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一波“红包雨”砸来 每手已超200元,更多大红包在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4:34
监管新规推动分红潮 - 监管层要求上市公司构建"中期+年度"双分红体系 推动新一波分红潮提前爆发 截至7月31日已有数十家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其中至少9家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1] - 证监会通过风险警示措施倒逼盈利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对有盈利但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ST [2] - 2024年以来一年多次分红的上市公司接近900家 较2023年的200家左右大幅增长 [1] 典型案例分析 - 药明康德首次推出中期分红 每手派息35元 分红总额约10亿元 年内累计每手派息达168.2元(含年度分红98.2元及特别分红35元) [1][5] - 东鹏饮料2025年中期每手分红250元 加上4月完成的2024年度每手分红225元 年内每手累计分红达475元 中期分红总额13亿元 [3] - 宁德时代2025年中期每手分红100.7元 总额45.73亿元 分红规模接近2022年中期(15.93亿元)的3倍 [4] 分红规模与频次变化 - 亚翔集成2025年首次中期分红每手100元 加上2024年度分红100元 年内累计每手200元 分红力度达2023年及之前年份的10倍 [6] - 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达676家 接近2020-2023年总和(692家) 2025年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6] - 2024年报分红中每手百元以上的公司超157家 九号公司-WD从2023年的284元增至1131元 增幅298.24% [7] 行业分红格局 -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39万亿元(含中期分红) 同比增长7.2% 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 [7] - 国有企业为分红主力军 近千家国企2024年分红1.5万亿元 占全市场62.8% 六大行分红4206.8亿元 "三桶油"分红1819.7亿元 [8] - 民营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美的集团、吉比特每10股派发35元 多家企业实现年内多次分红 [9] 分红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优化分红政策 要求上市公司制定长期稳定分红方案并加强信息披露 对科创类企业与成熟期企业实施差异化要求 [9]
承德露露股份公司关于回购股份进展情况的公告
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计划以不超过11.75元/股的价格回购3000万至6000万股A股股份,总金额不超过7.05亿元 [1] - 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回购300万股,占总股本0.29% [2] - 回购最高价8.9596元/股,最低价8.23元/股,总金额2582.89万元 [2] - 回购价格未超过方案上限11.75元/股 [2] 回购合规性 - 回购时间、数量、价格及委托时段符合深交所相关规定 [3] - 公司未在重大事项敏感期进行回购 [3] - 集中竞价回购符合价格限制和交易时段要求 [3]
中国消费品7月价格报告:多数白酒批价回归平稳,液奶与啤酒折扣降低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1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中国必需消费行业(A股及海外)整体评级为"优于大市"(Outperform),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等18家公司获得"优于大市"评级,百威亚太获得"中性"(Neutral)评级 [1] 白酒行业核心观点 - 7月多数白酒批发价格趋于稳定:飞天茅台整箱/散瓶批价1915/1880元(月环比-35/0元),八代普五批价930元(月环比+10元),国窖1573批价860元(月环比持平) [3][4][9] - 中长期价格走势分化:飞天茅台整箱批价较年初下降325元(同比-665元),八代普五较年初上涨10元(同比持平),国窖1573较年初持平(同比-40元) [3][4][9] - 高端白酒价格波动显著:飞天茅台精品53°批价2610元(月环比+25元,年初至今-200元),青花郎20 53°批价775元(月环比-25元) [9][12] 大众消费品价格趋势 - 液态奶折扣收窄:7月末折扣率平均值79.1%(6月末73.8%),中位值80.3%(6月末63.3%) [5][22] - 啤酒折扣力度减小:7月末折扣率平均值83.6%(6月末81.1%),中位值87.0%(6月末84.6%) [5][22] - 软饮料折扣加大:7月末折扣率平均值91.8%(6月末93.2%),中位值95.0%(6月末100%) [6][22] - 婴配粉/方便食品折扣稳定:婴配粉7月末折扣率93.0%(持平),方便食品94.3%(持平) [7][22] 重点公司批价变化 - 贵州茅台:飞天整箱1915元(月-35元,年初-325元),茅台1935批价655元(月-20元,年初-35元) [3][9] - 五粮液:八代普五930元(月+10元,年初+10元),1618批价900元(月-10元,年初-10元) [4][9] - 山西汾酒:青花30复兴版740元(月-5元,年初-10元),青花20批价345元(月持平,年初-5元) [4][9] - 洋河股份:梦之蓝M6+批价535元(月+5元,年初-10元),天之蓝265元(月持平,年初-10元) [4][9]
