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搜索文档
南都电商观察|张曼玉入驻小红书;抖音电商清退千余名达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05:12
主播&达人动态 - 小杨臻选旗下供应链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增至5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供应链管理 互联网销售 软件开发等多元领域 由小杨臻选(安徽)控股全资持股[1] - 张曼玉入驻小红书24小时内粉丝突破69万 首条视频获70万点赞 将分享生活趣事与实用内容[2][3] - 美团永久封禁"博哥""苏星颜""林晚尚"等骑手账号 因其通过剧本化短视频造谣卖惨引流私域 2024年5月底前已配合查处30余起类似案件[4][6] 平台治理动态 - 微信重点整治无资质财经自媒体荐股 虚假信息 政策曲解等行为 公示12个违规账号案例 采取限流至封号分级处置[7][8] - 抖音电商清退1000余个达人账号 断播4000场违规盲盒直播间 主要打击价格欺诈 商品不符 诱导赌博等乱象[9][11] - 淘宝服饰联合中检等机构推出奢侈品"平台鉴别"服务 覆盖300余品牌 实行假一赔四政策 同步认证优质鉴别店铺[12][14] 行业数据 - 抖音8月10日直播带货TOP8直播间销售额均超2500万 与辉同行跌出前五 新账号一枝梅爱唱歌进入前三[15]
风口智库|“反内卷”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8-09 06:33
物价运行边际改善 - 7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4% 较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 [1] - 1-7月CPI平均同比下降0.1% [1] - 7月PPI环比下降0.2% 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1][4]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3%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1] 消费领域价格变化 - CPI环比涨幅0.4% 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 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 [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 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4] - PPI同比结束四个月连续下跌 [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带动PPI环比降幅收窄 [6] - 政策重点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行业 [6] - 金融手段引导包括差别化信贷政策 收敛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供给 [7] - 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起行业自律行动 [7] 价格走势预期 - 8月PPI环比有望继续改善 同比降幅或收窄至-2.8% [10] - 短期反内卷优化供需结构 推动物价回归合理区间 [10] - 中长期物价回升取决于政策执行与协同 涉及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 [11] 内需关键作用 - 物价持续回升需依赖内需有效提振 [12][14] - 积极宏观政策将持续加码 包括生育支持、消费贷款贴息等举措 [15] - 两重两新政策推进 新型消费产业支持政策将拉动内需 [15]
新蛋上涨2.62%,报61.0美元/股,总市值11.8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13:49
股价表现 - 8月8日开盘上涨2.62%报61.0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49.29万美元 [1] - 总市值11.83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12.36亿美元同比下降17.46% [1] - 归母净利润-4332.8万美元同比改善26.55% [1] 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工业城 [1] - 前身为联洛智能有限公司 [1] - 主营IT组件、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及游戏产品的电商平台 [1] - 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1]
拼多多发布一季度财报 实现营收221.671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08 06:59
这也是拼多多用户规模首次超过8亿。上一个季度,拼多多用户规模达到7.88亿,首度问鼎中国用户规 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在此基础上,拼多多本季度仍然保持了同比30%以上的用户增速,继续扩大领先优 势。 越来越多的全球一线品牌商选择入驻拼多多。上一季度,拼多多平台的商家规模累计超过860万,本季 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品牌官方旗舰店同比去年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数码家电、 美妆服装等品牌增幅最为明显,仅小家电品牌旗舰店就新增600余家。同时,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的 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每天超过1000万人拼购下单。 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拼多多本季度继续加大了对优质商品的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一季 度,平台用于销售与市场推广的费用为129.97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2.966亿元,增长78%。 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为834亿元。在强劲营收的带动下,本季度的 经营亏损和净亏损同时收窄。财报显示,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903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31.696亿元大幅收窄。 "随着我们的规模不断茁壮,我们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来 ...
