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娃哈哈AD钙奶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又放大招
创业家· 2025-09-17 10:11
品牌变更决策 - 公司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将产品品牌从"娃哈哈"更换为"娃小宗" [5] - 该决策基于维护品牌使用合规性考虑 但公司对文件真实性未予置评 [5][9] - 新品牌"娃小宗"商标由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注册 多个类目于2024年2月19日申请注册 [22][2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显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12] - 商标所有权仍归属娃哈哈集团 此前尝试将商标转让至宗馥莉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被暂停 [11][14] - 品牌价值达911.87亿元 使用需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15][16] 经销商反应与市场影响 - 99%的经销商反对品牌变更 明确表示不会签订"娃小宗"经销合同 [5][28][29] - 经销商面临销售任务过高、市场价格混乱问题 部分区域三分之一经销商处于崩溃边缘 [41][42] - 典型经销商毛利润约10% 净利润仅2%-3% 部分因亏损或考核不达标被取消资格 [42][44] 新品牌运营挑战 - 宗馥莉2016年创立的KellyOne品牌存在严重滞销问题 官方旗舰店已无在售产品 [31][33] - 娃哈哈老产品如AD钙奶保持畅销 但新产品包括新包装冰红茶出现库存积压 [36] - 区域经销商年销售额从300万元跃升至600万元后 任务量再增15%导致完成压力巨大 [44][46] 战略转型背景 - 品牌变更是宗馥莉接班后资产转移至宏胜集团的延续举措 [10] - 公司曾公开表示已为推出全新自有品牌做好准备工作 [28] -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稳定经销商群体并重建信心 [48]
复原乳是“假牛奶”?哪些奶还能用?
36氪· 2025-09-17 06:31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还原奶",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通俗地讲就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16日,中新经纬在北京市通州区某连锁超市内看到,伊利、蒙牛、三元等品牌旗下多款纯牛奶的配料中只有"生牛乳",未发现添加"乳粉"的纯牛奶。 超市内的纯牛奶产品 中新经纬 闫淑鑫摄 近日,纯牛奶禁用复原乳的消息引发关注。什么是复原乳?为何会被禁用?哪些奶还能用? 纯牛奶禁用复原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1号修改单(下称1号修改单),自9月16日起正式实施。此次修订主要变化是明 确生产灭菌乳(俗称纯牛奶或纯羊奶、常温奶)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 (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为何要在纯牛奶中禁用复原乳?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在解读1号修改单时表示,此次修订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贯彻落 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的部署要求。二是灭菌乳是中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的主要产品。此次修订将灭菌 乳的原料限定在 ...
宗馥莉又放大招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6 04:16