2025年农夫山泉研究报告:包装水龙头,稀缺的饮料平台型企业(附下载)
新浪财经· 2025-08-01 13:24
引言:农夫估值溢价之源 - 公司估值在2024年因舆情影响短期回调至20x,但通过积极应对已修复至30x以上 [2] - 上市初期因"水中茅台"定位和市场流动性充裕,PE-TTM曾达100x,后估值中枢稳定在40-50x [2] - 2024H1包装水收入下滑20%,但24Q3起通过收窄价格竞争、聚焦红水策略实现估值修复 [2] - 长期估值溢价源于商业模式优势、可持续成长性及长期主义经营哲学,2021年至今ROE均值41% [2] 1 农夫山泉:包装水龙头,稀缺的软饮料平台型企业 1.1 天然水入局,无糖茶引领,秉承长期主义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96年,2001年更名,1997年推出首款包装水,2003年起全品类布局 [4] - 2024年收入429亿(包装水/茶饮/果汁/其他占比37%/39%/10%/3%),归母净利润121亿,净利率28% [4] - 长期主义体现为前瞻布局(如2011年东方树叶无糖茶)和品类升级引领(NFC、炭仌等) [4] - 包装水/茶饮/果汁市占率分别位列行业第1/2/4位 [4] 1.2 股权结构集中,理念领先,机制高效 - 创始人钟睒睒合计持股84%,经营理念强调产业趋势前瞻布局与垂直产业链深耕 [6] - 管理层经验丰富(如向咸松参与渠道改革,饶明红负责生产运营),机制高效激励领先 [6] 2 包装水:长生命周期、仍在增长的千亿赛道 2.1 海外经验看,是持续扩容&份额集中的好赛道 - 日本包装水人均消费量从1996年5L/人增至2019年32L/人(CAGR 8.4%),CR4从52%升至66% [11] - 美国包装水1992-2024年CAGR 7.7%,CR4从2015年33.6%升至2024年41.2% [12] 2.2 刚需消费,大包装&量贩装驱动,预计行业中单增长 - 2024年中国包装水规模2470亿,2010-2019年CAGR 13.5%,2020年后增速降至5% [14] - 中大包装水2018-2023年CAGR 12.82%(小规格/桶装水CAGR 6.80%/4.30%) [14] 2.3 格局清晰,包装水行业三易其主,农夫拉开差距 - 行业三阶段演变:娃哈哈(产品为王)-康师傅(渠道低价)-农夫/华润(品牌升级) [15][16] - 二元水占比从2010年24%升至2020年53%,农夫通过高渠道利润(+50%毛利)和高品牌认知确立优势 [16] - 2024年舆情后公司调整策略,红水份额持续修复 [18] 3 软饮料:品类多迭代快,农夫卡位好占先机 - 行业健康化趋势下,公司通过无糖茶、NFC等创新品类占据先发优势 [19]
东鹏饮料(605499):收入表现稳健 费投影响利润增速
新浪财经· 2025-08-01 00:31
财务业绩 - 25H1实现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1] - 25Q2实现收入58.89亿元,同比增长34.10%,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30.75% [1]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3.00亿元,占25H1归母净利润的54.74% [1] 产品结构 - 25Q2东鹏特饮收入44.60亿元,同比增长18.77%,维持稳健增速 [1] - 东鹏补水啦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190.05%,占比提升至16%,环比增加3.9个百分点 [1] - 其他饮料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61.78%,占比提升至8.5%,环比增加0.8个百分点 [1] - 补水啦及其他饮料合计收入占比增至24%,同比提升9.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7个百分点 [1] 区域表现 - 25Q2广东区域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0%,占比降至24% [2] - 华北区域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4%,线上渠道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均超50% [2] - 华东/华中/广西/西南/重客及其他区域收入分别为9/7/4/7/7亿元,同比增长34%/29%/31%/24%/38% [2] - 产品已进入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通过本地化战略适配差异化需求 [2] 渠道发展 - 25Q2经销/重客/线上/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51/6/2/0.004亿元,同比增长33%/37%/54%/-94% [2] - 经销商数量达3279家,同比增加297家,覆盖420万家终端网点 [2] - 平均经销商规模同比增长22%至179万元/家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Q2毛利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至45.70%,净利率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至23.68%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50个百分点至14.82%,主要因宣传费用、冰柜投入及薪酬支出增加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至2.35%,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57个百分点至-0.78% [3] - 