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动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的债权人通知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2:06
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 [1] - 按回购价格上限23.57元/股测算预计回购数量不低于2121.34万股不超过4242.68万股 [1] 股东大会审议情况 - 2025年5月2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及A股H股股东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方案 [1] - 具体方案内容详见2025年4月30日及5月相关公告 [1] 债权人通知事项 - 债权人可在公告日起45天内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1] - 申报方式包括信函或电子邮件需提供有效债权证明文件 [2] - 邮件申报需在标题注明"申报债权"字样 [2]
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取得金融机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2:06
回购股份方案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方案 [1]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1] - 回购价格不超过23.57元/股,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 [1] - 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贷款承诺函 - 公司取得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 [1] - 该承诺函不代表对回购资金总额的承诺,实际回购情况以期满时为准 [1] 信息披露 - 公司已披露《关于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的方案》于巨潮资讯网 [1]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云内动力: 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减少注册资本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1:45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不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股票 [1] - 回购注销原因包括第二个解除限售期(2024年)条件未成就、1名激励对象辞职及2名激励对象身故 [1] - 涉及回购注销股票数量为14,807,763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7595% [1] 注册资本变更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从1,949,769,173股减少至1,934,961,410股 [2] - 最终股本结构变动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结果为准 [2] 债权人通知程序 - 债权人需在公告披露后45日内或接到通知后30日内申报债权 [2] - 申报方式包括现场、邮寄、电子邮件或传真,需提供债权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2][3] - 法人债权人需额外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 [2] - 自然人债权人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及授权委托书(如委托代理) [3] 债权申报联系方式 - 申报地址为昆明经开区经景路66号公司证券事务办公室 [3] - 联系人程红梅,电话0871-65625802,传真0871-65633176 [3] - 电子邮箱assets@yunneidongli.com,邮编650200 [3] - 邮寄申报以邮戳日为准,电子申报以系统接收日为准 [3]
调研速递|云内动力接受网上投资者调研 聚焦业务布局与亏损原因等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5-16 10:39
业务布局 - 公司除智能物流配送车外无其他机器人业务 [1] - 发动机业务暂未涉及航空或无人机领域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研判 [1] - 昆明云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业务 目前尚未开展且已对其增资 处于工商变更阶段 [1] - 无人车产品可满足物流配送等多种场景需求 正与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分公司开展道路测试并实现小批量销售 [2] - 有人驾驶车辆智能化项目未在说明会中明确回应 [2] 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4年第四季度巨亏8亿 主要因资产减值或计提所致 具体减值情况可查阅2025年4月30日公告 [2] - 2024年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单台发动机毛利率 同时加大新能源产品研发推广及新兴业务推进 [2] - 第四季度亏损较大主要受行业商务政策及年底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 [2] 新能源业务 - 氢能源项目已搭建近百人技术团队 子公司及股东方提供技术支持 [2] -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成本及相关项目在2024年5月10日发布进展公告后尚无实质性进展 正在积极跟进 [2] 战略方向 - 商用车市场面临阶段性挑战 具体经营及战略情况可参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 公司将努力做好经营管理 培育新兴业务 促进转型升级 [2] - 目前仍处于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 调查结果尚未出具 [2]
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0:37
回购股份事项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四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方案的议案》 [1] - 回购方案详情于2025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1]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告披露2025年5月13日(股权登记日)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的名称、持股数量及持股比例 [1] - 前十名股东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1]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新增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 数据来源 - 股东持股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股东名册 [1]
云内动力(000903) - 000903云内动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09:42
业务布局 - 除智能物流配送车外,无其他机器人业务 [2] - 暂无航空和无人机发动机业务,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深入研判 [2] - 暂无有人驾驶车辆的智能化项目 [3] - 昆明云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业务,但目前尚未开展,已增资,处于工商变更阶段 [3] - 布局的无人车产品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需求,正在进行道路测试,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4] - 针对氢能源项目搭建近百人的技术团队,子公司及其股东方从技术上支持开展燃料电池发电项目 [4] 业绩亏损 - 连续4年每年第四季度巨亏8亿,是做了资产减值或计提,具体情况详见2025年4月30日相关公告 [3] - 2024年通过多种措施推动产品提质降本,单台发动机毛利率上升,加大新能源产品研发及推广,推进新兴业务,但第四季度亏损大受行业商务政策及年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 [3] -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连续亏损,经营班子将努力扭转局面 [5] 项目进展 - 中交机电局相关项目目前暂无实质性进展,公司积极跟踪 [3] - 无人车测试工作顺利开展 [4] -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采购合同项目尚无实质性进展,公司积极跟进 [4] 战略规划 - 商用车市场受宏观经济及新能源转型影响面临挑战,未来发展战略等详细内容参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将做好经营管理,培育新兴业务,促进转型升级 [4][5] 立案调查 - 公司处于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结果未出,最终以书面文件为准,有进展将按规定披露 [5]
云内动力:发动机业务优势地位稳固,发力新能源布局未来成长
全景网· 2025-05-15 06:30
行业地位与历史沿革 - 公司在柴油机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拥有近60年柴油机开发生产历史,实际控制人为昆明市国资委 [2] - 2017年通过收购铭特科技100%股权,业务扩展至柴油机研发生产及智能化产品技术服务 [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发动机领域有效专利335项(实用新型231项、外观68项、发明专利36项) [2] - "云内"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四缸柴油机达到国家免检标准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2024年营收47.31亿元,其中发动机产品占比83.75%(39.62亿元),配件及其他业务占比11.74%(5.56亿元) [4] - 商用车柴油机排放达国Ⅳ水平,D系列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达国Ⅴ标准,D19TCI欧Ⅴ发动机曾批量出口英国 [4] - 非道路柴油机覆盖装载机、叉车等机械,成为首家跨乘用车、商用车及非道路机械领域的柴油机生产商 [4] - 全资子公司铭特科技的工业级电子产品在加油/充电桩支付系统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3] 产能与市场布局 - 国内昆明、成都等生产基地年产能达85万台,规模行业领先 [5] - 海外设立25个驻外机构、40余家配件代理商及1200余个售后服务网点,覆盖东南亚多国 [3] - 在菲律宾、越南等国建立服务配件中心,缩短服务响应时间 [5] - 2024年优化四缸机产品组合,布局重载卡车、大型农机等大功率段市场 [5]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 混合动力产品已在江淮、福田等车企搭载上市,氢燃料电池布局涵盖电堆、系统及解决方案 [6] - 智能割胶机完成生产线调试并小批量交付,与中创瀚维签订1000万台套委托生产合同(2024-2029年) [6] - 获昆明市200个L4级智能配送车测试牌照,与中国邮政云南分公司开展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 [7] - 智能网联汽车牌照为无人配送车公共道路试验提供合法化环境 [7] 质量管理与认证 - 运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获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云南省长质量奖等称号 [3] - 部分产品取得欧盟E-mark认证,与国内主要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
发表13篇SCI论文!导师离世,他两战白血病……太不容易!