品牌战略调整 - 娃哈哈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将产品品牌更换为"娃小宗" 以规避法律风险并提升经营合规性 [5][9] - "娃小宗"商标由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注册 涉及方便食品和啤酒饮料类目 目前处于初审公告阶段 [12] - 公司曾尝试将"娃哈哈"商标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超51%)但因媒体曝光暂停 [9]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娃哈哈集团股权由三方持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9] - "娃哈哈"商标使用需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否则任何一方无权使用 [10] - 品牌价值达911.87亿元(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若被雪藏将造成重大损失 [10] 经销商反应与市场挑战 - 99%的经销商反对品牌更换 担心新品牌产品滞销且拒绝签订经销合同 [5][14] - 现有经销商毛利润约10% 净利润仅2%-3% 部分区域三分之一经销商处于崩溃边缘 [17][19] - 内蒙古区域案例显示 年销售额从300万元跃升至600万元(受舆论热度影响)但新销售任务再增15%导致经销商被迫关户 [19] 历史品牌运营表现 - 宗馥莉2016年创立的KellyOne品牌存在严重滞销问题 产品常作为员工福利发放或由经销商赠予客户 [14] - 淘宝平台显示KellyOne产品处于清货状态 多数茶饮料已于2024年6月过期 [15] - 娃哈哈老产品(如AD钙奶)持续畅销 但新产品(如新包装冰红茶)普遍存在库存积压问题 [15] 经营策略与执行力 - 公司被指责过度关注销售额指标 忽视区域实际市场容量和经销商库存压力 [19] - 部分区域因找不到新经销商导致市场空白期达三个月 [19] - 品牌成功核心取决于长期经营规划而非单纯品牌名称变更 [20]
宗馥莉又放大招
虎嗅APP· 2025-09-16 00:1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胡楠楠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 ,作者: 胡楠楠,编辑:米娜,题图 来自:视觉中国 "99%的娃哈哈经销商,都不会做'娃小宗'的。" 听到宗馥莉让娃哈哈的产品在2026年销售年度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后,做了20年娃哈哈经销商 的陆明 (化名) 对《中国企业家》说。 9月13日,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 (简称"通知") 在网上流传。文件 中提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 牌"娃小宗"。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 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陆明向记者重点指出:"上述'通知'中提到的,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 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言外之意,他认为是宗馥莉认为如果她不 用娃哈哈商标了,那其他相关股东方也不可以用了,下一步娃哈哈商标可能要被雪藏了。 如真走到"娃哈哈"品牌 ...
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娃哈哈即将成为历史?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0
品牌变更计划 - 宏胜系企业将于2026年正式推出新品牌"娃小宗"逐步替代沿用近四十年的"娃哈哈"商标[2] - 品牌调整核心原因为历史相关问题导致法律风险 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4] - "娃小宗"商标目前归属于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 宗馥莉已提前注册该商标[5] 股权与商标权限制 - "娃哈哈"商标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面使用[4] - 当前股权结构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4] 品牌价值评估 - 娃哈哈品牌估值高达约900亿元 其中GYBrand评估价值为911.87亿元 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为896.09亿元[3][7] 