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刻得(688158)
icon
搜索文档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实际控制人完成IPO项目业绩 承诺补偿的公告
业绩承诺补偿基本情况 - 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和二期在2020年度至2024年度业绩承诺期内实际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期预计累计净利润的80% [1] - 实际控制人需向公司支付现金补偿款共计6017.37万元 [1] - 业绩补偿义务针对IPO募投项目未达预期的情况 [1] 补偿履行进展 - 公司已累计收到实际控制人支付的业绩补偿款6017.37万元 [2] - 实际控制人IPO项目业绩补偿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 [2] 第三方机构核查 - 保荐机构确认补偿款项与承诺需履行金额一致 [3] - 实际控制人已将6017.37万元划款至公司指定银行账户 [3] - 保荐机构通过支付凭据核查确认补偿义务履行完毕 [3]
优刻得(688158.SH):实际控制人完成IPO项目业绩承诺补偿
格隆汇APP· 2025-09-26 10:19
业绩承诺履行情况 - 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和二期在2020年度至2024年度业绩承诺期内实际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期预计累计净利润的80% [1] - 实际控制人需向公司支付现金补偿款共计6017.37万元 [1] - 公司已累计收到实际控制人支付的全部业绩补偿款6017.37万元 [1] 募投项目进展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优刻得数据中心项目为公司IPO募投项目之一 [1] - 业绩承诺补偿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 [1]
优刻得(688158)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优刻得实际控制人履行IPO项目承诺相关事项完成的核查意见
2025-09-26 10:03
业绩情况 - 优刻得内蒙古项目(一期和二期)实际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期预计的80%[2] 补偿事项 - 实际控制人需支付现金补偿款6017.37万元[2] - 实际控制人已划款6017.37万元至公司指定账户[3] - 实际控制人IPO项目业绩补偿义务履行完毕[3]
优刻得(688158) - 关于实际控制人完成IPO项目业绩承诺补偿的公告
2025-09-26 10:01
业绩补偿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项目20 - 24年实际累计净利润低于预计80%[2] - 实控人需支付补偿款6017.37万元[2] - 公司已收到全部补偿款,实控人补偿义务履行完毕[3] 核查情况 - 保荐机构核查划款与承诺补偿金额一致[4]
优刻得跌4.73%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26.4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08:56
股价表现 - 优刻得9月26日收盘价25.9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73% [1] - 当前股价低于33.23元/股的发行价格,处于破发状态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 2020年1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33.23元/股,发行数量5850万股 [1] - IPO募集资金总额19.4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8.40亿元 [1] - 募集资金投向多媒体云平台、数据安全流通平台、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项目 [1] - 承销保荐费用8831.31万元,发行费用总计1.04亿元 [2] - 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子公司中金财富获配180.56万股,金额6000万元,占比3.09%,限售期24个月 [2] 定向增发 - 2022年定向增发价格23.11元/股,发行3028.99万股 [2] - 定增募集资金总额7.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91亿元 [2] - 定增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8家机构投资者 [2] 融资总额 - IPO和定增合计募资26.44亿元 [3]
优刻得股价跌5.02%,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88万股浮亏损失9.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股价下跌5.02%至25.16元/股 成交额6.76亿元 换手率6.43% 总市值114.81亿元 [1] 主营业务结构 - 公有云业务占比50.63% 混合云占比35.41% 云通信占比8.26% 私有云占比2.75% 边缘云占比1.05% 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占比1.90% [1] 基金持仓情况 - 鹏华科创板200ETF(588240)二季度持有6.8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05%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9.15万元 [2] 基金产品信息 - 鹏华科创板200ETF成立于2025年2月13日 最新规模1.49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37.8% [3] - 基金经理余展昌任职2年345天 管理总规模117.88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54.91% 最差回报-8.83% [4]
优刻得跌2.02%,成交额4.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89.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2%至25.23元/股 成交额4.31亿元 换手率4.13% 总市值115.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89.3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02.21万元 大单净流出40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0.4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22%/-10.72%/12.89% [1] - 年内8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14日净买入1791.86万元 买入总额3.37亿元(占比6.49%) 卖出总额3.19亿元(占比6.15%) [1]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 收入构成:公有云50.63% 混合云35.41% 云通信8.26% 私有云2.75% 边缘云1.05% 解决方案及其他1.9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增长8.37% 归母净利润-7964.84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26.5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2.66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02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人均流通股10083股 较上期增加3.42% [2]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持股366.05万股(增持133.97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持股203.63万股(持股不变)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 在线教育 AI训练 一体机概念 数字经济等 [2]
华为大消息,立马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3:58
华为昇腾概念股市场表现 - 利和兴(301013)封住20cm涨停 股价创新高 最新价29.23元 涨幅19.99% [1][2] - 东华软件(002065)涨停 信安世纪涨12.06% 兴图新科涨11.76% 星环科技涨10.69% [1][2] - 大华股份涨7.17% 开勒股份涨5.08% 天源迪科涨4.96% 优刻得涨4.56% 板块整体走强 [1][2] 华为昇腾技术发展规划 - 华为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芯片 Q4推出950DT芯片 [3] - 2027年Q4规划昇腾960芯片 2028年Q4规划昇腾970芯片 未来三年芯片路线图明确 [3] - 发布全球首个通算超节点TaiShan 950 SuperPoD 最大支持16节点(32P) 最大内存48TB 支持内存/SSD/DPU池化 [3] 行业战略定位 - 华为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 特别强调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意义 [3] - 华为全联接大会以"与时代共昇腾"为主题 展示从基础软硬件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栈技术成果 [3]
华为昇腾概念股持续拉升,利和兴20cm涨停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3:32
华为昇腾概念股表现 - 利和兴20cm涨停并创出新高 [1] - 东华软件涨停 兴图新科涨超10% [1] - 星环科技 优刻得 天源迪科 直真科技 云天励飞跟涨 [1]
优刻得以数字技术为基,筑牢能源化工行业绿色化发展底座
全景网· 2025-09-15 06:4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能源化工行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资源能源利用率偏低、高端制造技术迭代等挑战 [1] - 加快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1] 公司核心能力 - 公司深耕云计算领域超13年 核心技术经大规模公有云客户验证 [1] - 提供从公有云、私有云到混合云的综合性服务 已为全球10万多家企业客户赋能 [1] - 构建企业级私有化产品家族 包括私有云平台UCloudStack、统一存储平台UCloudStor、多云管理平台UCMP、大数据平台USDP [1] - UCloudStack私有云是国产化自研轻量级产品 核心代码自主率超96% 具备自主可控、便捷高效、异构兼容、安全可靠特性 [2] 行业解决方案 - 为能源化工行业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 助力企业高效上云与绿色化升级 [1] - 通过"私有云+大数据"整合方案为新能源企业解决偏远地区业务管理难题 [2] - 私有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 如为世界500强企业建龙集团打造总部中心云与钢厂分支云一体化平台 [3] 技术实施成效 - UCloudStack私有云提供计算虚拟化、SDN网络、分布式存储等核心技术 整合统一管理、资源调度、监控日志及运维等全流程能力 [2] - 成功实现异构资源统一管理 为能源化工企业复杂业务场景提供稳定支撑 [2] - 在光伏多晶硅生产场景中有效降低网络延时 实现耗电数据实时采集与异常值修正 [2] - 助力企业实现耗电趋势分析与电量精准预测 推进节能降耗和工业绿色化探索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发挥中立安全云平台优势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3] - 为能源、制造等行业构建更灵活可靠的数字底座 [3] - 推动企业向集约化、高效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