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霍尔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5 01:19
关键词:霍尔传感器产业链、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霍尔传感器竞争格局、霍尔传感器未来趋势 一、霍尔传感器行业相关概述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 一种传感器。霍尔效应是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它定义了磁场和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这种效 应和传统的电磁感应完全不同。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 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在垂直于导体与磁感线的两个方向上产生电势差,后来发现 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因此利用这现象可以制成的各种 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 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 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内容概要: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 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可分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从霍尔传感器产业链来看,上 游为生产所需原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 ...
山西证券:给予兆威机电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9 13: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21.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0.7% [1] - 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5.9%,环比增长14.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52.3%,环比增长7.0% [1] - 25Q2公司毛利率32.2%,净利率14.0%,同比分别提升2.5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2] 业务构成 - 微型传动系统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总收入63.3%,毛利率27.6%,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1] - 精密零件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总收入30.4%,毛利率43.8%,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 [1] - 精密模具及其他收入0.5亿元,同比增长88.5%,占总收入6.3%,毛利率18.6%,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 [1] 费用控制 - 25Q2期间费用率合计18.0%,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率5.9%、销售费率4.4%、研发费率10.0%、财务费率-2.3% [2] 技术研发 - 7月发布新一代灵巧手产品DM17&LM06,采用全直驱方案和连杆方案,分别适用于精细化操作和高强度作业场景 [2] - 完成4mm无刷空心杯电机技术攻关并实现小批量产,开发四级空心杯电机及小直径拼块式铁芯电机 [2] 全球化布局 - 6月递表港交所启动H股上市计划,8月启动泰国产能建设,投资不超过1亿美元建厂 [2] - 目前拥有2个研发中心、4个制造基地和3个全球服务中心(德国、美国、中国香港) [2] 机构预期 - 山西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2元、1.43元、1.81元,对应PE分别为108.8倍、85.4倍、67.3倍 [3]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2.65亿元,对应PE 111.22倍 [4] - 90天内7家机构给予评级,其中3家买入、4家增持,目标均价118.0元 [6]
研判2025!中国气敏传感器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升级与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气敏传感器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02:18
气敏传感器行业概述 - 气敏传感器通过将气体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智能家居等领域,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催化燃烧式、红外光学式和固体电解质式 [1][2] - 半导体式传感器灵敏度高、成本低但选择性较差,电化学式精度高但需定期更换电解液,催化燃烧式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检测,红外光学式精度高但成本昂贵,固体电解质式稳定性好但需高温工作 [4] - 按检测气体类型可分为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VOC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应用于工业安全、化工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医疗及农业温室等领域 [4] 行业发展背景与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政策如《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传感器列为战略性基础产业,地方政策如深圳专项扶持计划加速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 [6] - 环保政策加码、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及消费升级驱动行业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175亿元(同比+16.67%),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2030年达400亿元(CAGR约15%) [11]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上游核心原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基底等)国产化率提升,中游企业如四方光电(光学/电化学)、增敏科技(MEMS热导式)加速高端突破,下游环境监测、工业安全、智能家居需求占比达75% [8] - 半导体式和催化燃烧式技术成熟且主导市场,电化学式和红外光学式性能优化显著,MEMS技术取得突破(如增敏科技12英寸产线月加工能力达2万片) [13] 区域竞争格局 - 长三角聚焦高端MEMS与光学传感器(无锡布局太赫兹技术),珠三角以消费电子见长(增敏科技18个月建成MEMS产线),华中(武汉)形成完整产业链,京津地区在新材料研发领先 [15] - 行业呈现"东强西渐"格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规模与创新上领先,中部地区加速追赶 [15]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巨头(霍尼韦尔、西门子等)占据高端工业、医疗及汽车电子领域35%份额,本土龙头(四方光电、汉威科技等)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领域占比30%,中小企业聚焦低端产品 [17] - 环境监测领域国产化率超50%(四方光电主导),工业安全领域外资占比60%以上,智能家居国内企业垄断,汽车电子和医疗健康国产化率不足5% [19][20]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向智能化(AI融合)、微型化(MEMS工艺)、高精度(纳米材料)演进,多模态感知技术(如激光雷达+气体传感器)提升复杂环境监测能力 [21] - 新兴应用场景如碳中和监测(2025年市场规模50亿元)、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量300+个)、智慧农业(土壤传感器提升产量10%)催生增长动能 [22][23] - 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工业自动化领域目标国产化率50%),生态协同模式形成(头部企业开放接口、联合制定标准),2030年新兴领域贡献增量超4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