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

搜索文档
进一步加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西安日报· 2025-08-11 05:27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思路 -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群为依托,以科教资源为支撑 [1] - 支持建设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 [1] - 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适配对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孵化科创型成长型企业,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1] - 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运行模式 [1]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重点围绕大飞机、商用车、光伏、半导体及光子、能源(油气)、输配电、乘用车与智能网联、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和无人机、空天动力、人工智能、XR等产业方向布局建设 [2] 建设任务 - 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2] - 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2] - 建设共性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开展产品试制和标准创制 [2] -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孵化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2] - 深化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科技金融等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2] - 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2] 组建方式 - 由市科技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数据局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组建 [2] - 或由龙头企业会同相关创新主体申请建设,按产业领域命名为"西安市××产业创新中心" [2] 推进机制 - 组建由市级相关部门,相关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国有平台公司等组成的工作专班 [3] - 加强市区联动,各相关区县、开发区提供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持 [3] - 管理部门总结建设成效及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3]
GB1589强制国标要修订了,将如何影响商用车行业?|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1 02:53
GB1589强制国标修订 - 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启动修订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下达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253211-Q-339)[4] -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面向行业开展修订需求调研 要求各相关单位于8月15日前反馈修改意见和建议[1][4] - 修订目的是全面了解GB1589—2016标准实施中的适应性问题 推动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1][4] 行业动态 - 陕汽推出720马力牵引车新品 奔驰新车打破市场传言[11] - 解放推出大马力重卡新品 远程醇氢产品在内蒙古下线并收获270辆订单[11] - 新能源公交车市场活跃 出现40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标项目[11] - 皮卡市场格局变化 长安保持领先地位 日产/雷达/江淮市场份额提升[11]