电商平台乱卖价格怎么投诉(老手教你如何治理乱价)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12
电商平台低价乱价问题及治理策略 - 电商平台扩张带来低价乱价问题 蚕食品牌利润并扰乱市场秩序 [1] - 未经管控的价格战损害品牌价值 需有效投诉并治理乱价行为 [1] 投诉策略 - 商标侵权投诉需准备商标注册证和授权证明 通过平台知识产权通道发起 [3] - 著作权侵权投诉针对盗用官网图片和产品详情页设计 审核快且下架率高 [4] - 专利侵权投诉需提供专利证书和侵权对比图 针对销售仿品的店铺 [4] - 虚假宣传举报针对低价引流和虚假促销行为 处理周期3-5个工作日 [5] 根源治理措施 - 与经销商签订保证书明确价格条款 设立违约保证金和处罚机制 [6] - 部署价格监控软件实时追踪线上价格 组建稽查团队定期抽查 [7] -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各方监督 及时发布调价通知确保政策落地 [8] - 开发线上专属型号或包装 与线下产品形成区隔减少窜货 [9] 长期治理机制 - 维权控价需3-6个月实现价格稳定 需持续监控处理新违规链接 [10] - 价格管控应纳入日常运营形成长效机制 [11] - 设立专职控价团队 建立月度分析机制 与专业公司合作 [12] - 完善经销商培训体系 从根源上解决乱价问题 [12]
极兔抢滩巴西,也在悄然改变巴西贫民窟
观察者网· 2025-08-07 08:37
巴西电商市场概况 - 巴西总人口2.17亿,互联网用户1.88亿,电商活跃用户超1亿,人均GDP1.1万美元,平均年龄33.8岁,消费能力强劲[2] - 2020-2023年巴西电商销售额从1260亿雷亚尔增长至1857亿雷亚尔,2024年预计突破2000亿雷亚尔,消费者数量超9000万[4] - 2025年巴西电商营收预计达2349亿雷亚尔,同比增长10.5%,网购人数将达9405万人[4] - 巴西电商平台CR10市场集中度达51.9%,美客多市占率12.4%,虾皮8.6%,亚马逊7.0%,Temu 5.0%[4] 巴西物流基础设施挑战 - 巴西公路总里程172万公里,仅1.7万公里为高速公路,67%公路存在破损问题[6] - 贫民窟配送问题突出:道路狭窄、门牌混乱、暴力事件频发,传统快递妥投率不足50%[6] - 货运严重依赖公路导致物流成本高企,尾程配送复杂度高[12] 极兔在巴西的战略布局 - 2022年5月正式进入巴西市场,目标成为巴西民营快递第一名[7][8] - 建立覆盖巴西26州和1个联邦区的全国性配送网络,首家实现全国覆盖的私营快递企业[13] - 圣保罗自动化分拣中心日均处理能力超100万件,2024年网点数量超650个[16] - 采用"三级地址库"系统提升贫民窟妥投率至95%[18] 极兔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区域代理制模式结合总部控制与本地化优势,适应巴西复杂物流环境[15] - 数字化能力突出:极兔APP操作流畅,实现实时货物追踪和需求预测[16][18] - 99%员工为本地人,采用"超本地化生存法则"降低沟通成本[19] - 2024年毛利率从5.3%提升至10.5%,股价表现优于国内同行[11] 极兔的社会效益 - 贫民窟网点单量三个月内翻倍,创造就业机会:司机月收入5500-6000雷亚尔(巴西人均3500雷亚尔)[21] - 为雨林地区提供高于当地40%的薪资及福利,促进员工职业发展[21] - 减少帮派犯罪吸引力,为年轻人提供稳定就业替代选择[21]
中国企业助力东南亚电商市场发展(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06
近日,新加坡星展集团联合市场洞察公司Cube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4年,东南亚电商年度销售 额从40亿美元增至18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电商销售额将升至4100亿美元。在东南亚蓬勃发 展的电商经济大潮中,中国电商企业与当地企业携手合作,不仅为东南亚各国消费者带来快捷方便的网 购体验,还不断助力当地电商产业的技术平台升级、物流体系创新和行业人才本土化培养,促进东南亚 电商经济提质升级。 丰富消费者购物体验 东南亚地区人口规模近7亿,年轻人比例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除老挝、缅甸和东帝汶外, 东南亚各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70%,是全球电商市场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目前,"来赞达""虾 皮"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电商平台,Tokopedia和TikTok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 2016年,中国企业收购"来赞达",在技术上对"来赞达"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在资金、人才等方面 提供各项支持,为平台发展探索新模式、新机会。去年10月,"来赞达"更新了一款人工智能组件,可根 据用户的过往消费情况提供智能推荐、在线试品等服务,并研发人工智能虚拟助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 品推荐。去年"双12"期 ...
