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A股行业中观景气跟踪月报(2025年7月):反内卷推动光伏锂电和部分顺周期品价格修复至2024年同期水位-2025080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2 07:25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推动光伏、锂电产业链价格修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但需求端对涨价持续性仍有制约 [4][32][33] - 制造业PMI整体回落至49.3%,但价格景气改善,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均有好转 [2] -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加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医药制造、酒饮、纺服等行业利润增速处于历史低位 [4] - 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恢复正增长,但社零增速在电商促销季后边际回落 [12][15] 行业景气度分析 消费行业 - 汽车:新能源车出口增长好于内销,下半年面临高基数压力 [4][15] - 家电:白电内销在高温旺季支撑下延续增长,但外销受海外去库存和关税影响承压 [4][19] - 纺服:上游原料价格弱势,终端服装零售额增速平稳,衣着CPI同比1.6% [4][19] - 食品饮料:白酒价格降幅收窄,乳品和牛羊肉价格回升至2024年同期水平 [4][28] - 医药:国内药品零售增速回落至2.2%,美国FDA新药审批增速边际放缓 [4][28] 先进制造 - 光伏锂电: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链价格修复,但新增装机增速高位回落 [32][33] - 机械设备:新造船价格同比转负,挖机重卡销量增速稳健 [36][37] - 电子:存储价格加速上涨,IC设计、PCB制造等台股营收增速向上 [39][46] 金融地产 - 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3%,预定利率下调优化负债成本 [4][48] - 地产:投资和销售继续放缓,但建筑装潢材料和家居零售额增速维持高位 [49][50] - 建材:水泥需求偏弱,玻璃纯碱因反内卷价格明显回升 [49][50] 周期品 - 能源:原油价格企稳,动力煤库存边际去化 [53][56] - 钢铁:反内卷政策推动钢材和铁矿价格脉冲式上涨 [57][59] - 有色:铜价受美国关税政策扰动,稀土库存加速去化 [4][60][61] - 化工:PPI同比降幅扩大至-4.6%,关注橡胶、轮胎等涨价品种 [4][64] 数据跟踪 - 工业企业:有色金属采选利润累计同比40.2%,铁路船舶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39.2% [7] - PMI:制造业新订单指数49.4,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50.3 [9] - 价格:光伏级多晶硅现货价同比回升,碳酸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32][33]
海合会非油经济持续发力 GDP突破5878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15:42
海合会国家GDP增长与经济结构 - 2024年海合会国家GDP达5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 - 非石油经济活动占比达77.9%,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反映地区经济多元化成效 [1] 非石油部门行业贡献 - 制造业为非石油部门最大贡献者,占比12.5% [1] - 批发零售业占比9.9%,建筑业占比8.3%,分列第二、三位 [1] - 其他主要行业包括公共管理与国防(7.5%)、金融保险(7%)和房地产业(5.7%) [1]
外资青睐中国科技股,海外中国股票ETF规模激增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2
海外中国股票ETF投资热度 - 7月以来海外市场对中国股票ETF投资热情升温 多只境外上市中国股票ETF获资金大量流入 [1] - 中国科技股相关ETF产品表现亮眼 个别产品7月规模创2023年以来新高 [1] - 韩国投资者对A股资产热情明显提升 中国市场成为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1][8] 主要ETF产品资金流向 - 5只规模较大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资产规模达247亿美元 今年累计净流入超26亿美元 [2] - KWEB资产规模77亿美元 较6月底63.74亿美元增长超20% 连续4个月净流入 今年净流入9.31亿美元 [2] - MCHI资产规模71.71亿美元 较6月底63.95亿美元增长超12% 7月净流入1.89亿美元 [4] - FXI资产规模65.07亿美元 较6月底62亿美元增长约5% 今年净流入13.72亿美元 主要重仓港股标的 [4] - CQQQ资产规模12.54亿美元创2023年以来新高 较6月底11.01亿美元增加13.84% [6] - ASHR资产规模21.09亿美元 较6月底19.07亿美元增长超10% 今年净流入1.54亿美元 [7] - YINN资产规模12.08亿美元 较6月底增长超10% [7] - CAF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至2.89亿美元 CHAU继6月环比增长15%后 7月环比继续增长7.5% [7] 全球资本配置趋势 - 全球投资者将目光转向美国以外市场 寻找增长前景韧性且估值合理的投资机遇 [8] - 第二季度A股展现韧性上行态势 更契合外资步调 [8] - 韩国资金重点聚焦港股 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宁德时代等成为热门标的 [8]
美国6月职位空缺降幅小超预期,劳动力市场“降温但未冰冻”
金十数据· 2025-07-29 14:53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国6月份的职位空缺在前两个月连续跃升后有所下降,但仍徘徊在一个表明劳动力需求总体稳定的水 平。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职位空缺从5月份修正后的771万个减少到744万个,低于市场预 期的750万个。 每个失业工人对应的职位空缺数——美联储官员作为劳动力供需平衡的一个代表指标而密切关注的比率 ——保持在1.1。在2022年的峰值时期,该比率为2比1。 一些经济学家对JOLTS数据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部分原因是该调查的回复率低且修正幅度大。招聘网 站Indeed一个每日报告的类似指数显示,6月份的职位空缺有所下降,延续了今年以来稳步下降的趋 势。 周二的另一份独立数据显示,随着对更广泛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前景的担忧有所缓解,美国7月份的消费 者信心有所增强。 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将是本周美联储政策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将劳动力市场描述 为"稳固",并以关税对通胀影响的不确定性作为维持利率稳定的理由。 外界普遍预计官员们本周会再次这样做,但一些希望提振正在放缓的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者可能会提出异 议。这一点在将于周五公布的7月份非农就业报告 ...
