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科技企业赋能儿童科普|2025华夏ESG实践人力与公益标杆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5 10:3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广州 在北京 上海 深圳 肇庆 扬州等地设有研发中心 在武汉 肇庆和广州布局智能制造基地[1] - 公司面向全球进行研发和销售布局 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 在欧洲多地设立分公司[1] - 公司于2020年8月27日登陆纽交所 股票代码为NYSE:XPEV 募资规模打破当时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IPO纪录[1] - 公司于2021年7月7日挂牌香港联交所 股票代码为9868.HK[1] ESG实践 - 公司注册并捐资成立广州市小鹏公益基金会 以儿童及其父母为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 聚焦气候变化 新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2] - 基金会发起"低碳出行家"生态环境科普教育项目 招募科研员工 社会科教志愿者 科教单位参与共创[2] - 项目将公司在AI领域前沿技术 设计 研发及制造环节的绿色低碳技术转化为趣味科普产品[2] - 已开发三款成熟的生态环境科普产品 核心产品为《低碳出行家》桌游 并配套设计科普课程 趣味知识手册[2] 公益成果 - 《低碳出行家》桌游以城市出行方式为题材 鼓励玩家通过合理规划出行支持低碳+智慧城市建设[2] - 联合科研专家主编《低碳出行家》智趣手册 以19个趣味问答向儿童青少年普及汽车文化及未来汽车科技发展[3] - 手册融入公司在产品绿色设计 动力电池回收 飞行汽车技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知识[3] - 截至2025年3月 在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超过250场公益科普活动 直接服务超过20000名适龄儿童青少年[3] 专家评价 - 公司深植ESG理念 通过新生计划等举措彰显员工关怀[4] - 将人才发展与公益创新深度融合 丰富了绿色担当的表现形式[4]
内蒙古首例制储用氢能共享交通示范项目落地
势银能链· 2025-09-04 03:49
项目概况 - 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贯穿氢气制储用全产业环节的示范项目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正式落地[4] - 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分两期推进一期投资800万元二期投资2000万元[4] - 项目采用电解制氢固态储氢低压加注和固态用氢系统实现全流程低压用氢技术[6] 技术特点 - 项目以低压固态储氢产品贯穿始终使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6] - 技术大幅提升运行安全性降低用氢成本有效提高氢能综合利用能效[6] - 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本地化运营[4] 应用场景 - 一期应用端开发包括氢能两轮车亲子车观光车其中氢能共享单车投放100辆[2][4] - 二期将氢能应用拓展到市政车辆公交车及场内特种用车进一步完善氢能交通网络[4] - 项目紧密结合旅游城市特色通过氢能共享出行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理念融入城市发展[6] 资源基础 - 项目立足康巴什区丰富的光资源优势及现有城市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富裕电力[4] - 搭建电解制氢固态储氢便携加注氢共享车一体化体系[4]
重庆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获成效
中国电力报· 2025-08-29 00:39
分时电价政策实施效果 - 重庆市对公共充电站执行工商业分时电价 划分尖峰、高峰、低谷和平段四个时段 尖峰时段为12~14时(1月、7月、8月、12月电价上浮92%) 高峰时段为11~12时、14~17时、20~22时(电价上浮60%) 谷段为0~8时(电价下浮62%)[2] - 私人充电桩办理居民分时电价后 低谷时段(0~8时)电价为0.36元/千瓦时 未办理分时电价的用户全天电价为0.54元/千瓦时[2] - 网约车司机案例显示 每月充电1350千瓦时情况下 夜间充电仅需880元 较白天尖峰时段充电节省1300多元[1] 用户成本节约测算 - 居民私家车年行驶2万千米 百千米耗电15千瓦时 年充电量3000千瓦时 办理分时电价后年节省至少1080元[2] - 私人充电桩谷段充电量占比达72%以上 全社会谷段充电量占比超61%[2] - 重庆电力已编制20余款主流品牌电动汽车的错峰充电操作指南 包括深蓝汽车、蔚来新能源等品牌[4]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8月18日 重庆市累计接入公共充电站近6000座 接入居民私人充电桩36.7万户[2] - 总充电量达19.3亿千瓦时[2] - 重庆市已成为首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4] 分时电价办理方式 - 用户可通过线上"网上国网"APP提交资料申请 或线下携带有效身份证明至供电营业厅办理[3] - 为充电桩申请安装独立电表可避免与家庭用电共用电表触发阶梯电价高档位的问题[3] - 电动汽车可通过车载系统或手机APP设置"预约充电" 自定义0~8时低谷时段自动启动充电[3] 政策发展目标 - 试点城市目标为实现全社会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私人充电桩年充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4] - 重庆电力持续推广"文明用电、科学节能"理念 鼓励用户选择分时电价和低谷充电[4] - 预约充电功能实现"无感充电" 用户无需值守即可享受0.36元/千瓦时优惠电价[4]
