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ETF(516960)收涨超过1.4%,行业技术迭代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8:27
光伏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组件供货商总出货量达247.9GW,同比增长10% [1] - 国内市场占比58%,海外市场占比42% [1] - TOPCon组件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占比超94% [1] - 行业处于低谷反转期,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提升长期竞争力 [1] 动力电池领域 - 2025年1-6月全球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 [1]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市占率达55.7%,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1] - 蜂巢能源装机量同比大增208%,增速领先 [1] 电力设备板块 - 国家电网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中电能表需求同比增12% [1] - 采集终端需求同比增80.8%,显示电网投资持续加码 [1] 机械ETF产品特性 - 跟踪细分机械指数(000812),从沪深市场选取工业自动化、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成分股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配置具有成长潜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ETF联接A(012516)及C份额(012517) [2]
航空电动化风起,正力新能抢做“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04: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提出"海陆空"战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航空器及船舶的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4]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公司实现"陆海空"零碳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切入电动固定翼飞机和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5] - 公司通过航空电池业务规避车规级电池行业的内卷竞争,重点提升技术、品质和品牌价值 [17]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动力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高能量密度(超320Wh/kg)、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快充(15分钟充至80%) [9][10] -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的第二代航空电池于2025年推出,可适配固定翼、旋翼及倾转旋翼等多类航空器 [10] - 产品通过DO311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行业首家同时取得体系与产品双认证的企业 [9]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的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该机型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累计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5][6]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为其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提供电池系统,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飞机且累计飞行2.7万小时 [6] - 通过战略合作为固定翼、旋翼飞机及eVTOL等航空器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低空经济催生万亿级市场规模,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物流、文旅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 [5]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且功率要求达12C(车用电池峰值约5C),技术门槛显著高于车规级电池 [10] - 目前全球可实现电池驱动飞机量产的企业极少,中国创业公司正推动100%国产化电动飞机发展 [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市占率1.8%位列全国第九,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98亿-2.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1] - 前身为2013年与丰田合资成立的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后通过收购塔菲尔电池正式进入动力电池制造领域 [11] - 核心团队具备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福耀玻璃),客户涵盖大众、丰田、通用、一汽、上汽、广汽及零跑等车企 [13][14] 产能与运营优势 - 采用以常熟为中心的集中式研发制造运营体系,区别于同行分布式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14] - 2021年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避免老旧产线升级改造的高额投入 [14]
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联手推出正向深度开发的“砼行”电动搅拌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2 02:14
核心观点 - 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联合发布全球首台正向深度开发的电动搅拌车"砼行" 标志着商砼运输设备电动化突破和行业标准重塑 [1][3][11] 产品技术突破 - 搭载双方联合研发的搅拌车专用电池 针对"70%待料+30%行驶"特殊工况设计 [7] - 能耗降低约2% 通过低内阻电芯与定制化BMS热管理策略实现 [7] - 电池5年内衰减不超过15% 较行业平均水平大幅降低 续航里程提升约12公里 [7] - 工作温度范围拓展至-35°C至65°C 突破寒冷地区应用限制 [7] - 充电速度提升约20% 20%-100%充电时间缩短约15分钟 支持"充电10分钟再跑一趟活"场景 [7] 战略合作意义 - 两大行业巨头在细分领域进行不计成本的战略投入 [3][4] - 三一集团展现工程机械全面电动化的坚定决心 [4] - 合作填补正向设计电动搅拌车的技术空白 [6] 市场地位与影响 - 三一电动搅拌车累计销量突破9000台 连续6年市占率第一 [11] - 产品重新定义混凝土运输装备价值链和行业标准 [9] - 代表中国智造向全球输出绿色解决方案的里程碑 [11]
“内卷”态势下亏损收窄超九成,瑞浦兰钧凭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1 07:25
商用车动力电池市场增长 - 新能源重卡1-7月累计销量8.22万辆 同比大增191% [1] - 换电重卡电池市占率达18% 同比增长809% [1] - 充电重卡渗透率从不足1%提升至每月20%-30% [2] 瑞浦兰钧业务表现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6.59GWh 新能源重卡电池市占率7.5% [1] - 商用车电池产品出货量占整体出货量80%-90% [1] - 亏损收窄超90% 因电池出货量大幅上升 [1] 技术路径与成本结构 - 充电重卡使用成本优势显著:年行驶10万公里可节省燃料费超10万元 [2] - 电池拆卸设计提升整车15%残值 [2] - 商用车电池容量主流配置400-600度 长途物流倾向换电模式 [2]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优化 - 电芯产品占比超80% 因材料组成较pack简单导致毛利空间易受压缩 [3] - 将通过增加pack出货/优化客户结构/加强成本管控改善毛利率 [3] - 研发模式转型为深度客户需求挖掘 提升研发效率 [3] 市场拓展战略 - 获得超10个新车型项目定点 含上汽大众/雷诺等头部车企 [3] - 计划在机械工程/eVTOL/机器人等新领域扩大市场 [3] - 储能领域电池出货量占比达50% [1]
挑战100万销量,吉利、零跑如何化解“电池焦虑”?