新品布局进展 - 宏胜饮料集团2025年2月至5月共申请45件"娃小宗"商标 覆盖啤酒饮料/方便食品/食品医药等八大领域[6] - 同期还申请了"宗小哈""娃小哈"等商标 旗下公司已推出"娃小宗"无糖乌龙茶饮料[6] 市场竞争环境 - 娃哈哈老员工创办的"宗师傅"品牌去年推出类似AD钙奶产品 并持续挖角员工和经销商[8] - 中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 短期内实现"去娃哈哈化"被认为相当冒险[10] 专家观点分析 - 新品牌易被误认为山寨 需重新培育消费者认知 可能削弱900亿元品牌资产[3][9] - 经销商体系面临市场推广难度增加 可能影响联销体渠道优势与运作效率[9] - 新品牌成功与否高度依赖宗馥莉个人形象 但整体决策仍存在较大风险[10]
娃哈哈变娃小宗 消费者能接受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4 23:18
品牌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将主力品牌从"娃哈哈"更换为"娃小宗" 以维护品牌使用合规性[1][2]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多个"娃小宗"商标 国际分类覆盖食品和啤酒饮料等领域[2] - 多家原娃哈哈系公司更名为宏胜系企业 包括山西娃哈哈昌盛更名为山西宏胜饮料 虎林娃哈哈饮料更名为虎林市宏胜饮料等[5][6] 渠道管理应对 - 公司要求各省提前与近万家经销商沟通新销售年度合作意愿 并尊重经销商最终决定[1][2][4] - 文件明确向经销商传达将持续就商标使用事宜与股东积极沟通 寻求维护品牌价值的解决方案[4] - 经销商关注商业利益 新品牌需重新市场教育并投入推广资源 可能面临渠道配合度挑战[4] 市场反应表现 - 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超550万次 消费者普遍持反对态度且情感抵触强烈[2][3] - 消费者认为娃哈哈承载三代人集体记忆 产品如AD钙奶和营养快线伴随80后90后成长历程[3] - 部分网友质疑新品牌市场接受度 经销商担忧产品支撑体系不足[2][4] 战略背景分析 - 品牌变更源于复杂历史问题导致的商标使用法律风险 现行架构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娃哈哈"商标[6] - 可能是品牌年轻化战略举措 自2018年起公司持续尝试让品牌更贴近新生代消费者[6] - 宏胜集团曾推出KellyOne定制果蔬汁等新产品 但市场表现未达预期[4]
国民瓶盖的狂欢与隐忧:从娃哈哈公章梗看品牌信任的双刃剑
搜狐财经· 2025-09-10 11:22
娃哈哈此次的意外走红则呈现出另一种传播路径 —— 并非品牌主动策划,而是用户自发创造的 "野生玩梗"。究 其根源,这种集体创作冲动恰恰源于品牌数十年积累的国民认知度。从 AD 钙奶到营养快线,娃哈哈的包装设计 早已成为几代人的视觉记忆,这种深厚的品牌熟悉度为网友的二次创作提供了天然土壤。正如网友调侃:"从小喝 到大的牌子,盖个章总比路边刻的靠谱点。" 但流量狂欢的另一面是信任透支的风险。回顾 2025 年的代工风波,当消费者发现喝了多年的纯净水实为今麦郎代 工,舆论场瞬间引爆 "品牌背刺" 的质疑。两次事件对比鲜明:同样是产品包装引发的讨论,主动设计的联名能收 获好感,被动卷入的争议则可能损耗信任。这提醒所有国民品牌:消费者的调侃本质是爱之深,但信任的双刃剑 从来都需谨慎挥舞。 9 月 9 日,一段魔性视频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镜头下,一枚娃哈哈饮料瓶盖被网友郑重其事地蘸上印泥,在实 习证明上盖下清晰的 "公章" 印记。这个充满戏谑感的场景迅速点燃全网创作欲,从办公室到校园,无数年轻人加 入这场 "盖章挑战",# 娃哈哈瓶盖当公章 #话题毫无悬念地冲上微博热搜榜前列。 当国民饮料的包装意外成为社交货币,这场看似 ...
宗馥莉众叛亲离!亲叔称在杭州很多人都知道,娃哈哈是靠我起家的
新浪财经· 2025-07-19 07:26
家族商业纠纷 - 宗泽后推出"益品宗师AD钙奶"与娃哈哈升级版AD钙奶形成直接竞争,使用相同代工厂和车间[1] - "宗师傅饮料"团队由娃哈哈老员工组成,复制联销体模式,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5][7] - 宗泽后声称"娃哈哈靠我起家",但历史记录仅显示其曾管理瓶标印刷业务[5][7] 商业策略与竞争 - 娃哈哈AD钙奶完成升级换代,但面临宗泽后同类产品的直接模仿[1] - 宗馥莉四年前剥离代工厂并建立自动化产线,被视为防范家族商业风险的举措[14] - 宗师傅利用娃哈哈原有销售渠道,被优化的经销商转为宗师傅服务[14] 生产运营情况 - 