净利率受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占营收比重同比+1.26个百分点)及其他收益(占营收比重同比+0.48个百分点)影响 [3] 现金流与合同负债 - 25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1%至11亿元,主要因预收款较多及税费支付增加 [3] - 销售回款同比增长30%至62亿元,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7%至36.67亿元,环比下降5% [3] 未来展望 - 东鹏特饮有望通过单点卖力提升及网点开拓保持稳健增长 [3] - 补水啦有望继续放量,其他饮料持续推出以补齐产品矩阵 [3]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为206/258/316亿元,增速30%/25%/23%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8/72亿元,增速35%/29%/24% [4]
中国必选消费品7月成本报告:现货成本持续走低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底捞、优然牧业、九毛九、现代牧业、达势股份、颐海国际、澳优、华润啤酒、康师傅、中国飞鹤评级为Outperform(优于大市)[1]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中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HTI监测的6类消费品成本现货指数普遍下跌,期货指数上涨为主[6][8][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直接原材料价格平稳,反内卷预期下包材期现分化 - 包材现货方面,本月易拉罐/玻璃/塑料/纸价格环比变动+3.67%/-0.08%/-0.82%/-1.20%;和去年同期相比,易拉罐/纸/塑料/玻璃价格同比变动+6.78%/-4.11%/-15.60%/-21.18%[9] - 包材期货方面,玻璃/塑料/纸/易拉罐价格环比变动+16.58%/+5.55%/+5.46%/+0.12%;和去年同期相比,易拉罐/纸/玻璃/塑料价格同比变动+7.04%/-5.15%/-14.53%/-19.65%[9] - 直接原材料方面,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同比+5.33%/+13.13%,期货价格环比/同比+7.09%/+13.83%,生鲜乳价格微跌至3.03元/公斤。大豆现货价格环比/同比+0.19%/-2.11%,豆粕价格环比/同比-1.50%/-6.53%,玉米价格环比/同比+0.81%/-3.47%,白糖价格环比/同比-0.22%/-7.65%,蔬菜价格环比/同比+0.91%/-10.34%[9] - 能源方面,柴油现货价格环比下跌1.03%,较去年同期下跌6.92%;布油期货价格环比上升2.11%,较去年同期下跌13.67%[9] 2. 六类消费品现货成本指数普遍下跌 2.1 啤酒 - 截至7月29日,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为112,较上周下降0.32%;啤酒成本期货指数为118.23,较上周下降1.77%[12]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78%,啤酒成本期货指数提升3.57%[12][13]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下降4.54%,啤酒成本期货指数下降5.08%,较去年同期,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下降8.06%,啤酒成本期货指数下降6.7%[13] - 玻璃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08%/+16.58%,供应端受政策预期影响但实际供应波动小,需求端受光伏玻璃限产消息提振但房地产数据疲软拖累终端支撑,成本端纯碱价格坚挺支撑玻璃价格[12] - 铝材现货/期货价格环比+3.67%/+0.12%,供应端库存消化、企业惜售导致紧平衡,需求端贸易商活跃带动成交回暖,且上游成本稳定托底[12] - 进口大麦价格保持平稳,6月我国大麦进口总量环比减少25.29%,同比减少23.17%;1 - 6月累计进口量同比减少39.27%[12] 2.2 调味品 - 截至7月29日,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1.5,较上周提升0.08%;调味品成本期货指数为105.97,较上周下降1.14%[16]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29%,调味品成本期货指数提升2.89%[16]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7%,调味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3.2%,较去年同期,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8.21%,调味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9.56%[16] - 大豆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19%/+0.10%,全球供应宽松,但美豆种植成本高企形成支撑,叠加生长期天气及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价格震荡运行[16] - 