点是迟滞性大、功耗高、温漂大、线性度差、无法直接精准测量切向力[46][47] - 基于电容原理的触觉传感器通过检测电容变化获取受力信息,能够测量三维力大小,具有接近觉功能,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易于阵列化集成,缺点是易受周围导电物体产生边缘电容干扰、响应非线性、负载能力差[51][52][53] - 基于压电原理的触觉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检测外部刺激,优点是灵敏度高、动态特性好、测试频率宽、不需要外部电源、便于携带、材料刚度高,缺点是不适用于静态压力测量场景、易受噪声干扰、介电性受温度影响、较难对切向力进行直接定量测量[57][58] - 基于磁感原理的触觉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可分为基于霍尔干扰和基于霍尔器件两种路线,优点是对微小位移和压力变化敏感、响应速度可达毫秒级,缺点是不具备泛化能力、传统设计难以集成到小型设备、受外部磁场或电路噪声影响、磁体性能随温度变化、成本较高[63] - 手掌区域电阻式触觉传感器可行性较高,指尖区域电容式和电磁式已有大规模应用,但整体方案仍未收敛,视觉辅助触觉感知是重要发展方向,学界也在探讨多方案融合方向[66] - 预计至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可达175亿元[69] - 传感器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材料、算法和芯片,导电硅胶材料的合格供应商有望成为壁垒,算法的迭代是降本与提升性能的关键,自主设计的芯片可提高传感器性能[73] - 现阶段传感器价格居高不下,未来触觉传感器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大规模放量后有望充分摊薄固定成本,价格同步下降[76] 行业玩家:触觉传感器主流玩家介绍 - 触觉传感器行业主流公司众多,包括Tekscan、PPS、SPI、GelSight、JDI、汉威科技、XELA、苏州慧闻纳米科技、帕西尼感知科技、钛深科技、Touchence、广州埔慧科技、墨现科技、Tacterion、LEGACT、戴盟机器人、纬钛科技和千觉机器人等,各公司在国别、创立时间、主要业务、主要触觉传感器产品和传感器类别等方面存在差异[79][80][81] - 福莱新材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柔性传感器材料,有望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其柔性传感器采用电阻式技术路线[84] - 能斯达(汉威科技参股)业绩承压,盈利能力下滑,已开展柔性微纳传感器业务,积极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发与创新,其柔性电子皮肤产品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并向部分机器人厂家小批量供货[91] - 日盈电子业绩增长,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在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投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开发,压阻式电子皮肤产品样品已于2025年3月研发成功,磁电式方案正在研发中,目前电子皮肤单只手价值量在1000元左右[99] - 他山科技是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国产龙头,通过自研的全球首款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及触觉感知算法解决了触觉多维感知信号同时解析的难题,聚焦模型、算法和芯片制造三大核心领域,是全国唯一可以提供底层芯片+触觉传感器+整手算法方案的公司[100][106] - 帕西尼感知科技是电磁式触觉传感器龙头,产品矩阵涵盖触觉传感器、高低配置灵巧手及机器人本体合作方案,核心技术基于霍尔效应触觉传感器,结合视觉与触觉数据融合算法,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力觉反馈,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硬件设计、算法架构及多模态融合能力[107][109] - 墨现科技专注于电阻式触觉传感器领域,提供高适应性柔性压力传感器方案,核心技术逻辑在于开发通用型传感器,以电阻式技术为基础,实现低成本、高兼容的规模化落地,采用“短-中-长”三期发展战略[113][117][118] - GelSight是视触觉传感器龙头,致力于通过其独特的弹性体成像技术将触觉数字化,核心技术基于“Gel(凝胶)+ Sight(视觉)”的组合,产品包括GelSight Mini、DIGIT Tactile Sensor、GelSight Mobile和GelSight Max等[119][123][124] 投资建议 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行业建议关注【福莱新材】【汉威科技】【日盈电子】【东方电热】【明新旭腾】【信宇人】【斯迪克】【他山科技(一级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一级公司)】【墨现科技(一级公司)】等[6][127]
向“智”出发,“触”见未来——“中国传感谷”探访记
新华社· 2025-05-29 01:58
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 - 蚌埠市打造"中国传感谷",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4] - 当地已集聚200多家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0多家,初步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4] - 安徽华鑫微纳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满产后将助力产业集聚 [4]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 企业研发柔性触觉传感器实现机器人精准抓握,高性能惯性传感器助力智能驾驶信息交换 [1] - 安徽希磁科技开发指甲盖大小的电流传感器,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领域 [4] - 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聚焦多模态感知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5]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创新平台高效衔接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资源,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5] - 建立省市区三级政策扶持体系,从资金、平台、人才等多维度支持企业发展 [5] - 加快跨界技术融合创新,拓展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 [6] 市场机遇与前景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传感器产业迎来风口 [3] - 具身机器人、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为传感器产业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4] - 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需求推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
武汉民营企业勇立潮头数量突破百万
长江日报· 2025-05-29 00:27