娃哈哈与宗师傅产品在同一车间生产,原料存储共用导致生产管理混乱[13][14] - 两家企业使用相同代工厂(吾尚代工厂)生产0添加配方的AD钙奶[13] - 工人反映生产线管理困难,存在原料配送混淆问题[14] 品牌与知识产权 - 宗师傅产品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仅品牌名称存在差异[7] - 宣传语"同宗同源宗师傅"被指刻意建立与娃哈哈的品牌关联[7] - 经销商反馈为宗师傅供货有"做盗版"的感觉[9] 行业观察 - 家族企业治理问题引发讨论,亲属参与业务可能导致利益冲突[20] - 行业案例显示亲属管理采购等关键岗位可能带来经营风险[20] - 企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关系成为行业关注点[20]
美团、饿了么借用代言人谐音梗“互呛”|一周品牌观察
经济观察报· 2025-06-03 02:39
餐饮行业营销活动 - 饿了么官宣演员蓝盈莹为活动代言人 以“蓝的一定赢”谐音梗回应友商营销 并延续“饿补超百亿”大促活动 宣布送18.8元红包[3] - 麦当劳开设中国内地首家品牌历史博物馆(全球第四家) 并在猎德麦麦码头结合划龙舟习俗开展节气营销[6] - 塔斯汀与喜羊羊与灰太狼IP推出“重返青青草原”联名活动 借助该动画首播20周年热度推出联名产品及主题门店[7] - 1点点儿童节推出迷你杯产品 以“这个六一 我们一起追风吧”主题开展童趣营销[7] - 娃哈哈全网发起“寻找天选AD人”活动 以请喝AD钙奶为主题进行儿童节情怀营销[7] - 奈雪的茶与Moomin联名打造“一起「桃」进姆明山谷”主题快闪店[8] - 茉莉奶白与Hellokitty联名推出“一起瓜瓜乐”活动 推出联名产品及限定周边[8] 美妆行业品牌代言 - MISTINE蜜丝婷官宣王楚钦为全球防晒代言人 宣传语为“年轻就要 热力发光”[9] - 兰蔻官宣郑钦文为品牌护肤大使 宣传语为“肌肤挑战 一招制胜”[12] 服饰行业合作与代言 - Bottega Veneta官宣刘俊谦为品牌大使 并拍摄Intrecciato皮革编织工艺50周年广告片“匠艺吾言”[13] - 森马官宣常华森为清爽代言人 宣传语为“解锁森马新「常」服”[14] - 哭喊中心与卫龙跨界联名 将童年元素融入服装设计[14] - PUMA与OPEN YY联名推出H-Street鞋款 主打复古设计理念[15] 跨行业营销案例 - 躺岛与秋田满满联名发布广告片 主题为“吃好睡好 没有烦恼”[16] - 宝马儿童节让BAVA与治愈漫画家合作 传递“愿你的童心永不过期”主题[17] - 雪王作为主角现身一加手机发布会实现跨界合作[19] - 淘宝在国际月经日向大学女生征集月经经验 推出“用「经」验变「勇敢」”主题广告片[21] - 全棉时代以“给大人的童话”为主题推出六一特别策划广告片[21] - WEDGWOOD官宣魏大勋为大中华区品牌代言人 宣传语为“「勋」映蓝调 摩登「瓷」刻”[23] - 天猫与史迪奇合作组成“奇喵”组合开展儿童节营销[23] - 快手与躺岛合作在端午节推出“睡个好觉”主题营销活动[24]
48家企业曾为娃哈哈代工 主要集中在桶装水业务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1:12
娃哈哈代工风波 - 公司确认与今麦郎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但自2025年4月起已终止合作,因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未通过出厂检测[1] - 社交平台用户反馈不同代工厂生产的娃哈哈产品存在口味差异,涉及AD钙奶及纯净水[1] - 行业人士指出代工是饮用水行业常态,因公司去年销量爆发导致产能不足,且纯净水生产技术门槛较低[1] 代工企业概况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显示,48家与公司无股权关系的企业生产娃哈哈产品,包括今麦郎饮品(汤阴/咸宁)等,抽检结果全部合格[2][3] - 代工产品以16.8L/桶装纯净水为主,还包括锐舞派对包装饮用水、天然泉水等,部分企业曾用名含"娃哈哈"字样且于2015-2017年间更名[8][9] - 7家企业最新抽检日期在2020年之前,最近一次抽检为2025年3月19日,仅1次历史不合格记录且与48家企业无关[9] 授权与产能布局 - 西安天之美、郑州郑娃等企业公开宣称获得公司授权生产桶装水,但当前合作状态未明确[10][11] - 公司表示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并新建现代化工厂,全国拥有80余个生产基地,郑州恒枫项目将新增5条产线覆盖多类饮品[12] - 行业专家认为代工是快消品行业普遍模式,品牌方需严格把控代工厂质量以避免声誉风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