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搜索文档
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以小业态换赛道 2-3年攻坚盈利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2:23
公司战略调整 - 未来2-3年将以关闭亏损门店"减负"为重点,通过小业态扩张、"千店千面"转型及数字化赋能实现2027年盈利目标 [2] - 计划将大业态门店从147家优化至100家左右,关闭长期亏损且无扭转希望的门店 [5] - 小业态规模未来三年计划达到1600家,中百罗森现有近900家网点,盈利能力在罗森中国系统内领先 [6] 门店调改成效 - 首个调改门店(中百仓储关山光谷店)开业三天平均日销约120万元,是平时的7-8倍 [3] - 已完成13家大业态及42家小业态门店闭店调改,60多家小业态门店通过边营业边调优方式微调 [3] - 调改门店销售额和来客数同比均增长10%以上,未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降幅约18% [3] 业态创新与转型 - 打破"千店一面"模式,推行"千店千面""一店一策"转型方向 [8] - 大小业态发力折扣店赛道,中百仓储新开2家折扣店,中百超市9月跟进布局 [8] - 大业态推进前置仓建设,计划年内开出3个点位,部分门店升级为"中百·邻里汇"整合社区服务功能 [8] 数字化建设 - 数智云公司已集成40多个系统及100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业务降本增效 [7] - 未来数字化双轨并进:经营系统集成(如小业态加盟系统)和线上到家业务发展 [7] - 线上平台包括"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7] 供应链与运营优化 - 订货权全面下放到门店,结合数字化管理实现自动补货 [9] - 中央仓二期8月投产后实现"一线多送"配送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9] - 取消区域管理层级,总部直接对接门店,推行"目标完成+超额分成+专项激励"机制 [9] 行业现状与应对 - 超市行业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大规模闭店是零售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调整举措 [4] - 实体零售业态下行主因是无法适应消费需求,传统业态必须调整经营模式融入新业态元素 [4] - 线上渠道分流、大卖场商品与线上同质化严重且价格偏高导致未调改门店销售下行 [5]
以小业态换赛道 2-3年攻坚盈利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0:14
公司战略调整 - 未来2-3年将以关闭亏损门店为核心策略,计划将大业态门店从147家优化至100家左右,同时保留必要网点以保障民生需求[1][3] - 小业态扩张为重点方向,计划三年内将中百罗森与中百超市规模扩展至1600家,中百罗森现有近900家网点且盈利能力领先[3] - 采用"稳存量、换赛道、数字化"三策并举策略,强调"经营有质量,发展可持续"理念[2] 门店调改成效 - 已完成13家大业态及42家小业态门店闭店调改,60多家小业态通过边营业边调优方式调整商品结构和动线布局[2] - 调改门店销售额和来客数同比均增长10%以上,未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降幅约18%,调改效果显著[2] - 首个调改门店(中百仓储关山光谷店)开业三天平均日销约120万元,为平时的7-8倍[1] 业态创新与转型 - 打破"千店一面"模式,推行"千店千面""一店一策",大小业态同步发力折扣店赛道,中百仓储已新开2家折扣店[4][5] - 大业态推进前置仓建设,计划年内开出3个点位,部分门店升级为"中百·邻里汇"整合社区服务功能[5] - 小业态拓展"便利店+早餐"、菜市场整合等便民服务,计划纳入养老、家政等"一老一小"需求[5] 数字化与供应链优化 - 数智云公司集成40多个系统及100多个应用场景,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未来将双轨推进经营系统集成与线上到家业务[4] - 供应链优化包括订货权下放至门店、中央仓二期8月投产实现"一线多送",提升物流效率[5] - 线上业务发展自营小程序平台"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强化线上线下协同[4] 管理机制改革 - 取消区域管理层级,总部直接对接门店赋予自主权,推行"目标完成+超额分成+专项激励"机制[6] - 中百超市调整后砍掉一半雷同价高商品,压降SKU数并增加自有品牌,未来将与中百罗森协同融合[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超市行业整体下行,大规模闭店为零售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调整举措,传统业态需融入新元素以生存[2] - 线上渠道分流与大卖场商品同质化导致未调改门店销售下行,亏损面扩大,关店成为必然趋势[3]
