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搜索文档
亚信科技(01675.HK)签订阿里云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提升云计算交付领域核心竞争力
格隆汇· 2025-09-24 14:20
合作背景 - 亚信科技全资附属公司与阿里云签订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成为阿里云云计算项目交付能力中心 [1] - 阿里云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中国最大、亚太地区第一的云服务商 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客户 [2] - 阿里云为超过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80%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服务 [2] 合作内容 - 双方将加强在通义千问大模型、人工智能一体机、AI大模型安全方案等多方向的联合产品研发及服务合作 [1] - 阿里云持续深耕算力技术与模型算法迭代 为AI应用落地提供底层支撑 [1] - 亚信科技依托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生成能力 优化传统应用开发范式 以高质量、高弹性、低成本的云交付能力服务阿里云客户 [1] 战略意义 - 合作体现阿里云对亚信科技在AI大模型应用交付领域能力的高度认可 [1] - 亚信科技是阿里云政企"星河计划"人工智能生态联盟重要成员 具备端到端全链路服务能力 [2] - 合作将为集团拓展AI大模型交付等新业务领域提供机会 创造更多潜在增长机会 [2] 能力互补 - 阿里云凭借领先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提供支撑 [1] - 亚信科技在咨询规划、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大模型应用、大模型部署、大模型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具备突出能力 [2] - 双方将优势互补 共谋发展 助推"人工智能+"落地百行千业 [1][2]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AGI只是起点,ASI才是终极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20
人工智能发展三阶段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 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当前AI已逼近国际数学奥赛金牌水平[4][10]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 可连接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5][11]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 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获取原始数据并实现自学习 最终实现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6][13][15] 阿里云AI战略布局 - 通义千问坚持开源开放路线 已开源300多款模型 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6][22] - 构建超级AI云作为下一代计算机 需要数百万计GPU和CPU协同运作 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6][20] - 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预计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6][2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超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4万亿美元[7] - 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自然语言成为AI时代编程语言 Agent替代传统软件[18] - AI渗透速度史上最快 Token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 Chatbot成为用户渗透率最快功能[7] 技术演进方向 - AI需直接获取物理世界原始数据 仅学习人类归纳知识无法实现更高阶突破[13][14] - 通过强化学习与持续学习机制 实现自主优化和参数自我迭代[16] - 模型部署方式多样化 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并具备持久记忆能力[19] 未来应用场景 - AGI将人类从80%日常工作中解放 ASI可能创造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8] - 未来每个人需使用100张GPU芯片 全球Agent数量可能超过人口总量[12][26] - AI将攻克医学难题 发明新材料 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 甚至实现星际旅行[8]
吴泳铭发言 解析阿里未来
小熊跑的快· 2025-09-24 13:58
AI发展阶段定义 - 公司首次系统阐述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3]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3][6]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实现自学习最终超越人类[3][8] - 当前行业处于第二阶段 AI通过Tool Use能力连接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 并借助Coding能力解决复杂问题[6][7] - 第三阶段需满足两个关键要素:AI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8][10] 以及实现Self-learning自主学习能力[11][12] 行业发展趋势与规模 - 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最近一年超过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3] - AI Chatbot是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 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3] - Tokens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3] - 未来每个人可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 全球Agent和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全球人口[8][24] 技术架构变革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将替代现有OS地位 成为承载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14][15] - 自然语言成为AI时代编程语言 Agent是新的软件形态 Context替代Memory功能[14][15] - 模型部署方式将多样化 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 