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警报拉响:日本申请史上最高偿债预算,国家预算四分之一用来还债!
华尔街见闻· 2025-08-26 12:44
财政预算与偿债成本 - 日本财政部申请下一财年偿债资金32.4万亿日元(约219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初始预算增长15% [1] - 偿债成本预算达历史最高水平,债务偿付支出已占国家预算约四分之一 [2] - 财政部总预算申请34.1万亿日元,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偿债服务 [3] 国债收益率与货币政策 -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央行渐进加息政策推高政府债务成本,市场对进一步加息预期升温 [2][3] - 收益率上升反映投资者对货币政策正常化及财政可持续性的双重担忧 [3] 政府支出压力 - 政府寻求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的2%,实现防务支出翻倍目标 [2][3] - 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需求扩大,需为资金池提供融资支持 [3] - 参议院选举后政府面临发放现金补贴或降低部分消费税的压力 [2] 财政状况背景 - 日本为发达经济体中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 [3] - 当前财年初始预算总额为115.2万亿日元 [3] - 夏季各部门提交初始预算申请,最终整合为正式预算案 [3]
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新华网· 2025-08-22 23:55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安排 - 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103415亿元 同口径增长8.4% [2] - 均衡性转移支付安排27340亿元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4795亿元 [2] -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占年初预算89.8% 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2] 地方财政执行情况 - 北京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下达1719.7亿元 同口径增长8.3% [3] - 河南省县级"三保"支出累计达1738.7亿元 同比增长16.2% 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 [3] - 辽宁省修订2025年省级"三保"保障清单 落实六项长效机制 [3] 民生领域支出增长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99元/年 [4] 民生政策实施 - 育儿补贴制度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实施 中央财政安排预算900亿元 [4]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4] -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全国总体2%比例提高 [4] 制度保障机制 - 建立财政运行监测机制 设立9类27项监测指标 [3] - 山东省制定"三保"清单 明确保障范围及标准 [6] - 河南省实施"三保"标识管理 县级月度支出调度管理 [6]
本市累计下达4.7亿元支持灾区抢险和恢复重建
搜狐财经· 2025-08-20 23:45
核心财政数据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2.4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年度预算63.1% [1] - 地方级税收收入3678.4亿元,增长5.2%,税收占比87.9%保持全国最优 [1]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85.3亿元,增长2.6%,完成年度预算60.5% [1] 重点支出领域 - 教育支出740.0亿元增长7.9%,用于普惠幼儿园补助、中小学学位扩充及高校建设 [2] - 科技支出383.3亿元增长11.2%,聚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 [2] - 卫生健康支出451.5亿元增长8.1%,保障公立医院运行及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2] -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836.3亿元增长7.9%,完善社保体系及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2] - 城乡社区支出597.8亿元增长4.8%,支持道路工程、地铁建设及城市治理 [2] 灾害应急资金 - 强降雨灾害期间累计下达资金4.7亿元 [3] - 资金优先用于应急抢险、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 [3] - 采用简化程序快速分配资金,重点保障生活安置和基础设施应急恢复 [3]
7月财政数据点评:化债后的财政力度
长江证券· 2025-08-20 06:42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上升至9.3%,达到年初预算水平[3][6]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6] 收入结构分析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6%,连续4个月为正[3][6] - 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4%,与税收改善形成反差[3][6] - 四大税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4.3%、5.4%、6.4%、13.9%[6] 支出重点领域 - 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3.1%、14.2%、4.6%[6] - 传统基建领域除城乡社区外,农林水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支出均为负增长[6] -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8.9%,占第一本账支出比重达4.7%[6] 政府性基金表现 - 7月卖地收入同比增长7%,土地成交总价累计同比+32%[6][12] - 专项债和特别国债支撑基金支出,1-7月支出2.89万亿元[6] - 扣除化债资金后,1-7月基金支出同比从31.7%回落至1.2%[6] 政府债与财政支持 - 上半年政府债净融资8万亿元,同比多增4.3万亿元[6] - 预计下半年政府债同比少增1.4万亿元[6] - 稳预期仍需财政支持,关注Q3政策性金融工具和Q4增量额度[6]
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对稳预期仍至关重要|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14
体育产业发展 - 体育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1] - 冰雪经济及户外运动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1] - "赛事进景区""村超"等新模式带动消费热潮[1] 财政收入状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较上半年下降0.3%实现转正[2] - 中央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8个百分点[2] - 地方预算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涨幅较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2]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上海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3][5] - 推动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5] - 钢铁/船舶行业将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5]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52
财政收支状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下降2.4% 但预算支出增长30% [1] - 税收收入自4月起持续增长 非税收入增速下降 [2] - 企业所得税出现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 [3] 财政支出特点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4% 支出规模与进度均高于去年同期 [1][2]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 教育支出增长5.9%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2] - 新增专项债发行增长45%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超90% [2] 政策工具与实施效果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销售超1.6万亿元 [2] - 新增置换债券发行3.8万亿元 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2] - 当前政府债券剩余空间达7万亿元 [3] 行业与经济影响 - 土地市场在存量闲置土地收购政策支持下有所回暖 [3] - 企业存在"抢出口"现象 下半年外贸压力增大 [3] - 民间投资活力需通过"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激发 [4] 未来政策方向 - 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 养老/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4] - 统筹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4] - 增量政策工具包括盘活存量资产 增发特别国债 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等 [5] -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外贸稳定 [5]