企业家精神内涵 - 企业家精神被概括为"不服周"的闯劲、"不信邪"的创劲和"不独行"的义劲,这些特质使武汉民营企业在40年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1] - 四方光电通过自主研发PM2 5传感器打破国际垄断,高灵敏度甲烷传感器获美国客户追加订单,体现技术扎根的重要性 [1] - 高德红外通过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延伸至民用汽车、电力、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 [1] 企业创新实践 - 四方光电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立运营基地,通过沃尔沃、路虎等企业审核,美国密歇根工厂加速建设中 [1] - 利楚商服聚焦民生需求开发"扫呗"聚合支付和"小区e家"智慧团购,在投入大产出慢的领域持续深耕 [1] - 益模科技专注工业软件18年,智能排产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预计全年营收增长50% [1] 武汉民营经济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 5万家,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2] - 全市1 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79 3% [2]
5.28犀牛财经早报: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苹果计划推出自己的游戏平台
犀牛财经· 2025-05-28 01:45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距离获批仅两个交易日,发行速度创纪录[1] - 目前还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待定,已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1] - 发行首日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显示市场对新型费率结构产品接受度较高[1] - 上一批8只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一年半以来均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回报率超过30%[2] - 新一批产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注重行业偏离度、风格暴露等组合管理指标[2] 银行消费贷市场动态 - 监管叫停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部分银行通过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压低至3%以下[1] - 招联首席研究员指出低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并加重债务负担[1] - 消费贷资金存在被挪用至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的风险[1]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导致存款搬家效应增强[2] - 有客户将百万规模存款转入理财产品,银行也加大增额寿险产品营销力度[2] - 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高,反映银行资金面压力增加[2] 量化交易发展 - 20余家券商已在App中推出T0算法服务,中泰证券最新加入这一行列[3] - T0算法通过高频捕捉股价波动价差为投资者降低成本、增厚收益[3] - 该服务为券商开辟了提升佣金收入的新渠道[3] 航运市场现状 - 上海到美国集装箱船再现"爆舱",订单已排到6月份[3] - 5月19日至25日上海港美线出口装箱量达5.9万标箱,环比增长49.4%[3] - 上海港美线班轮量已恢复至每周42班的正常水平[3] 智能传感器产业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展示23款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4] - 智能手机含几十个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搭载传感器可达上百个[4]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推动传感器在大数据、应用场景等领域规模化发展[4] 合成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技术融合成为2025第二届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重点议题[4] - 合成生物产业在政策、技术、市场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通道[4] - AI在部分合成生物领域应用已有显著进展,或将重塑生命科学研究范式[4] 豆粕市场波动 - 2025年前五个月豆粕现货价格已出现两轮快速涨跌[5] - 当前市场处于多空博弈关键期,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缓解供应压力[5] - 养殖需求旺季来临和南美天气炒作成为新变量[5] 苹果游戏战略 - 苹果计划推出专门游戏应用预装在iPhone等设备上,取代现有Game Center[5] - 该应用将集成游戏成就、排行榜等功能,提升游戏体验[5] - 游戏和应用内购买为App Store贡献约三分之二收入[5] 奢侈品行业 - 香奈儿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大跌28.2%至34亿美元[6] - 博柏利最新财报显示营收净利双降,净利大跌90%[6] - 行业分析认为过度提价策略已开始反噬业绩[6] 酒鬼酒业绩 - 2024年酒鬼酒营收14.23亿元同比腰斩,高端品牌内参营收下降67.06%至2.35亿元[7] - 公司表示当前战略以稳价为主,短期内不追求量的大幅提升[7] 汽车行业反腐 - 东风汽车集团又有4名管理人员被查,今年以来已通报9起反腐事件[8] - 被查人员涵盖采购、计划、证券法务等关键岗位[8] 金融人事变动 - 平安资管王欣将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接替方蔚豪[8] 财务公司违规 - 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7家财务公司因违规领罚,罚金总额494万元[9] - 江西铜业集团财务公司因违规提供融资、发放贷款被罚154万元[9] - 7家中有4家违规事项涉及贷款业务[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78%,纳指涨2.47%,标普500指数涨2.05%[9] - 特斯拉涨近7%领涨科技七巨头,英伟达涨超3%[9] - 拼多多因一季度营收不及预期股价跌近14%[9] 债券市场 - 日本出手稳定债市推动日债暴力反弹,提振美债[10] - 两年期美债标售后美债收益率刷新日低[10] 外汇与商品 - 美元指数走强,日元创四周新高后一度跌超1%[11] - 原油跌近2%,期金一度跌超2%,黄金连续两日下跌[11]
