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

搜索文档
全国铁路建设再推进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
新华网· 2025-08-18 00:35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 2025年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 [4][5] -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发挥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 [5] 重大铁路项目建设进展 -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全长172.9公里 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正推进851榀箱梁架设施工 [1]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沈白高铁、襄荆高铁、合新高铁等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5] - 平漯周高铁全线最后一座制梁场正式投产 项目全面进入制架梁施工阶段 [9] - 沪宁合高铁丰山隧道成功穿越全线最长断裂带 克服破碎岩体及富水裂隙溶洞等地质挑战 [9] - 黄百铁路贵州段控制性工程中院隧道正掘进 最大埋深400米 需穿越微瓦斯及断层破碎带 [9] - 西成铁路红原G213立交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全长6035米 海拔超3600米 为全线重难点工程 [9] 行业发展规划 - 行业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 [5] - 行业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 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力度 [9] - 行业计划尽可能多完成实物工作量 确保铁路"十四五"规划任务圆满完成 [9]
中企承建坦布铁路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新浪财经· 2025-08-17 07:54
项目动态 - 中国中铁联合体公司承建坦桑尼亚-布隆迪跨国标轨铁路项目 [1] - 项目奠基仪式在布隆迪共和国中部矿业重镇穆松加蒂举行 [1] - 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和坦桑尼亚总理马贾利瓦共同出席仪式并为项目揭牌奠基 [1]
“成都3小时到昆明”新进展 ——渝昆高铁川滇段全线隧道贯通
四川日报· 2025-08-17 00:45
渝昆高铁川滇段建设进展 - 渝昆高铁川滇段最后一座隧道筠连隧道贯通,标志着全线28座隧道全部贯通 [1] - 筠连隧道全长7888米,最大埋深635米,四、五级围岩占比达84%,穿越岩溶、煤层瓦斯等复杂地质 [1] - 隧道采用地质雷达扫描、超前水平钻探等技术,单月最高掘进140米,全隧提前贯通 [1] 工程技术与成本控制 - 建设团队通过先进技术精准预判岩溶水发育带、瓦斯分布等风险源,解决长距离通风等难题 [1] - 技术应用大幅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1] 当前工程进度 - 渝昆高铁川滇段路基工程完成99%,桥梁工程完成92% [1] - 站后"四电"及站房工程加速推进,即将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1] 未来交通效益 - 渝昆高铁全线通车后,成都至昆明车程将缩短至3小时左右 [1]
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
人民日报· 2025-08-16 21:36
项目进展 -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于8月16日全隧贯通,全长8792米,是银巴支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1] - 隧道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及腾格里沙漠和黄河流域交界带,穿越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埋深超过230米 [1] - 施工采用低扰动组合技术(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替代传统钻爆法,以减少对明长城扰动,确保高质高效掘进 [1] 项目意义 -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银巴支线正线全长约111公里,连接宁夏银川市和内蒙古阿拉善盟 [1]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宁夏与内蒙古铁路网布局,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1] 工程挑战 - 隧道需下穿明长城和6条断层破碎带,面临极高突水、坍塌风险,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 [1]
挑战世界屋脊 新藏铁路构筑西部边疆新动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15:02
又一超级大工程来了。 单看技术层面,这条铁路的修筑,又是铁路工程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线路大部分区域海拔预计在4500米以上,途径世界闻名的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沿途还有 十几处冰达坂、几十条冰河以及人迹罕至的无人区。 其艰难程度,远超当年堪称"天路"的青藏铁路。地质复杂、生态脆弱、高寒缺氧,每一道门槛都拷问工 程的极限。 工程之浩大,亦从投资规模可见一斑。预估总投资达4000亿元,若按初测全线长约2000公里计算,平均 每公里造价约2亿元,堪称寸轨寸金。 近日,注册资本950亿元的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由国铁集团全资持股,推进连接新疆和田与西藏日 喀则及拉萨的铁路。 据中信证券测算,新藏铁路总投资或达4000亿元。这是继1.2万亿投资雅江下游水电站之后,又一个横 跨青藏高原的超级工程。 新疆、西藏是我国陆地面积前两大省份,双双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屋脊之上开辟一条全新的钢 铁走廊,其经济价值、战略意义等都非常重要,背后传递出的信号非同寻常。 新藏铁路是连接新疆与西藏的重要交通要道。 2018年,西藏发布《"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提出了西藏铁路"12345"战略发展规 划,"4 ...