270辆订单!远程醇氢产品内蒙古正式下线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0 13:28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呼和浩特的醇氢电动战略 - 公司在呼和浩特正式下线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并签署270台醇氢重卡及客车订单,同时交付部分产品 [1] - 此次行动是公司"向北战役"的关键步骤,旨在推动呼和浩特醇氢生态战略落地 [1] - 公司与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醇氢动力为核心促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5] 甲醇能源在内蒙古的独特优势 - 内蒙古高寒气候(冬季严寒、海拔超1000米)制约纯电车型发展,2024年上半年当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9.8%,远低于全国22.8%的水平 [4] - 甲醇具备-25℃低温稳定性,可解决寒区商用车新能源化难题,同时发挥内蒙古"塞外煤海"的甲醇资源优势 [4][10]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5-10万元/座,远低于加氢站/换电站投资,呼和浩特计划2026年前推广4000辆甲醇汽车并建设50座加注站 [5] 醇氢电动技术的性能与经济效益 - 醇氢电动车辆采用甲醇增程技术,克服纯电车续航不足和冬季衰减问题,重卡单箱醇续航达1500公里,客车冬季续航超600公里且补能仅需10分钟 [8][12] - 相比国六柴油车,PM排放降低98%、燃料成本下降32%-45%,规模化车队年省燃料费300万元 [10][12] - 吉利已运营超5万辆醇氢电动车(占氢燃料车2倍),累计里程230亿公里,产品在哈尔滨亚冬会通过极寒验证 [10] 公司的市场布局与产业影响 - 公司是国内唯一覆盖醇氢重卡/轻卡/客车/VAN等全品类商用车企业,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技术 [12] - 醇氢动力将扩展至矿机、装载机等非道路场景,推动煤矿产业汽柴油替代 [12] - 以呼和浩特工厂为基地,加速内蒙古液态新能源产业布局,助力当地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行业动态(其他厂商) - 皮卡市场7月榜单变动显著,长安领先,日产/雷达/江淮排名上升 [18] - 中车电动发布8款零后悬大运力新车 [18] - 江西丰城签约交付150辆电动重卡,创2025年当地最大规模 [18] - 重卡行业再现单笔超1100辆订单 [18] - 江淮/东风/远程/福田等品牌加码新能源VAN车市场竞争 [18]
给每一位卡友带来完美产品选择 汕德卡G7M牵引车百城联动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0 04:16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是中国高端重卡领域的领跑者,以"进口替代"技术和"德系品质"树立了第一高端重卡品牌形象 [3][5] - 汕德卡自2013年首款量产车型下线以来,已实现5年200万公里、9年300万公里的高效运营,全国超10000辆运营里程超百万公里 [5] - G7M牵引车上市采用"1+5+N"模式覆盖百城,线上线下超千万人次参与,首日累计认购量达1158辆(晋中站89辆) [1][12] 产品技术与创新 - G7M牵引车搭载TD三代高热效率发动机和WP/MC双动力引擎,整机B10寿命达180万公里 [10] - 关键零部件采用国际品牌,通过2000万公里三高道路验证,模块化设计提升可靠性 [10] - 整车优化匹配实现动力链节能11%,科学降重176kg节气0.5%,用户实测百公里气耗较竞品节省3kg,年运营15万公里可省2万元燃气费 [12] 用户体验与服务优势 - 驾驶室配备豪华气囊座椅、超宽卧铺和智能新风空调,打造"移动之家"概念 [10] - 提供动力链及驾驶室超长质保、百万公里免工时费、不停车服务等专属政策 [12] - 用户案例显示:车队40辆汕德卡运营零故障,百公里气耗较其他品牌低1-2kg,出勤率接近全天候 [14][16] 行业合作与未来方向 - 公司采用德国标准设计生产,发动机B10寿命150万公里,变速箱/车桥达100万公里,承诺"两年不计里程"超长服务 [16][18] - 未来将深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持续推出多元化产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
316亿,又一个汽车巨头被卖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9 12:39
塔塔汽车收购依维柯交易分析 - 塔塔汽车以38亿欧元全现金收购依维柯(不含军工业务),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每股收购价14.1欧元 [5] - 依维柯国防车辆公司(IDV)由意大利莱昂纳多以17亿欧元单独收购,剥离后塔塔再行收购依维柯主体 [5] - 交易核心逻辑为互补:塔塔获取欧洲技术品牌与渠道(依维柯占欧洲重卡14%份额),依维柯接入印度低成本制造与新兴市场通路 [6][7] 塔塔战略整合计划 - 分阶段实施"拆弹-补位-换引擎"策略:承诺两年不裁员/关厂以稳定欧洲工会,利用印度非洲基地对接依维柯渠道形成"南亚成本+欧系品牌"组合 [7] - 目标三年内通过整合FPT发动机技术与氢燃料/纯电平台,将整车成本再降20%,构建多能源模块化方案输出新兴市场 [7] - 收购完成后商用车板块将退市独立运营,年销54万辆/营收220亿欧元,直接对标戴姆勒、沃尔沃等全球第一梯队 [8] 塔塔集团发展历程 - 1868年创始于贸易,通过纺织(1897年皇后纺织厂)、钢铁(1907年塔塔钢铁)奠定基础,1991年后聚焦汽车/电信/IT等高增长领域 [9][10] - 三次标志性杠杆收购:2000年3.89亿美元收购英国Tetley茶叶(贷款利率3.5%)、2007年113亿美元收购Corus钢铁(自有资金仅40亿)、2008年23亿美元抄底捷豹路虎(三年利润达18亿美元) [11] - 当前年营收超1300亿美元,3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3000亿美元,业务覆盖汽车/钢铁/5G/消费电子等多领域 [12] 全球并购市场趋势 - 2025年全球并购规模达2.6万亿美元,交易数量降16%但总值增28%,受美国超百亿美元大额交易驱动(如联合太平洋850亿美元收购Norfolk Southern) [13] - 六大驱动因素:1) 美元利率从5%降至2%降低融资成本;2) 企业估值较2021年高点回落20%-30%(EV/EBITDA倍数降2.1倍);3) 供应链再全球化推动"China+1"布局 [14] - 其他因素包括技术缺口(药企研发回报率仅1.2%)、主权基金/PE资金过剩(存量资本14.8万亿美元)、政策错峰创造交易避风港 [15][16]