永辉超市20250818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线下商超及即时零售行业 [1] - **公司**:永辉超市(中国大型连锁超市代表) [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经济调整期渠道商优势** - 经济成熟期中,零售商和渠道商成长性优于生产商:日本零售公司(如唐吉诃德)年化收益率超20%,美国零售公司年化增长率达10%-20%,而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仅6%-8% [3]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推动渠道商在流通结构重构中具备更高潜力 [2][3] **2 中国线下商超发展空间** - 线上消费占比停滞在30%,低线城市(如湖南)线上占比仅10% [5] - 品类差异显著:家电/服装线上化率超50%,但饮料/酒类/零食/调味品不足20% [5] - 日常消费依赖线下,消费者无囤货习惯,偏好就近购买 [5] **3 即时零售与传统商超关系** - **互补共存**:即时零售满足便利性需求(价格高),生鲜等品类仍依赖线下 [6][9] - **成本差异**:即时零售需支付拣货费(每单多1-3元),依赖高客单价盈利(如美团小象买菜) [9][10] - **市场分层**:高收入/高密度城市(如上海)适合即时零售,下沉市场仍由线下主导 [11][12] **4 中国经销体系变革** - 从深度分销转向大规模、多品类模式(如东北甄士美公司),降低加价倍率、提高效率 [7] - 适应终端销售动能下降及高性价比需求 [7] **5 永辉的竞争优势与策略** - **供应链与布局**:强供应链管理能力,覆盖线上渗透率低的生鲜/食品领域 [8] - **新模式转型**:取消进场费,终端价格下降,按消费者喜好选品(如引入网红品牌) [14][15] - **自有品牌**:毛利率20%(品牌商40-50%),价格优势显著,可快速扩展品类(类似Costco) [17] - **门店调整**:淘汰老城区低效店,新增年轻客群门店,引入烘焙/熟食提升客单价 [18] - **高工资策略**:保障服务与商品质量(如胖东来),员工严格管理生鲜临期品 [19][20] **6 永辉未来盈利预测** - **门店调整**:2025Q3完成关店,2026年保留450-500家店,利润逐步提升 [23] - **单店盈利**:2025年3月41家店单月利润35.885万元(利润率2%),2026年预测利润18.15亿元(中观预期) [24][25] - **财务费用**:2024年总部费用10-11亿元,未来预计降至5-6亿元,2026年利润预测12.78亿元 [26] **7 关键风险与机会** - **不确定性**:单店业绩波动、下沉市场潜力(电商渗透率低) [27] - **超预期点**:熟食业务从联营转自营(提升利润率)、财务费用下降 [27] --- **其他重要细节** - **烘焙/熟食战略**:胖东来用1/3面积自产熟食,日清制度保证新鲜度(如酱牛肉夜间打折) [16] - **模式复制难度**:资金需求高(单店调改数百万)、规模优势(与供应商谈判)、生鲜经营经验 [22] - **行业转型背景**:商品供过于求、大牌溢价权下降,传统进场费模式失效 [13] --- **总结** 永辉超市通过取消进场费、发展自有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及供应链,在经济调整期和线下商超结构性机会中占据优势。即时零售冲击有限,下沉市场潜力大,未来盈利改善依赖门店调改进展和财务费用优化。核心风险为单店表现不确定性及转型执行效果。
家乐福败给了谁
北京商报· 2025-08-18 14:39
品牌调整与债务和解 - 家乐福中国微信服务号更名为"客优仕CACIOUS"并更换品牌标识 源于苏宁国际与法国家乐福集团的债务和解协议 [1][3] - 苏宁国际支付2.2亿元人民币彻底解决股权收购尾款、知识产权欠费及仲裁索赔 获得家乐福中国100%控股权 [3][4] - 家乐福中国须在一个月内全面停止使用"Carrefour""家乐福"及相关知识产权 门店同步更换标识 [1][4] 收购历程与经营恶化 - 苏宁国际2019年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 原计划两年后分期收购剩余20%股权 [4] - 家乐福中国经营持续恶化 2017-2018年分别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 2018年底总资产115亿元但负债达138亿元已资不抵债 [6] - 2020-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 金额分别为7.95亿元、33.37亿元和20.8亿元 2023年6月苏宁以1元对价出售四家子公司100%股权 [5][6] 行业模式变革 - 家乐福1995年引入大卖场模式 推动中国超市业态从传统百货向现代化综合超市转型 曾设立亚洲唯一人才培训中心被誉为零售业"黄埔军校" [1][5] - 传统大卖场模式受互联网、新业态冲击 本土企业凭借灵活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及商品力抢占市场 [1][7] - 即时配送塑造线上购物习惯 使日用消费线上化、低毛利化 在时效、SKU、毛利率等多维度挤压传统商超生存空间 [7][8] 市场格局重构 - 家乐福门店由七鲜、盒马、鲜汇、Olé等新兴品牌接手 胖东来等本土企业通过调改参与行业转型 [8] - 线下实体零售需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留存 规模化竞争优势需依赖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 [8]