环球网资讯· 2025-05-15 03:20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刘泽昌的科研事迹 - 刘泽昌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1级博士生,其两战白血病仍坚持科研的事迹引发关注 [1] - 大二时因一场发动机设计讲座立下宏愿"用技术创新锻造国之重器",后考入北理工发动机研究所师从刘福水教授 [3][4] - 在刘福水教授指导下攻克低温冷启动技术难关,何旭老师协助开展燃烧机理研究 [6] - 刘福水教授胃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时刻,其"铁甲报国"精神深刻影响刘泽昌 [6] 科研突破与技术创新 - 刘泽昌参与优化的点火策略极大推进极寒条件下发动机快速可靠启动技术发展 [16] - 研究团队推动我国装备动力系统实现代际跨越,刘福水教授成果具有突破性 [3] - 刘泽昌致力于解决高海拔地区发动机"罢工"和极寒启动等国家重点领域动力装备自主创新难题 [8] 学术成果与荣誉 - 白血病治疗期间刘泽昌发表13篇SCI顶级期刊论文 [16] - 获得潍柴动力奖学金、北方工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16] - 首篇学术论文在专业顶刊《fuel》发表,研究渐入佳境 [9][11] 未来发展规划 - 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开展博士后研究,计划未来留校教书育人 [18] - 将继续推进氨柴双燃料发动机开发的科研事业 [18] - 目标"让中国发动机的声音响彻世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20]
潍柴动力(000338)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00:56
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 - 受政策支持和成本下降推动,重卡、轻卡、工程机械等行业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未来应用空间广阔,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转型,布局新能源业务 [1] - 3月28日,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拥有覆盖新能源动力总成等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为新能源战略转型提供支撑 [1] - 2025年公司力争新能源收入同比翻番以上增长,措施包括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及平台迭代升级,形成差异化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速推动车型拓展和推广 [1] 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业务发展目标 - 2025年一季度,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近2500台,数据中心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2] - 受益于行业需求旺盛,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产品销量预计高速增长,后续将发挥优势抢占重点高端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 [2] 分红政策情况 - 若考虑2024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将达近350亿元,公司重视股东意见,持续以分红回报股东 [2] - 未来公司将综合考量多因素,平衡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保持积极稳健的分红派息政策 [2]
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新品何以重塑业界新标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3 03:30
行业突破 - 国内大型矿用设备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特别是在大型矿用挖掘机、刚性矿卡等高利润领域 [1] - 公司通过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新品,标志着打破了大型矿用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垄断,加速行业自主可控进程 [1] 产品技术升级 - 第二代矿山动力包括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和H/T系列产品,适配矿挖、刚性矿卡、宽体车等设备 [3] - M系列涵盖M25、M33、M55三大平台,排量覆盖19.6L~87.5L,功率覆盖522kW~2800kW,适配55吨~400吨刚性矿卡、90吨~400吨矿用挖掘机等 [5] - M系列具备5000米高原适应能力,综合油耗比竞品降低5%以上,大修周期长达20000小时,已配套超1700辆刚性矿卡,批量运行超24000小时 [5] - H/T系列推出WP14T、WP15H、WP17T三款产品,适配95吨~160吨宽体自卸车和60吨~100吨挖机,综合油耗较竞品低10%以上 [7] - H/T系列采用全球唯一突破53.09%高热效率发动机平台,设计余量超过34%,远超行业标准 [7] 绿色动力布局 - 公司发布WP17T甲醇、WP16NG、WP14T等增程专用发动机,推动矿山动力绿色转型 [8] - WP17T甲醇发动机历时10年研发,累计投入1.2亿元,解决10余项行业难题,申报专利120多项 [10] - 公司布局传统柴油动力、混动矿卡动力、甲醇发动机、燃气动力、纯电动力、氢内燃机等多元能源动力,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10] 市场地位与客户需求 - 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宽体自卸车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80%以上 [11] - 2005年推出首台配套宽体自卸车的WD618发动机,2016年自主研发的WP13G530马力发动机市场保有量超10万台 [11] - 近年来矿山运输设备大型化需求提升,宽体自卸车吨位由105吨向130吨转变,对发动机动力性需求提升20%~30% [11] 技术积累与行业影响 - 公司深耕内燃机行业近80年,形成全球功率最全、产品覆盖最广的发动机产品布局 [11] - 2017年将M系列第一代矿山动力适配至矿用设备并批量配套海外矿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3] - 第二代矿山动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绿色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