美国7月关税收入创历史新高,但特朗普政府预算赤字仍扩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8-12 22:52
关税收入表现 - 美国7月海关关税收入达28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273% [1] - 本财年迄今为止关税总收入达1420亿美元 [4] - 关税收入增长曾帮助政府在6月实现270亿美元月度盈余 为2015年以来首次6月财政盈余 [4] 财政赤字状况 - 7月财政赤字达291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0% [1] - 7月赤字创美国历史上7月单月赤字第二高纪录 仅次于2021年 [4] - 2025财年前十个月预算赤字累计达1.63万亿美元 经调整后较上年同期收窄4% [1] 利息支出压力 - 7月美国政府利息支出达919亿美元 [9] - 本财年前十个月累计利息支出达创纪录的1.019万亿美元 [9] - 国债利息支出已成为政府第二大支出类别 仅次于社会保障支出 [11] 整体财政前景 - 2025财年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财政赤字第三严重的年份 仅次于2020和2021财年 [6] - 债务利息支出预计整个财年将超过1.2万亿美元 [9] - 新签署的税收与支出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 [11]
透视财政收支数据的变化:增减之间有深意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财政支出扩大 - 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 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2]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 规模近9.8万亿元 增长18% 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3] -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 增加300亿元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2] 民生支出增加 - 教育支出占比达15.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14% 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最高比重 [2] -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 增加51.68亿元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2] -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30亿元 增加30亿元 解决"入园难"问题 [2]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84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至610元 [2]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650亿元 增加84.76亿元 按照只增不减原则 [2] 减税降费政策 - 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为历年最大力度 [4] - 增值税留抵退税一项将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 [4] - 在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基础上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4] 政府支出压减 - 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 地方各级政府也要从严从紧 [6] - 中央部门支出连续三年负增长 与民生福利支出持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 [7] -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 保障重点支出 严控一般性支出 [7] 财政支出优化 - 财政支出结构有增有减有保有压 重点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对长远发展有益的方面 [9] - 需要处理好"扩支"与"增效"关系 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将绩效要求落实到每一分钱 [9] - 优化财政支出管理及支出绩效评估 通过良好科学的财政支出体制减轻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资金压力 [9]
靠前发力稳大盘 新增财力惠企利民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财政收入与支出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 同比增长8.6% 主要受经济稳定恢复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影响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49亿元 同比增长7.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3,088亿元 同比增长9.5% [1] - 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7% 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4.2% [2] 财政支出与进度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587亿元 同比增长8.3% 进度为预算的23.8% 较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1][2] - 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压缩一般性支出并倾斜基层财力 [1] 税费支持政策 - 年初以来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 包括延续制造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政策 [2] - 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 支持特殊困难行业税收政策 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2] - 全年预计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2] 专项债发行情况 - 截至3月末专项债发行1.25万亿元 占提前下达额度1.46万亿元的86% [1][3] - 发行量较去年增加1.23万亿元 内蒙古等11个省份已完成全部提前下达额度发行工作 [3]
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12 01:21
财政政策与预算执行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增长 [2] - 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1.2亿元增长2.6%增值税1023.2亿元增长2.1%企业所得税1022.9亿元增长10% [3] - 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2亿元增长16.4%甘肃省573.8亿元增长4.1%区域财政增长呈现协调发展趋势 [3][4] 政府债券与投资消费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550亿元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5]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已下达全年计划3000亿元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5]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范围扩大至22个行业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30.7%25.4%24.1%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5% [6] 民生保障与转移支付 - 中央财政安排900亿元补助地方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补贴政策覆盖约1200万大班儿童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将增加财政支出200亿元 [8]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上半年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89.8%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9] - 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达2.73万亿元增长7.5%隐性债务置换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 [9] 政策展望与区域发展 -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障支出强度促进消费投资 [1][9] - 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及"两重""两新"政策落地将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 [10] - 财政支出聚焦科技教育节能环保文旅等领域优化经济结构强化民生保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