具备持久记忆和端云联动能力[16] - 数据中心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转向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需要更稠密算力和更大集群规模[18]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1][22] -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1][22] - 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 已开源300多款模型 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16][19] - 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百炼和Agent运行环境AgentBay等开发者套件[19] 产品与基础设施 - 运营中国第一 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 具备软硬件垂直整合能力[20] - 正在打造全新AI超级计算机 协同创新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20] - 通义千问覆盖全模态 全尺寸 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19] 应用场景影响 - AI将渗透物流 制造 软件 商业 生物医疗 金融 科研等几乎所有行业领域[7] - 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都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替代[15] - 开发者规模将从几千万扩大到数亿 终端用户可通过大模型直接满足需求[15] - ASI将解决医学难题 发明新材料 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 甚至推动星际旅行[4]
美股异动丨阿里巴巴大涨超9%创4年新高,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格隆汇· 2025-09-24 13:5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初大涨超9%至178.11美元 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英伟达正式开展Physical AI全面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全实践环节 [1] - 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1] 全球基础设施扩张 - 阿里云宣布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 [1] - 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服务全球客户AI和云计算需求增长 [1] 机构评级 -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 维持目标价187美元 认为公司将迎AI演进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1] - 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从168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1] - 大摩重申增持评级 目标价200美元 看好公司作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的地位 [1]
亚信科技签订阿里云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智通财经· 2025-09-24 13:52
核心合作内容 - 亚信科技与阿里云签订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成为阿里云的云计算项目交付能力中心 [1] - 双方将加强在通义千问大模型、人工智能一体机、AI大模型安全方案等多方向的联合产品研发及服务合作 [1] - 合作包括行业应用原生研发及市场开拓 助推人工智能+落地百行千业 [1] 双方战略定位 - 阿里云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中国最大、亚太地区第一的云服务商 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万客户 为超过一半A股上市公司及80%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服务 [2] - 亚信科技是大模型应用交付领军企业 具备端到端全链路服务能力 阿里云政企"星河计划"人工智能生态联盟重要成员 [2] 技术能力分工 - 阿里云持续深耕算力技术与模型算法迭代 凭借领先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为AI应用落地提供底层支撑 [1] - 亚信科技推进人工智能原生企业转型 依托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生成能力优势 优化传统应用开发范式 [1] - 亚信科技以高质量、高弹性、低成本的云交付能力服务阿里云客户 [1] 合作价值评估 - 合作体现阿里云对亚信科技在AI大模型应用交付领域能力的高度认可 [1] - 合作将为亚信科技拓展AI大模型交付等新业务领域提供机会 [2] - 预期建立互利合作关系将创造更多潜在增长机会 [2]
亚信科技(01675) - 自愿公告有关签订阿里云能力中心合作合同
2025-09-24 13:41
市场扩张和合作 - 亚信科技全资附属公司与阿里云签订能力中心合作合同[3] - 亚信科技是阿里云政企“星河计划”人工智能生态联盟重要成员[4] 合作潜在机会 - 与阿里云合作预期为亚信科技拓展AI大模型交付等新业务创造潜在增长机会[4] 阿里云客户情况 - 阿里云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万客户[4] - 阿里云为超一半A股上市公司及80%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服务[4]
吴泳铭掌舵两周年,阿里穿过峡谷
36氪· 2025-09-24 13:39
文章核心观点 - Token是未来的电 类比AI计算资源如同电力系统般的基础设施角色[1][4] - 阿里巴巴全面转型为AI公司 以AI驱动为核心战略 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方向[13][14][18] - AI演进路径分为三阶段 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我迭代的超级人工智能(ASI)[7][9][23] AI演进路径与终极愿景 - AI发展分为三阶段:学习人(过去) 辅助人(现在) 自我迭代超越人(未来)[7] - 当前关键在工具使用能力(Tool Use) 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7] - 未来自然语言成为AI时代源代码 每个人可创造Agent 数量超全球人口[8] - ASI需突破两门槛: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 实现自主学习(Self-learning)[9] - 2032年阿里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为ASI时代做准备[4][23] 阿里巴巴战略选择与投入 - 通义千问选择开源路线 目标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4][11] - 阿里云定位"超级AI云" 