原蚂蚁集团副总裁,去向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2:23
核心人事变动 - 蚂蚁集团原副总裁兼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王晓航于2025年2月离职[1][2] - 王晓航于2024年7月29日正式加入中国平安集团出任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1]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任职期间曾负责数字金融和AI创新 管理财富、保险、消费金融、网商银行和芝麻信用等技术团队[1] 组织架构调整 - 蚂蚁集团于2024年12月进行组织架构重组 整合形成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2] - 同期CTO体系发生人事调整 王晓航从财保事业群CTO调任国际事业群CTO[2] - 原蚂蚁国际事业群CTO云出转任财保事业群CTO[2] 专业背景与战略匹配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硕士 曾任职谷歌、彭博集团高级技术经理[2] - 2015年出任百度首席架构师 主导百度钱包和金融业务开发[2] - 平安集团表示其加入将助力AI技术研发与应用 推动大模型与大数据平台融合[1] 技术理念与行业影响 - 王晓航曾推出AI金融管家、AI金融业务助手等生成式AI产品[1] - 公开主张大模型技术正深度改变金融业务 认为AI可降本增效并提升用户体验[3] - 平安集团强调其将加速建设数字化经营、运营、管理、营销、服务五大体系[1]
从蚂蚁到平安,王晓航去向已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07:03
核心人事变动 - 蚂蚁集团前副总裁兼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王晓航于2025年2月离职[2][3] - 中国平安于2024年7月29日正式聘任王晓航出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2]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曾管理财富、保险、消费金融、网商银行和芝麻信用等技术团队[2] 职业背景与技术专长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硕士 曾任职谷歌美国、彭博集团高级技术经理[3] - 2015年出任百度首席架构师 主导百度钱包和金融业务开发[3] - 在蚂蚁集团期间推出AI金融管家、AI金融业务助手等生成式AI产品[2] 组织架构调整影响 - 蚂蚁集团于2024年12月进行架构重组 整合支付业务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 整合六大部门成立支付宝事业群[3] - 王晓航原任财保事业群CTO 调整后转任蚂蚁国际事业群CTO[3] - 岗位调整被视为其离职关键因素之一[3] 战略契合与技术布局 - 平安集团强调王晓航加盟将提升AI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 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平台融合[2] - 助力建设数字化经营、运营、管理、营销、服务五大体系[2] - 支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与全面数字化转型[2] 行业技术观点 - 王晓航曾公开表示大模型技术正以超预期速度改变金融业务 认为AI可降本增效并提升用户体验与生产力[4] - 平安集团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及超3000名科学家[4] 赛道转换分析 - 从金融科技行业转向金融保险业 但其蚂蚁经验与平安数字化战略高度适配[3] - 具备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双重背景 符合行业跨界融合趋势[2][3]
日本平均月薪创47年来新高,达33万日元,物价压力仍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04
整体薪资水平 - 2025年平均月薪33万日元(约1.6万人民币),创1976年以来新高 [1] - 名义工资2023年同比上涨2.1%,2025年大企业薪资连续两年涨幅超5% [1] - 实际工资2025年3月同比减少2.1%,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3] 应届生起薪与收入分层 - 2025年应届生平均起薪25.4万日元(约1.3万人民币)创新高 [4] - IT行业头部企业本科应届生年薪可达430万日元(约21.4万人民币) [4] - 东京地区年薪中位数400万日元/年(约20万人民币) [4] - 年薪2000万日元(约100万人民币)者仅占0.6% [4] - 男性平均年薪563万日元(约27.5万),女性314万日元(约15.3万) [4] 行业薪资差异 - 最高薪行业为金融保险、信息通信(IT) [5] - 涨薪最快行业为化学行业(涨薪率28.99%)、造船业(11.01%) [6] - 体力劳动者月薪约1.8万人民币,时薪约60元 [6] - 人力车夫月薪最高127万日元(约5.8万人民币) [6] - 便利店员工月薪约10万日元(约5000人民币) [7] 地域薪资与生活成本 - 东京平均月薪38万日元(约1.9万人民币),扣除房租后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纽约、伦敦 [8] - 大阪及地方城市薪资低于东京,郊区房价较便宜(如400万人民币可购独栋住宅) [9] - 餐饮物价为国内2-3倍(一碗面约80人民币) [10] 国际对比 - 东京月薪2592美元仅为纽约5128美元一半,全球城市排名第38位 [15] - 日本时薪1055日元(约49人民币),低于首尔、新加坡 [16]
上海市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成立,首批50家机构加盟