国家能源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02:49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截至7月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1669.6万个 是"十三五"末规模的10倍[1] -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地位[1]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全球超半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运行[1] - 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已形成广泛社会共识[1] 绿电服务与车网互动创新 - 通过绿证和绿电交易机制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1] - 组织车网互动应用试点 将电动车作为移动储能设备参与电网调峰[1]
分时电价助力绿色出行新风尚
中国能源网· 2025-08-22 11:12
分时电价政策 - 重庆市对公共充电站执行工商业分时电价 划分为尖峰、高峰、低谷和平段四个时段 尖峰时段电价上浮92%(1/7/8/12月)或与高峰时段一致 高峰时段电价上浮60% 谷段电价下浮62% [2] - 私人充电桩可选择居民分时电价 未办理用户全天电价为0.54元/度 办理后低谷时段电价降至0.36元/度 [2] - 分时电价政策引导效果显著 全社会谷段充电量占比超61% 私人充电桩谷段充电量占比达72%以上 [3] 用户成本效益 - 网约车司机通过夜间充电可大幅降低成本 月充电量1350度时 日间充电费用超2200元 夜间仅需880元 月省1300多元 [1] - 私家车年充电3000度情况下 办理分时电价后年节省至少1080元 [2] - 充电价格由电费和服务费构成 不同场站收费标准差异 高峰时段价高且可能排队 夜间充电经济性更明显 [1] 充电基础设施 - 重庆市累计接入公共充电站近6000座 居民私人充电桩36.7万户 总充电量达19.3亿千瓦时 [3] - 重庆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目标为全社会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私人充电桩年充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7] 便民服务措施 - 提供线上(网上国网APP)和线下(供电营业厅)两种分时电价办理方式 [3] - 为深蓝汽车、蔚来等20余款主流品牌编制错峰充电预约设置操作指南 [5] - 电动汽车可通过车载系统或手机APP设置三步预约充电:选择模式、设置时段(如00:00-8:00)、启动执行 [5] 技术解决方案 - 私人充电桩可申请安装独立电表 避免与家庭用电共用推高总电量触发阶梯电价高档位 [3] - 预约充电功能实现"无感充电" 用户无需值守 自动在低谷时段享受0.36元/度优惠电价 [5]
新能源汽车成汽车出口增长主要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2
行业整体表现 - 前7个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同比增长12.7% 销量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 [2] - 整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且出口表现亮眼 [2] - 汽车销量12%增长对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发挥重要作用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 - 新车型持续投放助力车市平稳运行并实现同比增长 [2] - 国家政策明确将有助于稳定消费信心并持续提振汽车消费 [5] 新能源汽车出口 - 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成为外贸增长亮点 [2]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 - 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出口增长主要动力 趋势在今年尤为突出 [2] 出口格局与企业表现 - 出口格局呈现头部企业引领和新兴企业跟进特点 [3] -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品牌表现较强 新兴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3] - 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在海外体系建设上有优秀表现 [3] 出口产品结构 - 前7个月出口纯电动汽车83.3万辆同比增长50.2% [3] - 出口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47.5万辆同比增长210% 成为出口主要增量点 [3] - CKD比重逐步提升 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是未来趋势 [3] 出口目的地与竞争优势 - 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 [4] - 对欧盟地区出口6月份实现快速增长 [4] - 企业以多样化技术路线、智能化配置、出色性价比和灵活销售服务策略赢得海外消费者信任 [4] 行业预期 - 全年汽车总销量预计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 [5] -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优势显现 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4]
170万次选择:一辆小车背后的“出行革命”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8:05