全球仅5-6家能承载海量计算需求[11] - 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超过去十年总和[4][16] - 推动"公共云优先"战略 收缩项目制订单 聚焦可规模化AI电网模式[15] - 全栈自研垂直整合 覆盖AI芯片 云计算平台 基础大模型三大核心层[20] 技术成果与市场表现 - 通义开源300余个模型 覆盖全尺寸全模态 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17] - 衍生模型17万个 服务超100万家客户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占比第一[17] - 服务中国90%国家级及大型国有银行 全球前十手机品牌中九家深度合作[17] - 阿里云收入增速从2%提升至26% 股价最高涨幅超75%达148美元[16][17] - 支撑中国95%车企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通义灵码服务70%中国车企[2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超级AI云仅AWS 微软云 谷歌云 阿里云四家拥有入场券[20] - 竞争焦点从模型智能转向全栈技术体系 比拼迭代速度与成本效率[20] - 阿里选择与谷歌类似的垂直整合路径 实现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全面赋能[20][22]
吴泳铭掌舵两周年,阿里穿过峡谷
36氪· 2025-09-24 13:33
吴泳铭是一个极少出现在聚光灯之下的CEO。 基于此,他阐述了阿里的两个核心选择:其一,通义千问选择开源路线,希望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其二,阿里云要成为"超级AI云",因为未来的 商业模式就像电力系统,"Token就是未来的电"。 为支撑这一宏大愿景,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 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这场演讲,是他少有的高调表达,为理解他上任后700多天的所有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 1.终极思考:通往ASI的三级火箭 在他看来,实现一个具备人类通用认知能力的AGI,只是AI发展的一个阶段。AI的终极形态,将是能够自我迭代、超越人类智能的ASI。它将可能创 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以指数级的速度去解决今天人类难以攻克的科学问题,比如新药研发、新材料和可持续能源。 执掌阿里巴巴两年以来,他极少发声,也未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专访。综合多方信息,可以拼凑出一个更立体的形象:他是阿里"第一个程序 员",亲手写下了公司早期 ...
吴泳铭的两个新判断,和加倍激进投入的阿里云
36氪· 2025-09-24 13:11
阿里云AI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目标,超越AGI成为新方向 [4] - 公司CEO吴泳铭定义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将吞噬软件并允许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应用 [3] - 超级AI云被定义为下一代计算机,公司目标建立全球智能算力网络 [3] 技术产品发布 - 推出七款新模型包括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36T tokens/超万亿参数)、Qwen3-Next(80B参数/仅激活3B)、Qwen3-VL(视觉编程能力)、Qwen3-Coder(代码生成)、Qwen3-Omni(多模态)、Wan2.5-preview(文生视频)和通义百聆(语音合成) [6] - Qwen3-Next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下降超90% [6] - 旗舰模型Qwen3-Max在LMArena排行榜位列全球前三 [9] 开源生态与市场地位 - 通义大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10] - 公司为国内开源最激进巨头,模型生态建设获实际回报 [9] - 中国AI云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达223亿元,公司占比35.8%位列第一 [12] 基础设施与投入计划 - 宣布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 [3] -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到2032年较2022年提升10倍 [3]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大涨26%,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12]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全球AI累计投入预计超4万亿美元(未来五年) [13] - 行业进入Agent应用爆发阶段,公司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 [12] - 技术路线分歧减少,竞争重点转向系统级能力 [13][14]
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超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4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阿里巴巴云栖大会提出"ASI"(超级人工智能)概念 强调通义千问选择开放开源路线 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系统" [1][4] - 公司宣布在现有3800亿元资本开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 计划到2032年将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提升10倍 [4] - 阿里云展示超大规模集群、分布式训练、推理加速等能力 首次展出单柜支持144个计算节点的高密度AI服务器和新一代高性能网络架构HPN8.0 [5] 资本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港股9月24日收涨9.16% 报174.0港元/股 总市值达到3.3万亿港元以上 [1] - 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超9% [2] - 南向资金连续26个交易日净增持阿里 截至9月23日持股量达20.13亿股 港股通持股比例升至10.54% [5] 行业影响与生态合作 - 方舟投资旗下ETF向中概股投资约2100万美元 其中买入阿里巴巴金额达1613万美元 [1] - A股市场阿里概念股表现活跃 杭钢股份、中电鑫龙、市北高新等多股涨停 [5] - 中电鑫龙作为阿里平头哥在RISC-V生态中的核心战略伙伴 深度参与玄铁CPU产业落地 双方联合设计激光打印机主控SoC芯片并基于玄铁处理器自主研发AI芯片 [5] 机构观点 - 高盛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 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上调至17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调整主要基于对阿里云业务估值的提升及AI驱动云计算算力增长的乐观预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