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绿建开启万亿蓝海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10:45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黄 昱 在绿色建筑的牌桌上,规则正在被改写:曾经的老师德国,正被来自中国的学生超越。 做出这一判断的,正是被誉为"被动房之父"的德国被动房研究院执行院长贝特霍尔德·考夫曼 (BertholdKaufmann)。今年9月,他在河北高碑店参观后奥润顺达后直言,德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缓 慢,而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全球产业的前沿"。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2025年初发布的最新测算,仅"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这一个曾经小众的 赛道,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就预计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而这,仅仅是未来建筑庞大产业链中的一个切 片。 市场的爆发离不开政策与需求的共振。 政策端,从超低能耗建筑的强制性标准推广,到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财政补贴加码,执行力越来越强 。 需求端,后疫情时代大众对健康的空前关注,以及中国加速迈向重度老龄化社会,让能够主动监测健康 的"智慧健康住宅"正从改善型需求变为核心刚需 。 在绿色智慧健康建筑这片宽广的赛道上,从绿色建材、节能系统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服务,每个 领域都蕴藏着千亿级的机会 。 面对蓝海,新世界的挑战者们已探索出截然不同的掘金路径 。 朗诗选择"轻装上阵" ...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重新定义未来居住形态
36氪· 2025-09-24 10:24
9月20日,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大会上,奥润顺达集团面向全球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及两大创新产品——"健 康房"与"太空房"。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见证了此次发布。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代表了建筑工业化制造的新形态,融合了数以千项的尖端科技。"奥润顺达集团总经理杨子龙表示,这些创新产品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居住 环境的认知。 移动装配式健康建筑——"太空房" 核心优势:从健康住宅到移动生命舱 奥润顺达此次发布的"健康房"与"太空房",虽面向不同应用场景,但都体现了绿色智慧健康建筑的核心理念。 移动装配式健康建筑——"太空房" "太空房"还是极端环境中的"生命舱"。它无需外部能源,通过可伸缩式光伏系统,可进行太阳能发电;利用氢能储能技术,可支持10天,最长可达7个月的 一切生活用电; "太空房"采用空间站同等"航天膜"技术净化饮用水,外置雨水雪水收集系统转化生活用水;舱底设置储水箱与极寒防冻保护措施,可保障 10~30天应急用水。它还可增设蔬菜无土栽培、舱体防辐射、防生化等系统,在崇山峻岭地形地区采用直升机高山吊装与无人机补给,实时威胁预判、入侵 ...
太白湖新区跻身山东绿色低碳试点,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09:53
未来,太白湖新区将持续深化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以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科学推进各项建设 任务和重点项目,努力为全市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在绿色发展道 路上续写辉煌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邓超通讯员刘琳琳张慕颖 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了山东省绿色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太白湖新区凭借在绿色低碳领域的 卓越实践和突出成果,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太白湖新区在绿 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更为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树立了标杆。 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进程中,太白湖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依据《济宁市国土空间规 划》,将绿色低碳理念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了"1+N"规划体系,明确了能源、产业、交通、 建筑等多领域的绿色发展方向。同时,新区还出台相关政策,在土地、规划、审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 斜,为试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太白湖新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成果斐然。近年来,新区锚定"双碳"目标,大 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打造了济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等多个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典范项目, ...
十位先锋获颁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
新京报· 2025-09-22 06:23
十位榜样人物的事迹涵盖绿色发展多个关键领域:徐伟、李莹莹、綦玖竑等绿色技术创新先锋,分别在 绿色建筑、新蛋白生物研发制造、绿色金融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为绿色发展筑牢技术根 基;马兰、张剑辉、刘波等绿色产业实践者,深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合成生物 技术赛道,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皮猛、李文宇等城市治理参与者,通过研发运营固体废物 处理系统、推进温榆河生态修复工程,显著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与市民绿色福祉;柳学信搭建环境社会治 理(ESG)推广体系,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蓝艳主笔《"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等政策研 究报告,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落户北京。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22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举行,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正式 发布,徐伟、李莹莹等十位深耕绿色发展领域的优秀代表获此殊荣。他们既有技术突破者、产业革新 者、城市建设者,也有绿色价值传播者、全球合作推动者。 本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承办。据悉,"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 物"选树宣传活动是首次举办,未来将每年组织评选"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 评 ...