七鲜MALL、京东折扣超市首战告捷 刘强东用“供应链”重拳打开线下新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4:21
京东线下新业态发展 - 七鲜美食MALL开业后线下客流增长超3倍,逛购率近100% [2] - 京东首家大型折扣超市开业两天接待顾客超10万人,计划在江苏宿迁"四店"齐开 [3] - 七鲜美食MALL计划全国扩张,与超10个城市接洽合作,落地"一城开多店"计划 [5] 外卖业务创新 - 京东外卖"跨店选、一单配"功能试水,超50%消费者使用该功能 [4] - 外卖日单量相比开业增长100%,运力提升30% [5] - 公司通过菜单优化、运力优化和拣货优化提高外卖履约率 [5]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 - 京东外卖业务本质是服务供应链,围绕生鲜供应链展开 [6] - 七鲜美食MALL商家通过京东平台采购原材料,京东物流配送至门店 [6] - 折扣超市覆盖5000款商品,规模为行业常规门店3到4倍,通过产地直采、工厂直发和自有品牌开发压缩成本 [8] 线下业态战略布局 - 京东密集布局线下业态,包括七鲜美食MALL、折扣超市、京东MALL和七鲜小厨 [9] - 线下商超提供高频、刚需流量入口,触达中老年等线上难以覆盖的群体 [10] - 线下生鲜业务和3C家电品类需要线下导购和体验,线下网点更容易获客 [10] 行业专家观点 - 外卖市场竞争是马拉松式竞争,短期成败不重要,需做好基础体验 [10] - 京东海外布局需从线下入手,通过线下场景与当地用户交互 [10]
汇嘉时代超市“胖改”后首日销售额244万元,老铺黄金发布提价公告
华西证券· 2025-08-18 06:0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汇嘉时代超市与胖东来合作调改后首日销售额达244万元,同比增长286%,客流量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1] - 老铺黄金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143亿元(+252%),经调整净利23.6亿元(+292%),产品提价策略强化高端定位 [2] - 社零数据:7月社零总额同比+3.7%,金银珠宝类+8.2%,体育娱乐用品类+13.7%,实物商品线上零售占比24.9% [30][32] - 黄金消费:2025Q2全国黄金消费量214.71吨(-0.06%),首饰用金占比30%,金条及金币需求+17.62% [45][47] 行业动态 零售业态 - 汇嘉时代调改店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达90%以上,同步提升员工福利(薪资/工时/年假) [1] - 亚马逊计划年底前在美超2300个城市提供杂货当日达服务,Prime会员满25美元免配送费 [21] 黄金珠宝 - 老铺黄金8月25日启动年内第二次提价,首次提价幅度4%-12%曾引发排队热潮 [2] - 高金价抑制首饰需求(Q2同比-24.16%),但设计感强的高附加值产品仍受青睐 [45] 消费数据 - 7月城镇/乡村社零增速分别为+3.6%/+3.9%,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增速+4.0%/+1.1% [30][32] - 暑期消费回暖带动体育娱乐用品增速环比提升4.2pct至+13.7%,家电以旧换新销售+28.7% [30] 投资主线 1. **AI技术应用**:科锐国际、焦点科技等标的受益于AI渗透率提升 [3] 2. **新零售赛道**: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情绪消费驱动的高景气标的 [3][56] 3. **顺周期复苏**:蜜雪集团、海底捞等餐饮及酒店板块弹性标的 [3] 4. **消费出海**:安克创新、赛维时代等政策支持的出海服务商及品牌 [3][56] 5. **线下业态焕新**:永辉超市、重庆百货等传统零售改造标的 [3][56] 公司业绩 - 步步高2025H1营收21.29亿元(+24.45%),归母净利2.01亿元(+357.71%),关闭4家门店优化运营 [25] - 百胜中国2025H1净新增门店583家,总门店数达16,978家,肯德基/必胜客占比72%/23% [27]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第1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8 04:48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2025年第1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计140批次 其中合格135批次 不合格5批次 不合格率为3.57% [1] 不合格产品具体信息 -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兰苹食品店销售的鸽子检出甲硝唑151µg/kg(标准要求不得检出)[1] - 上海市青浦区木洒饮食店使用的面碗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14mg/100cm²及大肠菌群(标准要求均不得检出)[1] - 