重卡行业再现超1100辆大单!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9 11:14
汕德卡G7M牵引车发布会 - 汕德卡G7M牵引车以"德系品质 经典传承"为主题进行百城联动上市发布会,行业专家、合作伙伴与首批车主共同见证[1] - 公司定位为中国高端重卡领域领军者,秉承"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核心价值观,G7M系列聚焦物流行业升级需求[3] - 发布会采用"1+5+N"创新模式(邯郸主会场+5分会场+百城终端),线上线下超千万人次参与[5] 产品技术亮点 - 动力系统搭载TD三代高热效率发动机与WP/MC双动力引擎,B10寿命达180万公里,实现强动力与低能耗平衡[5] - 舒适性设计包含豪华气囊座椅、超宽卧铺、智能新风空调及超大活动空间,打造"豪华座舱"概念[5] - 关键零部件采用国际品牌,通过2000万公里三高道路验证,引入德国福伊特液力缓速器技术提升安全性[7] - 集成式MRCU电控单元技术和无磨损制动技术保障复杂路况表现,福伊特授权服务站提供24小时支持[7] 市场反响与用户反馈 - 现场推出购车优惠政策,累计认购量达1158台,展现强劲市场号召力[9] - 用户评价突出产品高效节气、智能AMT和豪华驾舱优势,认可其百万公里稳定运营能力[11] 品牌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自2013年首款车型推出后坚持"德国标准 中国智造",已有超10000辆车达成百万公里运营里程[13] - 创下9年300万公里运营记录,未来将持续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领重卡行业升级[13] 行业动态(其他品牌) - 江淮/东风/远程/福田等品牌加速新能源VAN车市场竞争[16] - 600辆公交车采购招标金额达7.2亿[16] - 31款新能源轻卡新品亮相,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16] - 上汽红岩启动破产重整程序[16]
在中国“隐形”的汽车巨头,卖身印度求改命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08 23:07
依维柯分拆交易 - 依维柯民用业务以38亿欧元出售给印度塔塔汽车 国防业务IDV以17亿欧元售予意大利莱昂纳多 合计55亿欧元 [6][10] - 交易反映意大利战略调整 民用制造领域兴趣冷却 国防业务被视作必须掌握的战略领域 [10][15] - 莱昂纳多收购IDV补足地面装甲平台空白 实现陆地系统产品线纵向整合 [13] 依维柯历史与现状 - 公司创立于1975年 曾是欧洲重卡传统代表 中国改革开放后汽车合资潮先锋 [4][7] - 面临欧洲本土边缘化 中国市场收缩 盈利能力承压 2025年上半年工业业务收入同比下滑9.9% EBIT下降34.8% [7][29] - 分拆前已完成IDV独立化 由高盛牵头剥离进程 国防交易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交割 [16] 中国市场表现 - 1985年进入中国 1996年成立南京依维柯 巅峰时期年销量突破10万辆 [18][19][21] - 近年销量持续下滑 一度跌破万辆 产品技术更新缓慢 定价偏高 销售渠道老化 [21] - 2021年退出上汽红岩股东阵列 品牌认知从"欧洲高端代表"滑落为"二线品牌" [21][22] 塔塔收购战略 - 塔塔承诺两年内不干预员工体系 总部架构和生产布局 保留依维柯品牌和都灵总部 [16] - 交易后新集团年销量超54万辆 营收可达220亿欧元 目标整合欧洲 印度和美洲资源 [16][29] - 面临业务整合挑战 需解决依维柯品牌老化 技术落后 市场萎缩问题 [30] 全球产业格局 - 交易反映全球汽车产业重构 欧洲工业遗产褪色 发展中国家市场资本话语权提升 [34] - 塔塔代表新兴世界通过并购获取核心资源 莱昂纳多代表意大利战略安全回收 [31][32] - 依维柯命运映射全球工业制造流转 在多国利益博弈中成为"全球资产" [35]
结构性行情主导A股“攻守兼备”策略重要性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1: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45%,日均成交额超1.4万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三大指数均创阶段性新高,本轮行情受流动性和市场预期双重驱动 [2] - 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的次数不多,本轮行情相比2007年、2015年更具结构性 [2] 行情驱动因素 -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向好共同驱动结构性行情 [1] - 融资余额自6月底以来持续上行,政策预期与超级水电项目带动投资者聚焦中长期视角 [2] - 