高工锂电· 2025-08-20 10:4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两匹黑马:吉利汽车跃居新能源销量第二,零跑汽车摘得新势力销冠 [2] - 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银河"在推出后24个月内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银河星愿车型(售价7万至10万元)成为国内全品类乘用车销量冠军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超过22万辆,超越理想与小鹏,并将2025年交付指引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计划2026年挑战100万辆年销量 [2] 动力电池需求与供应格局 - 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催生百GWh电池需求(按单车平均50千瓦时计算) [3] - 吉利新能源面临电池供不应求,新增"时代长安"(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作为电芯供应商 [3] - 吉利重组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产业集团,计划到2027年形成70GWh产能,但自有电芯供应比例仅提升至三成 [3] - 吉利自供部分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高端三元锂电池仍依赖外部供应商 [3] 零跑汽车的差异化策略 - 零跑上半年毛利率达14.1%,创历史新高,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4] - 采用"全域自研"和分散化采购模式,每辆车节省近千元成本,避免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5] - 子公司凌骁能源开始向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供应自研电池包,技术输出分摊研发成本 [5] 电池供应商的竞争关键 - 电池供应商需具备稳定履约能力、与主机厂车型高度适配的技术(如高倍率快充、标准化电芯) [6] - 充足产能和匹配车企新车上市的交付窗口是赢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6]
力华电源:聚焦倍率型46系大圆柱,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发展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8-20 09:33
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 - 2024年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在多个细分领域创历史新高:高空作业机械90%、电动叉车70%、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40%、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270%、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同比增136% [1] 46系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圆柱电池在安全性、倍率性、散热性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几何结构使各维度受力更均匀 有效降低外壳破裂和电解液泄漏风险 [4] - 力华电源自主研发46系大圆柱电池通过"全通路无极耳"结构设计解决过流瓶颈问题 实现超高倍率 配合材料创新和热管理技术实现产热与散热的双向优化 [4] - 46系大圆柱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倍率、高安全、长寿命和标准化等优势 被特斯拉、宝马等头部企业视为未来标品化发展方向 [4] 力华电源技术突破 - 完成四大技术突破:内阻同比降低20%实现50C超高倍率 能量密度同比提升3%-5% 电芯循环寿命显著提高至8000次以上 良率达95%以上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9] - 研发聚焦两大方向:产品结构创新提升空间利用率3% 材料体系升级实现倍率性能和循环次数的跨越式提升 [10] - 核心研发团队拥有20年以上行业经验 储备大圆柱相关专利200余项 [6] 工程机械应用适配性 - 热管理优化使电芯局部温升较低且热蔓延均匀 有效避免电池漏液、燃烧等安全隐患 [14] - 正极壳体一次冲压成型工艺减少焊接点 增强结构稳固性 完美适配高振动工况 [14] - 圆柱形状缓解电芯间应力 提升电池组抗冲击能力 显著降低挤压下爆炸、起火风险 [14] - 产品已向工程机械头部企业送样 涵盖矿车、高空作业机械等 部分进入合同洽谈阶段 [14] 产能与生产布局 - 总投资100亿元的25GWh大圆柱电池项目配备国内首条180ppm铝壳大圆柱高速产线 [15] - 一期产能首条产线一班制产能约4GWh 多班制可提升至6GWh 即将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17] - 产线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可通过调整材料体系快速适配不同性能需求 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多体系 [17] 市场应用覆盖 - 下游应用覆盖混合动力、小动力、工程机械、电动工具、机器人、飞行器及小型储能等多元场景 [12] - 在高价值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性 尤其适配需高可靠性、长续航、耐极端工况的工程机械需求 [12][14]
中国动力电池如何后来居上
虎嗅· 2025-08-20 07:04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全球地位 -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63.2%,全球前十企业中有六家中国企业 [1] - 宁德时代连续九年全球第一,比亚迪超越LG排名第二 [1] - 行业体现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成果 [1] 动力电池制造难度 - 制造过程需严格控制水分、毛刺和粉尘,车间除湿费用占设备能耗50%以上 [2][3] - 锂电池制造涉及微米级和纳米级材料结合,均匀性要求极高 [5] - 车用动力电池需解决数千节电池一致性问题,单体差异影响整体性能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比亚迪动力电池研发部门拥有近500名博士和3000名硕士,申请专利超7900项 [9] - 刀片电池实现多项工艺突破,包括叠片精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 [10] - 蜂巢能源开发叠片工艺耗时2-3年,突破长薄电芯制造难题 [11] 制造能力与产业链优势 - 动力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达95%以上,设备效率超过日韩 [18] - 中国建厂周期18个月,成本从3亿元/GWh降至1.5-2亿元/GWh [18] - 比亚迪自主设计生产刀片电池设备,工程团队与研发团队深度协同 [12] 行业人才与技术积累 - 行业创始人多具有理工科背景,如曾毓群、王传福等 [20] - 宁德时代与106所高校、29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22] - 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直接参与研发,公司拥有国家级研究中心 [2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锂电池产业通过工程创新突破日本技术垄断 [15] - 比亚迪早期采用"工人加夹具"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15] - 宁德时代前身ATL在2001年成立时获得陈立泉院士指导 [18]