上海忆华餐饮有限公司使用的杯子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34mg/100cm²(标准要求不得检出)[1] - 上海忆华餐饮有限公司自制的金牌海蜇头检出铝残留量823mg/kg(标准限值≤500mg/kg)[1] - 上海青浦燃气有限公司购进的鸡蛋检出地美硝唑3.34µg/kg和甲硝唑791µg/kg(标准要求均不得检出)[1] 抽检产品类型分布 - 抽检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 餐饮食品 速冻食品 豆制品 肉制品 淀粉及淀粉制品 食用油 油脂及其制品等多个类别 [2][3][4][5][6] - 抽检范围覆盖生鲜农产品(蔬菜 水果 水产品 畜禽肉 蛋类) 餐饮具 自制饮品 面制品 熟肉制品等 [2][3][4][5][6] 涉及的企业与商户 - 抽检涉及上海亚辉超市有限公司 上海乐楼餐饮有限公司 上海明鸽苑茶餐厅 安徽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青浦分公司 上海忆华餐饮有限公司 上海青浦燃气有限公司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浦第二分公司等众多企业 [1][2][3][4][5][6] - 被抽样单位包括超市 餐饮店 农贸市场摊位 医院 护理院 公司食堂 水果店 面包店 饮品店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1][2][3][4][5][6] 抽检地域与时间 - 本次抽检均在上海市青浦区范围内进行 [1] - 抽检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购进日期/消毒日期主要集中在2025年3月至5月 [1][2][3][4][5][6]
刘强东,收编了一位香港老板
创业邦· 2025-08-18 03:32
收购交易概况 - 京东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70%股权的收购 交易金额约40亿港元但实际金额远低于此且未披露具体数字[3][5] - 收购协议于4个月前签署 涵盖佳宝零售网络和物业资产等[3] - 收购完成后京东集团将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 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出任负责人[5] 佳宝超市背景 - 佳宝成立于1997年 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佳宝冻肉超级市场 目前在香港拥有约90家门店和超过1000名员工[5][8] - 以平价策略占据香港零售超市30%的市场份额 年营收高峰达10亿至20亿港元 预估利润率约10%[8][13] - 采用源头直采模式 不经过代理且不收取上架费 宣传费等额外费用 建立低价竞争优势[10][11] - 创始人林晓毅为潮汕汕尾人 18岁偷渡香港 从摆地摊起家 1991年投资3万港元开设冻肉店 被称为香港"冻肉大王"[8][10] 收购战略意图 - 京东通过此次收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强化供应链战略并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15] - 整合京东的供应链物流优势与佳宝的本土化及产地直采能力 弥补京东在香港生鲜品类的本地供应链缺口[15] - 利用佳宝现有门店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快速适应香港市场 佳宝超市已上线京东自营产品[15][20] - 在香港零售市场双寡头垄断格局中 佳宝在不到三成市场份额中有望提升地位[16] 佳宝经营状况 - 疫情期间佳宝生意受影响 品质与性价比出现失衡 竞争优势削弱[16][17] - 林晓毅开始出售物业套现 2021年以14.35亿港元卖出佳宝集团中心总部 账面大赚近11亿港元[17] - 行业人士认为京东此次收购是一次抄底 结合香港工商铺价钱下跌的背景[17][18] 京东香港布局 - 京东2015年开始布局香港业务 2018年运作建立直邮仓和保税仓 2023年升级港澳快递服务 香港同城快递最快4小时送达[26] - 2023年底香港日均揽派快递量增长24倍 内地与香港互寄快递量增长16倍 整体业务量达双位数增长[27] - 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京东先后投资15亿港元用于商品价格 物流补贴和服务优化 包括"最快次日达"等政策[27] - 京东MALL计划进入香港 目前正在选址 可能上线外卖业务 与阿里 美团竞争延续至香港市场[27][29] 后续整合安排 - 设立三年过渡期 期间林晓毅及现有管理团队继续负责日常运营 人事架构与运营模式保持稳定[23] - 过渡期结束后双方决定后续整合步骤 佳宝正在进行业务重组 超级市场和批发业务转移至新成立的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20][23] - 京东计划在香港开设佳宝自营旗舰店 通过自家物流配送上门 重构线上资源[18]
麦德龙“胖改”首店亮相,仓储式超市本土化新尝试能否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8-17 16:43