微型电动车市场崛起 - 宏光MINIEV作为A00级纯电代步车,自上市以来全球销量突破170万辆,连续五年稳居全球小型纯电动车销量榜首 [1] - 该车型平均每月销售近3万台,占据微型新能源汽车市场50%份额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海外销量达125539辆,同比增长17.1%,其中宏光MINIEV系列成为多国爆款产品 [6] 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 - 起售价2.88万元,以"好看、好开、好停、好省"优势满足城市短途出行需求 [2] - 主要用户群体为年轻白领,充电成本仅为地铁票价一半 [2] - 2025年推出四门版新款,后排进出效率提升3倍,配备35分钟快充(30%-80%)功能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首创精益智造岛式工厂,实现全柔性线上线下智造新体验 [3] - 推进"一二五"工程,构建五个百亿产业链布局,建立完全自主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 [4] - 四门版上市首月订单破2万,标志微型电动车进入"代步车2.0"时代 [3] 品牌营销与生态构建 - 通过官方潮创活动和跨界联名(如熊出没IP)拓宽品牌内涵 [6] - 提供个性化改装配件和潮玩配饰,成为消费者表达个性的社交载体 [6] - 累计减少碳排放量约等于种植40.5亿棵冷杉,强化绿色出行形象 [2]
美团单车多地推出便民“一口价” 绿色低碳出行更加普惠
北京商报· 2025-08-15 06:32
业务战略 - 公司在全国40余座城市推行"单单0.99元一口价"骑行服务 旨在提升共享出行普惠性和便民性 [1] - 通过价格优化策略推动用户形成"顺手骑车"的日常习惯 构建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1] - 用户支付0.1元即可开通权益卡 在基础定价起步时长内享受固定价格服务 [1] 运营数据 - 过去一年共享两轮车总骑行里程达107.8亿公里 累计减碳量超过58.3万吨 [2] - 自2019年1月起累计骑行里程约407亿公里 减碳量超过210万吨 [2] - 单车用户中23%的骑行行为替代小汽车等高碳出行 电单车用户该比例达36% [2] 用户反馈 - 用户认可新卡价格优势 以往单次骑行需3-4元 新卡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1] - 2公里内短途出行场景中 共享单车因即扫即骑、免找车位等特性被视为更便捷选择 [1] - 价格策略同时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需求 契合偶发性骑行用户的使用特点 [1] 行业影响 - 公司定位为共享出行行业重要力量 将推动绿色出行作为核心发展目标 [2] - 通过车辆运维和秩序维护效率提升 持续优化绿色出行体验 [2] - 价格减法与低碳加法相结合 实现共享出行参与方的生态共赢 [1][2]
五部门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新华网· 2025-08-12 05:52
活动基本信息 - 五部委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能源局 [1] - 活动主题为绿色 低碳 智能 安全——赋能新农村 畅享新出行 [1] 活动核心目标 - 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 [1] - 构建绿色低碳 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 [1] 活动主要内容 - 选取满足乡村使用需求 口碑好 质量可靠的新能源车型开展展览展示和试乘试驾 [1] - 组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企业 充换电服务企业 保险及信贷等金融服务企业协同下乡 [1] - 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在乡村地区应用 [1] 政策支持措施 - 落实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1] - 落实车船税减免政策 [1] - 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1] - 推进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政策 [1] 市场拓展策略 - 选取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但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专场活动 [1] - 以县域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 [1] - 鼓励车企丰富产品供给并提升服务水平 [1] 参与主体与促销方案 - 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 销售 金融 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 [1] - 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 [1] - 健全覆盖购车 用车 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 [1]
星星充电将启动第八届“828科技低碳节”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8:21
活动概述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启动第八届828科技低碳节 以充得好花得少为主题 通过科技赋能与优惠活动结合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优质实惠的充电服务 [1] - 活动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1] 服务升级 - 星级场站将配备24小时智能照明 免费休息区及自助咖啡吧 提升充电过程人性化体验 [1] - 推出双枪液冷超充桩 适配800V高压平台车型 满足不同车型快速充电需求 [1] - 超充桩全面覆盖成为本届低碳节亮点 [1] 技术创新 - 智能充电托管功能在目的地场站 小区场站或闲时公共场站开启 用户可将新能源车托管至充电场站 [1] -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平台根据峰平谷电价与服务费等价差进行智能决策 柔性控制充电功率 [1] - 实现减少用户充电成本与增加场站收益的多赢效果 [1] - 电池AI云监护系统在充电过程中同步完成新能源车电池健康扫描 生成报告推送至车主手机 为电池保养提供科学参考 [2] 行业影响 - 多项创新技术应用使充电更便捷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