快讯· 2025-07-03 13:40
联盟成立背景 - 上海市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于7月3日成立 旨在助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1] 联盟成员构成 - 首批入盟机构共50家 经优中选优原则筛选 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确定 [1] - 入盟机构专业能力突出 汇聚各领域头部专业服务机构 具备国际一流服务水准 [1] - 服务产品多元 覆盖金融保险 法律仲裁 会计税务 知识产权等十一个领域 [1] - 资源遍布全球 境外各机构网点可为企业出海提供属地化支持 [1] 联盟发展计划 - 联盟秘书处制定联盟章程并公开征集专业服务机构入盟 上海及国内相关机构高度关注并积极申报 [1] - 后期将根据需求 进一步吸纳更多优质专业服务机构加入联盟 [1]
加拿大制造业大滑坡!4月GDP意外下跌
新华财经· 2025-06-27 13:59
加拿大2025年4月GDP表现 - 加拿大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结束3月增长趋势 [1] - 商品生产行业整体下滑0.6%,制造业成为主要拖累因素,环比大幅下降1.9% [1] - 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制造分别下降2.2%和1.6%,反映关税不确定性对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食品和石油产业的负面影响 [1] 服务业增长亮点 - 服务生产行业微增0.1%,公共管理、金融保险和艺术娱乐等领域贡献增长 [2] - 金融和保险行业增长0.7%,创2024年8月以来最大增幅,受益于美股关税公告引发的高频交易活动 [2] - 艺术、娱乐和休闲行业增长2.8%,主要由于加拿大NHL球队季后赛入场率提升 [2] 其他行业表现 - 批发贸易行业下滑1.9%,机动车及零部件批发因进出口减少受严重打击 [7] - 油气提取子行业受天然气和原油产量下降影响,但油气支持活动因钻井活动增加有所上升 [7] 经济展望与财政状况 - 5月实际GDP预计继续下降0.1%,房地产租赁活动增长可能部分抵消其他行业下滑 [7]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各级政府合计赤字为124亿加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6亿加元 [7] - 联邦政府赤字显著减少至87亿加元,省和地区政府面临支出增长和收入减少压力 [7] 经济形势总结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冲击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行业,服务业和其他领域对经济增长起支持作用 [7]
“金融航母”穿越周期:生态共赢、AI领航
市值风云· 2025-06-25 15:20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平安A股6月25日上涨1.92%至57.88元,实现四连升并创年内新高,H股上涨3%至51.45港元,总市值重回万亿关口 [2] - 股价上涨反映市场对公司"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模式的认可,验证其战略布局的有效性 [2]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公司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模式,整合金融、科技与医疗资源,形成全球独特的业务生态 [4] - 该模式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保障需求提升、技术革新拓展服务边界、社会健康关注度升温三大趋势 [4] - 2024年63%的客户同时使用医疗养老生态服务,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5.99万元,分别为非生态用户的1.6倍和3.8倍 [12] 分红能力与财务表现 - 分红金额从2011年31.7亿元增至2024年46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每股分红从0.4元提升至2.55元 [6] - 2011-2024年累计分红3589亿元,为中国人寿(1662亿元)的2.2倍、中国太保(1090亿元)的3.3倍 [9] - 2024年归母营运利润1219亿元中37.9%用于分红,显著高于中国人寿17%和中国太保23%的比例 [11] - 2024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43.3% [27] 科技创新实力 - 累计专利申请量达55080项,其中金融科技领域8582项(全球第一,占比2.2%),医疗健康领域4176项(全球第一,占比1.2%) [16][17][18] - AI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年化成本节约100亿元,93%寿险核保秒级完成,93%车险理赔1小时内赔付,反欺诈系统累计减损超100亿元 [22] - 构建金融六大库和医疗五大数据库,形成全球最大金融医疗数据库之一,支持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2000种疾病(准确率99%) [22][25] 竞争壁垒与生态优势 - 业务金字塔结构:底层全牌照金融、中层科技中枢、顶层医疗场景,形成"数据积累→服务优化→客户留存"正向循环 [27][29] - 2024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5.73万亿元(同比+21.4%),综合投资收益率5.8%超行业平均60个基点 [29] - 生态建设历时17年,近五年科技投入超1000亿元,全牌照稀缺性+数据时间壁垒使模式难以复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