白砂糖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22%/+1.29%,国际端供应担忧推升国际糖价,但全球过剩格局仍存;国内端加工糖供应增加致糖厂降价促销,但本月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看多情绪高涨,支撑期货反弹[16] 2.3 乳制品 - 截至7月29日,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0.76,较上周下降0.11%;乳制品成本期货指数为93.66,较上周提升0.25%[20]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2.92%,乳制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1.52%[21]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3.87%,乳制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1.08%,较去年同期,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63%,乳制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1.49%[21] - 生鲜乳价格从上月底的3.04元/公斤跌至3.03元/公斤[20] - 玉米现货价格环比/同比+0.81%/-3.47%,供应端东北贸易商余粮减少挺价,需求端饲料需求萎缩,国际上CBOT玉米期货走弱影响国内市场[20] - 豆粕现货价格环比/同比-1.50%/-6.53%,供应端7月大豆到港量和压榨量环比提升,月底豆粕库存增至60万吨,需求端下游养殖业采购节奏放缓,补库意愿较低[20] 2.4 方便面 - 截至7月29日,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为101.35,较上周提升0.03%;方便面成本期货指数为105.14,较上周下降0.37%[24]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58%,方便面成本期货指数提升0.84%[25]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下降4.43%,方便面成本期货指数下降3.07%,较去年同期,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下降2.33%,方便面成本期货指数下降3.66%[25] - 棕榈油现货/期货价格环比+5.33%/+7.09%,上半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持续恢复,但6月产量预期环比下滑,7月出口量减少;需求端原油涨价提升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的吸引力,印度增加采购需求,但我国处高温淡季,需求疲软,且豆棕价差缩窄抑制消费[24] - 小麦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21%/-0.55%,整体维持平稳,供应端美麦、欧盟、俄麦增产,乌、加减产;国内玉米投放缩窄与小麦价差,削弱其饲用优势;需求端面粉消费入淡季,院校放假使食堂需求大减,制粉企业开机率低,采购放缓;政策端最低收购价上调至1.19元/斤,三省启动托市收购,但传导滞后,对供需影响有限[24] 2.5 速冻食品 - 截至7月29日,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17.04,较上周提升0.13%;速冻食品成本期货指数为116.71,较上周下降0.04%[29]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1.88%,速冻食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1.77%[30]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2.95%,速冻食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3.6%,较去年同期,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下降3.6%,速冻食品成本期货指数下降3.33%[30] - 蔬菜价格环比/同比+0.91%/-10.34%,7月极端天气影响部分产区,但种植结构调整及设施农业发展延长供应周期、丰富品种,夏季餐饮淡季及学校食堂需求减少抑制整体需求[29] - 7月2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4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24.5%,供应端上半年饲料成本下降,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使供应增量后移,7月北方高温加速出栏,规模企业集中放量,供应短时激增;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略增,生产性能提升,三季度供应预期充裕;政策端多部门出台调控政策稳定市场,但养殖仍有利润,企业减产动力不足,政策效果待显[29] 2.6 软饮料 - 截至7月29日,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为106.15,较上周提升0.19%;软饮料成本期货指数为114.74,较上周下降0.33%[33] - 月度来看,较上月同期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下降2.46%,软饮料成本期货指数提升1.64%[34] - 