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英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25.18%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06亿元 同比增长6.35% [1] - 净利润11.47亿元 同比增长25.18%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42元(含税) [1]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亿元(含税) [1] - 现金分红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20.94% [1]
中原证券副总王晓刚转战信托!20载生涯留警示,业务结构困局待破
新浪财经· 2025-08-27 05:18
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刚因工作变动辞职 其职务变动由河南省政府主导 调任至同属河南投资集团控制的中原信托担任副总经理 [1][4] - 王晓刚拥有超过20年公司任职经历 曾分管经纪业务 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 并担任总裁助理 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等管理职务 [3] - 其在2020年分管资产管理业务期间因公司存在尽职调查缺失 债券交易风控不足等合规问题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3] 股权结构 - 河南投资集团作为河南省财政厅下属国有独资企业持有公司17.73%股份 拥有实际控制权 H股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为25.74% [4] - 王晓刚调任中原信托属于同一控制体系内人事调整 中原信托64.94%股权同样由河南投资集团持有 [4] 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2024年手续费净收入6.43亿元 同比增长20.88% 2025年一季度同比上升55.33% 成为营收绝对主力但高度依赖市场波动 [5] - 投行业务2024年手续费净收入0.56亿元 同比下降38.79% 2025年一季度仅0.04亿元 同比再降50.12% [5] - 资管业务收入从2015年0.53亿元升至2018年1亿元后持续萎缩 2024年收入缩水至0.24亿元 [5] - 投资业务2024年净收益5.12亿元 但受公允价值变动-1.99亿元拖累 合计净投资收益3.13亿元较2023年明显缩水 2025年一季度两项合计仅0.73亿元 [7] 财务趋势 - 营业收入从2018年16.50亿元跃升至2021年44.21亿元后 2022年骤降至18.81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支出14.86亿元较2021年压降近六成 管理费用从2021年18.04亿元下降至2024年11.43亿元 [7] - 人均薪酬从2021年48.73万元减少至2024年27.25万元 员工总人数从2023年2738人下降至2024年2543人 [7][10] - 成本压缩推动2024年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但收入结构未改善使利润持续性存疑 [13]
中信信托总经理涂一锴董事任职资格获批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02:00
公司治理变动 - 涂一锴于8月22日获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担任中信信托董事 [1] - 涂一锴现任中信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 [1]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公司前身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于1988年3月1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 [1] - 当前注册资本112.76亿元 [1] - 股东为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1] 2024年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53.79亿元 [1]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3.27亿元 [1] - 净利润26.53亿元 [1] - 信托资产余额26244亿元 [1] - 资产服务信托规模1.53万亿元 [1] - 资产管理信托规模1万亿元 [1]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29.16亿元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05亿元 [1] - 利润总额16.82亿元 同比增长3.6% [1] - 净利润15.67亿元 同比增长13.5% [1] 行业地位 - 公司为信托行业头部机构 [1]
江苏国信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3.96%,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6 22: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56.88亿元,同比下降11.75% [1] -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上升3.9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9.28亿元,同比下降8.83%,归母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下降0.71% [1] - 扣非净利润19.46亿元,同比增长9.13%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3.5%,同比增长13.84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7.56%,同比增长18.6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3.97% [1] 费用与资产结构 - 三费总额8.02亿元,占营收比例5.11%,同比增长6.4% [1] - 货币资金85.32亿元,同比下降15.74% [1] - 应收账款34.67亿元,同比增长4.75% [1] - 有息负债379.94亿元,同比增长0.94%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7元,同比大幅增长104.5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因江苏信托偿还拆入资金减少 [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10889.04%因电力基建投入增加及信托产品赎回减少 [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5.01%因归还信托业保障基金流动性支持减少 [2] 资本回报与历史表现 - 2024年ROIC为6.22%,净利率12.18% [2]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6.15%,2015年最低达-3.29% [2] - 上市以来13份年报中出现3次亏损 [2] 业务发展与产能扩张 - 国信滨海港电厂两台百万机组已于去年末和今年4月投产 [3] - 国信沙洲电厂两台百万机组计划本月上旬和7月末投产 [3] - 国信扬电两台百万机组计划2027年投产 [3] 分析师预期与机构关注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33.26亿元,每股收益0.88元 [3] - 近期机构关注新机组投产进度 [3]
陕国投A: 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10
利润分配方案基本情况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723,158,519.87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未分配利润达5,247,745,246.47元 [1] - 以总股本5,113,970,358股为基数 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 现金分红总额51,139,703.58元 [2] - 分红总额占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比例7.07% [1] 利润分配实施安排 - 自分红方案披露日至股权登记日期间 如股本变动则按变动后股本实施并保持分红总额不变 [2]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因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制定具体中期分红方案 [2]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董事会以10票同意通过利润分配预案 监事会以3票同意审议通过 [2] - 分配方案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及《公司章程》等规定 [2][3] - 方案符合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及股东回报规划 被认为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2][3]