中国首条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14:53
项目进展 -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内蒙古段贯通,这是中国首条穿越贺兰山的铁路隧道 [1] - 隧道是包银高铁银巴支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约111公里,连接宁夏银川市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 [1] - 建设团队采用"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技术确保高质高效掘进 [1] 工程特点 - 隧道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穿越腾格里沙漠和黄河流域交界地带 [1] - 工程穿越沙冬青自然保护区和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质条件复杂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八横八纵"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 [1] - 建成后将完善宁夏与内蒙古境内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潍宿高铁取得重要进展:上跨胶新铁路转体梁主墩墩身浇筑成功
齐鲁晚报· 2025-08-16 13:28
工程建设进展 - 潍宿高铁上跨胶新铁路(56+56米)T构转体梁主墩墩身完成浇筑 标志着转体梁工程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阶段 [1] - 主墩浇筑采用分层工艺 分2次完成全部作业 并埋设12组测温线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 [7] 技术创新与设计 - 转体桥主墩为标段内唯一采用方墩设计的特殊结构 应用双线刚壁墩技术 优化材料分布与结构形状 [4] - 引入BIM技术进行虚拟施工推演 提前解决管线冲突等潜在问题 [7] - 采用智能化线性监控设备 设置31个监测布点对邻近营业线实时监控 [7] 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 建立"班组自检-技术复检-监理终检"三级质量管控体系 对钢筋绑扎间距等指标实行"零误差"管控 [7] - 倒排施工计划 将节点任务细化至每周每日 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 [7] - 施工方案经过2轮专家论证优化 最小施工距离仅14.2米 需应对复杂营业线环境 [7] 项目战略意义 - 潍宿高铁全长约34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关键组成部分 [8] - 建成后将强化京津冀与长三角的快速客运连接 承担两区域间中长途客流交流任务 [8]
全国铁路建设再推进 前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新华网· 2025-08-16 11:00
全国铁路建设进展 - 前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172.9公里,跨越南通、泰州、扬州三市,目前推进851榀箱梁架设施工 [1]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沈阳至白河高铁、襄阳至荆州高铁、合肥至新沂高铁等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1] 重点工程项目动态 - 平漯周高铁鲁山制梁场投产,标志着全线最后一座制梁场正式投产,项目全面进入制架梁施工阶段 [2] - 沪宁合高铁丰山隧道成功穿越全线最长断裂带,克服地层岩体破碎、裂隙溶洞强富水发育等挑战 [2] - 黄百铁路贵州段中院隧道顺利掘进,最大埋深400米,穿越微瓦斯、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 [2] - 西成铁路红原G213立交特大桥连续梁合龙,全长6035米,位于海拔3600米高原,跨越热曲河 [2] 行业规划与政策方向 - 公司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推进铁路老旧设备更新改造 [1] - 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十四五"规划任务完成 [2]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贯通
新华社· 2025-08-16 07:23
项目进展 -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内蒙古段贯通,标志着贺兰山隧道实现全隧贯通 [1] - 贺兰山隧道全长8792米,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的腾格里沙漠和黄河流域交界地带 [1] - 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最大埋深超过230米,施工中需下穿越6条破碎带,并下穿明长城,为Ⅰ级高风险隧道 [1] 施工技术 - 建设团队将传统钻爆法升级为"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低扰动组合技术,确保隧道高质高效掘进 [1] - 采用低扰动技术是为了减少对明长城的扰动影响 [1] 项目背景 -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银巴支线起于宁夏银川市、止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 [1] - 贺兰山隧道是该支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1]
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三:雄安高铁网建设进度如何了?
华源证券· 2025-08-1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雄安新区高铁网络建设进入集中施工期,三条在建高铁(雄商、雄忻、石雄)总投资约1773亿元,预计2026-2028年陆续建成投运,将形成"四纵两横"高速铁路体系,实现京津冀核心区域全覆盖[5] - 三条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东接京津、南通中原、西联晋陕"的快速通道体系,全面提升雄安新区交通通达性与全国性交通节点能级[5] - 土木工程投资占比48%(约851亿元),2025-2027年预计集中释放超407亿元,产业链订单进入密集兑现期[5] 高铁线路建设进展 雄商高铁 - 全长552公里,总投资864亿元,桥梁占比94%,计划2026年通车,连接雄安与中原城市群[14] - 施工单位包括中铁一局、十四局等,已完成线下工程70%,进入铺轨与站房封顶阶段[20] - 黄河特大桥(全长40.82公里)已于2025年5月贯通,为全线控制性工程[21] 雄忻高铁 - 全长343公里,总投资572亿元,桥隧比88%,计划2027年通车,填补雄安至山西北部高铁空白[22] - 河北段与山西段分别由中铁三局、十二局等承担施工,北太行隧道、五台山隧道等关键工点已进洞[24][25]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50%,剩余投资约137亿元[36] 石雄高铁 - 全长156公里,总投资336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8年通车[30] - 2024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7月72个工点已开工,首个桥梁墩身完成浇筑[33]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10%,剩余投资约145亿元[36] 产业链投资机会 施工主体 -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旗下工程局主导施工,雄商高铁14个标段已全部招标,合同金额合计约300亿元[18][38] 装备制造 - 中铁工业、铁建重工将受益于高桥隧比(雄忻88%)带来的TBM/盾构设备需求[39] 轨道系统 - 铁科轨道(高铁扣件供应商)、银龙股份(轨道板/轨枕)将受益于无砟轨道施工需求释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