AI应用加持 智能传感器发展迎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18:08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聚焦汽车、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热门应用领域 [1] - 23款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包括"超低噪声高精度生物信号采集系列芯片""可控多通道脑电采集系统"等 [1] - 智能手机内含几十个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搭载上百个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推动传感器在大数据、应用场景等领域规模化发展 [1] 蚌埠打造中国传感谷 - 华鑫微纳总投资50.6亿元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工艺调试,规划月产能达3万片,有望成为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 [2] - 蚌埠集聚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相关企业200余家,中国传感谷与视谷、声谷共同支撑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 - 22家安徽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在中国传感谷布局,省人工智能母基金设立2只总规模10亿元的子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2] - 蚌埠经济开发区在赛迪顾问报告中位列中国MEMS产业第六名,比2024年上升两位,目标2030年智能传感器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智能传感器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061.2亿元,增长率11.4%,预计2025年达4565.9亿元 [4] - MEMS传感器2024年国内产值已超千亿元,具备小型化、集成式等特点 [4] - 全球物联网规模重回两位数增长,AI、5G等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4] 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融合 - 人工智能发展分为感知智能、计算智能、认知智能三个阶段,智能传感器是感知智能的硬件基础 [5] - 传感器在多技术学科融合下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装备智能化水平取决于多维度数据融合能力 [6] - 人工智能对智能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电网等领域的传感器产业赋能显著 [6]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应用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成本占比约26%,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具备感知环境、交互决策能力 [6] - 电子皮肤、视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等高价值量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广泛应用 [6] - 人形整机对智能感知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从传感层到感知层的技术突破是人形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的关键 [7]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沪市公司高强度研发投入力促产业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5-25 12:10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2024年沪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再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 [1] - 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五年实现翻倍 [1] - 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831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1]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柯力传感推出六维力传感器,维间耦合误差降至1.0%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韦尔股份推出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Nyxel®近红外技术,弱光条件下仍能获得清晰图像 [2] - 鸣志电器攻克机器人关节模组核心技术,空心杯电机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2] 公司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鸣志电器研发费用从2020年1.52亿元增长到2024年2.4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0%以上 [5] - 柯力传感近两年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累计约2000万元,占总研发投入约10% [5] - 卧龙电驱2024年研发支出8.05亿元,营收占比3.95%,实现多个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5]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 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医疗康复领域 [6] - 韦尔股份汽车图像传感器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6] - 卧龙电驱与中国商飞合作开展电动航空技术研究,产品应用于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等场景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具身智能落地打开人形机器人成长空间,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4] - 当前机器人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打磨内功 [6]
绘就发展“同心圆” 打造交融新范式——在中东欧博览会感受跨区域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网· 2025-05-24 20:41
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进口年均增长7.4%,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 [2] - 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2] - 宁波贝宏进出口有限公司连续四届参展,本届带来30多种日化产品并备货两三百箱,代理多国特色商品试水中国市场 [2] 科技合作 - "数智中东欧"展区集中展示奥地利钻石飞机、塞尔维亚海上安全传感器、斯洛伐克医疗设备及中国人形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 [4] - 斯洛伐克商人托马日·多伦茨寻求与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认为中国科技发展与基建水平具有吸引力 [4]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生物医药领域互补优势,通过技术转移、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协同 [5][6] 文化交流与商业融合 - 捷克水晶品牌欧若拉连续四届参展,今年推出融合中国传统纹饰与捷克水晶工艺的100多款新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 [7] - 波黑参观者认可中国篆刻艺术呈现的莫斯塔尔古桥图案,体现文化元素跨界融合的创意 [7] - 宁波—中东欧国际文化与艺术交流中心启动,100多所院校参与教育合作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