市场预期和情绪修复基础上的资金面改善,去年9月增量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后风险偏好提升 [2] - 本轮行情站上3600点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更低,新兴产业特别是硬科技含量更高 [3] 投资策略 - 建议"攻守兼备"策略,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双线配置 [1] - 下半年配置思路是先稳后攻,成长板块属进攻型选择,红利板块属防御型选择 [3] - 可关注三条主线:产能周期视角下的机会(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等)、高景气AI产业链、分红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 [3] - 科技成长板块在AI技术革命与新兴产业趋势催化下有望展现较高景气度 [4] - 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短期调整但中长期配置逻辑清晰 [4]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板块:科技创新是培养内生性增长动能的核心,AI技术革命与新兴产业趋势催化 [4] - 红利板块:关注消费龙头、公用事业、电信、银行等领域,股息率不再是唯一标准 [3] - 产能周期机会: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道交通设备和铁路公路等 [3] - 高景气机会:AI产业链(云计算、算力、机器人、智能驾驶) [3] 投资者行为建议 - 避免频繁交易,培养长期耐心,合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5] - 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风险,减少短期波动影响 [5] - 避免过度关注短期行情,投资是长期过程 [5] - 通过估值、技术、拥挤度、财务指标综合判断持仓合理性 [6] - 降低主动调仓频率或定投基金,降低追涨杀跌风险 [6]
商用车行业CFO薪酬榜:曙光股份连续4年亏损 COF马浩旗82万年薪位居榜首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13
CFO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商用车行业(申万二级)8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581.04万元,平均年薪约72.63万元 [1] 商用车行业CFO薪酬分析 - 曙光股份CFO马浩旗年薪82.70万元,位居行业榜首,但年内降薪10.6% [1][3] - 金龙汽车CFO梁明殿年薪74.95万元,薪酬同比增幅35.4% [3] - 安凯客车CFO刘恩秀年薪42.00万元,薪酬同比增幅41.1% [3] - 中国重汽CFO毕研勋年薪55.85万元,薪酬同比降幅4.0% [3] 公司业绩与CFO薪酬关联 - 曙光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3.41亿元,连续4年亏损,CFO薪酬仍居行业第一 [1][3] - 金龙汽车2024年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10.1%,CFO薪酬增幅显著 [3] - 江淮汽车2024年归母净利润-17.84亿元,同比下滑1277.6%,CFO薪酬69.68万元 [3] - 中国重汽2024年归母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增长37.0%,CFO薪酬55.85万元 [3]
商用车行业CFO薪酬榜:东风股份净利连降4年 CFO郑直76万年薪位列次席
新浪证券· 2025-08-08 09:04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商用车行业8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581.04万元 平均年薪72.63万元 [1] 公司财务表现与薪酬对比 - 东风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38% 连续3年下滑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5.42% 连续4年下滑 CFO郑直薪酬76.03万元(涨薪0.8%) 位列行业第二 [1] - 曙光股份CFO马浩旗薪酬82.70万元(降薪10.6%) 归母净利-3.41亿元 但同比增长27.5% [3] - 金龙汽车CFO梁明殷薪酬74.95万元(涨薪35.4%) 归母净利1.5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0.1% [3] - 江淮汽车CFO张立春薪酬69.68万元(涨薪22.7%) 归母净利-17.8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1277.6% [3] - 汉马科技CFO李建薪酬60.11万元(涨薪8.3%) 归母净利1.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6.3% [3] - 中国重汽CFO毕研勋薪酬55.85万元(降薪4.0%) 归母净利14.80亿元 同比增长37.0% [3] - 安凯客车CFO刘恩秀薪酬42.00万元(涨薪41.1%) 归母净利0.08亿元 同比增长104.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