中长期看,今年年初以来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下降5.91%,软饮料成本期货指数下降5%,较去年同期,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下降7.49%,软饮料成本期货指数下降9.82%[34] - 塑料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82%/+5.55%,供应端7月部分装置重启,产能利用率提升,上半年聚乙烯密集投产影响PET原料供应,当前库存去化缓,施压价格;需求端虽处软饮料旺季,但塑料制品出口存不确定性,国内需求增长乏力,下游刚需为主,对PET拉动有限;政策端反内卷短期提振情绪,但供需矛盾仍存,近期煤价上涨对成本形成一定支撑[33] - 纸浆现货/期货价格环比-1.20%/+5.46%,当前市场供应充足,瓦楞纸企业库存周转天数超15天,开机率维持在75%-80%,规模纸企虽有提价动作,但部分区域受库存压力影响,仍执行绑量优惠政策;需求端终端消费及出口均疲软,现货价格小幅下行[33]
娃哈哈旗舰店悄然更换运营方?杜建英变为宗馥莉关联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07
谁能想到,买瓶娃哈哈矿泉水都能踩进"连环大戏"? 本来想着点点手指,水就送到家。 谁知道今年7月,老天猫店说没就没,店名一换,老板也变了。 跟换脸似的。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谁还不多嘴两句? 都说活久见,难不成网上买水还得抓紧? 这场面搁十年前都不敢想。 原来的"娃哈哈官方旗舰店",一查,居然变成了啥"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新出来的那个"娃哈哈旗舰店",后台又是另一家公司。 看着眼熟,实际上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说说,大家都买了那么多年水,怎么突然就人去楼空? 有细心的网友不信邪,扒拉工商信息。 发现以前这个旗舰店背后的运营公司,是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 成立了十几年,老板杜建英,持股75%。 这公司当初可不简单,2010年代初就帮娃哈哈插上了"电商的翅膀",一手带娃哈哈打开了网络的门。 说白了,少了他们,娃哈哈线上的钱哪那么好赚? 换下场的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才100万。 成立不过四年。 可架不住董事名字有分量,写的就是宗馥莉。 哎,这下大家都懂了。 娃哈哈家里的事,终于轮到自己人掌舵。 宗馥莉这几年折腾得可欢,无论是新口味还是渠道,非得自个来。 第三方的公司,再能干,毕竟不是自家 ...
香飘飘: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关于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30 16:13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15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召开临时股东会通知 载明会议时间、地点、召集人、表决方式及审议事项等关键信息 [4] - 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30日14时在杭州市拱墅区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召开 由董事长蒋建琪主持 [5]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系统进行 [4][5] 出席会议人员及召集人资格 - 出席会议股东资格以2025年7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准 [5] - 实际出席股东共计387名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83,194,350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8.5910% [6]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列席人员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律师事务所律师 [6] 表决程序与结果 - 表决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投票结束后按公司章程规定程序进行计票和监票 [8] - 网络投票由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投票数据支持 公司合并统计现场与网络投票结果 [8] - 所有审议议案均获得通过 表决票数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 [8][9]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事务所确认股东会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要求 [9][10] - 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召集人资格及表决程序均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10]
中泰证券晨会聚焦-20250730
中泰证券· 2025-07-30 14:20