人大、福农两校青年前往宁德开展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报· 2025-08-20 04:05
宁德市产业发展规划 - 宁德市立足山海资源 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临海工业 同时利用山地优势布局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该规划在后续发展中显现出强大引领作用 [1] - 实践队通过宁德市规划展示馆了解到 城市发展路径结合了工业与生态双重优势 [1] 上汽宁德基地 - 上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龙头企业 上汽宁德基地凭借先进生产技术和高效管理模式 成为集团全国布局的重要一环 [1] - 基地车间旁举行了两校学子联学分享会 体现产学研结合模式 [1] 宁德时代业务布局 - 宁德时代计划在国内外布局更多储能电站 目标为稳定电网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与国际车企合作以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影响力 [1] - 展板数据显示 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企业 每秒生产一颗"宁德芯" [1] 城市经济转型 - 宁德市已摆脱"老、少、边、岛、贫"旧标签 通过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升级 [1] - 实践队通过数字洪流直观感受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 [1]
为国产电动飞机装上“大心脏” 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达成首批量产交付
苏州日报· 2025-08-20 00:28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正力新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实现首批量产交付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集成高能量密度(超320Wh/kg) 高安全 高倍率 快充的"三高一快"性能 [1] - 产品支持15分钟快充至80%电量 在20%低电量状态下仍可实现超12C高倍率放电 满足航空级别安全标准 [1] - 技术方案完全自主研发 实现从材料 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国产化 [1] 市场与商业化进展 - 该系统为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提供技术支撑 助力其通过适航审定并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RX1E飞机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证 正力新能电池同步获得"航空电池适航证书" [1] - 批量交付标志着中国电动航空能源系统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2] 企业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首批具备eVTOL电池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 自2021年立项电动航空能源系统 [2] - 具备从电芯 BMS到系统的全链条开发设计与制造能力 最早提出航空动力电池"三高一快"设计理念 [2] - 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首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TC取证的企业 获评苏州市首批"低空经济"领航企业 [2]
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报:下一个重要时点或在三季度中下旬-20250819
中银国际· 2025-08-19 09:20
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 - 2025年下半年是重要时间节点,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时间,也是"十五五"规划准备时间 [2] - 大类资产配置顺序为股票>大宗>债券>货币,三季度中下旬可能是重要政策窗口期 [1][2]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但7月经济数据显示稳增长压力加大 [2][4]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逐渐明朗,可能减轻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外部压力 [2][70]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新增社融1.1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信贷-500亿元,M2同比增长8.8% [4][17]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零同比增长3.7%,1-7月固投累计同比增长1.6% [4][17] -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17][68] - 7月70城房价环比下降,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减少至6个 [17][68] 资产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涨,创业板指领涨8.58%,沪深300指数上涨2.37% [1][11][15] - 债券市场普跌,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至1.75%,十年国债期货下跌0.26% [1][12][41] - 大宗商品市场分化,油脂油料上涨3.96%,贵金属下跌1.40% [48][51] - 美元指数下跌0.43%,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多数升值 [56][57] 政策动态 -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4][18] -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9]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8] - 中美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停加征关税90天 [20] 行业表现 - A股通信(7.11%)、非银行金融(6.57%)、电子元器件(6.43%)领涨 [35][36] - 港股医疗保健业(7.27%)、原材料业(5.50%)、资讯科技业(4.44%)表现突出 [60][61] - 商业航天、量子技术、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领域有重要进展 [36][37][38] - 微短剧行业快速增长,横店影视城前7月接待超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