不只是当下,不急于当下——反内卷的定性定量理解
一瑜中的· 2025-08-06 16:04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框架仍在细化中,需行业协会与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文件,政策是动态发展的[3] - 反内卷定位为服务于统一大市场和高质量发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和"支持"创新方向[3] - 预计反内卷将经历三个阶段:规范行为、市场化产能治理、行政性干预[3] - 两条主线:传统行业通过能耗标准提升转型,新质生产力行业鼓励创新竞争[3] 反内卷脉络回顾 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 反内卷对应供需基本匹配行业的提优环节,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5] - 已推进事项包括设备更新、以旧换新、能效标准提升等[5] - 需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结合,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1] 服务于统一大市场 - 反内卷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难点[13] - 已推进事项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规定等[6][13] - 政策着力点包括市场基础制度、设施联通、要素资源市场等[16] 反内卷后续展望 不急于当下的原因 - 目标定位不同:供给侧改革为增强增长动力,反内卷为推进统一大市场[17] - 就业约束不同:当前就业目标完成难度更大[17] - 微观盈利压力不同:当前压力低于2015-2016年[18] 涉及行业 - 可能涉及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电子、化工、黑色加工、电商平台、民航等[22][23] - 电源设备行业盈利压力已达历史最高值[22] - 汽车、电子、石化化工等行业在地方竞争中占比偏高[22] 推进三阶段 1. 规范企业与政府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26][28] - 企业行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牺牲质量等[29] - 政府行为:政策洼地、盲目上马产业、市场壁垒等[29] 2. 市场化方式出清无效产能[30] - 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31] - 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31] 3. 明确硬性目标化解供需矛盾[32] - 参考历史去产能幅度:纺织23.6%、煤炭18.4%[33][34] - 清晰推进方式:定目标、分解任务、约谈滞后省份等[33] 反内卷抓手展望 企业端规范 - 修订《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35][37] - 重点整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低价倾销等行为[35] - 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如外卖平台约谈[35] 政府端规范 - 严禁违规设立准入许可和负面清单[38] - 机关事业单位采购需30日内付款[38] - 禁止突破红线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38] 供给侧治理 - 2025-2027年为落后产能退出最后时间点[40] - 炼油、煤制焦炭等25个品种需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41] - 动态推动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性标准[40] 需求侧扩大 - 关注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行动[42] - 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42] - 历史措施:刺激耐用品消费、稳定出口、技术改造等[43][44][45]
会员战争升级:淘宝大会员上线,阿里加码“生活通行证”
新浪财经· 2025-08-06 15:28
淘宝"大会员"战略升级 - 淘宝全新"大会员"上线,整合饿了么、飞猪、优酷、盒马等阿里系平台资源,构建覆盖"吃、行、娱、购"的统一权益体系 [1] - 会员体系从"购物特权"向"生活通行证"跃迁,标志着淘宝从"电商交易平台"进化为"用户生活入口" [1] - 此举旨在解决阿里内部生态"多元而分散"的协同难题,提升流量复用效率和整体生态协同效能 [1] 会员经济战略价值 - 订阅制模式能创造可预测收入流,优化权益结构深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提升用户活跃度与消费频率 [2] - 会员体系通过数据互通、流程设计和权益设计实现多业务协同,需配套权益兑付和财务结算系统 [2] - 电商平台转向订阅制可增强用户粘性,相较于广告模式现金流更稳定 [2]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商与本地生活领域"会员战"激烈:京东PLUS强化物流与返利,拼多多"多多会员"主攻下沉市场,美团"会员+商家补贴"巩固本地生活 [3] - 阿里整合资源应对竞争,通过丰富多元化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如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资源打通提升订单量和用户活跃度 [4] - 淘宝大会员核心竞争力包括丰富的大消费业态、全生命周期消费供给和阿里云/AI技术支持 [4] 战略转型动因 - 流量红利见顶和电商竞争白热化推动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转型 [1][4] - 整合本地生活业务资源可更好应对京东、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 [4] - 多平台联动战略旨在提高用户忠诚度和黏性,放大阿里生态协同效应 [1][4]
新蛋上涨6.07%,报60.642美元/股,总市值11.7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6 13:46
股价表现 - 8月6日开盘股价上涨6.07%至60.64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51.58万美元 [1] - 总市值11.7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 收入总额12.36亿美元,同比下降17.46% [1] - 归母净利润-4332.8万美元,同比改善26.55% [1] 公司背景 -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业城 [1] - 主营IT计算机组件、消费电子、娱乐、智能家居及游戏产品的直接销售与在线市场平台 [1] - 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1]