核心观点 -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延续4月基调,重视高质量发展,强调“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对各领域政策和市场产生多方面影响,如宏观政策保持定力、债市短期或修复、市场风格或转向科技创新驱动等 [4][10][16] 宏观研究 - 会议总体延续4月基调,重视高质量发展,着力“四稳”,外部环境变化使宏观政策保持连贯性稳定性 [4] - “十五五”规划淡化经济增速考核,彰显“内循环”重要性,优化财政支出投向 [4] - 下半年宏观政策以落实落细现有政策为主,促消费关注服务消费政策和与惠民生结合,扩投资“两重”项目是重点 [5][6] - 货币政策注重结构性工具使用,预计三季度国内可能不降息,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7] - “反内卷”提法有变化,删掉“低价”,从“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调整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8][10] 固收研究 - 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定调“良好”,下半年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政策实施强调落实并预留弹性 [10] - 具体政策要求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科技创新与提振内需是重要抓手,对消费重视高于投资 [11] - 债市短期或走出修复行情,前期受风险偏好与通胀交易压制,会议落地打消三点忧虑 [12][13] 策略研究 - 会议体现“稳中求进”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 [16][17] - 宏观政策持续加力、适时加力,释放内需潜力与提振消费信心,制度改革与开放进一步深化 [17][18] - 市场风格或将由周期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维持对科技板块、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及券商板块的配置建议 [20] 政策研究 - 对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判断是“稳中有进”,下半年经济工作总体基调是“稳中求进” [20] - 观察线索包括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释放内需“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产能治理“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22] 计算机研究 -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相关文件,牌照申请流程分多步 [22] - 随着稳定币政策推进,金融IT将迎来机遇,建议关注银行IT、证券IT、支付IT相关公司 [22] 饮料研究 - 冰柜陈列带动即时消费和库存前置,头部品牌加码投放,抢占核心位置形成渠道壁垒 [21][24][25] - 行业内冰柜费用计提有农夫的折旧摊销模式和东鹏的计入当期费用模式 [25] - 建议关注布局较早、存量冰箱多的农夫山泉、康师傅,及冰柜布局激进、效果显著的东鹏饮料 [26] 固收研究(主动权益) - 2025年是机构负债端驱动的增量资金入市行情,预计带来3万亿增量资金,主动权益迎来黄金时代 [29] - 不同资金驱动主体带来牛市的市场微观结构有差异,2025年是主动管理时代,主动权益基金重新跑赢指数 [29] - 2025年主动权益重新崛起,公募重仓股超额收益降低,持仓指标回落,重仓股向中小市值转移 [30] - 股债比价达历史极值,机构、居民负债端驱动资产端配置向权益资产转移 [30] - 牛市时高波产品业绩领先,资金流向绩优高波产品,今年资金处于适应转变阶段,中高波产品或受青睐 [31]
软饮料行业专题:头部品牌加码冰柜陈列提前布局形成渠道壁垒
中泰证券· 2025-07-30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软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冰柜陈列成为软饮料行业渠道竞争的核心战略,头部品牌通过先发优势形成渠道壁垒[6][18][32] - 冰柜投放显著提升单点销售表现,农夫山泉2021-2022年即饮茶收入增长48.30%和50.82%,东鹏2023-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提升32.42%和40.63%[6][18] - 冰柜陈列实现库存前置化,每10万台冰柜对应约2亿元库存金额,缩短供应链响应周期[6][23] - 头部品牌通过排他性陈列和让利终端强化渠道绑定,如农夫山泉多开门冰柜策略[6][37] 头部品牌冰柜布局 - **农夫山泉**:冰柜数量从2019年36万台增至2022年80万台,押金收入2018-2019年增长37.46%至7.89亿元,采用5年以上折旧摊销模式[6][37][40] - **东鹏饮料**:冰柜数量从2022年7.4万台增至2024年30万台,2024年渠道推广费用同比增长54.03%,费用计入当期销售费用[6][18][40] - **可口可乐**:国内冰柜数量超130万台,康师傅达100万台,元气森林2025年累计投放近40万台[16][19][20] 冰柜投放效益 - 即时消费属性强化:79%消费者夏季首选冰镇饮料,81%会因产品未冰冻转向竞品,冰柜投放可提升售点销量29%[14] - 新品孵化通道:冰柜黄金陈列位出货率占50%,东鹏通过优先陈列"补水啦"等新品加速放量[31][28] - 成本优化:大规模采购摊薄冰柜成本(普通冰柜1500-2000元/台),高密度布局降低单点渠道成本[3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农夫山泉、康师傅(存量冰柜优势)及东鹏饮料(激进投放策略)[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