门店改造与战略转型 - 麦德龙在北京海淀区四季青店实施重大改造 借鉴胖东来成功经验 标志着公司在C端业务和本地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1] - 门店为全国首家尝试胖东来式改造店铺 在商品精选 服务升级及员工关怀等多维度进行全面革新 [1] - 装修保持一贯风格 但二楼商品区域重新规划 增设胖东来自有商品专区 引入盲盒 潮流IP手办等年轻人喜爱商品 休闲食品区增加网红产品 [1] 商品结构调整 - 商品数量缩减至约8000种 全场商品汰换率达55% 重点增加烘焙和熟食品类 引入众多胖东来同源商品 [5] - 保留宜客和麦臻选两大自有品牌 进口商品占比保持在25% 既保留国际品质又满足日常消费需求 [5] - 首次设置专门活鲜区域 基于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全面购物体验 [3] 服务体验升级 - 扩大一楼现制加工区面积 提供更多新鲜出炉烘焙和熟食产品 [1] - 新增肉类切片服务且不收取加工费 便民服务区提供取冰块 打包商品 量血压 称体重等服务 [5] - 实施免打扰购物 避免推销打扰 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 调整营业时间 [8] 员工福利优化 - 增设员工休息室 淋浴房和餐厅 提供最低10天带薪年假 旨在提升员工满意度以更好服务顾客 [8] 年轻化与本土化战略 - 通过商品 服务和消费体验全面提升 公司希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特别是在年轻化和本土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8] - 近年来公司通过与合作商合作 推出二次元IP形象 引入符合年轻人口味和审美新品等方式 展现对C端业务和年轻化的重视 [9]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7月社零同比+3.7%,老铺黄金官宣产品调价计划-20250817
开源证券· 2025-08-17 12:13
行业投资评级 - 商贸零售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其中7月同比增长3.7%,消费稳步复苏[5] - 线上渠道延续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占社零总额比重24.9%[27] - 线下渠道增速边际放缓,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同比分别增长5.2%、7.0%、5.8%[27] - 可选消费品类中金银珠宝、化妆品类边际改善明显,7月同比分别增长8.2%、4.5%[30] - 黄金珠宝行业关注高端黄金和时尚黄金两大细分赛道,化妆品行业关注国货崛起趋势[5]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商贸零售指数上涨0.44%,跑输上证综指0.42个百分点,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16] - 商业物业经营板块本周涨幅最大(3.23%),钟表珠宝板块年初至今涨幅最大(30.19%)[18] - 个股方面,浙江东日(+41.0%)、国光连锁(+19.8%)、翠微股份(+15.6%)涨幅靠前[23] 投资主线 黄金珠宝 - 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的品牌,如老铺黄金、潮宏基等[8] - 老铺黄金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9%,高端中式黄金龙头品牌持续扩圈[40] - 潮宏基2025Q1营收同比增长25.4%,加盟渠道逆势扩张[47] 线下零售 - 关注积极变革的零售企业,如永辉超市、爱婴室等[8] - 永辉超市2025Q1调改门店中41家已实现稳定盈利[64] - 爱婴室2024年主业经营稳健,万代IP合作打开第二增长曲线[73] 化妆品 - 关注差异化国货美妆品牌,如珀莱雅、毛戈平、巨子生物等[8] - 珀莱雅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9%,多系列新品频出[57] - 毛戈平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4.6%,高端品牌势能持续向上[76]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7.2%,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地位稳固[80] 医美 - 关注差异化管线厂商,如爱美客、科笛-B等[8] - 朗姿股份医美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非手术类项目增长6.7%[54] - 科笛-B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1.0%,多管线落地推动商业化[36] 行业动态 - 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品牌高端化如期兑现[5] - 小红书组建大商业板块,武商超市布局即时零售业务[9] - 7月社零数据发布,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0%,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