五矿资本: 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3.30亿元,同比下降14.11%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5亿元,同比下降41.47% [6][18]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下降46.67%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30亿元,同比下降132.49% [6] - 总资产1494.8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88% [6] 利润分配方案 - 拟以总股本44.9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6元(含税)[3]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698.84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5.14% [3] - 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3.01亿元 [2] 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 五矿信托总资产339.21亿元,管理信托资产规模6050.35亿元,报告期内净亏损2.67亿元 [23] - 外贸金租总资产529.44亿元,实现净利润5.05亿元,新增租赁项目投放规模90.32亿元 [25][26] - 五矿证券总资产508.10亿元,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债权投行承销金额301.5亿元 [26][27] - 五矿期货总资产191.81亿元,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9.52亿元,其中风险管理业务收入占比62.95% [28] 业务转型进展 - 五矿信托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存续规模1238.43亿元,较年初提升4.52个百分点 [24] - 外贸金租直租业务占比提升,落地首单氢燃料机车业务和首单储能直租业务 [20][26] - 五矿证券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15名,"一带一路"债券规模排名第18名 [27] - 五矿期货碳酸锂品种成交与持仓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服务新能源产业案例入选行业优秀案例库 [22][28] 行业环境分析 - 信托行业资产规模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但经营收入同比下降45.52% [9] - 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4.8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6.51% [11] - 证券行业总资产12.93万亿元,净资产3.13万亿元,分别同比上升9.30%和6.10% [12] - 期货市场1-6月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 [14] 战略发展重点 - 公司聚焦"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转型方向 [18][19] - 通过投研支撑服务、特色化大投行服务、定制化综合投融资服务和专业化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服务四大维度开展业务 [20] - 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五矿信托绿色信托存续规模53.42亿元,外贸金租绿色租赁业务余额193.67亿元 [21][22] - 构建"信托+租赁+证券+期货"多牌照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产融协同优势 [29]
五矿资本: 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董事会决议概况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 应到董事9人全部出席 会议审议并通过十四项议案 所有议案均获全票通过 [1] 半年度报告及财务事项 - 董事会批准《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并同意对外公布 [2] - 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以总股本4,498,065,459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6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698.84万元 [7] - 2025年1-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2,083.64万元 [7] - 控股子公司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计提预计负债7,810.00万元 [8] 公司章程及治理结构变更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年修订)》等法规修订《公司章程》 修订后需经股东大会批准生效 [2] - 取消监事会设置 原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 相关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6] - 同步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 均需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3][4] 管理制度制定与修订 - 新制定《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1项制度 [5] - 修订24项内部管理制度 包括董事会各专委员会议事规则、信息披露管理、风险控制等制度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5] - 制定《金融业务全面穿透管控清单》 进一步强化业务风险管控 [10] 关联交易及风险评估 - 通过《对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该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4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8][9] 高管考核与改革总结 - 批准《领导班子、非班子高管2024年度及2022-2024年任期业绩考核结果》 [9] - 通过《2024年度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结报告》 [10] 股东大会安排 - 决定于2025年9月12日以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10]
五矿资本: 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五矿信托计提2025年半年度预计负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6
计提预计负债背景与依据 - 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 五矿信托自2019年度起以存续信托项目资产余额为基数计提准备金 [1] - 信托项目划分为主动管理类和事务管理类 对主动管理类项目按监管要求折算风险资本 [1] - 按风险资本的5%计提信托业务准备金(科目为预计负债) 累计达风险资本20%时可停止计提 [1] 本次计提金额与影响 - 2025年半年度计提预计负债总额7810万元 [2] - 计提事项经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监管合规性 - 计提依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要求 [1] - 监事会认定计提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 能公允反映资产状况 [2]
五矿资本: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3:53
公司第九届第二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 审议了《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租赁公司占比39.12% 信托公司占比23.33% 期货公司占比21.06% 证券公司占比14.49% 其他业务占比2.0% [1] 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290亿元 [1] 行业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表现积极 [1]
券商资管研究总监,重回卖方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1:17
人事变动 - 原联储资管研究总监王嵩出任方正证券地产行业首席研究员 深耕地产及城投债研究十余年 曾任民生证券地产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2] - 王嵩选择转任卖方分析师的两大理由:行业细分领域及政策催化存在局部机会需挖掘 地产研究可作为理解期货利率及股票策略的跨领域钥匙[2] - 方正证券2025年引进多名资深研究人员 包括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团队 固收首席李清荷团队 及多位来自德邦证券和东吴证券的分析师[3] 公司业绩 - 方正证券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22.96亿至24.32亿元 同比增长70%到80% 主要因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增加[3] 行业动态 - 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从2024年底36.68万人降至2025年6月底36.29万人 但证券分析师数量从5776人增至5829人[3][4] - 降佣降费背景下证券研究机构亟需转型 需通过提升研究硬实力增强品牌影响力 头部券商通过吸引优秀分析师巩固市场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