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大会开幕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07:45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曲琦在致辞中表示,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通过建筑工业化制造方式 进行建造,代表了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国多地的试点项目,证明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不仅节 能减碳,还能满足健康居住的高品质需求。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变革、实现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高碑店市委书记贾伟斌表示,近年来,高碑店市锚定"国际绿建之都"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产业聚 集,拓展应用场景,举办高端展会,建成了世界领先的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产业基地,产业发展不断向高 端化、集群化、健康化迈进。 当天来自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产业伙伴,参观了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化绿建产业基地,并走进全新一 代"太空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9月20日,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 筑大会在河北高碑店市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参加。 本次大会聚焦技术展示、产品推介、学术研讨,举办1场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大会面向全球发布了 奥润顺达绿色智慧健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举办
北京晚报· 2025-09-16 05:42
论坛概况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 包含19场专项活动[1] - 专项活动包括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 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及13场平行论坛[1] 论坛定位与目标 - 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 打造五大平台:政策成果发布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产业发展赋能平台 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及城市形象传播平台[2] - 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 为京津冀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提供新动能[2] - 邀请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及河北雄安新区交流绿色发展经验[2] 参与主体与活动安排 - 邀请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房山区 平谷区举办城市会客厅 共同开展推介活动[3] - 联合18家社会机构开展平行论坛 绿色科普及低碳生活等系列活动[3] - 系统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重大成果 举办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仪式[3] - 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和《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3] 绿色产业博览会 - 绿色产业博览会在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 展示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方向[4] - 博览会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是去年面积的3倍 预计日均参观量达1万人次[4] - 外地企业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 覆盖七大绿色产业方向[4] - 北京绿色交易所 北京ESG研究院等绿色专业服务机构亮相博览会[4] - 华夏银行 邮储银行 民生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分享绿色金融转型实践[4] - 北投集团展示绿色建筑 绿色能源等技术应用[4]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
新京报· 2025-09-13 08:38
绿色建筑发展 - 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16.9亿平方米 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高达97.9% [1][2] 能源结构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比例60.9% [2] - 天然气生产和利用量稳步提升 煤电行业通过"三改联动"淘汰落后产能 [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光伏组件产量增长3.7倍以上 锂电池产量增长6.4倍以上 [2] 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市场完成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 覆盖全国碳排放量超60% [2] - 截至2025年6月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亿吨 累计成交额459.3亿元 [2] 政策法规推进 - 将推动制修订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 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法律 [3] - 加快出台生态环境法典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 气候适应体系 - 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 气候系统监测向多圈层拓展 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3] 目标管理机制 -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4] - 持续开展形势分析和调度提醒 全力落实"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 [4]
智绿融合助力低碳未来——来自2025年服贸会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9-12 16:22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智绿融合助力低碳未来——来自2025年服贸会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高敬、朱超 很多人想不到,鲜亮的丝巾是由9个塑料包装纸"变身"而成,精致的本子是牛奶盒再生制造的…… 2025年服贸会上,一个展台内的雨伞、丝巾、背包、飞盘等再生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这些产品 的原材料就来源于人们投放在智能回收机里的废弃物。 智能回收机运营方"爱回收"工作人员朱兴磊介绍,智能回收机可24小时运行,主要回收纸类、塑 料、金属和织物4大类可回收物,回收机会按照每公斤0.6元再加随机红包的形式进行结算,结算的钱直 接转到用户微信钱包,非常方便,有助于居民养成废弃物回收的习惯。 在内蒙古森工集团的展台内,企业展示了借助大兴安岭富集的森林资源,通过服务输出、技术支持 等方式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碳汇项目开发、碳交易咨询等综合解决方案。 建筑可广泛应用高效照明、分区用水、节水洁具与雨水回收系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外 墙保温、遮阳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显著降低能耗。中建智地设计部负责人宋志成介绍,绿色低碳是新 建"好房子"的核心理念之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与优化能耗,助力社区迈向低碳、可持续的 未来。 ...
适应解决方案:气候韧性中的投资机遇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9-11 06:02
Beth Schuck LSEG 可持续发展投资研究分析师 伦敦证交所集团(LSEG)对绿色经济的最新分析首次深入探讨了气候适应和韧性领域所蕴含的1万亿 美元投资机遇。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且代价日益高昂。今年1月,洛杉矶的野火造成了高达1500亿 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30人丧生。过去十年间,与气候相关的天气事件造成了约2万亿美元的损 失。 即使全球努力加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系统的惯性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内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 加剧 [1] 。结果就是,由于气温上升,洪水、干旱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同样,即使今天排放量降至净零,由于极地冰川缓慢融化,我们仍将面临数百年的海平面逐渐上升 [2] 。 全球范围内,瑞士再保险指出,按照目前2.0-2.6°C的升温轨迹,11-14%的全球GDP到2025年将面临 风险。在企业层面,已有大型企业因气候影响而破产——例如,2019年,连续两年的野火导致加州公 用事业公司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PG&E)破产。 落实计划 这些事实表明,世界正开始适应一个日益变暖的环境。我们在2023年进行的研究发现,19个G20国家 的政府已制定了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日报· 2025-09-11 00:54
可再生能源体系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1] - 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比例609% [1]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清洁能源发展 -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1]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输电网络 [1] - 光伏组件产量增长37倍 锂电池产量增长64倍以上 [1] 绿色建筑与交通运输 - 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 [2] - 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约70% [2] - 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发展绿色建造 [2] 生态建设与碳汇能力 - 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2] - 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 [1] - 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科技创新体系 - 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 -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 强化低碳零碳基础研究 [2] - 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2] - 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编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